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確選擇你的人生,搭上成功的航班(1)
- 選擇力:你可以選擇成為任何人
- 張旭
- 4965字
- 2016-09-23 15:43:33
當我們站在前途未卜的十字路口,正確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它決定著我們一生的成敗。做出選擇是需要果斷和勇氣的,它有猜測和賭博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來自于自身知識和智慧的判斷。
所以,你要放下那些雞肋般的生活模式,勇敢做出選擇,爭取搭上成功的航班。
1.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命運
春生和智博都生在貧困山區,為了生計,他們決定走出山區,去開創屬于自己的天地。他們沒有選擇去同一個城市,春生選擇去上海,智博選擇去北京。很快,他們都買了通往自己要去城市的火車票。
在候車廳里等車的時候,一群打工者模樣的人在那里議論:還是北京人好,餓了有免費的飯吃,渴了有免費的水喝;而上海,問個路他們都要向你要錢。
聽到他們的談話,春生后悔了:“我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到那兒連問路都要給錢,我怎么這么傻啊,要是選北京多好,有飯吃有水喝,可是現在票都買了,哎!”春生有種想哭的沖動。
智博聽后的反應則是:“天哪,上海問路都要錢,可想而知賺錢的機會有多少,我不要去北京了,我要去上海。”想完,他就轉臉面向春生,問道:“你愿意跟我換票嗎?”
此時的春生正在為這件事煩惱,聽智博這么一講,當然很高興地與他換了車票。于是,春生去了北京,智博去了上海。
春生到達北京后,先是找工作,可是由于他眼高手低,始終沒有遇到合適的。春生倒也不為生計發愁,因為北京每天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展覽會,吃喝都不用花錢,吃飽喝足后,就在大橋下美美地睡上一覺,倒也逍遙自在。長時間下去,春生干脆就以撿飲料瓶為生。
而智博到了上海后,便抓緊時間找工作。由于人生地不熟,智博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他聽說上海人喜歡養花,但苦于沒有好的泥土。聽到這個消息,智博便去郊區挖來上好的泥土再賣給他們,日復一日,倒也積累了不少錢。有一次,智博在前去找泥土的途中,聽見一位老板對自己的員工說道:“你看我們辦公室的窗戶都臟成那樣了,怎么不知道擦一下呢?”員工聽后當即反駁說:“我們可是在17層啊,這么高,我們可不敢擦。”智博聽后抬頭看看了大廈的窗戶,10樓以上的窗戶上果然布滿了灰塵,于是,又一個想法冒了出來。
智博利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家小型的家政公司,專門為那些公司階層的人群服務。由于智博的精心經營,他的家政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擴展,在此基礎上,他還開了一家花土店。
事業處在高峰期的智博很想知道春生在北京過得怎么樣,于是他買好飛機票飛往春生所在的城市。當他喝著飲料走出飛機場的時候,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先生,你可以把你這個瓶子給我嗎?”說完就伸出了黑糊糊的手。當兩人抬起頭時,他們都驚呆了,智博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同出來的春生會淪落到如此境地。
兩人之間的差異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當初春生沒有選擇安逸的心理,說不定此時的他也不會淪落到這步田地。因此,努力對一個人很重要,選擇更重要,只有選擇了正確的道路,才能將你引向成功的輝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大山和朝鮮的東尼被當作間諜俘獲,而那個國家的將軍歷來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被俘的人被抓住的時候就會判其死刑。
但將軍并不是一個以殺人為樂的人,所以,多年來他一直堅持,在執行槍決的時候,他都會給受俘者一次選擇的機會,那就是由行刑隊迅速槍決或者是碰運氣去選擇一道神秘的黑門。
死刑執行的前一刻,將軍問他倆選擇怎樣的死法。
首先站出來的是東尼。東尼站在黑門前猶豫了一下,想象出各種各樣的懲罰手段,想得他不寒而栗。最后,他放在黑門上的手落了下來,并對將軍說道:“你還是讓他們開槍打死我吧!”幾分鐘后,槍聲響起,東尼被執行槍決。
輪到大山的時候,大山想:橫豎是死,雖然執行槍刑會讓自己死得更快一點,但他還是想知道大門后面設置的到底是什么東西。
沒等將軍開口,大山便說道:“我選擇去面對黑門里的處罰。”
將軍問大山:“也許里邊的死法會讓你痛不欲生。給你3分鐘時間,你還是考慮清楚,不要輕易地做出判斷。”大山聽后說道:“我因做了錯事被你們抓住,我死而無憾,還請求將軍能滿足我死前的愿望。”
將軍笑著說道:“那好,祝你好運!”
