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肉菜類(5)

神仙鴨子

【材料】

水盆肥鴨1只1500克、紹酒15克、水發香菇100克、醬油15克、冬筍50克、姜、蔥各10克、熟火腿50克、精鹽5克、糖汁10克、味精1克、鮮菜心100克、麻油10克、鮮湯1500克、水豆粉30克、熟菜油1000克(耗100克)。

【操作】

1.水發香菇、火腿、冬筍分別切成長6厘米、寬2厘米、厚0.2厘米的長方片子。蔥切長節,姜拍破,鮮菜心洗凈滴干水。

2.將鴨洗凈入沸水鍋內提幾下(除去血水),撈起用帕子擦干水分,趁熱抹上適量糖汁,放入燒至七成油溫的菜油鍋內炸成黃色撈起。

3.用紗布一方(40厘米見方),平放在平盤上。先將香菇、冬筍、火腿片交叉擺放在紗布上呈三路;再將鴨子放在上面(鴨胸向下),將紗布捆扎好,放入瓷盆內,加入紹酒、姜蔥、鹽、醬油、胡椒粉1克和鮮湯,盆口用一張白紙打濕封閉好,入籠蒸約3小時至鴨子極為止。取出將紗布打開,將鴨子擺在一個大圓盤內,重新將火腿、冬筍、香菇擺好。

4.鍋內倒入蒸鴨子的原汁水,放入鮮菜心煮熟透,撈起擺在鴨子周圍,鍋內再加入水豆粉、味精勾成清芡汁,加入麻油澆淋在鴨子上面即成。

【注意】

1.蒸鴨子的火力要旺,以取勝。

2.炸鴨子的油溫要高,但不能久炸,以上色為度。

【特點】

神仙鴨子,又叫“南邊鴨子”。成菜外形美觀,色澤紅亮,軟鮮香,汁味濃稠。因年長高壽,牙齒脫落的“活神仙”也能大啖其肉,故爾得名。此菜曾在美國紐約盛行,受到各界入士歡迎。

醬汁鴨條

【材料】

水盆鴨子1500克、精鹽4克、甜面醬50克、醬油10克、鮮菜心100克、紹酒10克、化豬油75克、水豆粉30克、姜、蔥各20克、味精1克。

【操作】

1.先將水盆鴨剖腹去掉內臟洗凈,入沸水內煮約5分鐘(其間用手將鴨子提兩下)。撈起用帕子擦凈鴨身血沫,然后再砍成長4.5厘米、粗約1.5厘米的大條子(注意刀口整齊),放入大蒸碗內(鴨應向碗底)。加鮮湯、鹽2克、紹酒、姜蔥入鍋加蓋蒸1小時,直至鴨條蒸取出。

2.鍋內放入化豬油25克,先將鮮菜心(淘后滴干水)炒熟(放鹽少量),裝入盤內。鍋內再放油50克,加甜醬炒出香味,再將鴨碗內的湯汁潷入鍋內。鴨條翻扣于盤內炒過的鮮菜上面,將碗去掉。鍋內湯汁加水豆粉、味精、醬油,吐油亮汁、收汁濃稠時起鍋,淋在鴨條上面即成。

【注意】

1.蒸鴨條時,湯汁不宜摻得過多,火力要旺,一氣蒸。

2.炒醬汁的甜醬不宜過多,油溫低才炒得出香味。

【特點】

此菜系醬香味型,原汁原味烹制的鴨子菜品。它具有醇濃味厚,油而不膩,軟鮮香的特點。最宜老人食用。

豆豉鹽煎肉

【材料】

豬肥瘦肉豬從臀肉極佳400克、坨坨豆豉100克、郫縣豆瓣40克、青蒜苗75克、精鹽1克、醬油10克、菜油60克、味精1克。

【操作】

1.豬肥瘦肉切成長約4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3厘米的薄片,郫縣三瓣剁細,蒜苗斜切成長約3厘米的節子,坨坨豆豉用手掰散成顆粒。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燒熱,下肉片和鹽炒干水分,加放豆豉同炒出香味吐油時,鏟在鍋的一邊。放入郫縣豆瓣繼續炒出紅色,加入香蒜苗和味精、醬油,炒至蒜苗呈翠綠色起鍋,盛入盤內即成。

