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曾經歷,何曾懂得
- 許政芳
- 1570字
- 2019-01-03 18:56:50
在愛的站臺上
送別的時候,母親無論對著你笑,還是對著你哭,都是揉進了百轉千回的惦念和不舍。
它從不曾改變日子的快慢和進程,但卻把散亂的歲月凝聚成影集;它有時似乎只是一種形式,但卻讓生活里多了淡淡的溫情。
——當我們在愛的站臺上送別的時候。
人生總有許許多多的十字路口,縱然是骨肉相連的親人,也免不掉一次又一次地送別。于是,生命里便總免不掉有站臺的記憶。我常想,假如那站臺、機坪、碼頭有知覺、有感情,它們又能否承負得起那么多的離愁別恨、遠思長情呢?
我總不能忘記外甥去西藏當兵的那一場送別。
剛剛十八歲的外甥順利通過層層篩選,正式加入了新兵的行列。這自然是好事,至少一個農村的孩子可以走出莊稼地到外面開開眼界,所以隨后的幾天里,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當中,連我這個當小姨媽的也有好幾天都絮絮叨叨像個喜悅中的祥林嫂,但凡熟識一點的人,只要說幾句話我就想方設法地把話題扯到軍人上,然后這張嘴就順理成章地說:“我外甥前幾天就選入新兵了……”
“是嗎?”
“是啊,我姐家的孩子……”
接著人家愿意聽或不愿意聽,我是不管的,我只管講述外甥被選上的過程以及我們一家人的喜悅和暢想。
幾天后,我們接到通知說兩天后準備出發。于是,一家人又陷入了慌亂之中,尤其姐姐,瞬間開始了她無休無止的碎碎念:那邊的氣候怎么樣?需不需要帶棉衣?會不會有高原反應,要不要帶些藥品?一路坐火車去西藏會不會無聊,換個有精彩游戲的手機?還有什么要帶呢?買兩身新衣服吧,還有秋衣秋褲,內褲也買兩條,他從來沒自己買過這些東西,不知道什么樣的舒服……
對了,錢!萬一到那邊需要買東西呢,可是放哪兒呢?
“辦張銀行卡,讓他帶著,到那邊自己取就行了嘛!”姐夫到底還是冷靜些。
臨走的那天,自然是全家出動,送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因為一同赴藏的新兵不止外甥一個。可真到了送別的地點,新兵們是有組織的,并沒有時間和家人話別。很長的時間,只是家屬們堆在一起,窸窸窣窣地說著。想著從未離開過家的外甥就要遠赴西藏,且一去就是兩年多,我的眼淚幾次跑到眼眶處打轉。為了不讓我姐難過,我總是佯裝抬頭讓眼淚慢慢回流進眼窩里。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姐這一次竟然出奇地鎮定,看到我眼睛發紅,反倒安慰起我來:“這有什么好難過的,他都那么大了,大老爺們兒了,不傻不呆,還能把自己凍著餓著?我一點都不擔心……”
我偷看我姐,她真的沒有一點要落淚的意思,只是不停地和其他送行的家長攀談著,一會兒說選兵時候的遭遇,一會兒又猜想著進藏以后的生活。突然,我姐說:“你們聊著,我去買點東西。”
十分鐘后,姐氣喘吁吁地帶回來一把指甲刀,我問她買指甲刀干嗎,她說這孩子從小就不愛剪指甲,每次都要她督促,現在去了部隊,可不能像在家里一樣邋里邋遢的。可是姐遠遠望著那些剛剛穿上軍裝的孩子們,竟然分辨不出哪一抹綠色是她的那一個。
距離出發的時間還有十幾分鐘,姐有些著急,嘴里嘀咕著:“也不知道一會兒還讓他們過來不?要是不讓來還白買了。”
姐說的沒錯,剛剛穿上軍裝的新兵們在統一的命令下排著隊來到送行的親人面前,紛紛以并不熟練的動作向親人們行他們一生中第一個軍禮,那是一份榮耀,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安慰和告別。
外甥也一樣,我看得真真的。只是他們停在了距離我們大約50米遠的地方,那一刻,真想跑上前去擁抱一下,正一正他的新軍帽,告訴他要好好訓練,照顧好自己,要常給家里寫信……可究竟沒有一位家長邁出一步,生怕壞了孩子們的紀律,讓他們臉上無光,所有人都只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家的孩子,欲言又止。
姐也一樣,手里緊緊握著那把指甲刀,堅強地微笑著,站在送行的人群之中,靜靜地看著兒子敬禮、轉身、齊步走、上車……終于連車的影子也不見了,姐才蹲下,嗚咽了起來。原來她是那么不舍,方才的故作堅強不過是想讓兒子放心,不過是不想增加兒子的煩惱。
這一刻,姐的微笑和淚水都在這個小小的站臺上迸發成最最炙熱和沉郁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