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肉菜類(4)

3.鍋內燒化豬油至四成熱,用小勺將豆腐糝舀入(共30個),炸至熟透松泡而色不黃時即撈起,泡在雞湯碗內。倒去炸油,留余油30克放進姜蔥煸炒數下,放入炸好的豆腐,摻湯200克,再加入午餐肉片、熟雞、鹽4克,蘑菇、味精、胡椒和鮮菜心,一齊慢煮2分鐘入味。揀去姜蔥不用,再將鮮菜心放入盤內中央,豆腐放菜上,鍋內淋入水豆粉勾成清芡汁,舀在豆腐上面即成。

【注意】

1.豆腐要選色白細嫩石膏味少的;如果石膏味重,可換沸水再泡一次。裝入紗布內要慢慢擠,不要性急,如見有水一定要去掉。與肉蓉攪時,一定要把肉攪蓉,不可見肉顆粒。

2.豆腐糝油炸時,油溫不能過高,否則,要炸成黃色;炸好后立即撈入雞湯內浸泡,才能保持嫩度。

【特點】

成品色白如玉,質地細嫩,軟滑光澤,清雅宜人。

魚香茄餅

【材料】

新鮮茄子400克、精鹽4克、豬肥瘦肉150克、醬油10克、雞蛋3個、白糖20克、干細豆粉75克、醋20克、熟菜油250克(耗125克)、味精1克、泡紅辣椒3根40克、紹酒10克、姜蒜米子各10克、鮮湯150克、蔥花15克、水豆粉30克。

【操作】

1.肥瘦豬肉用刀剁成細顆粒,盛入碗內,加醬油5克、鹽2克、雞蛋1個、味精、水豆粉15克攪拌均勻成餡心。另用碗一個將雞蛋2個,干細豆粉調成蛋漿。

2.選用大小均勻,筆直的新鮮茄子,削去皮不用,橫切成兩刀一斷的圓片,共24片(頭、尾較小部分不用)。將拌好味的餡心分別釀入茄片內,成茄餅備用。另用碗將鹽、醋、白糖、醬油、紹酒、味精、水豆粉、鮮湯放入調成魚香滋汁。

3.鍋置旺火上,菜油入鍋燒至七成熱,然后將釀好的茄餅放入蛋漿內裹勻,一個一個放入油鍋,炸至外酥內嫩呈金黃顏色,起鍋盛入盤內。倒去余油,留油50克,先放剁細的姜蒜米子、泡辣椒,炒香炒出紅色,再將碗內的滋汁烹入鍋內,加入蔥花,待汁濃吐油時,起鍋舀在茄餅上面,淋勻即成。

【注意】

1.拌餡心的咸味宜輕不宜重,餡心也不能釀得太多。

2.裹茄餅的蛋漿宜清不宜干,茄餅裹好后要及時炸,以免吐水,掌握好火候,油溫要稍高,炸透心,表皮不能焦糝。

3.不用魚香汁,可撒花椒鹽,叫椒鹽茄餅,按照此法還可做茭白餅。

【特點】

此系茄子菜的一種特殊烹制方法,是家庭美味佳肴。成菜色澤金紅,皮酥肉餡嫩,亮汁葉油,突出醇厚的魚香味道,在眾多的菜品中別具一格。

魚香猴頭蘑

【材料】

猴頭蘑(瓶裝)500克、精鹽3克、雞蛋2個、醬油15克、干細豆粉40克、白糖20克、泡紅辣椒3根30克、醋20克、姜蒜米子各15克、麻油10克、蔥花25克、鮮湯100克、熟菜油500克、水豆粉40克、化豬油75克。

【操作】

1.猴頭蘑用刀片成0.5厘米的片子,用沸湯漿一次,擠干水分。取碗將雞蛋清、干細豆粉、鹽2克調勻,調成蛋清芡,放入猴頭蘑片,攪拌均勻碼好芡。另取碗放鹽1克、白糖、醬油、醋、香油、鮮湯、水豆粉,兌成魚香滋汁。

2.炒鍋放火上,下熟菜油燒至六成熱,分散放入猴頭蘑片,炸至淺黃色,且熟透心,并不是要炸酥,炸干水分,然后,撈起入盤內,倒去炸油。另放入下泡辣椒、化豬油、姜蒜米子,炒出香味,至油呈紅色,烹入碗內滋汁,待汁濃味后,淋在猴頭蘑上面即成。

