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一見鐘情、一見如故等成語都說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論是求職面試,還是和女朋友第一次約會,或出席任何重要的場合,每個人都希望給面試官、上司、朋友留下一個好印象,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與別人的第一次接觸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就要看你是否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而深刻的第一印象又分為正面的與負面的,如為官者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那么第一印象具體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印象指的是第一次見面中最初幾秒觀察對方所得的印象,心理學的專業術語稱為“初次效果”,千萬別小看這短短的幾秒鐘,它對你的辦事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初次見面的一瞬間足以決定勝敗。而在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包括:初次見面時的印象,以及你接下來不經意間做了什么、說了什么、穿著什么等一些后續的行為。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衣著、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的總和,這些外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他特征。比如一個暴發戶無論如何修飾自己,他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和高貴,因為文化底蘊的差別造就了與生俱來的不同性格,而這種性格的差別又不是靠后天修飾可以彌補的。美國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糟糕的第一印象難以扭轉。也就是說第一印象會對后期的交往產生持續的影響。比如,第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壞印象是很難糾正的,因為很多人不會給你修正錯誤的機會,而第一印象又往往會在對方腦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在這種條件下交往,當然難以建立持久的信賴關系。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別人就樂于跟你進行第二次接觸。
鴻門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這場宴會上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了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一手持盾,一手持劍,闖了進去,衛兵前來阻擋,被力大無窮的樊噲撞得東倒西歪,簡直像入無人之境。項羽看到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闖進來吃驚地問是何人,張良代答是替劉邦駕車的人。項羽平日最喜歡壯士,看到樊噲后賞了他酒肉,樊噲吃得十分豪放,項羽心中更是喜愛。樊噲吃飽喝足后,憤憤不平地替劉邦說起好話,一席話說得項羽無言以對,也因此得以讓劉邦乘機逃走,擺脫了危機。樊噲只是一個小小的車夫,為什么能夠讓楚霸王項羽如此高看?關鍵是項羽喜歡豪壯之人,對樊噲很有好感,能夠聽進去樊噲的話,所以放走劉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這也說明了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第一印象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怎樣才能給對方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呢?
一、得體的形象。
