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管人先做人,帶人要帶心
- 志朝
- 4513字
- 2016-08-01 08:55:47
每個人都有一些純屬于個人私事的東西,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被別人知道,卻對別人的隱私充滿好奇。在職場中,身為管理者,你應該注意維護自身的形象和威嚴,不要讓下屬們知道自己的隱私,尤其是不太光彩的隱私,否則,你就會非常被動。
同樣,對于下屬的隱私,你也不要過于打聽,因為如果下屬告訴你了,你要承擔保密的工作,一旦下屬的隱私傳出去了,下屬很自然地認為你失信于他,從此也會對你失去信任。所以,干脆不知道為妙。下面介紹幾點建議,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對待“隱私問題”。
(1)不要好奇,不要向下屬打聽其隱私。有些管理者想了解下屬更多的情況,乃至下屬的隱私。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向下屬打聽,或直截了當地問,或旁敲側擊地引導,下屬出于對上司的敬畏,不回答不好,回答出來又顯得很為難。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糟糕的,會令下屬非常反感,使下屬對管理者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把工作管好就行了,不要對下屬的隱私太好奇。
(2)不要與下屬談論自己的隱私。即便你是管理者,你也有自己不為人知的事情,無論你與下屬關系多好,請不要隨便把自己的隱私透露給下屬。因為隱私之所以為隱私,或多或少不那么光彩,還是少說為妙,不說最佳。
(3)當下屬的隱私涉及公司利益時,要以公司利益為重,但同時也要尊重下屬的隱私。作為管理者,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公司的利益,當下屬的隱私涉及公司利益時,管理者必須站出來捍衛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要本著尊重下屬隱私的心態處理問題。比如,公司的財務人員由于家庭困難,急于用錢而做假賬,私吞公司的欠款。你在處理的時候,只需讓下屬把錢款退還即可,切不可宣揚下屬家中的困難。
對于上司來說,不與下屬談論個人隱私問題,絕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關乎一個管理者的基本素養問題,如果不能把握住這個原則,你就可能會失去威信,失去下屬的信賴。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中年男人,他的妻子生小孩時難產死了。孩子降生之后,他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幸虧家里有一只很聽話的狗。所以,他把照看孩子的任務交給了忠誠的狗。
一天,男人回家推開門,發現小孩不見了,只看見狗滿嘴是血。頓時,他認為狗吃了他的孩子,于是憤怒的火灼燒著他,他抄起一把鐵鍬,把狗當場打死了。就在這個時候,男人聽到床底下發出了孩子的哭聲。
男人趴下一看,發現孩子在床底,床底還有一只滿身是血的狼。當他把孩子抱出來時,發現孩子安然無恙。這時男人明白了,原來狗是在與狼的殊死搏斗中沾滿了狼的血。男人非常后悔,可是一切都無法挽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憤怒的時候做決定。因為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憤怒時,他就很容易忽視最基本的判斷與核實的步驟,繼而做出“想當然”的決定。其實,這是人的通病。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憤怒的時候,智商是最低的。人在憤怒的關頭,往往會做出非常愚蠢的決定。
所以,忠告管理者們一句話:不要在憤怒的時候做任何決定。因為世上沒有后悔藥,因為憤怒做出錯誤的決定,等到事實真相大白時,才知道后悔已經晚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者在憤怒時是否能克制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將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發展。
在決策時應該“基于事實”,而不能帶著憤怒、由著性子,沖動地做決定。因為管理者要對企業負責,對團隊負責,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憤怒做出錯誤的決策,而把企業帶入困境和歧途。
有這樣一則故事:
春秋時的楚莊王,有一次宴請群臣,大家都喝得有點醉意。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大廳的蠟燭吹滅了,頓時大廳一片漆黑。很快,楚莊王的妃子就把他拉到一邊,小聲說:“剛才有個人趁黑調戲我,我一把扯下了他帽子上的盔纓,大王你趕緊讓人把燈點亮,看誰的帽子上沒有盔纓,誰就是那個調戲我的人。”
楚莊王沒有這么做,反而下令:“先不要點燈,大家都把帽子上的盔纓扯下來。”群臣有點不明白,寵妃也埋怨他,但楚莊王卻不以為意。他告訴寵妃:“今日我宴請大家,圖的就是一個開心,我不想因一件小事壞了大家的興致。”
后來,在一次戰爭中,敵軍把楚軍團團圍住,情急之下,有一員猛將冒死殺出,將楚莊王救出了重圍。楚莊王感動之余表示要重重封賞他,但這名猛將卻說:“當年我喝了酒,調戲了大王的妃子,大王不計較,放了我一馬。今日我勇猛殺敵,便是為了報答當日楚王的寬宏大量。”
能明事理才會寬人,有慧心才能容人,楚莊王的胸懷與氣度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學習,這種胸懷與氣度是一種強大的人格魅力,不但可以激勵員工糾正錯誤,還能讓員工更加忠于管理者、忠于企業。
現實中,有些管理者不允許員工犯錯,認為員工犯錯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其實這是不明事理、沒有慧心的表現。要知道,員工因害怕犯錯而變得不敢探索,不敢創新,總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這樣就很難創造性地工作。正確的態度是允許犯“合理”的錯誤,這樣才能敢于做好探索性、挑戰性強的工作,在“吃一塹”中“長一智”,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逐步走向成熟。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從來沒有犯過錯誤,也從來沒有過失……這種人絕不可以信任,他或者是一個弄虛作假者,或者只做穩妥可靠的瑣事。”犯錯是難免的,身為管理者,要做的是對員工的錯誤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哪些錯誤可以允許,可以原諒,哪些錯誤是不能饒恕的、必須杜絕的。
身為管理者,要努力做一個明事理、有慧心的人,不僅要學會接納員工的錯誤,還應接納員工的缺點,接納員工各種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方式。這種接納不僅是一種包容,更是一種激勵,它能讓員工感受到認可,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在工作中獲得強大的信心,創造更好的業績。
管理者經常要與人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與自己價值觀念、處事方式不一樣的人。有些管理者對他們往往看不慣、看不順眼,不是這個人的作派他們不能接受,就是那個人的處事方式他們有意見。久而之久,不僅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還很容易被別人不同于自己的言行舉止所影響。
