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崛起于草根之家的千古第一完人(3)

她生長于寒微之家,入曾家后勤儉簡樸,賢良淑惠;她的娘家人樸實無華,對曾國藩兄弟的影響不可低估。她與曾麟書結婚四十多年中,先后生有九個子女,除兩個女兒夭折外,全家十多口人的衣食都由她一人操持。這么個大家庭,吃穿等事籌劃極不容易,但她把這些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丈夫曾麟書不時為家中人口眾多憂郁煩悶,江氏常以寬廣的胸懷溫言勸慰,這賢德性格都是在她娘家就已經形成了的。她的家境相對于曾麟書家來說要貧寒一些,其上有父母,前有兩個哥哥,后有一個弟弟,這使得她在娘家就養成了一種勤勞儉樸的習慣,她將這種思想作風直接帶到曾家,給予曾國藩兄弟極大的影響。曾麟書十分敬佩岳丈,常攜妻兒造訪江家。曾國藩十歲時,還曾到外祖父門下讀書(江良濟在家設館課徒,招收了幾百門生)。江良濟家旁有一口水井,據說有一次,曾國藩跟外祖母去提水,與表弟相擠,掉進了井里,幸被江良濟救了出來。江良濟晚年信佛,認為這是江家與曾家的祖德相報,并從外孫掉進井里險些“浸死”二字的諧音預言:外孫將來一定會成為“進士”。后來曾國藩果真成了進士。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考中舉人,曾麟書又攜妻兒拜望已經八十五歲的岳丈。曾麟書讓兒子曾國藩將他中舉的試文拿給外公看,江良濟細細閱讀,大加贊揚,對女婿說:吾過去就知汝后代力學有大成,足以為吾道之光,這無非是其發軔耳。

中舉才僅僅是個開始。這既是肯定,又是鼓勵和更高的期望。江良濟的話給曾麟書、曾國藩父子留下了一生都無法忘懷的印象。

后來,曾麟書為岳丈刻寫墓碑時,還滿懷敬意地敘述這些事,并說:“享年已八十五矣,其志之不衰如此。”

他的降生充滿神話色彩

曾玉屏生有三子。曾麟書排行老大,老二早年夭折,老三曾驥云沒有兒子,傳宗接代的希望就寄托在曾麟書身上。已育有一女的長媳再次懷孕后,一向不信占卜的曾玉屏,迫不及待地請算命先生卜筮男女,不料卜了個女孩。他急得焚香告祖、求神許愿,只求生個男嬰。

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荷葉塘(當時湖南地方俗稱的行政區名,相當于鄉、鎮)白楊坪,一株蒼老巨大的白果樹覆蓋著一處不大的院落。

清晨,一位須發皆白的古稀老人遲疑地推開房門,抬起頭不解地看著天空。漫天霧氣,噴薄欲出的朝日把她的微曦透入層層晨霧,秋木瑟瑟,紅葉滿地。老人習慣地拿起掃帚,慢慢地打掃落葉。猛抬頭,看見一條巨蛇從房子上蜿蜒進入院落。老人不禁一驚,定神一看,原來是房后白果樹旁的那株老藤,攀緣著白果樹,將藤身盤過正房,進入了院落。一剎之間,老人想起醒前做的一夢:

云遮霧罩,陰霾滿天。霧氣之中,一條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盤旋,呼的一下降至院子上空,盤旋一周,慢慢將巨大的蛇頭探入房門。大蟒雙目閃光,渾身黝黑,嘴里吐出血紅的信子,嘶嘶有聲。老人嚇得猛然醒來,卻是一場驚夢,渾身冷汗,再無睡意。于是,披衣下床,聽了聽,金雞唱曉。心里七上八下,打開房門,猶覺似夢非夢。適才藤影一晃,夢境與現實油然相連,更是心驚肉跳。

正在左右狐疑,西廂房里傳出“哇——哇——”的嬰兒哭聲。隨之,“呀”的一聲,房門開處,老伴顫悠悠地走過來說:“孫子媳婦生了,是個胖崽!”

老人慌忙隨老伴進入西屋。紅燭光下,孫媳婦抱著初生的嬰兒。嬰兒頭臉正大,雙目似睡似醒,膚色光亮晶瑩,在昏黃燭光里,猶似夢中的蟒身之光。老人渾身打個寒戰:“這事怪了,此子莫非巨蟒轉世!”