日本早稻田大學東清和教授曾說過,用來形容對某人印象的基本詞匯有五六十個。而形容第一印象的詞語只有五六個,因為第一印象只能用極表面的詞語來形容。諸如令人討厭、有智慧、漂亮、溫柔、有干勁等。想贏得好的評語并不困難,只要稍加努力就能提升個人的整體形象。如面試的場合一定要穿正裝、參加宴會穿禮服、出去運動自然是運動衣。衣著打扮是最為直觀的第一印象,穿著得體,為自己加分不少。想要使自己在他人眼中的第一印象更加完美,服飾得體、儀容整潔、身姿挺拔、妝容得當,這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二、善用微笑。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無論任何民族、任何種族,只要懂得微笑,就懂得了與人溝通,因為微笑是世界的通用語言。微笑能增加一個人的親和力與感染力,還能增進彼此間的友誼與信任。比如一個善意的微笑,就可化干戈為玉帛;一個真誠的微笑,會讓人如沐春風;一個默契的微笑,會瞬間拉近彼此心的距離。微笑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多一份微笑,就多一份對別人的尊重,多一份微笑,就使別人多一份安心。發自內心的微笑會讓對方心情舒暢,增加自身魅力的同時還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為愛笑的人都積極樂觀,開朗活潑。但笑容一定要自然,不然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要恰當地稱呼對方。
一般情況下不論即將要見什么人,在見面前,都一定要準備好對方的資料。如果在見對方的第一面時,就能準確地叫出對方的名字或者代表職位的稱呼,對方一定會覺得這個人很懂禮貌,無形中加深了對這個人的印象,至少也會覺得這個人是做了功課的,不會過目即忘。
四、善于運用眼神。
在第一次見面時,見面雙方首先都會互相打量對方,此時需注意眼神的運用。眼神應平視對方,這是一種不卑不亢的表現,這樣你會給對方留下十分自信的印象。目光切勿咄咄逼人,這樣的目光侵略性太強,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防備,特別是跟異性第一次見面時,萬萬不可一直盯著對方,這很容易讓對方產生誤解或反感。初次見面時目光應自然、柔和、親切。比如,當你進入坐滿人的房間時,應自然地舉目四顧,微笑著用目光照顧到所有的人,不要刻意地回避他人的目光,如此一來他人對你的印象就是:輕松自若。
五、根據不同的場合,采取不同的交際方式。
善于交際的人會依據場合來表現自己。一成不變的談話風格不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因地制宜,根據場合,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有所變化,交談時必須表現得輕松自如,才能使對方感到輕松自在。學會幽默,幽默風趣的人總是會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參加學術討論時,話語要言簡意賅;參加聚會時,則要盡量贊美他人;參加集體活動時,言辭中應表現出與有榮焉之感等。
六、避免小動作。
與對方交談或見面時要精力集中,不要有什么小動作。設想一下,別人在和你說話時,小動作不斷,搔首弄姿、整理衣服,那你會不會覺得對方沒有專心聽你講,缺少對你起碼的尊重,是個沒有禮貌的人呢?以此類推,當這種情況出現在自己身上時,同樣也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感冒或鼻子過敏等,應先致歉后講明,避免對方產生誤會。
善用以上六條,在與他人的初次見面中會為你贏得先機,并且會給他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服飾顏色透露的信息
色彩心理學可以很好地運用于服飾搭配上,依據不同顏色與生俱來的潛在含義來影響他人對你的判斷,服飾的色彩是一種抽象的語言,它可以在你未開口前,就傳遞一些特殊的信號給對方,使對方產生一定的聯想,甚至是共鳴或某些回憶,對你的第一印象也因你的服飾顏色而貼上先入為主的標簽。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服飾顏色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同樣,穿什么顏色的服飾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一個人的眼光。性格內向的人多喜歡穿顏色素雅的衣服;性格外向的人多喜歡穿顏色鮮艷的衣服,會使他們顯得更加活潑。而一個人對服飾顏色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時他希望處于的社會定位。比如,參加面試的應聘者,一般會選擇黑色或深藍色的職業裝,以給他人一種沉穩端莊的感覺;而與朋友外出游玩時,多會選休閑或棉質的衣服,以給人放松溫暖的感覺;參加重要的聚會和宴會時,多會選擇鮮艷的顏色,以吸引他人的關注。顏色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各種影響,要想給人留下好印象,首先要選對服飾的顏色。
一般來說,深色的服飾給人以威嚴和成熟感,會給人以“強者”和專業的感覺,多是領導偏愛的服飾顏色。因此,從事律師、公訴人、法官、CEO等職業的人都偏愛深黑或深藍等深色系服飾,而且以男性居多。這類顏色的服飾給人以神秘、高貴以及專業的印象,還象征韌性和毅力。而淺色系中又以白色為代表,白色是一個純凈、沒有任何雜質的顏色,一位喜歡穿白色服飾的人,應該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通常都辦事嚴謹,有條不紊,無形中向別人透露出這是一個文雅、干凈、有品質的人。白色又是一個中立的色彩,不會吸引也不會拒絕,所以,每個人的衣櫥里總有一兩件白色的服飾。
