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日月雙飛(9)

[23]唐代工匠雖算良民,但身份卻與農民不同,不許入普通戶籍,不得預于士伍。作為具有某種技藝的工匠,手藝是世代相傳,不準改業(yè)的。工匠也需要為官府服徭役,類似一種色役。具體方式是:每年朝廷以徭役形式從州縣征調各類工匠,解交工官,然后按技術種類,分配于有關官工業(yè)部門,免費服役二十天,免本身課役、雜徭。工匠不愿意服役者,也可納資代役,但不得改變職業(yè)和服役名色,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由于工匠是分番上直,且只有二十天,因而被稱為“短番匠”。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外還要繼續(xù)服役,即稱為“長上匠”,并可按照額外服役時間的長短獲得工資。

[24]松煙:松木燃燒后所凝之黑灰,是古代制墨的原料,遂稱謂墨的代名詞。宋人安鴻漸《題楊少卿書后》詩:“端溪石硯宣城管,王屋松煙紫兔毫。”

[25]潞州:州治上黨,今山西長治。唐玄宗即位前,曾被外放為潞州別駕(州長官的佐吏)。唐代制墨,以河北易州(治所今河北易縣)及河東潞州所產松煙最為名貴,為朝廷貢品。潞州松煙更是天下珍品。李嶠《詠墨》:“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李白《酬張司馬贈墨》:“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稱珍墨要用上黨(潞州)的松煙,夷陵(今湖北宜昌)的丹砂,還要和入“蘭麝”等香料,這樣制出來的墨精光閃閃,可以用手捧起。

[26]蘭池州:今寧夏靈武縣境。

[27]由于作者本人未到過懸甕山,此處描寫據清人趙謙德《懸甕山記》。趙謙德(太原晉祠索村人,清乾隆時期三晉名士)有《望川晴曉》七絕云:“野云飛盡畫圖開,雨后千村絕點埃。眼底壺天誰領略,有人扶杖上亭來。”

[28]武靈覺為武攸暨前妻所生。武則天為將愛女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派人殺了其正妻,太平公主這才得以嫁給武攸暨,遂成為武靈覺嗣母。

[29]座主:原為佛教語,謂大眾一座之主,猶言上座﹑首座。唐代時成為進士對主考官的尊稱,亦稱“座師”。據《獨異志》記載:貞元八年(792年),名相陸贄為主考官,錄取了韓愈、崔群等進士。崔群仕途順利,于唐憲宗元和十年以禮部侍郎知貢舉,錄取進士30人。其妻李氏“因暇嘗勸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崔群笑道:“余有三十所美莊良田(指進士),遍在天下,夫人何憂?”李氏反問道:“你不是陸贄相公的門生嗎?往年你知貢舉,卻派人告訴陸相公之子陸簡禮不要應舉,以免惹人非議。如果門生果真是美莊良田,那么陸氏這一莊便荒廢了。”崔群聽后,十分愧疚,覺得對不起座主陸贄。崔群事跡詳見同系列小說《敦煌》。

[30]范陽:今北京。盧若虛多才博物,官終起居郎(史官)、集賢院學士(掌刊緝校理經籍)。其兄即盧藏用,中進士后隱居于終南山,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遺。時稱“終南捷徑”。盧藏用多才多藝,工草隸、大小篆、八分,善琴、弈。為太平公主男寵,太平公主敗死后,遭流放。

[31]李稍云是酒令(飲酒時助興取樂的游戲)創(chuàng)制者,據唐人李肇《唐國史補》:“古之飲酒,有杯盤狼藉、揚觶絕纓之說,甚則甚矣,然未有言其法者。國朝麟德中,壁州刺史鄧宏慶始創(chuàng)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稍云大備,自上及下,以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頭盤,有拋打,蓋工于舉場,而盛于使幕。”后人常稱為“捎(稍)云式”。如元稹詩《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予時最年少,專務酒中職……曲庇桃根盞,橫講捎云式。”

[32]據《全唐文》卷三六一,李蒙為開元五年(717年)進士。清人徐松據《英華》收李蒙《耤田賦》云:“上皇傳璽之二載,圣主龍飛之四年。”考《耤田賦》為先天二年(713年)進士試題,因而認為李蒙是先天二年進士。《獨異志》《定命錄》同《全唐文》,記載李蒙于開元五年(717年)及第,因與諸同年好友宴游曲江,船覆溺死,同船人多遇難。諸說有異。查唐代進士名錄,相較于開元五年,先天二年進士多有知名及及第后尚有作為者,如常無名、張子容、王灣等,因而作者認為李蒙于開元五年進士及第更為可信。

[33]李瑛:本名李嗣謙。唐玄宗長子名李嗣直,李嗣謙乃次子,母趙麗妃,出身倡女,有寵于玄宗,因母及子,故越次而立。李嗣謙后改名瑛(玄宗諸子后均改名,俱從玉旁)。

[34]涼州:今甘肅武威。

[35]蒲州:今山西永濟。

[36]中宗第一次被廢皇帝位便是因為裴炎向武則天告發(fā)了他的一句氣話,所以他堅持不肯為裴炎平反。事情經過詳見同系列小說《璇璣圖》。

[37]八議:古代統(tǒng)治者為庇護上層統(tǒng)治集團,給八種人減免刑罰的特別審議。“八議”為“議親”(皇親國戚)、“議故”(皇帝舊友故交)、“議賢”(有德行的賢臣)、“議能”(有大才能的臣子),“議功”(對朝廷有大功勛者)、“議貴”(高官顯爵)、“議勤”(對朝廷統(tǒng)治特殊勤助者)和“議賓”(先朝皇族等)。《周禮》稱為“八辟”,漢代改為“八議”,三國時魏正式列入法典公文之中,一直沿用至清代。又,“十惡”重罪(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不在“八議”之列。

