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駛向“文蘭”(北美洲)(公元前1000)

【以下對于萊弗·埃里克松發現美洲的描述源于“紅發埃里克的傳說”。這段傳說記錄在喬恩·索德哈森于1837年著作的《佛萊特亞》(中世紀的一部著名作品)一書中,之后A.M.里夫斯對其進行了調整從而形成了現在的譯文。時至今日,學者們對于記錄中萊弗究竟是在哪段海岸登陸的問題仍是眾說紛紜,近來的研究傾向于是拉布拉多的南部海岸,然而仍有眾多學者堅信“文蘭”位于新英格蘭海岸。】

天賜良機,萊弗接受洗禮

光陰荏苒,自紅發埃里克殖民格陵蘭島算起,十六個寒冬匆匆而過。此時,他的兒子萊弗踏上了從格陵蘭島駛向挪威的旅途。春去秋來,萊弗到達了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適逢挪威國王奧拉夫一世從北部的哈拉哥島駕臨,萊弗趕忙開船去尼達洛斯拜見他。正如對其他前去拜見他的異教徒所做的那樣,虔誠的基督教徒——奧拉夫一世向萊弗宣揚了一番他的信仰。他輕而易舉便說服萊弗信奉了基督教,隨后萊弗便與他的船員一道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接下來的整個冬天,萊弗都陪伴著國王,和國王在一起的時光,他感覺無比快樂。

比阿尼踏上探索格陵蘭島之路

游吟詩人哈瑞夫森的兒子哈瑞夫是第一位殖民者英格夫的族人,為此英格夫分封了瓦格到里卡尼斯(北美洲地名)之間的土地給他,起初,他定居在德普斯道科(古代北美洲地名)。哈瑞夫和他的妻子斯奧德有個前途無量的兒子——比阿尼。他德才兼備,自幼便樹立了航海的遠大志向,為人稱道。同時,他也積累了不少財富,這些都為他后來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比阿尼習慣一年遠行,一年陪在父親左右,交替度過寒冬。沒多久他就成了一艘商船的所有者,然而就在他最后一次外出在挪威過冬的時候,他的父親哈瑞夫突然決定打算放棄所有的土地,追隨紅發埃里克遠征格陵蘭島。出發時,一位來自赫布里底群島的基督教徒與哈瑞夫一同站在船上,正是他譜寫了那首《大海征服者之歌》,歌詞中這樣寫道:

我們去征服那些懦弱的人們

雖然除了心靈一無所有,但現在我們勇于承擔一切

他支配著上帝的門庭

愿勝利之鷹永遠庇佑著我!

歷經磨難,他們終于到達了格陵蘭島。哈瑞夫決定定居在最初登陸的地方,并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哈瑞夫尼斯,在那里他遠近聞名。而領導者紅發埃里克居住在布萊特赫里德,在那里,他擁有最高的榮耀,受萬人敬仰。紅發埃里克的三個兒子分別叫萊弗、斯奧沃德和斯奧斯坦因,還有一個叫弗雷迪斯的女兒。后來弗雷迪斯嫁給了一個與她哥哥同名的斯奧沃德為妻,他們移居到加達(Gardar——美國地名),那里如今正是新教圣公會的所在地。弗雷迪斯天性自視甚高,而她的丈夫斯奧沃德卻畏首畏尾、缺乏魄力,弗萊迪斯主要是為了他的錢財才委身于他。那時基督教還未傳播至格陵蘭島,格陵蘭島的居民還都是異教徒。

春季時,哈瑞夫遠征格陵蘭島。同年夏天,比阿尼便率領他的船隊到達了艾拉(城市名稱,位于冰島東部)。剛到港口,還未來得及卸貨,比阿尼就聽說了其父遠征的消息,這使得他驚詫萬分,久久不能平靜。船員見狀,紛紛征求他的意見,看他如何打算。

比阿尼定了定神,表示他想要堅持習俗,冬季侍候在老父身前。他說:“如果你們愿意與我一道,這艘船將駛往格陵蘭島。”聽后,船員們紛紛表示愿意服從他的決定,一同前往格陵蘭島。比阿尼緊接著又說道:“在別人看來,我們這次航行注定要冒極大的風險,畢竟我們中沒有任何一人曾到達過格陵蘭島所在的那片海域。”

然而,他們并不退縮,在準備妥當之后便毅然啟程。航行并非一帆風順,在他們起航的三天后,陸地早已被浪花所吞沒,往日萬里無云的好天氣也已消失不見,北風越發強勁,呼嘯而過,船員們知道無論駛向何方,都得穿過一片又一片迷蒙的海域。當濃霧終于散去,陽光再次照耀在海面上的時候,船員們歡呼雀躍。在穿過海域后,一塊陸地終于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之內。對于這片陸地是否就是格陵蘭島,船員議論紛紛,而比阿尼自己卻不相信這就是格陵蘭島。

