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軟件產業的中游本質探討

什么是中游軟件的行業本質呢?

中游軟件的行業本質就是占據軟件產業鏈必經部分之核心技術。在字面上這個本質比較難理解,我們以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原理就如玩《大富翁》游戲一樣,在棋盤上最重要的、別人會經過的地方買地、建房子、建酒店,那你就贏了。你可能會問:在軟件業中哪里有棋盤?哪里有地、房子、酒店可以建呢?

我們先將軟件產業鏈看成是《大富翁》游戲棋盤上的路,而中間件就是連接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的一條必經之路,至于土地、房子、酒店就是軟件的核心技術,房子跟酒店越多,表示那里的技術越高,越重要。只要在軟件產業鏈當中占據了重要的核心技術,那么,其他軟件企業要“通過”時都必須付款或合作。

一、抓住行業本質,獲取兩大優勢

大部分的軟件商都不能沒有中間件的配合,而且根據前面對技術需求鏈的研究,中間件的技術壁壘是較高的,不會輕易被模仿或跨過,所以如果占據了當中必要的高階技術,就像掐著其他軟件商的脖子一樣。“占據軟件產業鏈必經部分之核心技術”就能建立及提升在軟件業的議價能力。這個議價能力在產業鏈當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很多不同行業的廠商被外國的企業不斷壓價,利潤萎縮,最后面臨倒閉,原因不是他們工作做不好,只是他們所做的工序所需要的都是低階技術,要找代替的太容易,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產業鏈中的重要性,因而不具備議價交涉能力。相反,只要你擁有議價交涉能力,站在無可取締的位置,即使你工作做得不那么好,買家、賣家也只能接受,就像現在大部分的計算機用戶對微軟的Windows邊用邊罵的情況一樣。

“占據軟件產業鏈必經部分之核心技術”的另外一個效果就是能夠讓占有的市場自動增大,為什么說市場會自動增大呢?那是因為你的合作伙伴會不自覺地主動幫你找客戶,當應用軟件商開發的應用件必須配合你的中間件時,他們花費了不少人力、金錢所找來的客戶,也自然要用你的中間件(參見圖4-10)。所以,“占據軟件產業鏈必經部分之核心技術”就能坐享其成地讓其他軟件商為你代勞,讓你占有的市場自動增大。

圖4-10 掌握核心技術能夠讓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自動擴大

當你擁有了高度的議價能力與龐大的市場占有率,那就能很容易地以并購或合作方式來獲得其他重要的核心技術,就像IBM的策略那樣,吞并其他軟件企業來建立及擴大自己的軟件王國。我們將在案例分析的部分中闡述IBM如何占領中游軟件的核心技術以實施其策略。而在這之前,讓我們先說明何謂軟件產業的中游技術。

二、軟件產業的中游技術

中間件是負責讓前線軟件與操作系統互相溝通的軟件。為軟件與軟件之間提供標準接口,不管底層怎樣更新,只要接口不變,應用軟件也不必大幅修改,就能產生跨平臺資源共享的效能。因為應用軟件及基層系統軟件本身各有不同的接合方式,會令開發失去彈性,而中間件就像家電萬用插線板,為應用軟件及基層系統提供接口(參見圖4-11)。

圖4-11 中間件的作用

中間件三大主要功能就是:構建(To Build)、運行(To Run)、管理(To Manage),以下我們用一個簡單例子說明。

一位廚子想要烤熟食物,一位青年想要上網,電器開發員就為他們造了一部微波爐和一部計算機,而這微波爐和計算機都需要電力,電力就由發電廠管理,經過電線的運行,傳輸到廚子同青年家中的電插頭,再供微波爐和計算機使用,而當中的電線需要電線技工維護及管理。當青年想要訂烤雞的時候,郵差就將訂單送到廚子手上。

青年和廚子是應用軟件的用戶,微波爐和計算機是應用軟件,制造微波爐和計算機是應用軟件開發,發電廠、郵差和電線技工是對信息、系統和數據進行管理,而電線是運行協作平臺。

圖4-12 中間件的三大主要功能

一如上述之例子所說明的,無論是一個企業軟件用戶想自行研發解決方案,或是選擇其他軟件廠商的軟件,在整個過程中,從開發、運行到保養、維修都是必須的。只要掌握了這中游軟件的核心技術,就能掌握其行業本質。以下我們將以IBM作為我們的案例對象,來論證其正確性。

