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肉菜類(2)

3.鍋置旺火上燒熱,放入化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豬腰花,用鏟不斷翻炒,見散籽翻白后,隨即放入姜蔥蒜,豌豆尖,泡辣椒,繼續翻炒數下,烹入碗內滋汁,(滋汁要掌握好咸度,摻湯不宜過多)待收汁吐油,即時起鍋入盤。

【注意】

1.臨炒時才碼芡,切不可過早碼芡。

2.腰花下鍋迅速翻炒,翻白斷生后,立即放入配料,烹入汁。翻炒數下,快速起鍋,既不能在盤內吐血水,又不可炒得過老。

【特點】

火爆腰花是刀工與火候稍難掌握的菜品。剞花深淺均勻,粗細條子一致,炒菜時油溫要高,動作要迅速敏捷,是做好此菜的關鍵所在。成菜后菜形美觀,散籽不煳,味鮮質嫩,緊汁亮油。

肉燜蠶豆瓣

【材料】

肥瘦豬肉150克、精鹽4克、新鮮蠶豆500克、紹酒10克、化豬油100克、胡椒粉0.5克、鮮湯200克、味精1克、水豆粉30克。

【操作】

1.蠶豆削去外殼,取凈豆瓣350克。豬肉切成1厘米見方、厚0.2厘米的指甲片。

2.鍋置旺火上,放入化豬油,將肉片炒散籽微吐油,放入蠶豆瓣同炒1分鐘,摻入鮮湯、胡椒粉、味精、紹酒,加蓋燜約5分鐘,即淋入水豆粉勾芡,且芡汁不要收得太濃,否則失去爽口,不膩的特色。起鍋盛入盤內即成。

【注意】

1.這款菜以顏色翠綠取勝,因此,不可加蓋燜;否則,蠶豆變黃就失去了菜品的特色。

2.根據此法還可在配料上變換成金鉤、香菌、蘑菇、蝦仁、雞片、魷魚、海參、雞油等。

3.下鍋煸時,火力要旺,既要煸干水氣,又要保持顏色翠綠。成菜裝盤后,亮油不吐水,美觀大方。

【特點】

成品咸鮮爽口,色白翠綠,清香宜人,佐酒飯均宜。

肉燜平菌

【材料】

肥瘦豬肉150克、鮮湯100克、干菌300克、精鹽4克、蒜瓣75克、胡椒粉0.5克、化豬油75克、水豆粉40克。

【操作】

1.選用豬后腿坐臀肉,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0.25厘米的片子,盛入碗內,加水豆粉2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蒜瓣去皮(大瓣的改成二三瓣)干菌洗凈,滴干水,用手撕成大塊片子。

2.鍋洗凈,置旺火上,下入化豬油燒熱,放入蒜瓣炒數下,再加入碼好芡的肉片炒散籽。摻入鮮湯,下平菌、胡椒粉、鹽,加蓋燜約4分鐘,直至菌、蒜均,揭蓋,淋入水豆粉勾芡,用鏟稍推數下,即起鍋入盤。

【注意】

1.干菌本身要出水,燜制時摻湯不宜多,用水豆粉勾芡也要少點,否則不清爽。

2.除豬肉片外,還可配以雞皮、火腿、金鉤、香腸或午餐肉等烹制。

【特點】

平菌,又名鳳尾菌、平菇,為人工培植,四季均產。成菜色澤潔白,大蒜香鮮,平菌軟滑,清爽鮮美,油而不膩。

家常春筍

【材料】

春筍500克、精鹽2.5克、豬肥瘦肉100克、鮮奶200克、郫縣豆瓣50克、水豆粉10克、醬油10克、熟菜油75克、味精1克。

【操作】

1.將新鮮細嫩的春筍削去外殼,修去不能食用部分。先入沸水鍋內煮約10分鐘,切不能久煮,如喜食原汁原味,也可不煮。然后用清水漂冷后,滴干水氣,斜切成上厚下薄的小滾刀塊,再將豬肥瘦肉切成1.5厘米的小方薄片。

2.炒鍋置中火上,下菜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肉片煸炒散籽后,加鹽0.5克繼續煸干水氣直至吐油。加入郫縣豆瓣炒香,炒至油呈紅色,然后放入筍塊一齊煸炒數下,加鮮湯、醬油、味精,燒沸約3分鐘至筍子入味,淋入水豆粉勾成濃稠芡汁,收汁亮油后,起鍋入盤。

