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控制壞脾氣,迎來好福氣(3)
- 引爆正能量(經典珍藏版)
- 周艷
- 4850字
- 2018-06-01 20:11:28
生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大腦皮層對人的情緒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由于青年期人性腺的發展使皮下層出現了較強的興奮,會使大腦皮層對皮下層的調節有所減弱,所以,青年人看問題容易對情緒失去控制而走極端。
偏激情緒是人性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弱點,是人生進取的一個大的障礙。要克服偏激情緒爆發,就必須駕馭自己的情緒,作情緒的主人。我們無論發表觀點,還是處理問題都要以理辦事,以理服人。
俗話說:“風平而后浪靜,浪靜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魚可數。”只要我們常想這個道理,事到臨頭,就會頭腦冷靜,能會自覺地克服這種不良情緒的發作。如果事情已經發展到爭執不下的“白熱化”程度,及時地暗示和警告自己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及時地終止辯論,易地、易時再論,也可以使情緒的強度得到緩解。等待“氣頭”過去后,再仔細想一想,心平氣和地解決矛盾,往往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壞脾氣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壞脾氣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普遍情緒之一。在一個家庭或小單位里,如果有一兩個脾氣不好的人,就會使這個家庭或集體不和諧,而且壞脾氣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危害。
一個人的脾氣有好有壞,有的人脾氣壞,遇事沖動,容易生氣或慪氣,經常與人爭吵,說出一些使人難堪的話,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而脾氣好的人無論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大家都喜歡與他合作、共事。有人對此做過一項調查,絕大多數的青年男女在選擇配偶時,都把脾氣好作為條件之一。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的修養,才是智者所為。壞脾氣的人習慣于用嘴傷人,這實際上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對于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要任由壞脾氣發作而輕易否定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在生氣或憤怒的時候,經常是臉紅脖子粗,恨不得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消極情緒都發泄出來;一遇到挫折的時候,就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刻意貶低自己。這是壞脾氣的人的一些日常表現。事實上,壞脾氣帶給我們生活的影響遠不止這些。
有一則寓言說:有一只壞脾氣的烏龜住在水池里,有兩只大雁經常來水池喝水,一來二去,壞脾氣的烏龜和兩只大雁成為了好朋友。
后來有一年干旱,水池里的水干涸了。烏龜沒有辦法生存,只好決定搬家。正巧,兩只大雁又飛來了,三個好朋友閑談了起來,烏龜得知兩只大雁將要去南方生活。它心中一動,不如跟著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吧。可是,自己不會飛,怎么辦呢?烏龜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了好朋友大雁,聰明的大雁找來了一根樹枝,讓烏龜咬著中間,兩只大雁各執一端。飛行之前,兩只大雁囑咐烏龜:“千萬不要說話,一說話就掉下去了。”說完,兩只大雁就扇動翅膀向藍天飛去了。
大雁飛過了翠綠的田野,飛過了蔚藍的湖泊。地上的孩子看見了,覺得這個組合很有趣。有孩子拍手笑起來:“你們看呀,那只烏龜很滑稽啊。”烏龜本來還洋洋得意,聽到孩子這樣的嘲笑,心中大怒,想開口責罵那些調皮的孩子,可是,嘴剛一張開,它就掉了下去,碰到一顆大石頭摔死了。兩只大雁扇動著翅膀,嘆氣說:“壞脾氣是多么不好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因為壞脾氣而傷了和氣,破壞了彼此間的融洽關系。總而言之,壞脾氣不僅令自己苦惱,還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傷害。一個人的壞脾氣,常常與嬌生慣養、過分溺愛或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過于嚴厲有關。另外,人生道路的平坦或坎坷,對脾氣也會產生重大影響。雖說一個人的脾氣、性格有穩定性的一面,但并不是說其脾氣、性格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壞脾氣是可以改變的。
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首先要增強自己的理智感,遇事多思考,多想想別人,多想想事情的結果,認真對待,慎重處理。一旦發覺自己出現了沖動的征兆時,及時克制。最好在發言動手之前把舌頭在嘴里轉上幾圈,通過時間緩沖,幫助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