三、案例分析

1.藍色巨人IBM

IBM一向為人熟悉是它的硬件產品,不論是家用或是商用計算機,我們總會很容易找到IBM的蹤影。其實IBM早在20世紀90年代已開始軟件業的發展,因為硬件產品在九十年代中期已開始停滯不前及被其他對手超越,因此IBM要開發軟件,使自己在市場上仍然保持重要地位。

在圖4-13中,我們可以看到IBM的決定是正確的。

圖4-13 IBM的平均投資回報率

IBM過去5年的平均資產回報率較同業的平均值多出50%左右,更是超出道瓊斯30大成分股的平均值80%左右,由此可見IBM的轉型十分成功,在短短10年間便能搖身一變成為同業的佼佼者。

IBM在軟件行業發展中選擇了中間件作為主要對象,主要是當時中間件并沒有存在任何一個主要的領導公司,IBM憑著對中游本質的了解及充分掌握,很快便在中間件市場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至于市場上另一中間件生產商BEA則在1995年成立,當時主要發展企業軟件,但在同年收購了出產全球第一只中間件產品的Tuxedo后,便積極進軍中間件市場,并一度在該市場擁有龍頭地位。公司其后在1998年收購了WebLogic(即現在的BEA WebLogic),并在2005年推出了BEA AquaLogic借以穩固市場,但卻逃不過市場占有率被IBM趕超的命運。

此外,甲骨文亦在中間件市場上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公司于1977年成立,當時主力生產企業軟件,其后透過推出中間件產品Oracle Fusion(前稱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進軍中間件市場。不過,Oracle Fusion的市場占有率卻一直排在IBM及BEA之后,即使其后在2005年借收購PeopleSoft(仁科)及JDEdwards來加強其產品技術,亦未能為其市場占有率帶來很大的幫助。

我們將在之后為大家分析為何BEA及Oracle的市場占有率一直遠遠落后IBM。2007年中間件的市場占有率如圖4-14所示。

圖4-14 2007年中間件市場占有率

在2007年中間件的市場占有率統計中,IBM遙遙領先其余兩家國際知名的軟件公司,市場占有率超過30%,可見IBM在中間件地位之鞏固及壟斷的局面。

那么我們現在看看IBM如何徹底實踐軟件業中游的本質,首先,IBM集中研發中間件并開發了五個品牌,它們分別是Information Management、Lotus、Rational、Tivoli及WebSphere,這五個品牌各自擔當中間件的不同功能,借此令IBM能占據中間件的所有核心技術。Information Manage-ment、Lotus及Tivoli擔當管理的角色,而Rational擔當構建的角色,最后Websphere擔當運行的角色,可見IBM將整條產業鏈必需的技術都完全掌握從而達到占據這項本質。

圖4-15 IBM的中間件品牌及策略

正如我們以上所用的比喻,Websphere扮演著電纜輸送的角色,即運行(To Run); Lotus即扮演信息管理的角色(To Manage);而Rational是負責構建那臺計算機(To Build);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負責電纜上的數據管理,也是管理(To Manage)的一種;最后,Tivoli是負責所有系統的管理(To Manage)。

綜合以上的數據,IBM確實是將整條產業鏈的必要技術通通擁有了,而且每項技術在該領域都是名列前茅的,不只是單單擁有這樣簡單,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保證。所以占據核心技術不只是簡單擁有這個功能,要做到每項功能都與其他競爭對手更強,這才算是真正的占據核心技術。

那么IBM如何占據這些核心技術呢?除了自己研發外,收購其他公司亦是IBM制勝的重要一環。IBM并購的策略是從功能上著手,建立五個大品牌來滿足用戶的需要,圖4-16是IBM將中間件功能分類再收購的總結。

圖4-16 IBM的中間件功能分類

為了鞏固其中間件的地位及為企業提供度身定造的解決方案,在2001~2007年期間,IBM收購大量公司,從而令核心技術更完善了。圖4-16是IBM為各品牌產品收購的公司名錄。

那么,我們現在明白了,IBM可以在中間件市場取得如此穩固的領導位置,這都是因它符合了軟件業中游的本質——先占領整個中間件的核心技術,接著便成為中間件的領導,再與下游的應用軟件公司合作,結果便能成功控制整個軟件業的流程,令大部分的客戶不得不選擇IBM。

圖4-17 IBM為五大品牌收購的企業名錄

2. BEA與甲骨文

根據圖4-14, BEA和Oracle分別在中間件市場排名第二和第三,只占IBM的1/3左右,為什么這些知名品牌亦得如此下場呢?首先,我們看看BEA的中間件是怎么做的。