有船員問道是否駛向這片陸地時,比阿尼發號施令:“我決定先靠近看看再說。”船員照做,當船靠近陸地時才發現這里地勢平坦,植被茂密,低矮的山丘交錯其間。比阿尼下令船員們放下風帆,順著左舷一側離開這里。航行仍在繼續,在又遭遇了兩片濃霧彌漫的海域后,另一片陸地出現在了他們眼前。船員們詢問比阿尼,問他是否認為這是格陵蘭島,比阿尼回復道,他不認為這塊陸地比之前的更像格陵蘭島。

“我這么說是因為相傳在格陵蘭島是有高聳入云的冰山。”比阿尼如是解釋道。很快他們便靠近了這片陸地,陸地地勢平坦,植被豐茂,根本沒有雪山的影子,似乎是幸運女神舍棄了他們。船員們聚在一起商議,斷定在此登陸不失為明智之舉,而比阿尼對此卻不以為然。船員們以缺乏木材和淡水作為理由,比阿尼反駁道:“這些東西沒一個你們缺的。”

事實勝于雄辯,比阿尼贏得了這場爭論。他命令船員繼續航行,背向陸地調轉船頭,駛向深海。趁著西南風,一次性穿過了三片濃霧彌漫的海域后,他們抵達了第三塊陸地。這片陸地山脈高聳,綿延不絕,其中不乏雪山矗立。船員又去問他是否登陸,他仍沒有這樣的打算,“這里對我完全沒有吸引力。”他說道。

他們毫不減速,徑直離去,才發現這里只是一座小島罷了。他們與和風煦日相伴,把小島甩在船尾后,繼續航行。航行中,海上風力突然加大,比阿尼指揮著船員們,收緊風帆,控制航速,以防速度過快與船體狀況和配置不匹配。在又經歷了四片大霧茫茫的海域后,第四塊陸地終于映入了他們的眼簾,船員趕忙問這是不是格陵蘭島,這次他們終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依照給我的信中所描述的景象,這里應該就是格陵蘭島了,這次我們駛向海岸,準備登陸。”

他們將船開到海岬下方,入夜以后,他們終于登上了停靠著小船的這個海岬。事實上,比阿尼的父親哈瑞夫恰好就住在這個海岬之上,這個海岬也由此而得名,被后人稱作哈瑞夫尼斯。

苦盡甘來,比阿尼終于與分別多日的父親重逢了,他決定暫時放棄航海,在他父親的有生之年都留在這里,常伴老父左右,以盡孝道。

格陵蘭人的歷史概述

接下來我們所要講述的是比阿尼·哈瑞夫森如何從格陵蘭島出發去拜訪埃里克伯爵的故事,從伯爵身上他受益良多。

登陸后比阿尼仔細描述了他這一次航海經歷,有人因為他并未對那些陸地加以記錄而覺得他缺乏進取心,為此他還受到了指責。后來比阿尼成了伯爵的屬下,奉命在來年夏天再去格陵蘭島。

現在先讓我們來講講那些“發現之旅”吧。居住在布萊特赫里德的萊弗是紅發埃里克的兒子,他前來拜訪了比阿尼·哈瑞夫森并從他手里購買了一艘船,隨后又招兵買馬,直到湊齊了35名船員,才準備出海。萊弗前去拜見他的父親埃里克,并邀請他作為這次遠航船隊的船長,結果遭到了埃里克的拒絕,埃里克說自己已經年邁,并補充說現在的他已經不能像年輕時那樣能夠承受終日陽光暴曬之苦了。

萊弗回答,盡管如此,在關鍵時刻他定能成為給大家帶來好運并助大家一臂之力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臨出發前萊弗的懇求終于打動了埃里克,埃里克決定帶領大家出海,然而就在埃里克騎馬從家趕去港口時,意外發生了,就在離船不遠的地方,埃里克所騎的馬被絆倒在地,而他本人則從馬背上摔落下來,傷到了雙腳。起身后,埃里克高聲喊道:“我不奢求能夠發現與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島嶼相比更多的土地,但這回我們再也不能一同航行去更遠的地方了。”

埃里克不得已只好返回在布萊特赫里德的家中養傷,而萊弗和另外35名船員緊接著就登上了船,對萊弗和他的父親忠心耿耿的德國人雅克也在其中。萊弗和他的船員們有條不紊地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等一切準備妥當,他們便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在航行中他們的第一站正是比阿尼他們最后所看到的那塊陸地,他們靠近陸地,拋錨停船,換乘小船上岸,眾人發現這片陸地一片荒蕪,寸草不生。巨大的雪山背海而立,從雪山到大海,這中間自始至終都是由平直的巖石形成的高原,整座陸地毫無生氣。萊弗隨即說道:“和比阿尼那時一樣,對于這片陸地我們還毫無建樹,因此現在我將它命名為‘荷魯蘭’。”說罷便返回船上,朝著第二塊陸地進發。