于是,老人把剛才的夢境講給大家聽。大家聽得心里直發虛,不知是福是禍。

這位古稀老人是曾國藩的曾祖父曾竟希。此種夢兆生貴子之事,史不絕書,真假難辨。而彼時彼刻,毋寧說是曾氏家族對這一男孩無限希冀的幻化。這一男孩正是曾國藩。

老人見子孫們個個狐疑不定,便歡天喜地地說:“當年郭子儀出生時,他的爺爺也夢見大蟒臨門,郭子儀還不是成了唐朝兵馬大元帥,成了大富大貴的名臣名將。今天蟒蛇進入我曾家門,崽伢子正好降生,這不分明是又一個郭子儀降生嗎!我們曾家的發達,要應在此子身上了!”

老頭子如醉如癡,曾家子孫又是極孝順的,老爺子既然說是蟒蛇轉世、郭子儀再生,自然無人敢提反對意見。加上此子出世,曾家四世同堂,當年曾祖竟希公七十歲、祖父玉屏三十七歲、父親麟書二十一歲,祖孫都還少壯。于是,全家歡天喜地,殺雞燉米,熱烈慶祝四世長孫的降生,盼望他為曾家耀祖光宗。

大家借著初升的秋陽,看著盤桓在大白果樹上的那株古藤,軀盤枝曲,仿佛真是一條左右蠕動的怪蟒。

此后,巨蟒降生曾家的傳說紛紛揚揚,流傳在那古老神秘的高嵋山麓,流傳于湘鄉、衡陽偏僻的山村中。

轉世之說,在古老封建的國家里,太一般了!帝王們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也就是金龍轉世,受命于天。皇后、皇妃自然都說自己是鳳凰轉世了。文臣呢?都說是文曲星、太白星下界;武將就說是武曲星、白虎星下凡。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是一百零八個星宿下界。連平常百姓,男的說是牛郎星、女的則是織女星、是七仙女。“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是人都是星,都是轉世來的。這個虛幻的理論自然也適合曾國藩,一點也不奇怪。

曾國藩四歲那年,七十四歲的曾竟希沒有看到吉夢成真便離開了人世。而他留下的夢卻給曾國藩的一生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有說,曾家后宅有株古樹被一蒼藤所纏已經枯槁,曾國藩出生后,樹滋藤榮,又活了過來,垂蔭竟致一畝。特別是蒼藤形狀矯若屈蟠,鱗片層層,與曾竟希夢中所見十分相像。其后,曾國藩得志順遂時,此藤便枝繁葉茂;失意困厄時,此藤便枯槁凋零,這是由于曾國藩乃巨蟒投胎,與此靈藤相應。連曾國藩后半生所患的百醫不治的牛皮癬,也被看作是巨蟒“鱗體”的根據。

曾國藩自幼即知這個蟒蛇的故事,但他只當作故事聽,并沒有把故事同自己連在一起;但他又朦朧覺得自己似乎不凡,將來能做大官,這多是從家里人和鄉里人對他另眼相看的目光中悟得出來。

關于曾國藩是蟒蛇轉世的傳說,從別的故事中還可以得到印證。有一年,他入塾讀書。整天埋在“子曰”“詩云”里,非常煩悶。正月十六到了,鄉下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母親帶他去外婆家。一大早舅舅就劃船來接,如小鳥放出籠,他高興極了!于是同母親、妹妹上了小船,小船慢悠悠地在江上劃行。天氣好極了!初春的陽光照耀著湘東群山,竹樹蒼翠,山巖青黃斑駁。曾國藩時而看著遠去的山巒,數著峰頂;時而伏在船邊,數著游魚。水草青青,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氣。突然,母親一聲尖叫:“蛇!”小船隨著母親的叫聲一個歪斜,專注著江水的曾國藩“撲通”一聲掉進江水里。母親和舅舅大驚失色,急得要跳水救人,卻見孩子抱著一根木頭穩穩地浮在水上。舅舅把船輕輕劃過去,伸過船槳把曾國藩拉到船上。母親睜大眼睛說:“剛才明明是一條大蟒蛇游過來的,怎么會是一個木棒!”

