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技大探索(3)
- 月球同地球比本領(中國青少年科普分級閱讀書系)
- 葉永烈主編
- 4678字
- 2016-10-11 16:41:03
無聲的警報
俞琦
《百獸之王瀆職被捕,刺猬博士出庭公訴》——報上的這一消息吸引了狐貍摩斯。等他趕到刑事法庭,旁聽席已差不多坐滿了,他只好委屈在一個角落里擠著。
檢察官刺猬博士正在宣讀起訴書。
“……前不久,我百樂園百樂飯店倉庫發生盜竊案。當盜賊在庫內行竊時,被瞭望哨蝙蝠發現,蝙蝠當即大聲叫喊。但正在倉庫門口值勤的被告獅子警官卻呼呼大睡。爾后,蝙蝠又拉響了警報器,但該被告仍然大睡不醒。直到住在園外的獵狗警士、花貓廚師、白兔花匠等紛紛趕到,該被告才匆匆一同去被盜現場,致使盜賊逃脫,飯店損失巨大。現根據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三款,被告犯了瀆職罪,請法庭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現在審判長宣布辯護人發言。鸚鵡律師真不愧為名律師,一開口就博得了滿庭喝彩。“請各位想想看,要說蝙蝠先生的叫聲我的當事人沒有聽見,或許還說得過去,可警報器呢?本辯護人剛才請聲學專家測定,音量達120分貝,連死人都該吵醒了!但起訴書上說我的當事人卻沒醒。大家知道,獅子是貓科動物,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耳朵特別靈。即使睡著了,只要有一點響動也能驚醒。除非是聾子,沒有誰在120分貝的強音下,又在10米以內會鬧不醒的!”
這時,旁聽席上像開了鍋一樣嗡嗡的。聽眾的目光一齊投向了檢察官刺猬博士。只有大象審判長全然不受氣氛的影響,博士要求宣讀證人的證詞。
書記官八哥小姐剛將證詞宣讀完畢,辯護人就請求發言。他說:“尊敬的審判長先生,請允許我再提一個問題。從證詞上看,獵狗警士、花貓廚師、白兔花匠以及鼴鼠先生所住的地方相距不遠,但為什么只有鼴鼠先生聽見了蝙蝠觀察員的叫聲,而其他三位在證詞中卻未提及這一點呢?如果蝙蝠確實喊了,那么獵狗等三位的證詞就是不可靠的;如獵狗等三位的證詞是可靠的,那么,蝙蝠和鼴鼠就在說謊。對于這類矛盾百出的證詞,在法庭上到底有多大價值呢?請法庭注意到這一點。”
“公訴人還有什么新的內容?”審判長又問。
“我只想提醒法庭,”博士說,“難道警報器的自動記錄儀的記錄也是假的嗎?”
“報告!”不知什么時候,狐貍摩斯突然出現在審判長面前,他手里還捧著一個長方形的木盒子!“報告審判長先生,出事了!證人蝙蝠剛才被人謀殺了!這就是裝著他的尸體的棺材。”
“你胡說!”大家一下子都愣了,只有豚鼠陪審員站起來指責狐貍摩斯,“蝙蝠正在棺材里嚷嚷呢!”
正在這時,門外警報聲大作。大家一齊驚惶失措地涌向太平門,只有審判長大象和被告獅子莫名其妙地發著呆。
外面什么事也沒有發生。等大家氣呼呼回到各自的位置上時,只見狐貍摩斯舉著安然無恙的蝙蝠說:“剛才諸位都親自證實了,蝙蝠在棺材里的喊聲只有豚鼠才聽得見,而這警報聲卻是除了審判長大象和被告獅子外,大家都聽見了。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頭部的大小與聽覺有密切的關系,頭越大,能聽見的頻率越低;頭越小,當然能聽見的頻率越高。”
狐貍摩斯停了停又說:“諸位一定知道什么叫聲音的頻率吧?頻率是發生器在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耳朵能聽見的,只是頻率中的一段,高于這一段的叫超聲波,低于這一段的就是次聲波。對于各位來說,能聽見的聲波的范圍是不一樣的。比如蝙蝠發出吼叫的頻率高達90~1100千赫,這對于審判長、被告及大多數來賓來說都屬于聽不見的超聲波了,只有頭小的鼴鼠和豚鼠才能聽見。剛才的實驗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而百樂園的警報器呢,經測定,它的頻率是20千赫,這頻率是大多數的動物都能聽見的,可惜,我們的獅子警官的頭太大了一點,只能聽見頻率在18千赫以下的聲音,這20千赫對他來說,已成了超聲波了。還有可敬的審判長先生,對于這點,您是最權威的證人。拜拜!”
大偵探正想離開,卻被刺猬博士一把拉住了:“真不知該怎么謝你才好,我真糊涂,差點冤枉了一個好人,一個忠實的警官,原來他根本不曾睡過。我……”
陀螺的親戚
郭治
木匠爺爺做完了活兒,看著那新打的大衣柜,抽著旱煙,心里美滋滋的。
“哐”的一聲,門被撞開了,跑進來一個背著書包的男孩,胖胖的臉上一對大眼睛閃著光。他從書包里掏出一本新書,在爺爺面前晃了兩晃,說:“我們開始學科學啦!”