到達第二塊陸地后,他們如同之前一樣,先拋錨停船,然后換乘小船上岸。這片陸地綠樹成蔭,廣闊而潔白的沙灘一直延伸至他們腳下,陸地與水面幾乎齊平,風景秀麗,引人入勝。隨后萊弗說道:“這塊陸地理應以它美麗的自然風光為名,我們以后就稱它為‘烏克蘭’。”說罷,船員即刻登船,不做停留,乘著東北風全速前進。

在經歷了兩片濃霧彌漫的海域后他們又看到了一片陸地。他們的船駛向陸地的途中卻先到達了一座位于陸地以北,與其隔海相望的小島。初抵小島海濱,環顧四周,恰是陽光明媚之際,青草上還披著尚未蒸干的露珠,眾人陶醉其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船員們用嘴抿了抿沾著露珠的雙手,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是如此的甘甜,遠勝他們曾經嘗過的那些。船員們再次回到船上,繼續起航,試圖駛入夾在小島與陸地向北延伸出來的海岬間的海峽,他們沿著西側通過海岬,結果趕上退潮,水由深變淺,不得已他們被擱淺在距離深水區還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不等潮汐上漲到推動船前進的時候,船員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上岸了。船員們決定乘著小船加速劃向那條從外流湖流淌而出的河流。就在此時,潮水上漲了,海水漸漸變深,船員們趕忙劃著小船趕回船上,開著船順著河水逆流而上直達其源頭——外流湖。而后在那里拋錨停船,帶著吊床來到岸上,安營扎寨。后來船員們決定要在此過冬,因此依水建起了寬敞的房屋。這里物產富饒,住所周圍的河或湖里大馬哈魚比比皆是,體積也遠勝他們以前所見過的,即使是冬天,家畜也不需要人工飼料,當真是物阜民豐。冬季沒有酷寒,只有些許青草枯萎罷了。

相比較于格陵蘭島和冰島,這里晝夜長短更接近等長。在白晝最短的那天——冬至,太陽從艾克斯泰德和達格瑪拉斯特之間升起。待到房屋竣工之日,萊弗對船員們說:“我計劃將咱們的人手一分為二出去探索這片土地。一半的人留守在營地,另外一半人將深入陸地進行探查。這些人探查不得超過一日往返的距離,且不得獨自一人。”為此他們進行了一次嘗試。而萊弗自己則依次進行留守和帶隊探查。萊弗此人實乃人中龍鳳,不僅風度翩翩、儀表堂堂,且才思敏捷,對所有的事都能做到公平二字,堪稱人杰。

歪打正著,萊弗礁上救人

一天晚上,萊弗的船員們忽然發現有一名船員不知所蹤,經查證,正是那個德國人雅克。雅克侍奉了萊弗和他父親很久。從萊弗的孩提時代起,雅克就對他忠心耿耿,因此雅克的神秘失蹤令萊弗格外揪心,惴惴不安。萊弗大發雷霆,嚴厲地斥責了其他船員的漠視,并選出12名船員與他同行,準備深入搜尋雅克。然而他們還沒走多遠就碰上了雅克,船員們熱情地與雅克打招呼。

萊弗馬上注意到,他的這位養父神采奕奕,容光煥發。雅克額頭突出,雙眼中透著精干,個頭不高,身材瘦小,雖然相貌并不過人,但確確實實是個有能力的工匠。萊弗追問道:“我敬愛的養父,您怎么這么晚才到這,而且還是獨自一人?”雅克先用德語回答了一會兒,結果發現他們都沒聽懂,于是翻翻眼睛、笑了笑,之后又操著一口北方口音解釋道:“我并沒有你們走得遠,也沒啥新奇的事,但是我發現了葡萄樹還有結在藤上的葡萄。”“養父,這是真的嗎?”萊弗趕忙問道。“那當然了,”雅克接著說道:“我出生在種植葡萄的地方,葡萄和葡萄樹遍地都是,怎么會認錯呢?”船員們高高興興地返回住所,踏踏實實地睡了一夜。

次日,萊弗召集全員并宣布:“我們要分出人手,每天要么采摘些葡萄回來,要么砍些葡萄藤葡萄樹回來,以此來作為船上的貨物。”船員們遵照他的指示開始行動,沒多久,他們的后船中便載滿了葡萄。待到春暖花開之時,他們便滿載著一船貨物返航了,臨走時萊弗因為這座陸地盛產葡萄,便以此給它命名為“溫蘭德”。