【注意】

1.此菜稍不留意就易將咸味調得過大,故要特別注意。

2.不喜食辣味,也可不加郫縣豆瓣。

【特點】

春筍具有細嫩脆香的特點。此菜色澤紅亮,咸鮮香微辣,脆嫩鮮美。

醋熘仔雞

【材料】

嫩仔雞肉300克、醬油15克、干細豆粉40克、精鹽3.5克、雞蛋清2個、白糖10克、泡紅辣椒3根30克、醋15克、萵筍100克、紹酒15克、姜蒜籽各15克、麻油10克、蔥花20克、水豆粉15克、鮮湯30克、味精1克、化豬油500克(耗100克)。

【操作】

1.用碗一個放入干細豆粉,雞蛋清調勻,加入鹽和雞塊攪拌均勻碼好芡。另用一個碗放入白糖、鹽、醬油、醋、紹酒、鮮湯、味精、水豆粉、麻油調成滋汁。

2.選生長一年內的仔公雞,宰殺完畢后,去骨取凈雞肉1000克,用刀后根尖在雞肉上依次沾取,再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塊,用碗盛裝待用。泡辣椒剁細。萵筍斜切成上厚下薄的梳子塊。

3.鍋內放入化豬油,燒三成熱,放入雞塊和萵筍,用筷子劃散籽,見翻白斷生后,立即潷去多余的油,加入泡辣椒必炒紅,也可用郫縣豆瓣;再加姜、蒜米子,蔥花再炒出香味,淋入碗內滋汁,快迅鏟勻見吐油時,起鍋盛入盤內即成。

【注意】

1.碼芡的雞肉入油鍋后,要快速劃散籽,否則成坨。

2.如果火力大,芡汁內要多加5克鮮湯,以免水蒸氣蒸發大快,使菜肴出現過干不滋潤現象。

3.如果不用萵筍,可改用茭白、春筍、冬筍等,但必須先煮熟后再切。還可用慈菇、黃瓜作配料。

4.根據此菜作法,將主料換成兔肉、鮮魚肉或大蝦等均可達到同等效果。

【特點】

此菜咸鮮微辣,色澤紅亮,具有濃厚醋酸香味,是四川東部的傳統菜品。

番茄燴雞腰

【材料】

雞腰20個、精鹽4克、番茄1個100克、胡椒粉0.5克、冬筍30克、味精0.5克、蘑菇120克、料酒5克、鮮雞湯120克、水豆粉25克。

【操作】

1.選用體大、色紅、質好的番茄,用沸水淋一下撕去外表,切成長3厘米,粗1厘米的條狀,清水洗一下,撈起滴干水。冬筍、蘑菇分別切成小片狀。

2.先將雞腰用冷水洗凈,放進冷水鍋內逐步加熱煮透心,撈起用涼水浸冷,再用刀平片成兩瓣,撕去外表一層薄皮待用。

3.鍋內摻鮮雞湯,依次放入雞腰、冬筍、蘑菇、鹽、胡椒、料酒、味精煮沸半分鐘。待所有原料均入味后,下番茄條繼續煮。淋入水豆粉勾芡,待汁稍濃稠后,舀入盤內。

【注意】

1.雞腰要選體大色白完整未破的。冷水下鍋煮時,火不宜大,否則,要煮破,影響美觀。

2.番茄切好后,一定要洗一次,成菜后才能保持紅白鮮明。

【特點】

雞腰是雞的睪丸,營養豐富,質地細膩,用它與番茄配合成菜,紅白鮮明,鮮美可口。

鍋蒸雞豆花

【材料】

凈雞脯肉150克、精鹽4克、雞蛋清5個,150克、紹酒10克、水豆粉70克、姜蔥各20克、蘑菇片子30克、味精1.5克、番茄片40克、雞湯1250克、鮮菜心30克。

【操作】

1.用刀背將雞脯肉在菜板上反復捶至根蓉,抽出粗筋,再用刀口反復剁斷細筋為雞蓉,盛入一個大細瓷碗內,分數次加入姜蔥水(姜拍破同蔥節泡的水)100克,用手充分攪拌至雞蓉和姜蔥水融為一體,加入雞蛋清,繼續攪至與雞蓉融為一體,再加入鹽、紹酒、水豆粉和冷清湯150克攪拌均勻。