【注意】

1.坨坨豆豉分姜豆豉和紅苕豆豉兩種,不論選用哪種,以風吹稍干為好。如果沒有坨坨豆豉,亦可用10余粒潼川豆豉或永川豆豉同炒,但用量不宜過多。

2.四川民間常用甜椒、韭菜、青椒、蒜薹等時令蔬菜,代替蒜苗作此菜。

3.青蒜苗本身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不用干蒜苗。下鍋后不宜炒得太久,要快速起鍋。

【特點】

此菜具有濃郁的四川民間風味。成菜咸鮮微辣,味醇厚,紅亮吐油,肉質干香化渣,是佐酒下飯的佳肴。

茭白炒肉絲

【材料】

肥瘦豬肉150克、精鹽6克、茭白200克、胡椒粉0.5克、泡紅辣椒3根30克、味精1克、化豬油100克、紹酒10克、鮮湯100克、水豆粉65克。

【操作】

1.豬肉切成長約8厘米、粗約0.3厘米的絲子,放入碗內加鹽3克、水豆粉40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2.泡辣椒去蒂去籽,切成長約6厘米的絲子,用清水淘洗一次,滴干水。茭白用刀削去老根部分粗皮,切成長約8厘米、粗約0.3厘米的細絲。用碗一個放入紹酒、味精、鹽3克、水豆粉25克、鮮湯調成滋汁。

3.炒鍋置火上燒熱,放入化豬油燒熱,下豬肉絲炒散籽斷生;放入茭白絲繼續翻炒斷生至熟。烹入碗內滋汁,再次翻炒均勻起鍋入盤內即成。

【注意】

1.肉絲和茭白絲都應粗細均勻,長短一致,成菜才美觀。

2.碗內滋汁的鮮湯稍多點,炒好的菜肴才滋潤柔軟、滑嫩。

【特點】

這是一款白油咸鮮、軟炒菜肴。成菜鮮香滑嫩,顏色潔白,亮油亮汁,滋潤柔軟。

椒鹽茭白盒

【材料】

豬肥瘦肉150克、蔥、姜各10克、鮮嫩茭白300克、精鹽6克、雞蛋3克、醬油5克、干細豆粉50克、花椒面2克、面粉50克、麻油10克、熟菜油500克(耗125克)、芽菜30克。

【操作】

1.將雞蛋、面粉、干細豆粉放入碗內調成蛋漿,另用一個小碟放入花椒面和炒過的鹽4克攪拌均勻成椒鹽碟。

2.豬肥瘦肉洗凈,冬菜洗凈泥沙雜質和茭白嫩尖端部分,分別切成細顆,裝入碗內加醬油、味精、鹽2克、姜米子、細蔥花攪拌均勻成餡。

3.選通身粗細,細嫩潔白均勻的茭白,斜切成兩刀一斷的片子,填入餡心夾好,在蛋漿內裹勻。再放入燒至五成油溫的鍋內,炸至呈淺黃色,熟透撈起,其余的依次做完,炸完。待油溫升至七成時將茭白盒子一齊放下去炸至外酥內嫩,色澤金黃,即刻倒去炸油,淋入麻油顛翻數下,起鍋入盤,撒上花椒面即成。

【注意】

茭白第一次炸的油溫要低一點,第二次炸的油溫不宜過低。餡心宜淡不宜咸。

【特點】

茭白又叫茭筍、蒿筍,屬禾本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茭白有肥厚的嫩莖,滋味鮮美,潔白柔嫩,略帶甜味。茭白夾餡心炸成酥脆香麻的茭白盒,獨具風味,是佐酒的佳肴。

紅苕粉蒸肉

【材料】

硬五花豬肉1方(1500克)、精鹽3克、紅心紅、200克、胡椒粉1克、郫縣豆瓣35克、醬油15克、大米粉75克、糖色5克、生花椒40粒、味精1克、蔥10克、醪糟汁15克、鮮(冷)湯125克、姜米子10克、豆腐乳汁10克。

【操作】

選用連皮的硬五花豬肉,揀凈殘毛,刮洗干凈,切成長10厘米、寬4厘米,厚0.5厘米的片子20片。放火盆內依次加入鹽、醪糟汁、郫縣豆瓣(剁細)、姜米、蔥、花椒(剁細)、胡椒粉、醬油、味精、豆腐乳汁、冷湯攪拌均勻入味,再將大米粉均勻撒入和勻后,依次一片一片擺入蒸碗內(注意肉皮向下緊貼碗底)。再將紅苕削去外皮切成大滾刀塊,放入拌肉的盆內加入大米粉25克、鹽1克、冷湯25克攪拌均勻,放在碗內擺放好了的肉上面,入籠內用旺火蒸1.5小時,至肉為止。取出后將蒸肉碗翻扣在圓盤內將碗揭去即成。