返程之路一直風平浪靜,直到他們已經可以看到格陵蘭島,將船駛入冰川之下時,發生了突發狀況。一名船員大聲呼喊著:“這個時候你為什么要將船開得這么快?”萊弗反駁道:“對于航海或者類似的事情我都有自己的想法,難道你們沒有發現什么不尋常的事嗎?”然而船員們回答稱并未發現任何異常。“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不是船或者礁石?”萊弗回答道。隨著航行的繼續,船員們終于看清楚了,紛紛表示那一定是塊礁石,而萊弗則比他們更為敏銳,他發現有人在那塊礁石上。

“我想我們還是順風航行為妙,”萊弗說道,“這樣以便我們能靠近他們,如果他們需要幫助我們可以施以援手,如果他們不想和平處理或懷有敵意,我們也能比他們更好地掌控局勢。”他們的船緩緩駛向礁石,拋錨停船,換乘帶來的小船,靠近礁石。

雅克詢問礁石上的人們誰是他們的領頭人。其中一個挪威人回答說自己叫索瑞,是他們的領袖。索瑞隨即反問道:“那你叫什么?”萊弗報上自己的名號。索瑞激動地問道:“你就是住在布萊特赫里德的紅發埃里克之子?”萊弗點頭稱是,隨后說道:“希望你加入到我們的船隊中,你的船還有其他財物可以保留。”索瑞等人接受了這項提議,連同船只一起并入了萊弗的船隊,一同離開了“埃里克峽灣”,直抵布萊特赫里德。

在港口卸完貨后,萊弗前來看望索瑞以及他的妻子古德里德,并且邀請他們夫妻二人及其他三名船員去他家做客,同時萊弗還邀請了索瑞及自己船隊的四分之一的人員一同前去。

在這次航行中萊弗一共從礁石上救下了15人,后人便稱呼他為“幸運的萊弗”,現在的萊弗真可謂是名利雙收。可惜好景不長,冬季時,一種嚴重的疾病在索瑞的船隊里蔓延開來,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很多水手都不幸去世,而萊弗的父親紅發埃里克也在此時駕鶴西去。后來人們對于萊弗這場溫蘭德之行眾說紛紜,而萊弗的兄弟斯奧沃德也認為溫蘭德那片土地并未被充分探查。隨后,萊弗便告訴斯奧沃德:“如果真是這樣,我的兄弟,你可以用我的船再去趟溫蘭德,但是我希望先用船取回索瑞留在礁石上的木材。”斯奧沃德欣然首肯。

斯奧沃德的溫蘭德之行

隨后,斯奧沃德采納了他兄弟萊弗的建議,召集了30名船員,準備再探溫蘭德。待到一切準備妥當,他們便出海了。在到達萊弗建在溫蘭德的營地之前,這次航行一帆風順,沒什么好描述的。他們將船停在營地附近,以魚為食,平平安安地度過了整個冬季。

轉眼間積雪消融,冬去春來,斯奧沃德召集船員檢修船只,然后派一部分人駕駛檢修過的船只沿西海岸前進,他們于夏季抵達那里。探索中,船員們發現這里風和日麗,樹木郁郁蔥蔥,從森林到海濱這段不遠的距離間,像很多島嶼和灘涂一樣,分布著白色的沙灘。一路上,他們并未發現人類的住所或者野獸的巢穴,只是在西邊的一座小島上發現了用來保護農作物的木質建筑,但再沒有其他的人類制造留下的痕跡。他們決定返航,冬季時便回到了萊弗建造在溫蘭德的營地之中。

船員們在這里度過冬天和春天,又是一年夏季來臨時,斯奧沃德率領部分船員沿著北部海岸向東探索。在穿過海岬時遭遇一陣強風,強風把他們刮到了海岬的岸邊,而他們船的龍骨也因此而損壞了,他們被迫在這兒滯留一段時間來修理損壞的船只。當龍骨修好,可以再度出航前,斯奧沃德對他的船員們說:“因為我們在這里更換了龍骨,我提議以后稱這里為‘龍骨之地’。”船員們紛紛表示贊成。

隨后他們離開陸地向東航行,順著相接的河口三角洲進入了延伸至海中的海岬里,那里樹木繁茂,植被茂盛。他們找了一處合適地點拋錨停船,放下繩梯,斯奧沃德與他的船員一道上了岸。目睹了這里的風光后,斯奧沃德贊嘆道:“這真是個好地方,我很向往能來這定居。”說罷便準備返回船上,這時他們發現海岬的沙灘上有三個土丘狀的物體,便走上前去觀看,這才發現那是三個皮艇,每個皮艇里面坐著三個人。

于是斯奧沃德和船員們分頭出動,除了其中一個憑借皮艇逃走之外,他們成功捕獲了剩下的八個人。他們處死了這八個人,再次登上海岬,環顧四野,發現在河口那有幾個小土丘,想必就是這些人的住所了。斯奧沃德他們返回船艙里就進入了夢鄉,正當他們熟睡之際,上面突然傳來的一陣哭喊聲驚醒了他們。

一人哭喊著:“快醒醒,斯奧沃德,你,還有你的船員,如果你們想保住性命,就趕緊一起登船,全速逃離這里!”斯奧沃德和他的船員趕緊照做,他們看到無數的皮艇從河灣內源源不斷地駛出來追趕他們。面對這種情況,斯奧沃德大喊道:“我們必須打開船體兩側所有的武器,火力全開,才能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我們自己,零零散散的反擊根本無濟于事!”

