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信息年鑒(2013)
- 武漢市信息協會
- 4618字
- 2019-01-03 23:42:55
政協武漢市委員會辦公廳
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認清信息環境變化對政協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重視并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自身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切入點。2005年以來,武漢市政協認真貫徹中央、省、市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關精神,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全面提升政協工作信息化水平,更好的服務政協委員履行職責,提升政協組織履職能力發揮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一、信息化建設情況
武漢市政協信息化建設工作在歷屆主席會議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多年來形成了辦公廳秘書長親自抓,研究室主任全程抓,信息工作部門具體抓的機關信息化建設、管理及維護工作機制。
(一)機構建設
為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力度,市政協成立了機關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決定信息化建設規劃、項目設立及監督實施。設立市政協辦公廳信息信訪處,為正處級行政單位。信息信訪處現有工作人員5人,行政編制4人、事業編制1人。信息信訪處的一項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市政協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和機關互聯網系統建設、運行維護管理。
(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2005年,市政協依托長江網網絡資源,建立了市政協政務信息網站,先后與13個區級政協、8個市級民主黨派及市工商聯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在信息網站上設置包括政協概況、主席講話、政協要聞、區政協工作、黨派工作、圖片信息等24個欄目,共收集、儲存、發布各類文件、圖片、視頻等資料或文獻3萬余件。同時啟動機關內網建設工作,主要實現市政協機關內部辦文、辦會以及公文傳閱等工作。2009年,根據市政協信息化建設工作發展實際,對政協網站進行第一次改版升級,主要是對網站版面設計以及欄目設置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
2007年,市政協機關遷入漢口沿江大道246號辦公新址后,啟動市政協機關信息化建設升級改造工程,先后投入資金上百萬元,完成了基地弱電工程(綜合布線)系統、三大網絡(內網、外網、涉密網)、辦公樓中心機房和辦案樓屏蔽機房、大樓安防系統、會議系統建設,新辦公樓網絡、門禁、監控指揮等由控制中心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三)內網應用系統建設
根據工作需要,近年來,市政協在政務內網上陸續開發了一批應用系統,形成了由信息信訪處中心負責網絡、服務器等設備的日常維護,各專委會相關處室負責系統日常應用管理的工作格局。具體項目如下:
1.提案提交及辦理系統建設。為提高提案質量并方便提案者提交提案,市政協提案委員自行建設開通了提案網上提交系統。政協委員可根據委員代碼及密碼進入系統,在線提交提案。提案承辦單位根據單位代碼及密碼,進入系統后按相關要求承接辦理委員提案。市政協提案委員會通過系統對委員提交提案情況以及提案承辦單位辦理情況進行匯總統計,并進行相應考核和評定工作。
2.港澳臺僑委員信息系統建設。該系統是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根據自身專委會委員身份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針對港澳臺僑委員能及時有效了解和掌握全市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方面的政策、方針、規劃等情況的需求,建立的港澳臺僑委員專用信息發布系統。港澳臺僑委員憑登錄用戶名及密碼登入系統,查詢或反映有關情況。