這件事傳開,又成了曾國藩“巨蟒轉世”的根據。

曾國藩長了一身的蛇皮癬也成為他是“蟒蛇轉世”的根據。曾國藩的滿身蛇皮癬疥,被人說成是蟒蛇的鱗片,初時尚無多大痛癢,三十五歲之后,癬疥一天天嚴重,奇癢無比。曾國藩或坐或臥,皆不斷抓撓,煞像個猢猻。曾國藩終生有個圍棋癖,他一邊下棋,一邊抓背撓腿,只見皮屑飛揚,一局下來,周圍地上、棋盤桌案上到處是皮屑,像下了陣小雪。

再者,曾國藩最愛吃雞,卻莫名其妙地最怕雞毛。當時的緊急公文,信封口處要粘上雞毛,俗稱雞毛信、雞毛令箭。曾國藩見了這種信,總是毛骨悚然,如見蛇蝎,要別人代為取掉雞毛,才敢拆讀。一次,他到上海閱兵,登上閱兵臺,猛見臺上有一把雞毛撣子。他看了嚇得直往后退,差一點摔下臺去。急令人拿走撣子,他才膽戰心驚地入座。舊時有云:“焚雞毛,修蛇巨虺(huǐ)聞氣即死,蛟蜃之類,亦畏此氣。”曾國藩怕雞毛,也被人理解為他是蟒蛇所變。

老人夢蟒和后園古藤二者可以聯系,古藤盤桓如蟒,老人終日與古藤相伴,在古藤下休憩,古藤高大,覆蓋了住房,夢到巨蟒入室,實則是古藤在老人腦里的影像。

有了“巨蟒轉世”的流言之后,接下來的事更容易因循附會。癬疥之疾在舊中國很普遍,既難治好,又易傳染,曾國藩的一身癬疥正好與“巨蟒轉世”相附會,蛇皮癬便成了蟒鱗片。

怕雞毛并非莫名其妙,有皮膚病的人見到毛皮、毛發,包括雞鴨毛、獸毛等就害怕,科學稱皮膚過敏癥,也是一種恐怖病,如恐水癥、廣場恐懼癥、高空恐懼癥一樣。實際上,蟒蛇類動物恰恰不懼雞毛,蛇以鳥、鼠為主要食物,見了就會吞下去,并沒有什么可怕的。

在江水上看見蟒蛇是曾母看走了眼,把一根水中的木頭看成是蟒蛇,是因為曾母腦中充滿了兒子是“蟒蛇轉世”的神話,故容易誤視。

從某種角度來說,“巨蟒轉世”無論是真是假都是有必要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一般人眼里,高官顯宦都不是凡人。曾國藩官做得大,地位十分顯赫,這就需要通過典故來將其神話。擁護他的人要神化他,南方多蛇,神話蛇精,容易以蛇精比附;北方多虎,多以虎比附。附會者本可以說是龍轉世,但龍是天子的專利,他們自不敢說是龍轉世,那是犯皇帝的大忌。反對他的人也容易接受他是“巨蟒轉世”之神話,巨蟒大蛇兇惡無狀,曾國藩及其湘軍殺人如麻,恰似惡蟒,甚于毒蛇,以巨蟒比附,恰如其分。而太平天國的起義也是以宗教面目出現,他們宣稱自己是天帝、基督、天兵天將下凡,宣布自己是天主救世,要斬殺人間的妖精。清政府是“清妖”,皇帝是妖頭,大臣們都是妖精,那么曾國藩是“蛇妖轉世”,正好是他們斬殺的對象,自己承認了豈不更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青海省| 井陉县| 灵武市| 八宿县| 永吉县| 康定县| 泾川县| 库尔勒市| 凤凰县| 加查县| 彭阳县| 太保市| 门源| 苏尼特左旗| 邛崃市| 财经| 南郑县| 庆城县| 双鸭山市| 习水县| 泗阳县| 望奎县| 当雄县| 宜宾县| 江津市| 和平区| 连州市| 盈江县| 望江县| 永胜县| 剑阁县| 宝应县| 藁城市| 万州区| 芒康县| 什邡市| 霞浦县| 镇沅| 尼勒克县|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