在他們全力開火了一陣后,那些追擊他們的人四散而逃,倉皇離去。安穩下來后,斯奧沃德詢問船員們是否有人負傷,船員們上報并無傷亡,全員安然無恙。斯奧沃德卻說道:“我腋窩這兒中箭了,一支箭順著夾板與盾牌之間射中了我的胳膊。這支箭將奪走我的生命,我命令你們現在全速返航,至于我,你們可以把我送到那座海岬上,那里看上去對我是個好去處,之前我所說的希望在那定居全都是實話。你們可以把我埋葬在那里,放兩個十字架在我身上,一個放在頭上,一個在腳上,然后高聲喊出‘愿上帝與我同在’……”斯奧沃德是個基督徒,那時,基督教已傳入了格陵蘭島,順便一說,在紅發埃里克死時基督教還未在那兒流傳。

斯奧沃德去世了,當與他隨行的船員在執行他的遺囑時,打破了承諾,他們召集全部船員,互相訴說那些經歷。船員們又在溫蘭德滯留了一個冬季,等船上裝滿了摘來的葡萄和砍伐的木料時,在第二年春他們終于返回了格陵蘭島,抵達了埃里克夫斯(島上一處地名),在那里他們向萊弗稟報了斯奧沃德去世的重大消息。

斯奧斯坦因·埃里克森在西部的據點去世

在此期間,埃里克夫斯的斯奧斯坦因與斯奧布萊恩之女古德里德完婚的消息在格陵蘭島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古德里德曾經是索瑞·伊斯曼的妻子。現如今,在看到他兄弟斯奧沃德的尸體后,斯奧斯坦因也打算航海去溫蘭德,他準備了與他兄弟一樣的船只,選拔出25個身形健碩的壯漢與他隨行,還帶上了他的妻子古德里德。當一切準備就緒,他們便起航駛向一望無際的大海,陸地隨著他們的前進漸漸消失在他們的眼中。然而,他們并沒有去溫蘭德,整個夏天都是漫無目的地四處飄蕩,直到失去了航向。

最終在冬季來臨的第一個星期,他們抵達格陵蘭島的西部據點利蘇夫斯,并在那上岸。斯奧斯坦因開始為他的船員們四處搜尋住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地為他所有的船員找到了住處,然而他和他的妻子卻沒有地方可以住,只好一起在船上待了兩天,當然時間也可能更久。順便一提,在這個時候基督教在格陵蘭島還處在萌芽期。

不幸的是,斯奧斯坦因在這個冬季病逝了。為了舉行葬禮,大家將他的尸體平放在船上。斯奧斯坦因這位受人敬仰的師長,忠實地履行了對他妻子的所有承諾,為滿足妻子的心愿,他在春季變賣了所有的土地與家畜,帶著所有積蓄陪妻子踏上了航海之旅。他修整船只,招募船員,隨后駛往埃里克夫斯。

現在逝者的尸體安葬在教堂中,等到古德里德回到布萊特赫里德的家中見到萊弗后,就把斯奧斯坦因安葬在埃里克夫斯之前為自己而建的家園內,他將永遠沉睡在那里,像偉人般受萬人瞻仰。

托爾芬·克爾塞夫尼及其伙伴的溫蘭德之旅

恰逢斯奧斯坦因去世那年的夏天,一名叫托爾芬·克爾塞夫尼的船長率領著他的船隊從挪威來到了格陵蘭島。他不僅是斯奧·豪斯赫德之子,也是冰島學者史諾里的孫子(史諾里是斯奧·霍夫迪之子)。

托爾芬·克爾塞夫尼出身不凡,家財萬貫,他與古德里德兩情相悅,萌生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意。古德里德帶著他去征求了萊弗的同意,得到許可后便與托爾芬訂了婚,待到冬季便與他舉行了婚禮。