其實,看別人不順眼,往往是管理者自己的修養不夠。聽到這句話,可能有人就不理解了,說:“明明是別人做錯了,他沒有道理,為什么是我的修養不夠呢?”殊不知,很多事情并沒有對錯曲直,你有你的態度,他有他的做法,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因此,否定別人的做事方式和行為習慣,本身就是一種缺少包容和胸懷的表現。
退一步說,即便別人真的做錯了,我們也不能用“看不順眼”的態度對待他,而應該試著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有什么深層的原因。舉個例子來說,有個孩子走到一輛豪華轎車旁邊,見四周沒人,就拿出刀子劃了車子。如果你是這個車子的主人,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你一定會很生氣,覺得怎么會有人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得好:“論人之非,當論其心。”當我們看到這個錯誤行為時,一定要去考察這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也許經過你一番了解,發現這個孩子早年父母離異,沒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這才導致他沒有是非觀念,胡亂地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到了這里,也許你生氣的心情會平息下來。我們想一想,自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那么對待別人的孩子,是不是也該有一些寬容之心呢?如果有了寬容之心,就不會看不慣別人,而是想著如何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了。
同樣的道理,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也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避免看別人不順眼。為此,可以從以下兩點去努力:
第一,不要用自己的標準看別人。世間百態,人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這些都是因生活環境和主觀內因不同而形成的差異。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無論哪種類型和秉性的人,行為方式都有其合理的地方,無所謂好壞、對錯之分。因此,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標準行事,不能苛求別人符合自己的意愿。當我們看不慣別人時,記得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標準看別人。
第二,不能用挑剔的眼光看別人。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不足點,但也有優點,不同的是優缺點的比重不同,以及展現在不同的方面。因此,在看人的時候,不能苛求別人,挑剔別人,而應從大的視野、大的角度去欣賞別人,這樣才能看清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才更容易解讀別人的心理和行為。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要想避免自己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搞得自己心情糟糕,就要努力做到:不用自己的標準看別人,不用挑剔的眼光看別人。換言之,要學會包容別人、欣賞別人、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你才能與人和諧相處。
身為管理者,不知你是否發現過這種情況:同樣的話,從這位管理者口中說出,和從另外一位管理者口中說出,卻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為什么前一位管理者的話沒人聽,后一位管理者的話卻應者云集,一下子就得到了團隊的認可呢?這就不得不說是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帶來的強大影響力了。
作為管理者,手握重權,自然有人聽你的話,但問題是,如果你只有權力,卻沒有魅力,沒有威信,那么,你的影響力是十分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下屬往往只會口服心不服地聽你工作上的命令,至于其他方面的話,你說出來下屬往往不當回事。
例如,你給下屬布置工作,下屬會聽,但如果你批評下屬辦公桌不整潔,下屬可能會反駁了:“我愛這樣,關你什么事?”這樣的話往往令你猝不及防,頓時啞口無言。因為如果下屬該完成的工作都完成了,你有什么權力管下屬的辦公桌是否整潔呢?
但是相同的情況如果出現在一位有魅力的管理者身上,那么下屬往往會非常樂意接受指點。“是的,我的辦公桌太亂了,我一定會盡快整理的。”因為下屬敬重管理者,那么管理者說的話,他們就會重視起來。
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成為有魅力的人,既然如此就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氣質,讓自己在下屬心目中是受人歡迎、受人敬重的人。為此,有必要注意這樣三點:
(1)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管理者是否有魅力的關鍵要素之一。很難想象,一個管理者成天對下屬開空頭支票,下屬會信賴這位上司,會真心實意地服從這位上司的管理。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一個言而有信,誠實守信的人。
(2)保持激情
管理者需要為下屬樹立愿景和目標,讓下屬明白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與方向,使下屬員工告別渾渾噩噩的工作狀態,每天都朝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努力,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工作的充實和快樂。
作為管理者,作為團隊的帶頭人,自己也應該保持激情,這樣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影響團隊,感染大家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員工有了激情,才更容易釋放出潛能,執行力和企業的效益才會得到保障。所以,優秀的管理者往往是充滿激情和正能量的人,是造夢大師,是目標激勵大師。
(3)尊重員工
在管理中,對員工的尊重體現在細微之處,比如,員工發言時,管理者耐心傾聽,不打斷,不插話,不貶損,不嘲諷,而是多用欣賞的眼光評價員工的觀點,擇優而從。再比如,員工遭遇失敗、錯誤時,管理者懂得尊重他們的感受,以安慰、指點為主,而不是帶著怒氣批評,在員工的傷口上撒鹽。還比如,尊重員工的需求,盡量向公司為下屬爭取利益,讓員工感受到管理者真心實意地為自己著想。這樣自然會贏得員工的擁戴和追隨。
做到以上幾點,對提升管理者氣質和人格魅力很有幫助。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一定要重視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多用魅力影響下屬,而不是用權力去壓制下屬,強迫下屬服從。要知道,強迫是無能的表現,是低效的表現,早晚會激起下屬的反抗情緒,唯有用人格魅力影響下屬,你的管理職位才會越做越穩,你的管理工作才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