【注意】

米粉粗一些為好。拌肉摻湯應考慮米粉的吸水率;否則蒸好的肉顯得過干。

【特點】

成菜醇厚、軟、香甜、咸鮮,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是老少均宜的家常菜肴。

簡易壇子肉

【材料】

豬五花肉400克、精鹽8克、雞肉250克、冰糖30克、雞蛋2個、姜片10克、排骨150克、寸蔥節20克、熟火腿30克、味精1.5克、金鉤15克、胡椒粉0.5克、水發香菇50克、花椒10粒、綠葉蔬菜50克、料酒15克、水發魷魚150克、干細豆粉10克、水發蘭片30克、水豆粉40克、化豬油50克、熟菜油200克(耗50克)、鮮湯1500克。

【操作】

1.雞肉250克切成一塊,排骨砍成寸節干,蘭片、火腿、香菇、魷魚均切成薄片,綠葉菜適當改刀,金鉤用熱水泡發好。冰糖炒成糖色汁。雞蛋煮熟去殼裹上干細豆粉,投入七成熱油鍋炸成金黃色,起鍋待用。

2.選約7厘米見方的豬連皮五花肉一塊,先在肉皮上對角剞兩刀,深度約0.3厘米。另外再用無皮豬肥瘦肉100克剁細,盛入碗內加胡椒、姜水、鹽、料酒攪拌均勻做成一個大肉餅,投入七成油溫鍋內炸成獅子頭。

3.取鋁鍋一個摻入鮮湯,放入雞肉、獅子頭、方塊五花肉、排骨,再加入糖色汁、料酒、鹽、姜、蔥、金鉤、胡椒、花椒等,上火燒沸揀去浮沫,移至小火慢燒2小時,直至色紅亮,軟,再加入香菇、火腿、蘭片燒20分鐘起鍋。先將排骨放入盤內墊底,再將方塊肉、獅子頭、雞肉、雞蛋盛入排骨上面。鍋內揀去姜、蔥不用,淋入少量水豆粉勾芡,待芡汁濃稠后再放魷魚一齊舀入盤內即成。

【注意】

1.燒制時要一次摻夠鮮湯,中途不能加水。用小火慢燒,不能用旺火燒,以免粘鍋焦煳。

2.雞蛋不要煮得太老,炸制時間不宜太久,等肉燒粑再放入。

【特點】

壇子肉按照傳統做法費時、費料、費工。此菜為廣大家庭提供了能享受這名菜的美味的良機。

酥桃肉卷

【材料】

豬里脊肉300克、精鹽4克、核桃仁100克、醪糟汁5克、雞蛋2個、胡椒粉0.5克、干細豆粉70克、味精0.5克、姜、蔥各15克、麻油10克、熟菜油500克(耗50克)。

【操作】

1.先將核桃用溫熱水泡2小時(其中換水3次)去掉苦澀味,投入五成油溫的鍋內炸干水分,撈起晾冷。豬里脊肉片去白筋,用清水洗一次,撈起滴干水,切成長約10厘米、寬約3厘米、厚約0.15厘米的長方薄片24片。盛入碗內加姜(拍破)、蔥(切長節)、鹽、醪糟汁、味精、胡椒粉、攪拌均勻碼好味,約半小時。

2.碗內放入雞蛋清同干細豆粉40克調勻成蛋清豆粉,將碼好味的豬里脊肉片放入調拌均勻。再將肉片理伸,每片放入一個核桃仁,卷裹成筒形,依次做完。放入干細豆粉內裹一次使其周身粘滿,擺入一個盤內。

3.鍋內熟菜油燒至五成熱,放進肉卷炸至熟透撈起;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投入炸至皮酥內嫩,外色金黃,撈起盛入盤內,淋上麻油上桌。