[38]史論又稱史評,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兩大類。史學理論指有關史學體例、編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論述;史學批評則包括評論史事、研討史籍得失、考訂史事正誤異同等。如《左傳》中的“君子曰”,《史記》的“太史公曰”,《漢書》的“贊”,《漢記》的“論”,《東觀漢記》的“序”,《三國志》的“評”,以及后史的“史臣曰”等,均屬于史論。

[39]燕樂:又稱宴樂,隋唐至宋代宮廷宴飲時供娛樂欣賞的藝術性很強的歌舞音樂。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隋唐燕樂繼承了樂府音樂的成就,是漢族俗樂與境內其他民族以及外來俗樂相融合而成的宮廷新音樂。

[40]濟州:治今山東茌平一帶。

[41]安州:治所今湖北安陸。

[42]昭容:后妃名號,為九嬪之一,正二品,唐高宗后廢除,唐中宗時一度恢復。

[43]巴州:今四川巴中。木門:今四川旺蒼。

[44]均州:今湖北丹江口。

[45]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qū),相當于今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部分地區(qū),也曾包括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古代嶺南被認為是“煙瘴最甚”,有“人間地獄”之號,被貶往嶺南,實際上就相當于被判了死刑。宋代蘇軾曾有詩云:“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意思是說,被貶到嶺南的人,沒有幾個能夠生還,由此可見嶺南環(huán)境之惡劣。

[46]安樂公主小名裹兒,生于中宗流放期間,由父母親自抱養(yǎng)長大,所以格外受寵。其人奢靡驕橫,生活非常奢侈,經常放縱僮奴搶掠百姓子女為奴婢。她有一件百鳥裙,值錢一億,織成花卉鳥獸,小如粟粒。正視旁視,日下月下,顏色各不相同。又看上長安昆明池(漢武帝時開鑿),想據為己有。中宗因該池是百姓種蒲養(yǎng)魚之地,沒有同意。公主爭強好勝,賭氣奪占民田造“定昆池”,表示定然勝過昆明池,方圓數里,池邊草木風景,全照昆明池。公主為郡主時,許嫁弘農楊承烈之子楊守文(見《安樂郡主適楊守文制》),但不知為何沒有成親,后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訓,武崇訓被殺后又改嫁武承嗣之子武延秀。

[47]李顯遭流放后,情緒極度低落,生怕武則天借故處死自己,日夜憂懼不安,甚至想自殺一死了事。韋氏多方予以撫慰,李顯才艱難地活了下來,自此韋氏成為主心骨。韋氏家人受李顯牽累,全家也被流放嶺南,遭遇極慘:韋氏之父韋玄貞因水土不服而死,當地少數民族酋長寧承兄弟欲逼韋氏二妹為妾,母親崔氏不從,寧承基怒殺崔氏及韋氏四弟。韋氏二妹輾轉逃脫。后中宗復位,即命廣州都督周仁軌率軍二萬討伐寧承兄弟。周仁軌斬寧承兄弟首級,殺掠其部眾殆盡,由此升為鎮(zhèn)國大將軍,充五府大使,賜爵汝南郡公。韋后親自隔簾對周仁軌下拜,事以父禮。

[48]景云元年(710年)八月二十四日,睿宗登上皇位兩個月后,即下詔恢復上官婉兒昭容稱號,依禮制安葬于雍州咸陽縣茂道鄉(xiāng)洪瀆原。太平公主非常悲傷,派人去吊祭,并出錢五百匹絹。景云二年(711年)七月間,追謚“惠文”。太平公主還上表請求為上官婉兒編集文集,文集二十卷,張說作序,贊其“才華絕代”“搖筆云飛”。

[49]步檐:又作步簷,屋檐下之走廊。顏師古注引漢應劭曰:“門閭外旋下廕,謂之步簷也。”

[50]韋安石: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出自京兆韋氏,與唐中宗皇后韋氏同祖。其人“性方重,不茍言笑,其政尚清嚴,吏民尊畏”。武則天執(zhí)政時出任宰相,不畏權貴,多次指斥敗政亂國的張易之兄弟和武三思等人,廷臣稱之“真宰相”。玄宗即位后,姜皎因私仇構陷韋安石,玄宗將其貶黜,韋安石憤激而卒。

[51]崔湜:字澄瀾,定州安喜(河北定縣)人,太宗朝宰相崔仁師之孫。少年以文才聞名于世,青年時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左補闕。為官期間善于見風使舵,武則天時巴結女官上官婉兒,成為上官婉兒的面首,臭名遠揚。中宗朝,巴結上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路青云直上,當上了宰相。韋氏倒臺后,他又及時投靠太平公主,擢升中書令。此人習慣腳踩兩只船,不但自己賣身侍奉太平公主,還將美艷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送入宮中服侍李隆基。時人因此譏諷崔湜“托庸才于主第,進艷婦于春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湟源县| 华阴市| 镇原县| 萝北县| 疏附县| 宁海县| 行唐县| 津市市| 大港区| 祁阳县| 齐河县| 建水县| 邢台县| 云阳县| 贺兰县| 南开区| 隆子县| 张家界市| 电白县| 成都市| 东平县| 平江县| 江陵县| 灵川县| 遵义市| 江陵县| 哈巴河县| 同德县| 循化| 滨海县| 宣武区| 通化县| 肃北| 松滋市| 尼勒克县| 郯城县| 和静县| 运城市| 宜阳县|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