BEA在1995年收購了全世界中間件第一的品牌——Tuxedo,便成為當時中間件開發商的先驅。接著BEA便開始分拆不同的中間件品牌出來:BEA AquaLogic擔當管理(To Manage)的角色,而BEA Workshop擔當構建(To Build)的角色,最后BEA Tuxedo及BEA WebLogic擔當運行(To Run)的角色。

圖4-18 BEA的中間件品牌及策略

BEA好像跟IBM一樣擁有整條產業鏈的技術,但我們仔細地看看就會發現BEA的不足之處。以下我們將根據GartnerGartner:高德納咨詢公司,它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成立于1979年,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市。其研究范圍覆蓋全部IT產業,就IT的研究、發展、評估、應用、市場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客觀、公正的論證報告及市場調研報告,協助客戶進行市場分析、技術選擇、項目論證、投資決策。——編輯注 的Magic QuadrantMagic Quadrant是由高德納咨詢公司于2007年注冊版權的評估軟件,并可以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重復使用。根據Gartner的定義,它描述了Gartner依據標準對該市場內的廠商所進行的分析。Magic Quadrant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對市場情況進行的圖形化描述,是對一個公司的執行力和前瞻性的評估。——編輯注 及ForresterForrester是世界知名的獨立研究機構,1983年創立,總部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在業務和技術上,它為全球的商業客戶提供務實的、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意見。——編輯注的Forrester WaveThe Forrester Wave是Forrester研究公司定期推出的獨立系列評估報告。The Forrester Wave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公司戰略、管理、技術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評價。——編輯注進行分析。在Magic Quadrant中,橫軸代表Completeness of Vision,即企業對產品未來發展的前瞻性;縱軸則代表Abil-ities to Execute,即企業產品發展的能力。在Forrester Wave中,橫軸代表Strategy,即企業產品發展策略;縱軸則代表Current Offering,即比較企業現有產品的優劣。圖4-19至圖4-21分別是Gartner及Forrester就運行環節的主要產品:網絡應用服務器(Web Application Server)、門戶服務器(Portal Server)及業務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所作的研究。報告顯示,BEA在運行的領域上無論是技術,產品發展能力及發展策略上均不及IBM,但兩者同樣是行業的領導者,差距并不太大。

圖4-19 Magic Quadrant對企業級應用服務商的分析

圖4-20 Magic Quadrant對門戶服務器產品的橫向比較

圖4-21 Forrester Wave發布的對以整合為中心的業務流程管理套件的評估

然而,BEA與IBM真正的差距是在構建的層面上。根據Forrester在軟件配置管理和過程項目管理的研究顯示,IBM無論在現有產品效能及發展策略方面均領先于BEA(參見圖4-22);而Gartner的研究結果表明,BEA的產品根本未能得到用戶的肯定,在市場上沒有立足之地。因此BEA根本未能占據整條產業鏈的技術,這是它無法把握行業本質的主要原因。

圖4-22 Forrester Wave發布的統一標準下SCCMSCCM是系統中心配置管理軟件(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的簡稱,該軟件的主要作用是對企業內網的所有計算機進行軟件配置和各種操作的管理。——編輯注的解決方案評估

Oracle其實亦跟BEA出現同樣情況。根據以上的報告顯示,Oracle在構建領域的主要產品:網絡應用服務器,門戶服務器及業務流程管理無論是技術、產品發展能力及發展策略上均不及IBM,但和BEA不分伯仲。

Oracle在構建領域的產品中明顯做不到領導地位,軟件配置管理產品未能得到肯定(參見圖4-22);過程和項目管理產品也只是挑戰者:擁有良好的產品發展能力,但是沒有相應的產品未來發展的前瞻能力。Ora-cle跟IBM是無法匹敵的,在構建的層面上未能達到對核心技術的占據,便不能抓住行業本質,因此在中間件市場上只能占到很少的份額。

3.小結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中游的行業本質。要在中游取得成功,企業必須“占據軟件產業鏈必經部分之核心技術”。這一方面我們可從IBM的成功看到抓住中游行業本質的重要性,而不能抓住此本質的企業就只能在市場份額上處于落后的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桃源县| 金阳县| 泾川县| 仙游县| 蕉岭县| 沽源县| 玛纳斯县| 防城港市| 肇东市| 黑水县| 乌鲁木齐县| 易门县| 宁津县| 温泉县| 昌江| 项城市| 天全县| 黔西| 阿拉尔市| 普兰店市| 开化县| 邹城市| 宜丰县| 余姚市| 甘洛县| 芦溪县| 来安县| 南投县| 永顺县| 阜新| 札达县| 凤凰县| 乌海市| 峨眉山市| 曲靖市| 铁岭县| 乐昌市| 松阳县| 东明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