婚后不久,島上的民眾對于溫蘭德之行又一次議論紛紛,部分民眾敦促克爾塞夫尼趕緊起航再探溫蘭德,對此古德里德并不贊成。經過再三考慮后,托爾芬決定出海再探溫蘭德。這一次,他召集了60位男性5名女性同行,并與他們簽訂了協議,對于此次航行中的戰利品都將均分給所有人。出發前,他們裝載了各種各樣的家畜到船上,因為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打算在那里定居。托爾芬還和萊弗要了他在溫蘭德的營地,但萊弗并不是贈予,只是租借而已。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他們的溫蘭德之旅,一路上風平浪靜,他們順順利利地到達了萊弗的營地并將吊床拿到岸邊安營扎寨,很快就美餐了一頓。這頓美餐的食材來自一頭個頭不小、肉質鮮美的鯨魚,他們把鯨魚拖到岸邊宰殺掉,這下他們再也不缺食物了。他們把船上裝載的各類家畜卸在陸地上,不過很快男人們就變得焦躁不安、性格暴躁起來,原因是他們帶來了一頭公牛并放養在他們身邊。

在克爾塞夫尼的指揮下,船員們伐倒了一棵棵樹木,然后將其劈成木材放置在懸崖上進行風干,再裝進船艙里。船員們還把這片土地上稍微有價值的東西統統收集起來,比如葡萄、各種各樣的野味以及魚類等。大地回春,來到溫蘭德的第一個冬季彈指間便過去了,夏天的時候船員們發現了一大群斯克萊人(古代土著人的一種),他們從叢林深處走了出來。

家畜們緊挨在一起,公牛開始發出大聲的嘶吼,隨即斯克萊人受到了驚嚇,帶著他們的包裹四散而逃,包裹里裝著灰色、褐色的毛皮,還有各種各樣的皮貨。他們朝著克爾塞夫尼他們住所的方向逃竄并試圖進入房子里,而克爾塞夫尼下令,嚴守房門,拒他們于屋門之外。他們與斯克萊人語言不通,沒有人能理解對方的意思。之后斯克萊人把他們的包裹放在地上,然后解開,想用他們包里的皮貨來以物換物,在他們想要交換的東西中,他們尤其希望通過交換得到武器,然而克爾塞夫尼明令禁止船員出售武器給他們。他自己別出心裁,命令女船員把牛奶拿給斯克萊人,他們一看到牛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交易,對其他的東西都置若罔聞了。

現在他們的包裹和皮貨與克爾塞夫尼和他的船員們交換之后,斯克萊人完成了這次交易,帶著他們的成果——一肚子的牛奶,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事后,克爾塞夫尼下令在房子周圍扎起了結實的木質柵欄。就在這時,克爾塞夫尼的妻子古德里德喜得貴子,起名為史諾里。在到達這兒的第二個初冬時節,斯克萊人又來了,這一次他們帶著與上次一樣的皮貨但人數遠勝之前。

隨即,克爾塞夫尼對女船員說道:“你們現在把那些上次很賺錢的食物都拿出來,不要拿其他東西。”當斯克萊人看到那些拿出來的食物后,紛紛把包裹扔進柵欄里面來,而古德里德正坐在屋內門口的位置,搖著她兒子史諾里的搖籃。突然一道身影閃入門內,一個身著短裝的女人走了進來。她身材不高,頭上系著頭巾,淺棕色的頭發,面色發白,她的雙眼碩大無比,以前根本不曾見過。

她走到古德里德身邊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古德里德回答道:“我叫古德里德,那你呢?”“我也叫古德里德。”對方回答道。作為家庭婦女的古德里德擺手示意來人坐在她的身旁。然而碰巧在那一瞬間,古德里德聽到一聲巨響,身旁的那個女人倉皇而逃,與此同時,克爾塞夫尼的一名船員擊斃了一個正要拿起武器的斯克萊人。面對這種情形,其他斯克萊人倉皇逃走,連衣服和用來交換的貨物都顧不上收拾。“現在我們需要一起好好商量商量了,”克爾塞夫尼說道:“因為我相信他們第三次再來的時候,就是攻擊我們的時候,而且人數眾多。現在我們要有計劃,我們中的十個人要到海岬上放哨,其他人要進入叢林,為我們的家畜開辟出一片空地,我們還要帶上我們的公牛,并讓它走在前面。”

這里的地形正如在會議上提到的,一邊是湖一邊是森林,克爾塞夫尼的提議如今得到了落實。當斯克萊人進入到克爾塞夫尼先前已經為遭遇戰選好的地點時,戰爭終于爆發了。斯克萊人血流成河,尸橫遍野,而在他們中有位身形健碩、舉止瀟灑之人,克爾塞夫尼料定他就是他們的首領。一名斯克萊人撿起斧頭,盯著斧頭看了一陣,向著一名同伴揮舞了一下,同伴應聲倒地而亡。那名高大首領見狀抓住斧頭,打量了片刻之后,盡力把斧頭扔進了海中。斯克萊人不敵克爾塞夫尼一方,慌忙逃進叢林中,這場交鋒到此暫時畫上了句號。