鮮亮的顏色代表激情、張揚、明媚,而穿著這類服飾則能迅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鮮亮的服飾光彩奪目,會使人精神振奮。傳遞給他人的信息是你高調張揚,熱情開朗,你是一個有企圖、精力旺盛的人,并且行動有力果敢;另外還傳達出有說服力和不容他人置疑的意思。在工作、開會場合穿著亮色系服飾能增強發言的說服力,而女性穿紅色服飾看上去會更性感、更有魅力,重要約會時女性不妨穿亮紅色服裝。但過度鮮艷的顏色易使他人精神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加快、心跳加速,在約會時穿這類顏色的服飾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其他場合或許會給他人壓迫感,所以,過于鮮亮的顏色慎用。
那如何在不同的場合,快速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贏得他人的好感呢?首先,需要釋放一個親切溫和的信號,這如同徐徐的清風,溫暖的春日,是和煦的,不急不躁的,而服飾是最迅速的一個外在信號,如同在招手說“來和我聊一聊吧”。淺亮色沒有鮮亮色那樣顯眼,卻顯得溫和低調,因此,淺亮色是釋放友好信號的最佳選擇。
橙色是一種高亮度的淺色系,是一種活潑、爽朗的顏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橙色的服飾給人以容易親近、想要親近之感。在橙色系中,亮橙色衣服給人以特別柔和之感,在大型聚會或交流會上,穿著亮橙色服飾的人,如果再配上開朗的笑容,會使這個人成為人群中的焦點而人緣奇佳,能吸引更多人與之交談、向此人靠攏。同時亮橙色服飾給人以充滿活力的感覺。
亮粉紅色是另一種淺色系,多為年輕的女性所偏愛。穿此顏色服飾的女性多溫柔、優雅,很有女人味,并會釋放甜美可人的信號,給人以純真善良之感。相親或約會時建議女性朋友穿著粉色系的服裝,這樣會使自己看起來更醒目,閃閃發光,更容易贏得異性的青睞。
黃色與橙色類似,同樣給人以活潑開朗之感。黃色是一個象征心靈正能量的顏色,亮黃色的衣服會使人看起來更具有活力。穿亮黃色衣服的人,給人以一種表達能力很強,有自己獨特見解和想法的感覺,使他人覺得你是一個知性、幽默的人,并感覺與你交談是輕松、無壓力的,積極向上的。正是源于亮黃色釋放出的正能量,才吸引他人前來。
淺藍色也是出鏡率較高的一種顏色。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淺藍色給人涼爽、寧靜的感覺。經研究發現,藍色是好感度最高的顏色。穿著淺藍色服飾的人顯得爽快和誠實、文靜、端莊。如果是女性會有大家閨秀的感覺,而一位優雅的淑女又怎么會得不到異性的青睞呢?
淺亮色應和了中國傳統思想的中庸之道,即凡事適度就好。太鮮艷的顏色有些冒險刺激,太素凈的顏色又顯得寡淡無味。而淺亮色正好是處于中間的顏色,既給原色注入了活力,又增添了原色不具備的魅力,人們穿著這類顏色的服飾,往往能增加自身親和力,給人以親切之感,為人際交往打開了便利之門。
展現迷人笑臉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之窗,那么面部表情就是心靈的鏡子,不管你的情緒低落還是興奮,都是由面部表情傳達的。在眾多面部表情中,笑容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表情。不論地域、語言,或是種族的不同,都能通過笑容傳遞著友善、愉悅、親切等友好的意思。在人際交往的預期中,即使面對的是陌生人,人們也希望自己被友善的對待,還有什么比一個微笑來得更簡單、更直接有效呢?對他人展露笑容不僅會令他人愉悅,更會使自己心胸開闊。而笑容也可以迅速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打破交往中的心理壁壘,它的溫暖足以悄無聲息地融化內心的寒冰;它的明媚足以使你傾國傾城,魅力大增。因此笑容是人際交往中最好的潤滑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愛笑不僅使人心情愉悅,心態年輕,也會給愛笑的人帶來好人緣、好運氣。
有一位女推銷員,她的推銷成功率高得難以想象,她的成功秘訣就是:每次敲開陌生人的門之前她都對著隨身攜帶的鏡子微笑,當她覺得自己的笑容足夠真誠時,才帶著這樣的微笑去敲門,客戶開門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她真誠的笑容所吸引,從而促成了銷售。這也說明笑容是可以偽裝的,但真正發自內心的笑容,確是無法偽裝的,只有滲透著情感的笑容才有感染力。心境良好時笑容才平和歡愉,擁有這樣笑容的人,生活必定充實滿足、積極樂觀、善待他人。愛笑的人充滿自信,在交往中不卑不亢,容易使人產生信任感;愛笑的人心底坦蕩、待人真心實意,能產生吸引他人的魅力,使他人愿意與之交往。這都是因為笑容是善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