【特點】

猴頭蘑是食用菌的名貴品種。蘑體形圓,一般有拳頭大小,狀像猴頭,故名猴頭蘑。它以滑爽、質地脆嫩的特點進入烹調菜肴。此菜用軟炸的烹制方法,調以魚香味,為家庭美味珍肴。

釀番茄

【材料】

番茄4個600克、精鹽4克、熟豬肉100克、胡椒粉0.3克、熟香腸50克、花椒粉0.2克、冬筍50克、麻油5克、蘑菇50克、味精1克、冬菜20克、雞湯200克、鮮菜心100克、水豆粉30克。

【操作】

1.熟豬肉、冬筍、蘑菇、冬菜(洗凈)、香腸分別切成細顆粒,盛入碗內,加胡椒粉、花椒粉、鹽1克、水豆粉5克、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入味成餡心;鮮菜洗凈滴干水。

2.番茄用清水洗一下,切去蒂部的五分之一,將內部挖空,再用清水洗一次,滴干水。將餡心分別填入4個番茄內,放入平底碗內,上籠用旺火蒸5分鐘,取出翻扣入大圓盤內,撕去番茄外皮待用。

3.鍋內摻入鮮雞湯(或豬肉湯、牛肉湯、牛奶均可)燒沸,下鹽、胡椒、鮮菜心、味精煮至熟透,淋入水豆粉勾成清芡后,再加入麻油起鍋,淋在番茄上即成。

【注意】

1.做餡心的各種原料要切成細顆粒,不可剁蓉,拌餡時加入少許水豆粉起粘結作用,不宜多加。

2.番茄的外皮在填餡、蒸熟、翻扣在盤中后才能撕去,以保持番茄的完整美觀。

3.番茄填好餡后,臨上桌前才能上籠蒸熟不能預先蒸好待用。

【特點】

成品形大方,色鮮紅,味鮮美,別具一格。

甜椒熘雞絲

【材料】

雞脯肉150克、精鹽4克、大紅甜椒2個(120克)、紹酒10克、青蒜苗50克、味精1克、嫩子姜50克、鮮湯75克、雞蛋清1個、水豆粉20克、干細豆粉30克、化豬油750克(耗75克)。

【操作】

1.青蒜苗切成長約3厘米的節子。將雞脯肉、子姜、甜椒分別切成絲子。用碗一個將雞蛋清和干細豆粉調成蛋清芡,放入雞絲,加鹽1克,拌合均勻碼好芡。另用碗一個放入鹽2克,味精、紹酒、水豆粉、鮮湯調成滋汁。

2.炒鍋放火口上,放入少量油,先下甜椒絲,放入鹽1克,炒斷生起鍋入盤備用。再將鍋洗凈燒熱,下化豬油燒至三成熱,放入雞絲,用筷子快速劃散籽,見翻白斷生后,立即潷去多余的油。鍋內留油大約50克,將雞絲鏟在鍋邊,下子姜絲炒數下,再將甜椒放入,同雞絲一齊炒轉。淋入碗內滋汁,待亮油汁濃時起鍋入盤即成。

【注意】

1.幾種絲子切得長一點,均勻一致。煸炒甜椒要放少量的鹽,使其先有一個底味,炒斷生后再放雞絲;否則,雞絲炒老了,甜椒還是生的。

2.炒雞絲的油溫要低些,否則不易散籽。操作要快,迅速潷油。

【特點】

甜椒又名“燈籠椒”,雖屬椒類,但微辣或不辣。此菜采用滑、餾兩種烹調方法制作,具有色彩豐富咸鮮爽、質地細嫩鮮香爽口的特點。

子姜燒雞條

【材料】

凈公雞腿肉500克、精鹽4克、嫩子姜100克、醬油15克、泡紅辣椒3只25克、醪糟汁40克、青蒜苗50克、鮮湯500克、化豬油100克、麻油10克。

【操作】

1.先將雞腿肉切成長約5厘米、粗約1.5厘米的條子,青蒜苗切成4厘米的短節,嫩子姜也切成小條子,泡辣椒去蒂去籽。

2.炒鍋置旺火上,將化豬油燒熱,下雞腿條煸炒至斷生后,加入醪糟汁、泡辣椒、鮮湯、醬油燒開后揀凈血沫;放入子姜,移至小火,慢燒至雞腿時再移至旺火上,將湯汁收濃稠;最后放入青蒜苗節和麻油,起鍋舀入盤內即成。