爺爺戴上老花鏡仔細看著新課本:“科學可有用啦,爺爺當木匠就要用科學。爺爺當初沒上學,20多年前,只在夜校里學了一點,可有用啦!”
胖胖搖搖頭,把嘴一撇,有點不相信,便故意為難爺爺:“你給我做個玩具,看看它需要什么知識?”
爺爺笑哈哈地拿起一塊小木頭,透過老花鏡端詳了一會,就用刀子刻起來了。他先刻出了一個圓圓胖胖的腦袋,接著就在上邊雕開了眉眼、鼻子和嘴巴:眼睛大,眉毛黑,鼻子和嘴擠到一塊兒,跟淘氣包胖胖長得一模一樣。可是,他的身子卻越來越細,他只有一條腿,而那只腳卻尖得像根針……
“嗨,是個小陀螺——地嗡子,我早玩膩了,有啥新鮮!”胖胖順手把小陀螺塞到了自己的枕頭邊,放下書包就出去踢球,一直到天黑他才趕回了家。晚飯后又一直看電視,直到睜不開眼了才倒在床上。
夜,靜靜的。皎潔的月光從窗戶射到了胖胖的枕邊。胖胖忽然聽到陣陣的哭聲,他睜大眼睛一瞅,原來是爺爺雕的那只小陀螺斜倒在他的枕邊落淚,旁邊還有那本嶄新的科學書。
胖胖不禁低聲問道:“小陀螺,你怎么啦?”
“我站不起來,我要找我的親戚,你能幫我站起來嗎?”小陀螺一邊抹著淚,一邊用懇求的眼光看著胖胖。胖胖趕緊用手把小陀螺扶了起來,一松手,那陀螺又倒了。
“哎呀!好疼!”
科學書慌忙跑過來撫摩著摔壞了的小陀螺,瞪了胖胖一眼,甕聲甕氣地說:“你忘了怎樣讓他站住嗎?這要利用轉動慣性!”
“轉動慣性?”胖胖第一次聽到這陌生的名詞,驚訝得不知所措。
科學書笑了笑,說話的聲音像爺爺:“孩子,你早就應用過轉動慣性了,你是怎樣玩陀螺的?”
胖胖恍然大悟,拿起小陀螺,用長布條在他頭上纏了又纏,最后猛一抽。嘿!小陀螺一只腳尖著地,轉了起來,嘴里還唱起了歌兒:
小陀螺,轉得快,
要想站起來,就得轉得快!
轉得快,立得穩,
我的親戚多得很!
“真逗!轉得快立得穩,你怎么還有親戚?”胖胖蹲下來笑著問陀螺。
小陀螺邊轉邊唱:
我的親戚一大幫,
他們都在各處藏。
要把他們找出來,
還得動腦想一想!
“嗨,那還要動什么腦筋?你的親戚不就是大陀螺、小陀螺、老陀螺嗎?”
科學書又甕聲甕氣地講開了:“孩子!你說的太簡單了。現在我把你變得和他一樣大,轉起來去找親戚吧!”
科學書的話音剛落,胖胖只覺一陣頭暈目眩,在屋子的半空轉動起來,漸漸地,一切東西都變大了:床變成了高大寬闊的天棚,鞋子變成了兩只小船,天花板成了遙遠的星空。小陀螺和胖胖一樣高了,他還高速地旋轉著、唱著。胖胖也不由自主地像陀螺那樣旋轉起來,用一只腳尖站著,居然也不再倒下了。他故意把身子一歪、一轉,又轉直了。
在嗡嗡的聲音里,他隱隱約約地聽到了科學課本銅鐘般的講課聲:“轉動物體保持旋轉軸方向不變的性質,是轉動慣性的一種表現,它有多方面的應用。玩具陀螺總要保持他的轉動軸指向上邊,所以他轉起來就不容易倒了……”
胖胖聽不大懂這些話,只是覺得自己像個花樣滑冰運動員,又像個芭蕾舞演員,在飛快地旋轉著,和小陀螺跳著舞。
小陀螺轉得更快了,他邊轉邊唱:
花樣滑冰技術高,
轉得越快越不倒!
芭蕾舞,轉得快,
腳尖著地身不歪!
小胖胖,快快轉,
你和我是一家人!
“我和你是一家人?”胖胖驚奇地問。
“是呀,花樣滑冰和芭蕾舞的轉圈表演都應用了轉動慣性,咱們怎么不是一家人呢?!”小陀螺一邊轉一邊說。
胖胖心里好像明白些了,便使勁轉動起來,一直向寬敞高大的“天棚”下轉去,突然看見地面上躺著一顆大螺絲釘,比他的身子還要長,和他的腿一樣粗,那是白天被胖胖無意中踢到床下的,現在竟變成這么大了。
“胖胖,扶著我站起來!”大螺釘的聲音很粗獷,“我必須站起來才能工作,才有力量,是你把我踢倒了!”