在生活中,每天可能都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這并不會成為我們發脾氣的借口。當自己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以理智的心態去看問題,冷靜思考到底出現了什么事情,而不是亂發脾氣,任由壞脾氣爆發。
有一次,有人當面攻擊馬雅可夫斯基的詩:“不能給人以溫暖,不能使人激動,也不能感染人。”對于這種攻擊,馬雅可夫斯基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平靜地說:“我的詩不是爐子,不是大海,也不是瘟疫”。他的幽默感巧妙地澆滅了怒火,化干戈為微笑。這種方法比激烈的唇槍舌劍往往更讓人信服。
每一次發脾氣時所說出的話和做出的行動,都會對別人造成傷害,而且,這種傷害一旦造成,再想彌補都是困難的。不管是事后說了多少對不起,那些傷痕會永遠存在。這就是不良情緒給我們身邊人帶來的最大傷害,所以,盡可能地克制住自己的激動情緒,不要隨便發脾氣,更不要沖朋友發脾氣。
生活中,每當自己快要發脾氣時,一定要記著告誡自己“鎮靜、鎮靜,三思、三思”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增強自己大腦的理智思維。當發覺自己的情緒激動起來時,為了避免立即爆發,可以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兒別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轉移到其他活動上,使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這樣可將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其實很多時候心急并不能達到目的,正是那種平和、冷靜,往往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改掉自己的壞脾氣是我們每個人刻不容緩的任務,只有擁有一副良好的處世心態,學會換位思考,充分理解他人,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抖掉負面情緒才能輕快前行
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的一項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于情緒不佳的狀態。人生的道路有時鋪滿鮮花,有時荊棘叢生。人的情緒也是一樣,有時憂心忡忡,有時其樂融融。要想在一生中順利地前行,我們就應該進行精心的篩選,不能讓那些壞心情困擾我們。
一位勇者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出發了,他躊躇滿志地發誓要攀登一座高峰。但是,很快他就無功而返了,然而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他放棄的原因只是鞋中的一粒沙。
在長途跋涉中,惡劣的氣候沒有使他退縮,陡峭的山勢沒能阻礙他前行,難耐的孤寂沒有動搖他堅定的信念,疲憊與饑寒沒有使他畏懼,不知何時他的鞋里落入一粒沙,起初他并沒在意,他原本有時間和機會把那粒沙從鞋里倒出來的,可是在我們的勇士眼中,它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比起勇士所遇到的其他困難來,那粒沙的存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然而越走下去,那粒沙越是磨腳,終于每走一步都伴隨著錐心刺骨的疼痛,他終于意識到這粒沙的危害,他停下腳步,準備清除沙粒,但卻驚異地發現,腳已經被磨出了血泡。沙被清除出去了,可是傷口卻因感染而化膿。最后,除了放棄他別無選擇。
人們在生活中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斗爭。盡管消極情緒是我們對外部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映,但我們絕不能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要輕視我們心中的壞情緒,別讓一粒“沙”破壞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世界上的事,別人能夠做到的,我們未必做不到,但要趕上別人甚或超過別人,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首先必須遠離浮躁。在現代社會,屏蔽誘惑,遠離浮躁,成功的比例才會明顯增大。勇士鞋里的沙就如同我們的壞情緒,它看似渺小,但卻在一直慢慢地侵蝕我們的心靈。我們總會替勇士的遭遇惋惜,然而就在我們惋惜的同時,更應該做的是不要重蹈覆轍。
人的一生中,生活常有波折,事業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也正是這個原因,有時候我們會感到迷茫和痛苦。當我們認為工作不順利的時候,潛意識中就會沮喪。這雖然是人的自然而然的心理反應,但卻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幫助,相反,它只會讓我們痛苦,讓我們無所事事地度過一天又一天。
當一個人心灰意懶一蹶不振時,沒有人能夠幫他越過那道鴻溝,除了他自己。然而,很多時候,生活中的苦難其實是一個人前進的資本。想要成功的人,遇到挫折時就不能一味沮喪,而是要努力解開沮喪情緒的死結。當一個人戰勝了苦難帶給自己的種種心理生理上的傷害時,他就會擁有經營自己人生的重要資本。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一些引起壞情緒的事情,如果我們采取不正確的發泄方法,跟自己的壞情緒斤斤計較,不斷地任由壞情緒控制自己的行動,那么,你的一時沖動也有可能會造成終生悔恨。