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為大山捏了一把冷汗,因為除了將軍,他們誰也不知道黑門后面到底是什么樣的懲罰。當大山鼓起勇氣推開黑門的時候,擺在他面前的卻是一條干凈的大路。他不解地面向將軍,“這是?”
“恭喜你,你獲得了自由,希望你走出去后能堂堂正正做一個好人。”大山聽后,喜悅無以言表,他鞠躬謝過將軍后就走了。
此時的將軍對著他的副將說道:“大山的選擇決定了他再生的命運。很多人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都有一種恐懼,他們不敢去探究黑門后到底是什么。在大山之前的那些人,即使給他們選擇,他們還是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死亡。”
大山和東尼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中要面臨的十字路口有很多,每一條路的盡頭都是我們未知的結果,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價值取向,朝準一個方向,勇敢地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只有嘗試了,才能知道我們走的路是否正確。
2.正確的選擇讓你與成功“握手”
婷婷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她在家的生計都是靠父親挖煤所掙的工資來維持。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父親在一次挖煤的過程中因塌方而離開了人世。從此,家里就剩下了她與母親相依為命。
家里的條件決定了婷婷再也不能上學了,她離開了自己心愛的高中課堂。她知道自己這一輩子再也逃脫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之前為自己規劃的絢爛藍圖頃刻瓦解。
煤窯給了婷婷家里一些微薄的撫恤金,婷婷握著手里的錢,哭了起來,她想到父親以生命換來的就是這么一點錢,替父親感到不值。于是,她跑去跟煤窯老板交涉。老板看她只不過是一個18歲的女孩,便沒把她放在眼里,滿臉不屑地說道:“就是這么點,你不服氣就去告我啊!”婷婷知道自己遇到了無賴,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為父親討回公道。
于是,婷婷不顧母親的反對,拉起母親,拿著父親用生命換來的微薄工資,踏上了去北京的道路。她不顧路途勞累,直接奔向律師事務所,在聽完婷婷的遭遇后,再結合婷婷的家庭條件,律師決定幫助這個苦難的家庭免費打官司。
事實勝于雄辯,沒費多大力氣,婷婷就勝訴了,得到了應有的賠償。母親對她說:“現在我們也得到了相應的補貼,明天就回家里去吧!”婷婷看到了律師的作為,她羨慕律師的工作,此時的她,下定決心要做個為民請命的律師。
婷婷告訴母親,她不愿意回家種莊稼,她有著遠大的理想,她一定會非常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母親知道婷婷的性格,也就沒有再阻攔她。
在最短的時間內,婷婷報考了律師專業。在校期間,她是最刻苦的一個,因為她知道,此刻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只有學好知識,她要對得起自己的這次選擇,要對得起父親用生命換來的學費。
功夫不負有心人,婷婷憑著過硬的知識在一家律師事務所脫穎而出,正式上崗后又打贏了好幾場官司。面對日益見長的工資和良好的名聲,婷婷的人生贏來了第二個春天。
婷婷憑借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學習知識的機會,本應種莊稼的她,因為果斷地選擇了律師的專業,而成了一個有良好名聲、豐厚待遇的律師。農民和律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正是因為婷婷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才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選擇是一個人性格和智慧的綜合,當你做出選擇的時候,勢必要放棄原先的人生軌跡。
在李嘉誠10多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去世,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到了他身上,當時的他不得不靠打工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存。他先是在茶樓做跑堂的伙計,后來應聘到一家企業當推銷員。由于做推銷員首先要會跑路,這一點難不倒他,以前在茶樓成天跑前跑后,練就了一副好腳板,但最重要的,是怎樣把產品推銷出去。
有一次,李嘉誠去推銷一種塑料灑水器,連走了許多家都無人問津。當時的他是同事中業績最差的。這天,他跑了整整一上午,卻沒有一點收獲。若他下午還是毫無進展,他便很可能會被炒魷魚。面對這樣的結果,李嘉誠十分喪氣,他甚至準備干脆辭職不干,轉行干別的行業。不過,后來他突然明白過來:推銷效果不理想,并不是產品不行,而是自己推銷不到位。否則,其他的推銷員為什么就能夠干得那么好呢?看來,唯有自己多開動大腦想辦法,才能有真正的突破。
于是,他又開始不停地給自己打氣,精神抖擻地走進另一棟辦公樓。當時的他看到辦公室的樓道上灰塵很多,便突然靈機一動,跑去洗手間,往灑水器里裝了一些水,趁著有人經過的時候,將水灑在樓道里。
經他這樣一灑,原來很臟的樓道,一下變得干凈了。此舉立即引起了主管辦公樓的有關人士的注意,他一下午便賣掉了十多臺灑水器。
如果李嘉誠將辭職不干的想法付諸實踐,或許他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李嘉誠。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于他在自暴自棄和自我反省間明智地選擇了后者。如果他一直自怨自艾,又怎么能想出這樣一個精妙的推銷策略呢?