克爾塞夫尼一方在溫蘭德又停留了一個冬季,然而第二年春天時,克爾塞夫尼宣布無意在溫蘭德繼續停留,決定返回格陵蘭島。船員們做好返航準備,他們帶著大量的葡萄樹、葡萄,還有皮貨之類的戰利品,滿載而歸。駛入大海之后,他們一帆風順地到達了埃里克夫斯,并在那里度過了冬季。

弗雷迪斯致使兩兄弟身亡

有關溫蘭德之行的話題為人津津樂道,因為人們認為這是名利雙收的事業。在克爾塞夫尼從溫蘭德歸來的同年夏季,一艘由赫爾吉和芬葆吉兩兄弟率領的船從挪威來到了格陵蘭島,并在這里過了冬。這兩兄弟來自東部峽灣的冰島家庭。

現在我們就要提到紅發埃里克的女兒弗雷迪斯了。她從加達老家出發,為了邀請兩兄弟一同航行特意趕到溫蘭德去拜訪、游說二人。為此她提出均分所有他們可能在溫蘭德得到的戰利品。因為這項提議,兄弟二人答應了她的請求。事成之后,弗雷迪斯從兄弟二人那里趕去拜訪她的兄弟萊弗。她向萊弗索要他在溫蘭德建造的住所,像對待克爾塞夫尼的請求一樣,萊弗承諾借給她住所,但不是贈予。

克爾塞夫尼也和弗雷迪斯約定,每人的船上除了婦女應該只有30名能干的男性水手。然而難纏的弗雷迪斯事后立馬毀約,比約定的多帶了5個人,但這件事在到達溫蘭德之前兩兄弟并未察覺。他們出發時,像事先說好的那樣,如果可能的話就結伴而行。然而雖然他們彼此離得并不遠,但兩兄弟還是稍微提前一點到達了溫蘭德,并且把他們的東西放進了萊弗在溫蘭德的住所里。

等到弗雷迪斯到達,停船卸貨,將行李運到萊弗的住所時,卻發現住所已被兄弟二人所占。隨即,弗雷迪斯惱羞成怒道:“你們為什么把行李放在這里?”兄弟二人回答道:“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將會信守我們之間的約定。”弗雷迪斯反駁道:“這是我兄弟萊弗借給我的,不是給你們的!”隨之赫爾吉大聲說道:“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兄弟二人不想和你爭。”說罷便將行李從屋里搬了出來,又在臨海的湖岸旁搭建了臨時住所,把一切安置妥當。而弗雷迪斯則下令船員們砍伐木材裝進船艙。

時間一晃而過,冬季來臨了,兩兄弟提議他們應該做些游戲來消遣。游戲持續了一段時間,待到雙方開始有意見,產生矛盾后停了下來,而這之后雙方的交流也中斷了。

有天清晨,弗雷迪斯起了個大早,穿好衣服,但沒穿鞋和襪子,厚重的露珠打落下來,她披著她丈夫的外衣,裹著自己然后走向那兩兄弟的住所。到了門口時她發現,之前有一個人離開時沒有關好門,門是半掩的。她推開門,靜靜地站在門口,而芬葆吉睡在屋子的最里面,他驚醒過來問道:“你來這干什么,弗雷迪斯?”她回答道:“我希望你能起來陪我出去走走,因為我有話要對你說。”芬葆吉快速起身與她走了出去,他們走向房子外墻邊上的一棵樹,然后在樹下坐了下來。

“你喜歡這里的什么?”弗雷迪斯問道。“我喜歡這肥沃的土地,但是我對我們之間的隔閡并不開心,在我看來,這是毫無道理的。”芬葆吉回答道。“對我而言又何嘗不是呢。我有個請求,我想和你們兄弟交換一下船只,因為我覺得你們的船比我們的船大,過一陣兒我想離開這。”芬葆吉回答說:“如果你高興的話,這個要求我可以答應你。”隨后二人便分開了,弗雷迪斯回了家,而芬葆吉也回到住所上床休息。弗雷迪斯一回家就爬上了床,她冰冷的雙腳驚醒了熟睡的丈夫斯奧沃德。丈夫問她雙腳為何如此冰冷而且還濕漉漉的,她情緒激動地回答道:“我去了那兩兄弟那,想要買下他們的船,因為我想要更大點的船,但他們不僅不接受我的提議還粗暴地打了我。都什么時候了,你這個賤骨頭,畏畏縮縮,既不為我所受的恥辱報仇也不為你自己,我再也不回格陵蘭島了,而且我要和你離婚,除非你為我洗刷恥辱!”