3.政協信息報送統計系統建設。由信息信訪處自行研制開發的政協信息報送統計系統,實現了各區級政協及市級民主黨派、工商聯報送政協信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網上收集、網上登記、網上反饋采用情況等功能。除少數涉密材料外,所有信息資料實現了密碼登入、網上報送,大大提高了信息報送、采用、反饋時效。
二、2013年機關信息化建設情況
2013年,隨著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機關現有信息化軟硬件基礎條件,已逐步難以適應當前政協工作發展的實際需要,信息化網絡規模得到擴大,應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2013年以及2014年,市政協信息化建設重點在對機關政務內外網從軟硬件兩個方面進行全面提檔升級。具體計劃和方案如下:
(一)武漢市政協信息化建設達到目標
1.明確定位,搞好四個服務
(1)服務人民群眾。人民政協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其履職的根本目的在于反映群眾意愿,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在政協信息化建設中,要更好地有利于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地發揮政協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更好地讓群眾得到有政協特色的服務(如義務法律咨詢、醫療咨詢等)。
(2)服務履行職能。人民政協的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在政協信息化建設中,要緊緊圍繞創新履職方式、拓展履職空間、提高履職水平進行設計和應用,以更好地實現政治協商規范有序、民主監督切實有效、參政議政富有成果。
(3)服務政協委員。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信息化建設的首要服務對象是政協委員。要堅持依靠委員、服務委員的宗旨,在規劃、設計、應用等諸環節,注意聽取委員的意見、尊重委員的意愿,切實從委員履行職責的實際需要出發,使委員真正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受益者。
(4)服務機關建設。政協機關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質量。信息化在改進機關工作、提高機關效能方面的優勢明顯、潛力很大。要把以信息化推動機關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作為機關建設的努力方向和重要切入點,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改進工作,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2.把握重點,搭建五個平臺
推進政協信息化建設,要加強“一庫、二網、五平臺”建設。“一庫”即政協資料數據庫,是一個包括參政信息庫、提案資料庫、檔案資料庫、文史資料庫等服務于政協工作的資料中心。“二網”是指政協門戶網站、機關協同辦公網。
(1)搭建政協宣傳平臺。進一步辦好政協門戶網站,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優勢,全方位、多視角、系統化地加強人民政協理論、光輝歷程、工作動態、履職成果等的宣傳。優化網頁結構、擴大信息容量、提高服務功能、增強互動效果,為全社會了解關心支持政協工作搭建良好輿論平臺。
(2)搭建委員知情平臺。網絡具有信息資源優勢,這為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擴大知情范圍、提高參政議政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徑。要深入研究為委員履職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信息服務,在辦好資料庫的基礎上,可進一步選擇定制“中國知網”、“新華社專供信息”等專供信息等,為委員履職提供深層次信息支持。
(3)搭建履職服務平臺。完善提案管理系統,實現提案提交、審查、立案、交辦、查詢、反饋等環節網上運作;建設社情民意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社情民意信息網上提交、辦理、查詢;建設委員履職管理系統,將委員參加會議活動、提出提案等履職情況記錄下來,加強對委員的履職管理;建立委員個人信息庫,實現委員基本信息常態化管理。