2.原碗放在鋁鍋內用旺火蒸約15分鐘,以熟透為度,以免以起蜂窩眼,然后取出成雞豆花,然后用水果刀沿碗邊起松雞豆花,再在上面點綴蘑菇、番茄數片。最后將無油的雞湯入鍋內,加入鮮菜心,調好味,燒沸,輕輕注入雞豆花內即成。切不可沖爛雞豆花。

【注意】

1.此為清湯色白的菜肴,所以,捶雞脯肉的菜板和刀背部要特別干凈,雞脯一定要捶得蓉,筋要抽盡。

2.攪雞脯肉蓉時,姜蔥水分數次加入,每加一次都要攪拌數十下。使雞蓉和水充分融合后,再加再攪;后面的雞蛋清也要按前法攪拌,才能保證成菜的細嫩。

【特點】

此為清湯上品菜肴,是雞豆花的一種簡便制法。雞豆花潔白細嫩,湯清澈透明,形態美觀,味咸鮮清爽,四季皆宜。

醬汁苦瓜雞

【材料】

公雞腿肉400克、醬油10克、大白苦瓜150克、精鹽3克、甜醬40克、味精1克、化豬油75克、麻油10克。

【操作】

1.苦瓜去籽,切成長4厘米、粗1厘米的條子;入沸水鍋內煮一下(去掉部分苦味),撈起滴干水分。雞腿肉砍成長4厘米,粗1.5厘米的條子。

2.炒鍋置旺火上,下入化豬油燒熱,放入雞腿肉煸炒至斷生略吐油,加入甜醬炒出香味。再加鮮湯、苦瓜、醬油、鹽,用火慢燒5分鐘,淋入水豆粉推轉。待汁濃吐油時,淋入麻油,起鍋入盤即成。

【注意】

1.苦瓜入沸水煮的時間不宜太長,如果喜吃苦味,可以直接燒而不必用沸水煮。

2.最好選用嫩雞;如果雞老,必須先將雞燒后,再加入苦瓜同燒。

【特點】

苦瓜雖苦,但略有清香,是夏季時鮮菜之一。用苦瓜來燒雞,具有清心明目、清涼解暑熱、解勞泛的功效。成菜呈醬紅色,咸鮮回甜,略有苦味,并具有濃烈的醬香味。

番茄雞淖

【材料】

凈雞脯肉150克、精鹽5克、雞蛋清4個120克、味精1克、番茄1個100克、水豆粉115克、鮮冷湯400克、化豬油125克。

【操作】

1.番茄去皮去籽,切成0.7厘米的小方丁,用清水洗一下,滴干待用。

2.取雞胸脯肉150克,先用刀背反復捶至極蓉,抽出所有的細筋,得凈雞肉蓉120克,盛入碗內。先用冷湯100克分數次加入改散攪蓉,再加入經筷子撣泡的雞蛋清,攪拌均勻與雞脯肉蓉融為一體,再加入水豆粉、鹽、味精和250克冷湯,再次攪拌均勻為雞漿。

3.鍋洗干凈置旺火上,將化豬油燒至六成熱,倒入雞漿,用鏟從鍋底輕輕來回翻炒,待雞漿凝結至熱透后,加入番茄丁炒勻,起鍋盛入盤內即成。

【注意】

1.首先要掌握好幾種原料的比例:捶好的白雞脯蓉子同雞蛋清成正比;湯是雞脯肉的3~4倍;水豆粉是雞脯肉的一半,炒雞淖的化豬油也與雞脯向成正比。

2.大火要旺,化豬油的溫度要高。雞蓉下鍋,先翻炒數下,隨即用來回輕輕推動的手法,而且速度要慢,才能保持雞凝結不散成云朵狀。成品以有一定的彈性為佳。

3.炒雞淖時,如發現較干,可摻少量的湯稀釋;如發現稀了,并見吐水,就得勾入少量水豆粉將湯收攏。

【特點】

雞淖是菜品中的上菜,操作也有一定難度。成菜雞淖凝結,顏色白里藏紅,細嫩鮮香,油而不膩。

荷葉粉蒸雞

【材料】

嫩仔公雞1只(2000克)、鮮荷葉2張、五香米粉75克、鮮青黃豆100克、香油豆瓣20克、精鹽3克、辣椒油30克、胡椒粉3克、生花椒50粒、醬油15克、生菜油75克、白糖5克、鮮湯100克、醪糟汁20克、姜米子10克、味精1.5克。