這一次斯奧沃德再也無法忍受她的奚落了,他立刻召集人手,帶好武器,徑直前往兩兄弟的家中,在他們還在熟睡之時破門而入,抓住了他們然后捆綁起來。當兄弟二人被抓住的時候其他人四散逃跑,弗雷迪斯早就在門外等候他們了,他們出去一個弗雷迪斯就殺一個,所有的男人都死了,只有婦女幸存了下來。弗雷迪斯高聲喊道:“給我遞把斧頭過來!”她手持斧頭砍殺了5個婦女,其他人在看到這恐怖的舉動后都跑回了屋子里,而弗雷迪斯對她的杰作看上去很是滿意。她叮囑她的同伴道:“如果我們要回到格陵蘭島,我會殺掉所有泄露今天這件事的人,我們必須說在我們離開這兒的時候,這兄弟二人及其隨行人員留在了這里。”

待到早春時節,他們裝備了原本屬于那兩兄弟的船,他們用這艘船來運輸那些他們從溫蘭德獲得的可以被帶走的物品。隨后他們開船出發,駛向格陵蘭島,他們一帆風順地于夏初時節到達了埃里克夫斯。到達時克爾塞夫尼正好在那里準備出航,他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人們看到他倆相遇便說弗雷迪斯的船比克爾塞夫尼沒有離開格陵蘭島的船裝的貨還要多,看來真是滿載而歸,收獲頗豐啊。

心亂如麻的弗雷迪斯

如今,弗雷迪斯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她的家中,因為急于掩飾她的罪行,她給她的船員們支付了豐厚的報酬。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而她的船員們并不全都是對他們的罪行口風很緊的人,流言蜚語終究流傳了出去。這些謠傳傳到了她的兄弟萊弗的耳朵里,萊弗認為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隨即便抓來了兩名弗雷迪斯的船員,進行逼問,結果他們所言與謠傳完全一致。萊弗悲傷地說道:“我的姐姐弗雷迪斯本應受到她應有的懲罰,可我著實不忍心,但我承諾會支付一筆錢給那些慘死之人的后人們。”

之后這件事還是傳開了,人們認為弗雷迪斯除了惡毒,沒有什么可以說了。現在先把這件事擱在一邊,讓我們從克爾塞夫尼備好船只,再次出航說起。那是一次成功的航行,他一帆風順地到達了挪威。他在那兒待了一個冬天,賣掉了他帶去的貨物,而他和他的妻子也備受當地德高望重之人的賞識。

第二年春,克爾塞夫尼整裝待發準備起航前往冰島,當一切都已準備妥當,船已經停泊在碼頭上,只待風起便可出航時,來了一個南方人,他是地地道道的撒克遜地區的不來梅(地名,美國及德國都有這樣的地名)人。這個南方人想要買克爾塞夫尼那小巧優雅的房子。“但是我并不想賣。”克爾塞夫尼回答道。南方人游說道:“我愿意為此付給你半個牛軛大小的黃金。”克爾塞夫尼被打動了,認為是筆好買賣,于是便不再討價還價。南方人帶著那小巧優雅房子的所有權欣然離去了,而克爾塞夫尼并不知道建造那棟房子所用的木材是什么,事實上那是來自溫蘭德的摩蘇爾(一種極其珍貴的木材)。

克爾塞夫尼起航了,開著他的船來到了冰島北部的斯噶夫斯。他的船停泊在那里度過了冬天,春季時他買下了格萊畢爾的土地然后從此便定居在那里,成了備受尊崇的人物,他在那兒度過了他的余生。他和他的妻子古德里德在那里繁衍了眾多的子嗣。在克爾塞夫尼去世后,古德里德和他出生在溫蘭德的兒子史諾里接管起農場,等到史諾里成婚后,古德里德遠走他鄉,去南方進行朝圣之旅。結束朝圣之旅后她又回到他兒子史諾里的家中,史諾里下令在格萊畢爾興建了教堂。

之后古德里德戴上面紗成為修行隱士并在那里度過了余生。后來史諾里有了兒子,起名叫斯奧格爾,而他正是恩格韋德的父親,恩格韋德則是后來主教布蘭德的母親。此外,克爾塞夫尼的兒子史諾里還有一個女兒,名叫豪爾弗里德,她是魯諾夫的母親,而魯諾夫則是主教斯奧萊克的父親。畢昂是克爾塞夫尼與古德里德所生的另一個兒子,他是斯奧恩的父親,斯奧恩后來又稱為主教之母。許許多多的子嗣從克爾塞夫尼這開枝散葉,而他也有幸擁有了許多名聲斐然的后代,所有克爾塞夫尼的后代都對他們的航海做了精準的記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久治县| 辉南县| 固安县| 洪泽县| 武定县| 遵化市| 涿鹿县| 习水县| 日照市| 措美县| 余江县| 汝州市| 临沂市| 定兴县| 灵石县| 洛南县| 离岛区| 那坡县| 田阳县| 沛县| 靖宇县| 子长县| 当雄县| 富平县| 永康市| 昌吉市| 休宁县| 铜梁县| 沂南县| 克拉玛依市| 阿拉善盟| 观塘区| 马关县| 福贡县| 玉门市| 日照市| 嘉祥县| 商丘市| 连江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