【注意】

1.如果醬油顏色較深就要酌減用量。也可使用糖色。

2.此菜不勾芡,所以燒制時摻湯不宜過多。湯汁將收干時注意不焦煳、不鍋。

【特點】

此菜采用干燒的方法烹制。成品色澤棕紅,亮油不見湯汁,雞腿軟,子姜脆而鮮香。

旱蒸沙參雞

【材料】

母雞2000克、精鹽4克、沙參100克、胡椒0.5克、紹酒10克、姜蔥各10克、鮮湯1000克、味精1克。

【操作】

1.選用當年生長的仔母雞一只,宰殺煺毛用刀砍去頭、翅、足,從雞背骨處剖開,去內臟洗干凈。放入沸水鍋內煮約5分鐘(除去血水),撈出用清水洗凈(除去血沫),再用刀將背骨砍去不用,裝入搪瓷盆內。

2.最好選用巴中縣大、嫩、白的沙參。先用清水洗去沙參上的泥沙,再用小刀輕輕刮去表面粗皮,再次洗凈,切成10厘米的長節,放入雞脯腔內,再加入紹酒、胡椒、姜(拍破)、蔥(長節)、鹽、摻入鮮湯。用一張白紙打濕一面,覆蓋在盆口上封嚴,入籠蒸約2小時,直至雞、參透取出。將雞翻入大湯碗內(雞胸脯向上),摻入原湯即成。

【注意】

雞、參要蒸得很,湯要清澈,雞、參干凈無血沫。

【特點】

沙參別名又叫北沙參,海沙參,條沙參,為傘形科植物,以根入藥,能止咳被祛痰,養陰生津,此菜為雞糯,味鮮香,富于營養,原汁原味的家庭藥膳食品。

魚香脆炸雞

【材料】

公雞腿肉300克、精鹽3克、雞蛋2個、醬油10克、面粉100克、白糖30克、泡紅辣椒3根30克、醋30克、姜、蒜各10克、紹酒10克、蔥20克、麻油10克、熱菜油500克(耗100克)、水豆粉40克。

【操作】

1.用碗放入鹽、白糖、醋、醬油、紹酒、麻油、鮮湯、水豆粉調成滋汁。

2.將雞腿肉用刀拍松,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子,放入碗內,加入鹽和用面粉、雞蛋調成的蛋醬拌合均勻。蔥切成蔥花,姜蒜切成細米子。泡紅辣椒去蒂去籽剁成細蓉。

3.鍋內燒菜油至五成油熱,用手分散將拌合好的雞腿肉塊下入,炸一次約斷生時撈起;等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放入雞腿肉炸至色呈金黃,外殼脆、酥,內熟透時撈起盛入盤內。

4.倒去炸油,鍋內留油50克,放入姜、蒜米子、紅辣椒,炒香至油呈紅色時,將碗內滋汁烹入,用鏟不斷翻炒,待濃汁吐油后,放入蔥花起鍋,淋在炸好的雞塊上面即成。

【注意】

1.炸制時,雞塊不能粘連;如有粘連,用手掰開。

2.滋汁的味要掌握好,特別是醬油、鹽、白糖、醋的比例要協調。口感咸甜中帶有辣酸味,突出姜蒜的香味。

【特點】

此菜屬“搶火”菜肴,選用嫩公雞肉為好。成菜色澤金紅,亮油吐汁,有濃厚的魚香味,外脆酥內細嫩。

小煎仔雞

【材料】

嫩仔雞肉350克、蔥、姜、蒜各10克、萵筍100克、精鹽4克、芹菜50克、醋5克、泡紅辣椒3根30克、紹酒15克、化豬油100克、味精1克、鮮湯100克、醬油10克、麻油10克、水豆粉60克。

【操作】

1.萵筍切成長4厘米、粗0.7厘米的筷子條,灑幾顆鹽腌一下。泡辣椒與蔥分別切成馬耳朵,芹菜切成長4厘米的節子,姜、蒜切成片子。用碗將鹽、醋、醬油、紹酒、麻油、鮮湯、水豆粉放入,兌成滋汁。