【操作】

1.選用當年生長的嫩仔雞,整干凈后,去掉全部雞骨,取凈肉750克,切成24塊,裝入盆內,依次放入鹽、醪糟汁、剁細的香油、豆瓣、和生花椒、姜米子、胡椒粉、味精、醬油、冷湯,攪拌均勻入味后,將五香米粉撒勻在雞肉上面,攪拌均勻后又放入生菜油,再次攪拌均勻待用。

2.鮮荷葉入沸水鍋內燙一下,使之柔軟,撈起去梗,切成10厘米見方的12張用干凈帕子沾干水分。每一張荷葉內放雞肉2塊,鮮青黃豆2顆,做成12個長方形荷包,依次擺放在碗內。入鍋旺火蒸約40分鐘,待雞肉軟,取出翻扣在盤內,揭去碗,上桌客人自開自食。

【注意】

1.此菜是一次性調味,成菜后不再加任何調味品,所以,要注意掌握好咸、麻、鮮、甜、辣、香的輕重,還要掌握好冷湯和米粉子的比例。如果湯少米粉多,就會出現干燥現象,所以,稍稀為好。

2.要用旺火一氣蒸成,會呈現荷葉的清香風味。

3.按此法還可做粉蒸魚、鱔魚、兔等。

【特點】

盛暑季節,人們喜歡吃清香爽口的菜肴。仔雞清鮮嫩,咸鮮微辣回甜,荷葉與黃豆清香撲鼻,色澤紅亮,別具風格。

江津肉片

【材料】

豬肥瘦肉200克、精鹽3克、水發木耳50克、醬油10克、水發蘭片50克、醋25克、豌豆尖10朵、白糖25克、雞蛋1個、紹酒15克、水豆粉60克、味精1克、姜蒜米子各10克、鮮湯75克、蔥花15克、熟菜油500克(耗100克)。

【操作】

1.選豬后腿肉,切成長5厘米、寬2.5厘米、厚0.25厘米的片子,裝入碗內,加水豆粉(要用沉淀)45克、鹽2克、雞蛋,拌和均勻碼好芡。豌豆尖淘洗干凈,木耳扯成小塊,玉蘭片切成薄片。另用碗將白糖、紹酒、味精、醋、醬油、鹽、鮮湯、水豆粉15克放入,兌成滋汁。

2.炒鍋置旺火上,菜油燒至七成熱,將碼好芡的肉片理伸,徐徐放入炸至外酥內嫩呈金黃色時撈起。鍋內留油50克,依次放入姜蒜米子、木耳、蘭片、豌豆尖和炸好的肉片翻炒數下,再放入蔥花,烹入碗內滋汁,再翻炒數下起鍋,盛入盤內。

【注意】

1.炸肉片的油溫要高,一片一片理伸才能放入油鍋炸,不要炸得太久太干。

2.滋汁烹入后,快速翻炒,迅速起鍋,才能保持風味。

【特點】

此菜系江津地區的民間風味菜肴,采用了炸,烹兩種烹調方法。成品爽口化渣,外酥內嫩,色澤金黃,有濃郁的甜酸香味等風味。

青椒醬爆肉

【材料】

豬后腿肉500克、醬油15克、青辣椒100克、白糖3克、甜醬30克、味精1克、蔥、姜各15克、化豬油50克。

【操作】

1.青辣椒去蒂,斜切成粗絲,放入清水內洗去籽,撈起滴干水分。

2.選豬后腿坐臀肉一方,刮洗凈后,放入冷水鍋,加蔥姜逐步加溫煮熟透心,不宜煮,然后再撈起晾冷,切成長約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3厘米的片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葵青区| 兴安县| 尼木县| 荣成市| 花莲市| 陆河县| 襄垣县| 信丰县| 阳高县| 麻城市| 陇川县| 文成县| 沾化县| 绵阳市| 临泽县| 盐城市| 竹山县| 开平市| 龙门县| 石柱| 葫芦岛市| 宜宾市| 察雅县| 同德县| 明星| 绵阳市| 长葛市| 永春县| 宁南县| 资中县| 桦川县| 平乡县| 邛崃市| 会昌县| 望谟县| 洪洞县| 惠水县| 沭阳县| 和田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