由此可見,正確的選擇往往能夠改變命運,但做出選擇是需要勇氣的,選擇后的人生也許是成功的,也許是失敗的。但只有敢于嘗試,能直面失敗,果斷地做出抉擇,才有機會和成功“握手”。
3.遇事冷靜,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傳說敘拉古亥厄洛王讓工匠做了一頂純金王冠。金王冠做成后,樣式很好看,而且重量恰好等于國王給工匠的金子的重量。但國王懷疑工匠偷去了若干金子,而摻入了銀子和其他金屬。國王命令阿基米德在絲毫不損壞金王冠的情況下,查明金王冠中是否摻入了其他金屬以及摻入的重量。
阿基米德苦苦尋找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但一直沒有什么進展。想累了,他便決定去洗洗澡,放松放松。他來到浴室,打開進水管,躺進浴盆里,溫熱的水浸泡著他,好不愜意。他享受著這舒適的寧靜,安靜中,他聽到有嘩嘩的水聲。他睜眼一看,發現浴盆里的水已經滿到了盆口,正在往外溢。他趕緊從浴盆里出來,看見水位又低了下去。此時,他忽然領悟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科學原理。他欣喜若狂,連衣服都沒穿好,就往皇宮跑去,大聲喊著:“我找到啦!我找到啦!”
他找到了兩個原理:一是把物體浸在任何一種液體中,液體所排開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二是物體所受到的液體浮力,等于所排出的液體的重量。阿基米德將與金王冠等重的一塊金子、一塊銀子和金王冠分別放在水中。金塊排出的水量最少,銀塊排出的最多,金王冠在兩者之間,這就證明了金王冠中一定摻入了其他金屬。在事實面前,工匠只得低下了頭。阿基米德發現的就是液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
在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阿基米德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況下,靜靜地獨處,排除了身體內外的一切干擾,讓思維在有意無意中自然游蕩。這時,靈感產生了,以前理不清的事情,突然清晰地出現在了面前。
這是一種獨處靜思的方式,即讓大腦休息,從苦苦思索轉為放松地、下意識地思索。它和靜靜地獨處、安靜地思考問題有所不同,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要保持心靈的平靜、身體的放松。可坐,可躺,可在室內,可在郊外,總之,要避開干擾,消除緊張。
平日有人遇到煩心事時,常會說:對不起,我要一個人待一會兒。這樣的人是聰明的,他會通過獨處靜思,使自己冷靜下來,以一種新的平靜的心態來重新看待所發生的一切。
我們也應該學會這一方法,再進一步,可以把它變成一種習慣。每天,最好是在晚上,或是清晨,抽出十幾分鐘或半個小時,找一個無人打攪的地方,靜靜地沉思冥想,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閉上雙眼,深呼吸——吸氣,吐氣,再吸氣,再吐氣……當有雜念干擾我們的思想時,要輕輕地趕開它們,把注意力繼續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一遍一遍重復地做。這時候,我們心中的浮躁、焦慮、憂愁就會慢慢地離去。
一天,一個人正在大街上行走,突然有人喊了一聲:“喂!你腳下好大一枚金戒指!”這人低頭一看,確實是一枚金戒指,看起來大約值1000元。他撿了起來,喊話的人也走了過來,說:“這枚戒指是我發現的,應該有我一份。”這人一想有道理,但一枚戒指怎么分呢?
這時,喊話的人出了個主意:“這樣吧,我給你200元錢,你把戒指給我?”這人一想,明明值1000元的戒指,一人一半應是500元,你想多分300元,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于是反問道:“不行,這樣做你愿意嗎?”
喊話的人聽了,猶豫了一會兒,說:“好吧!也沒別的辦法了,你給我加200元錢,戒指就是你的了?”
這人一陣竊喜,照辦了。回家后冷靜一想,才發現事情有些蹊蹺。請人一鑒定,戒指是假的,一文不值。為什么這人會上當受騙呢?因為他當時沒有冷靜地去思考問題。
為什么他不能冷靜呢?因為他心里不空,他一看見金戒指,內心的欲望就燃燒起來了:他要得到這枚戒指。他心中有了這樣的想法,就無法冷靜,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就不會仔細思考,自然會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