一位初探歌壇的歌手寄出自制的錄音帶給某位非常著名的制作人后,就日夜守候在電話機旁等候回音。
第1天,因為他滿懷期望,所以情緒好極了,逢人就大談抱負。第17天,他因為情況不明,所以情緒浮躁起來,胡亂罵人。第37天,他因為前程未卜,所以情緒低落,悶不吭聲。第57天,他因為期望落空,所以情緒壞透了,拿起電話就罵人。沒想到電話正是那位制作人打來的。為此他自毀了期望,自斷了前程。
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人,不能正確調整自己的情緒,因此失去了很多應得的機會。而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勇于正視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人,則往往能使自己在跌倒后再勇敢地爬起來,抖落身上的塵土,迎接人生的挑戰。
班·符特生原本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24歲時的一次意外車禍損傷了他的脊椎,使他的兩條腿從此失去了知覺。從那以后,班·符特生只能終身與輪椅為伴。
在這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憤恨和難過占據了班·符特生的心,他時常抱怨命運的不公,對于親朋好友的看望和安慰,他也視之為可憐、同情和羞辱,于是便總是以一副惡劣的態度來對待。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發現憤恨、難過和抱怨并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一切,只會使自己什么也做不成,只會帶給別人惡劣的印象。他這才開始明白,大家都對自己很好,很有禮貌,所以,自己至少應該做到的是:對別人也有禮貌。
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后,班·符特生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他開始友善地對待身邊的每一人,并開始聆聽音樂,以前讓他覺得煩悶的偉大的交響曲,現在都能給他帶來莫名的感動。
與此同時,班·符特生還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這些書不僅使班·符特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也為他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使他的目光和思想比以前更為開闊。“有生以來第一次,”他感慨地說,“我能讓自己仔細地審視這個世界,有了真正的價值觀念,我開始了解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實際上大部分一點價值也沒有。”
看書還使班·符特生對政治有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研究公共問題,并把自己所學和自己所研究的成果,用演講的形式向人們進行廣泛的宣傳。在這期間,他還發表了很多對于公共事業頗有見地的文章,并且他的觀點和思想得到很多人的欣賞和贊同。于是,在一次政界要員的選舉中,大家一點也不在意他殘疾的雙腿,而是毫無異議地將他推上了佐治亞州政府秘書長的寶座,因為人們相信這個意志堅韌的人,能夠把自己的思想付諸行動!
善于控制、治理自身情緒的人,能夠消除情緒的負效能,最大限度地開發情緒的正效能。這種能力,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很必要的。善于管理自己情緒的人,無論在哪里,都會受到歡迎,在事業上也較易成功。而那些不善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很少人愿意跟他做朋友,連朋友都交不上的人,想要成功也是難上加難。
如果我們時常被緊張情緒困擾,導致自己缺乏耐心,心神不定,過度興奮;時常感覺疲乏,又無法擺脫以求寧靜;在集體中,對人和事缺乏信念;每日生活戰戰兢兢,不能控制住自己,我們就要認真分析導致心理緊張的原因了。如果是外來的,要設法克服;如果是內在的,就應盡量使自己繃緊的弦放松下來。
人生的一切選擇都在于我們自己,保持好心態有助于自己的成功。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未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讓積極的心態保留下來,我們才能擁有好的人生。所以,我們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時刻讓自己保持陽光的心態。陽光心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良好工作氛圍的營造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陽光心態的塑造可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和釋放強勁的影響力。
今天的社會里,有很多人因為某些事情經常陷入負面情緒之中。而每當某種負面情緒出現時,他們便束手無策,總是導致某些不良行為出現,這完全是不必要的。面對同樣的事情,我們可以有不同情緒的選擇;而同樣的情緒出現,我們也可以選擇有不同的行為。信心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擁有了信心、積極,我們就可以完完全全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并且勇往直前,不但可以出類拔萃,而且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阻擋我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