- 戰場之謎
- 馬云飛主編
- 2084字
- 2019-01-04 00:31:01
特洛伊戰爭的面紗揭開了嗎
特洛伊戰爭是以爭奪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為起因,道出以阿伽門農及阿喀琉斯為首的希臘軍進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爾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戰。
古代希臘史學家幾乎都把特洛伊戰爭當做歷史事實,甚至還要將其當做一件具有民族意義的大事,引以為榮。參加戰爭的英雄們被視為實有其人。
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的古希臘作家)多次提到特洛伊戰爭的原因、特洛伊城的所在。修昔底德(他約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也認為沒有理由懷疑特洛伊之戰事是過去發生過的一次最大規模的遠征。那場戰爭持續了10年。激動人心的《荷馬史詩》一直牽動著歷史學家的思緒。那么,到底有沒有特洛伊戰爭?

特洛伊城遺址

特洛伊城遺址
一些學者認為,《荷馬史詩》不過是傳說,也沒有真實的基礎,要尋找現實的特洛伊城只不過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因為特洛伊戰爭不應該占據青銅時代晚期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些富于浪漫情趣的學者卻覺得特洛伊城確實存在,1822年,查爾斯·麥克拉倫在愛丁堡出版了《特洛伊平原地勢論》。他提出,希臘時期及其后的伊利翁(特洛伊的別稱)同普里阿姆的城,與《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是同一個地址。格羅特(19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史學家)贊成這個提法,不少英國、德國的學者也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差不多半個世紀以后,卡沃特在土耳其希薩利克山丘的發掘工作也得出同樣的結論。1865年,他公布了發掘的一些成果,盡管不多,但震動很大。1868年謝里曼(德國考古學家,考古學史上的傳奇人物)來到希薩利克(屬于土耳其),學者卡沃特接待了他,他們都認為馮哈在1864年提出的巴利達格山是特洛伊城址所在的認識不妥。謝里曼是《荷馬史詩》的狂熱信徒,他對《荷馬史詩》中的內容絕對相信,從1870年到1890年,謝里曼在希薩利克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

特洛伊木馬
在謝里曼之后,德普·費爾得繼續在這里進行發掘工作。德普·費爾得對這里的文化層進行了分析,認為這里應該分為九個層次,前五層屬于公元前3000-前2000年。其中被謝里曼當做“荷馬的特洛伊”的第二層,最為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它的實際年代是在公元前2500-前2200年間,早于特洛伊戰爭發生時間1000年左右。德普·費爾得認為第六層(公元前1800-前1300年)是阿開亞(荷馬史詩中管希臘人叫阿開亞人)人攻陷的特洛伊城,這一層的居民與前五層顯然不同。他們會養馬,善于紡織,懂得希臘大陸上曾經風靡一時的米尼亞陶制作工藝,后來特洛伊城還輸入了邁錫尼風格的陶器。當時,城中可能有王宮,王宮外有大量的房屋。1932年到1938年,美國考古隊在布萊根領導下再度發掘特洛伊。他們認為,該址第六層是在地震中被毀滅的,有火山噴發的跡象為證,地震造成的裂縫、建筑物移位等清晰可見。特洛伊遺址第七層(公元前1300-前1260年)才是《荷馬史詩》中的普里阿姆的城。這個城是在第六層的基礎上建起來的,文化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座城是突然被毀滅的,但不是由于地震,很可能毀于戰火。城中的房屋非常密集,屋中有大量可以儲備食品和水的器皿,說明曾經有許多人在城里避難。一些房中和街道上有眾多骸骨,可能是該城被困日久、最后淪陷的證明。由此可見,當時的場面肯定是硝煙一片,冰火混亂。如果真的有過特洛伊戰爭,只能發生在這里。
但是,究竟誰毀了特洛伊?
布萊根認為是阿開亞人及其同盟者。芬利卻指出,布萊根沒有拿出什么證據或提示什么跡象說明有過那樣的阿開亞人聯盟或特洛伊同盟。他認為,修昔底德的話也不足以證明特洛伊戰爭的實在性。芬利認為,當時的希臘大陸上,曾經繁榮昌盛的邁錫尼文明已經到了最后階段,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怎么能抽出兵力大舉遠征呢?所以,特洛伊戰爭發生的年代應再考慮。

邁錫尼遺址

邁錫尼文物
芬利認為,特洛伊遺址第七層的陷落發生在公元前1200-前1190年。若有過特洛伊之戰也應在第七層,但這層的情形與荷馬的描寫差距太大。這層初期沒有什么太大變化,有一些邁錫尼風格的陶器,隨后有新人來,新人來自色雷斯(巴爾干半島的一地區,為保加利亞最大的地區)或多瑙河流域。希臘人沒有在特洛伊立足,戰后也沒有為他們帶來新商路,所以,芬利主張是北方來的人或加上部分阿開亞人的幫助毀了特洛伊。不過有人認為芬利證據不足。另一種意見是,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阿開亞人趁赫梯(小亞細亞地區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2世紀滅亡)衰弱的時候,企圖通過一場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遠征,取得以前想占而并沒有占領的小亞細亞沿海地區。這次遠征以攻陷或掠劫一些城鎮而宣告結束,沒有實現他們最初的打算。阿開亞人這次行動的最重要之舉是包圍并攻陷了特洛伊城,從而構成《荷馬史詩》的主題。阿開亞人因為沒有辦法征服更大的地區而撤回了軍隊。還有人認為是阿齊杰瓦與阿蘇瓦的政治斗爭,導致了特洛伊的陷落;還有人設想是一場大風毀了特洛伊,不過這些都是以大體肯定希薩利克(特洛伊的別稱)的遺址是特洛伊城為前提的。
近年來,有人對特洛伊城的所在提出了懷疑。有人設想,若特洛伊第七層沒有被毀壞的話,也可能不會把它當成特洛伊了。于是人們又開始自伊奧尼亞(古希臘時代對今天土耳其安那托利亞西南海岸地區的稱呼)海岸到亞得里亞(地中海的一個大海灣)海岸去尋找特洛伊故地,關于特洛伊戰爭的爭論,人們還期待考古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