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主義
- (日)大前研一
- 890字
- 2019-01-03 17:52:39
先見能力的蛻變
今后的時代所需要的先見能力,是能夠看清超脫于眼前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預見到的事業是不會再有什么發展的。
先見能力本身是不可求的。我在20世紀70年代發表過一篇題為“先見性研究”的論文,1999年出版新版《企業參謀》一書時,以“先見能力——透視成功模式的必要與充分條件”為題附于卷末。不過,當時的企業在經營中所需的先見能力還比較簡單,有可能進行合理的推測。在該書中,我這樣寫道:
縱觀事業獲得成功的諸多事例,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這些事業都很富有先見性,并且都是按照預言家的預言發展的。但在這些事例的背后,我們自始至終都能看到同樣的成功模式,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先見性的必要和充分條件。
對于這種必要和充分條件,我列舉了以下4條:
1. 明確定義事業領域(范圍)。
2. 從分析現狀入手預測未來的方向,可簡明扼要地闡明假想的論點,以分析其因果關系。
3. 在可能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只精選其中的幾種。在推行所選擇的方案時,采取強制的方法調配人、財、物等各方面的資源。
4. 不要迷失假說的基本方向,不要偏離原則,除非情況徹底發生變化。
按照以上4個步驟獲得成功的企業家們,后來被評價為“具有先見能力”。肯定會有不少人覺得自己也能做到。事實上,不少日本生產廠商閱讀過這本書后向我咨詢。在我的協助下,他們對商品、事業以及技術革新的方法進行了合理的預測和構思,并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獲得了成功。立體聲元件生產廠商是這樣,數字手表生產廠商也是這樣,而“QB屋”(10分鐘理發店)是最近才獲得成功的。
他們當時已經成功地預見到自己應該開發什么樣的商品(或提供怎樣的服務),因此,此時需要的不是天才的靈感,也不是預言家的素質,而是對一系列的邏輯過程毫不松懈地落實的執行能力——定義事業領域,從分析現狀入手,預測將來的方向。換言之,當時的先見能力是比較容易學習的。
我想再重申一遍,今后的時代所需要的先見能力,是能夠看清超脫于眼前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預見到的事業是不會再有什么發展的。要想獲得在新的競爭領域中取勝的能力與工具,不能依靠現有的戰略論和過去的成功經驗,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在不斷認識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并磨煉自己的資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