2.選當年生的仔公雞,經初步加工后,剔去骨頭,將雞肉用刀平拍兩下讓肉質松散,再切成長4厘米、粗1厘米的條子,放入另一碗內,加水豆粉3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3.炒鍋放旺火上燒熱,放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碼好芡的雞條。先進行兩面煎,然后再炒散籽,加入泡辣椒、萵筍條、蔥、姜、蒜片子,繼續翻炒斷生后,臨起鍋時加入芹菜節子,烹入碗內滋汁,再快速略炒幾下,立即起鍋入盤。

【注意】

1.雞的條子要切均勻,成熟后形狀一致。

2.煎炒的火力要旺,油溫要高,動作要敏捷。

【特點】

小煎小炒是川菜傳統技術之一絕,這款菜就是用此法制作的。成菜色紅黃,肉質細嫩,緊汁亮油,清香爽口,咸鮮微辣。

子姜炒鴨絲

【材料】

熟煙熏鴨1只(600克)、醬油15克、嫩子姜100克、白糖0.5克、青蒜苗50克、味精1克、大紅甜椒50克、麻油10克、熟菜油100克。

【操作】

1.選購顏色棕紅,香味純正的熟煙熏鴨子一只,剔除全部骨架,留凈肉300克,切成0.7厘米的粗絲。再將青蒜苗切成長4厘米的節子。甜椒、嫩子姜切成細絲。

2.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鴨絲進行爆炒,再加姜絲、甜椒炒斷生出香味,加入味精、醬油和青蒜翻炒均勻入味,最后淋入麻油起鍋盛盤即成。

【注意】

1.鴨絲較粗,甜椒和姜絲略細些。

2.鴨肉本身有咸味,調味時酌減醬油用量。

3.油溫要高,翻炒快速,迅速起鍋,要保持鴨絲完整。

【特點】

煙熏鴨子是四川的名特食品,它近似于樟茶鴨子。用子姜作配料爆炒,成菜色澤美觀,干香滋潤,亮油不見汁,簡便易作。

炸長生果鴨

【材料】

煙熏鴨子1只750克、精鹽3克、凈豬瘦肉150克、胡椒0.5克、鹽炒花生75克、料酒0.3克、雞蛋清3個、蔥、姜各10克、干細豆粉30克、冷湯80克、化豬油25克、糖醋生菜100克、熟菜油500克(耗75克)、麻油5克。

【操作】

1.凈豬瘦肉用刀背反復捶蓉后,用刀口切斷筋,盛入一小盆內,加鹽和姜蔥泡過的冷湯75克,加化豬油、料酒、胡椒、味精,用力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雞蛋清和水豆粉,也同樣用力攪拌均勻成肉糝。

2.將煙熏鴨去掉翅膀、頭頸,從背脊處劃一刀,用手將肉和骨分離(保持鴨肉和胸脯的完整),平鋪在一個盤內(鴨脯朝下),抹少量(用雞蛋和干豆粉調成的)蛋清豆粉,將肉糝平抹在鴨肉上,再將熟花生米去衣,依次排列在鴨肉上面的肉糝上。放入燒熱至六成的油鍋內炸至熟透,撈起,待油溫升至七成時再次放入炸至花生和鴨皮酥香起鍋,用刀切成20塊放入盤內的一頭,淋入麻油,盤內另一頭放用鹽、糖、醋拌成的生菜。

【注意】

1.肉糝要攪得嫩、咸、蓉、釅味宜輕不宜重,肉糝鋪入鴨肉時,要先抹蛋清豆粉才粘得牢。

2.第一次炸熟,第二次才是炸酥香。

3.糖醋生菜要在炸鴨時拌味,不要拌得過早。

【特點】

花生,由于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人們喻為“長生果”。用它與煙熏鴨子作菜,脆嫩鮮美,爽口化渣,香氣撲鼻,回味悠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庆安县| 龙南县| 文昌市| 兰溪市| 黔东| 长顺县| 辉县市| 汨罗市| 洪洞县| 呼图壁县| 荃湾区| 威海市| 琼结县| 长岛县| 信丰县| 丰顺县| 基隆市| 贵南县| 中阳县| 磴口县| 革吉县| 博湖县| 沿河| 新平| 左权县| 平乡县| 北京市| 资兴市| 海口市| 澄迈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昌市| 明溪县| 东丰县| 柞水县| 甘谷县| 都江堰市| 贡觉县| 惠来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