胖胖心里很不安,立刻彎下腰用盡氣力搬動大螺釘,當他剛剛把大螺釘扶正,那家伙就高速旋轉起來,伴著他的自轉,傳出了他粗獷有力的歌聲:
我是一顆螺絲釘,
轉動起來力無窮。
鉆頭是我親兄弟,
轉動起來能鉆孔!
哈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那大螺釘轉到了胖胖面前,一把抓住了胖胖的衣領:“胖胖,你上次不該用錘子砸我們螺絲釘,你把我兄弟的腰都砸彎了。我和陀螺是堂親,他轉起來身子穩,我轉起來力氣大!”
胖胖嚇得臉都白了,連連點頭:“是,是,我再也不用錘子砸你們了。”
“好!”大螺釘伸出一只有力的手,拽住了胖胖的細胳膊,“那咱們就交個朋友吧,來,和我們一起跳舞吧!”
胖胖又快速旋轉起來,越轉越快,竟在空中飛了起來。仔細一看,小陀螺、大螺釘、鉆頭都在他的身邊一起飛著。咦,那不是他心愛的竹蜻蜓嗎?他變成傘那么大了,轉動著向上升。啊,對啦,竹蜻蜓也該是陀螺的親戚,他也是依靠轉動使身子穩定下來的。嗡——嗡——,傳來了空竹的聲音,看,那不是胖胖心愛的一個空竹平著在空中轉嗎?他也變得那么大了,胖胖不由自主地站到他的脖子上。聽,空竹也在唱:
空竹空竹嗡嗡叫,
平著飛上天,
平著向下掉!
“胖胖!你還記得你摔我的事嗎?”大空竹嗡嗡地說,“那次你沒有抖,就把我拋了上去。我在半空翻起了跟斗,頭朝下跌了下來!你記住,我是陀螺的表親,我轉起來才能使身子穩當,為你唱歌!”
胖胖似懂非懂地問:“你的轉軸呢?”
“哎!你怎么還沒弄明白,我轉起來,轉軸的方向是水平的,轉得越快越能維持自己的姿勢。雖然我頭重腳輕,仍然抖著飛上天,平著落下去!你不讓我轉動就扔我,我就不能在半空穩住身體了!”
胖胖一邊轉動,一邊想:“這也是轉動慣性?”
嘩啦——嘩啦——,小鐵環立在地面上滾動著跑來了!聽,他的歌兒多清脆:
嘩啦啦,嘩啦啦,
我和空竹是一家,
身子一轉像車輪,
東奔西跳笑哈哈。
“啊!你也在利用轉動慣性!”胖胖居然用上了“轉動慣性”這個名詞。
鐵環指了指一輛飛駛的自行車:“他是我的哥哥!”
胖胖定睛一看,那高如鐵塔般的大機器,原來就是他平時騎的自行車。自行車一邊飛跑一邊唱:
我的輪子像陀螺,
兩輪一轉不翻身!
鐵環是我小弟弟,
飛輪是我大哥哥!
自行車看見了小小的胖胖,慢慢停了下來,自己伸出了支車架,嘴里還念叨著:
車輪不轉車要倒,
快快伸出我的腳!
“胖胖,你天天騎我,你知道我跑起來不倒的秘密嗎?”
“啊,這叫轉動慣性!”胖胖想起了課本說的話,哈哈一笑,居然從半空落了下來,落下落下,總也掉不到地下,一著急,他便從夢中醒來了。
木鳥與飛車的傳說
徐德康
對飛行的渴望和追求,促使人們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飛行機械。
中國在兩千年前發明的風箏可以說是現代飛機的最早的雛形,其中流傳甚廣的是春秋時期的墨子花了3年時間做成的外形像鷹的木鳶,但在試飛的當日就摔壞了。
魯班聽說墨子造了一個木鳶后,也造了一個木鵲,據稱還飛上了天。
在《后漢書·張衡傳》里記載了東漢的張衡造過一種木鳥,靠著鳥腹中的一種機械裝置可飛行“數里”之遠,被認為是最早的航空模型。
唐朝時有一個叫韓志和的士兵制造了一種外形像躺椅的飛車,據稱用兩足蹬踏板,可離地數尺。
清末一個姓王的巧匠制造了帶翅膀的飛車,車上裝有風帆,據稱能“日行四里”。
在西方,公元前3世紀希臘哲學家阿古塔斯也是一位能工巧匠,也制造過一種能飛的木鳥,據稱也成功地進行過飛行。
1670年意大利修道士弗朗西斯科·德拉納·泰爾齊,設計了一種依靠4個被抽成真空的銅球升空的飛船,被認為是一個輕于空氣的飛行器的雛形。
1871年,法國著名的氣球制造家吉恩·皮埃爾·布朗沙爾,則設計了一種由人操縱的6個翼帆升空的飛船。
而1907年巴西牧師洛倫桑·德·古斯芒設計的“大鳥”更是奇妙,他竟然將降落傘、撲翼、稀薄空氣、磁鐵和火箭等各種升力元素融合于一體,據說他制造的一個縮比模型還在里斯本成功地飛了起來。
至此,人類開始走出幻想,向天空發起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