【注意】

1.肉片切得又長又薄為好。味要碼夠,菜成品后不再調味了。

2.第一次是炸熟,第二次炸至外皮酥香。

3.干豆粉要裹夠,但不可太多,也可用面包粉裹,其味更加鮮香。

【特點】

桃仁油炸成菜,酥香脆嫩。

宮保肉花

【材料】

豬里脊肉250克、精鹽6克、鹽炒花生30克、醬油3克、干海椒10克、醋15克、花椒40粒、白糖15克、姜、蒜片各10克、料酒10克、蔥白20克、麻油5克、鮮湯60克、水豆粉60克、熟菜油100克。

【操作】

1.先將里脊肉修去白筋和邊角,用直刀法先橫后豎剞成十字花刀(刀距0.3厘米,刀深1.5厘米),再切成長5厘米、寬2.5厘米的棱形塊子。花生仁去掉紅衣。蔥白切成馬耳朵,干海椒去蒂去籽切成節子。

2.用碗盛裝肉花,加入料酒5克、鹽1克、醬油3克、水豆粉30克,攪拌均勻碼好芡。另用一個碗將醋、白糖、鹽5克、料酒5克、麻油、水豆粉、鮮湯放入調成滋汁。

3.鍋在火上燒熱,放入油,下花椒、干海椒翻炒數下,立即下肉花,用鏟輕輕翻炒散花直至斷生,再入蒜、蔥、姜和碗內滋汁,繼續翻炒數轉,待汁緊裹內花上吐油時下花生米,炒轉起鍋入盤。

【注意】

1.荔枝味型應是進口酸甜、回味咸鮮,調味須正確。

2.鍋熱油滾才能炒肉,但要注意干海椒、花椒不能炒煳、炒焦了。烹制過程要快速敏捷。

3.剞肉花時刀距和深度要均勻,成菜翻花才美觀。滋汁的水豆粉應少些。碼芡的水豆粉宜稀宜少。

【特點】

傳說清末四川總督丁寶楨愛吃宮保雞丁,丁在山東任巡撫時,官加太子少保(即“宮保”)入稱了宮保,因此得名。本菜改變主料,其形更加美觀。成菜后色澤棕紅,質嫩鮮香,緊汁亮油,呈荔枝味型。

合川肉片

【材料】

豬肥瘦肉150克、白糖15克、雞蛋1個、精鹽3克、水豆粉40克、醬油10克、水發木耳25克、紹酒10克、水發蘭片25克、醋15克、姜蒜片子各10克、麻油10克、馬耳朵蔥15克、面粉15克、混合油125克、味精1克、郫縣豆瓣20克。

【操作】

1.選豬后腿肥瘦相連的去皮肉,切成約0.2厘米厚的薄形肉片,放在碗內,加入紹酒3克、鹽2克、水豆粉(要用下面干的)40克、雞蛋、面粉等拌和均勻備用。木耳扯成小塊,蘭片切成薄片。郫縣豆瓣剁細。另用碗放入醋、白糖、醬油、鹽、味精、紹酒、麻油調成滋汁。

2.炒鍋燒熱下混合油(豬油、菜油各半)125克,將肉片一片一片理伸,放入鍋內兩面煎,呈金黃色,再放入豆瓣炒出紅色,再放入蘭片、木耳、馬耳朵蔥,姜蒜片子翻炒數下,烹入滋汁,顛翻數下,起鍋入盤。

【注意】

1.拌肉片的蛋漿干稀度適中,不可太干。

2.肉片理伸再下鍋,火力稍小點,以免煎煳煎焦,但要注意煎熟透心,烹汁后迅速起鍋,及時食用以保持干香的風味。

【特點】

此菜用煎、烹兩種烹調方法,是合川縣的地方傳統菜品。它以肉片香、酥、嫩且具荔枝味,而膾炙人口。成菜具有外酥內嫩、味酸甜、色澤金黃諸特點。

此菜為魚香味,滋汁不用水豆粉為其烹制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平昌县| 合阳县| 延安市| 乌拉特中旗| 扎鲁特旗| 志丹县| 北碚区| 江山市| 雷山县| 九江市| 缙云县| 江华| 安西县| 兴国县| 咸宁市| 土默特右旗| 长春市| 若尔盖县| 南宫市| 基隆市| 古浪县| 台中县| 大港区| 洪泽县| 莱阳市| 定州市| 宜宾市| 麟游县| 和政县| 建平县| 宁都县| 定安县| 溆浦县| 融水| 合川市| 金湖县| 渭源县| 普安县| 周口市|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