(4)搭建網絡互動平臺。互聯網的應用,為政協組織和群眾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互動空間,要注重通過網絡拓展履行政協職責的渠道。如網上征集提案線索、網上進行課題調研議政、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民主評議等。要探討通過發動政協委員網上義務法律咨詢、義務醫療咨詢等有特色的服務,逐步提高政協網站受眾面,以更好集中民智,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5)搭建辦公自動化平臺。更好利用內網開展文件網絡傳輸、辦理,推進無紙化辦公。建設會議管理系統,電子簽到、電子限時,數字化辦會;建設短信服務系統,以短信方式發送會議通知、進行溫馨提示,實現與委員的快捷溝通;建設電子郵件系統,實現部分文稿的電子傳輸,降低辦公成本。
3.直接目的
總體上來說,建設能與武漢經濟實力相稱的信息化軟硬件支撐平臺。考慮到武漢市政協的現狀及全國其他城市的平臺建設經驗和應用水平,確立“不貪大求全”、“適當超前規劃,不落后建設”的方針,來達到以下直接目的:
(1)統一規劃,定制框架接口,做到人員數據的基本共享,為后期實現大數據統計分析提供基礎保證。
(2)實現無紙化收文、閱文、辦文,能通過“內”網系統門戶,實現領導日程安排、處室的工作計劃、會議及調研安排及提示提醒等功能的要求;
(3)實現門戶網站向“宣傳政協、展示委員、委員互動”的方向轉移;
(4)建立一套以委員為中心信息系統工作平臺、實現從日常的社情民意、會議前的提案建議、會議中的信息處理、述職考評等全流程的業務系統;
(5)支持新型終端移動辦公,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
(二)工作建設內容
1.信息網絡硬件建設(環境建設)
(1)機關網絡改造。針對目前的現狀,對配線間及1樓常委會議室網絡進行改造,主要內容是探測、恢復、標識信息點鏈路,提高網絡可靠性。
(2)按需部署覆蓋機關的無線網絡。主要針對市政協機關6、7樓大辦公室,1樓常委會議室,對其他辦公室,采用無線AP和臺式機Wifi的混合方式提供無線接入,滿足移動辦公的需要。對于1樓常委會議室,提供公共的無線信號,供來訪人員使用。這個無線接入的網絡通道通過交換機的虛擬網和訪問控制列表,與機關辦公網邏輯隔離開。
(3)優化網絡結構,提升匯聚網絡帶寬。將現有匯聚(弱電井至機房)光纜的光纖模塊更換升級成千兆速率,避免百兆網絡造成的瓶頸,在機架式核心交換上添置千兆業務板卡。按照分配線間劃分的子網擴展成按照樓層信息點來進行,擴大子網數,縮小子網規模,將子網被病毒攻擊范圍縮小,提高網絡的抗風險能力。
(4)購置網絡安全設備進行安全風險的防范。市政協網絡邊界處部署一臺高性能千兆防火墻,用于連接互聯網和武漢市政務外網,提供出口的雙線冗余。提供對服務器區的應用保護,提供對來自互聯網的非法接入的控制,提供對上網行為、流量的控制功能。
(5)中心機房環境整改。主要內容是處理機房后備電源、防雷接地、溫濕度控制、機房環境監控系統等方面。
(6)應用系統服務器、機柜等設備的購置。按照網站系統、協同辦公系統、社情民意系統、委員管理系統、提案系統及微政協系統來進行設備的購置,初期按照每系統一臺服務器來進行購置,并配備一臺數據存儲。
2.信息網絡軟件系統開發(應用建設)
(1)門戶網站微調。適應新需求、新形勢下的頁面設計及功能劃分。內容包括增加分系統登陸的頁面跳轉;采用合適的方式與社情民意系統進行銜接;采用合適的方式,將協同辦公系統中認為必要的內容推送至門戶網站。
(2)協同辦公系統。實現公文的收發、辦閱,實現領導日程安排、處室的工作計劃、會議及調研安排及提示提醒,文件資料查詢等功能。內容包括協同辦公系統內網門戶,作為各個分模塊的頁面展示。
(3)委會之家系統。內容包括分為兩種登錄用戶:第一種用戶為委員,涵蓋委員的基本工作內容,通知公告、會議考察、調研,社情民意,建議提案、履職情況等;第二種用戶為工作人員,主要對委員提交信息進行及時處理。社情民意子模塊,能實現對委員提交的內容進行提交評分和信息采用回告,并能將評分信息、提交內容進行接口定義,供網站系統調用;對現有委員管理系統進行評估,使其能融入大平臺系統;對現有提案系統進行評估,使其具備能融入大平臺系統的能力。
(4)微政協系統。基于微信平臺建設一套微政協系統,為群眾、委員提供直接的面對面的信息服務。內容包括分為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和服務號,使用微政協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微信,委員添加后可經過驗證注冊得到委員認證。公眾平臺服務號旨在為委員提供服務,可以提供全體交流、界別交流、通知公告、委員通訊錄、民意調查、我的主頁和改密碼等。全體交流是指所有委員均可在該版塊交流,界別交流是指只能本界別之間交流。發起民意調查,用于向訂閱號的公眾發起調查,審核后才能發表至訂閱號。公眾平臺訂閱號旨在為公眾提供服務,訂閱號無需綁定。主要有政協要聞、參政議政堂、民意調查、委員零距離、微博等。
(政協武漢市委員會辦公廳 韓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