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肉菜類(1)

爆炒雞雜

【材料】

雞胗、肝、心、腸各兩副、精鹽3克、芹菜50克、醬油5克、泡紅辣椒2根30克、醋1克、姜蒜片子各5克、胡椒粉0.5克、馬耳朵蔥10克、味精1克、水發木耳25克、鮮湯1克、化豬油100克、紹酒10克、水豆粉45克。

【操作】

1.先將芹菜去掉葉留莖,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短節。肝、雞胗、腸、心等仔細地刮、翻洗干凈,撈起滴干水分,再將胗去掉筋皮同肝各切成片子,腸切成短節。然后再將醬油,紹酒,醋,胡椒粉,味精,鮮湯、水豆粉15克調成滋汁。

2.將炒鍋放旺火上,下豬化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肝、雞胗、心、腸與水豆粉30克,鹽放入碗內。攪拌均勻碼好芡。放入鍋內不斷翻炒至散籽斷生,再加入泡辣椒、蔥、姜蒜片子、芹菜、木耳炒出香味,烹入碗內滋汁,快速鏟勻。待汁濃吐油時,立即起鍋入盤即成。

【注意】

雞內臟原料含水分重,所以,在碼芡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原料切好后要放在筲箕內滴干水。

二是臨下鍋炒菜時才碼芡,而且要用經過沉淀的較干的水豆粉。否則成菜后不散籽,成粘糊狀。炒菜時,油溫要高,快速炒成。

【特點】

咸菜嫩脆爽口,咸鮮醇香,緊汁濃味,散籽亮油,是佐酒下飯的佳肴。

姜汁熱窩雞

【材料】

熟公雞肉500克、精鹽3克、化豬油100克、醬油10克、水豆粉20克、醋5克、味精1克、蔥花1克、蔥花20克、鮮湯250克。

【操作】

1.選用嫩公雞。宰殺后去毛,去腹臟洗凈。先入湯鍋煮熟撈起晾冷,去掉背骨、腿骨,宰成3厘米見方的塊子。蔥切成粗顆蔥花。姜去皮拍破,切成米粒。

2.鍋燒熱,放入化豬油燒至六成熱,投入姜米片進行煸炒。再放入雞塊,摻入鮮湯、鹽、醬油,燒約5分鐘,淋入水豆粉勾成濃汁芡,收汁吐油。再加入蔥花、醋炒轉,起鍋盛盤即成。

【注意】

1.根據各人的口味,也可在炒姜時加入少量的豆瓣或起鍋時加少量的紅油,滋味更加濃厚。

2.芡汁要收濃,醋要臨起鍋時才加入。

【特點】

此菜為民間家常風味的傳統菜。菜配料少,操作簡便,雞肉細嫩實出咸鮮酸,姜汁味濃,亮汁吐油,菜呈茶色。

軟炸仔雞塊

【材料】

童仔雞腿肉400克、紹酒10克、雞蛋3個、精鹽6克、干細豆粉60克、胡椒0.5克、面粉30克、味精1克、蔥姜各15克、麻油10克、熟菜油500克(耗100克)、花椒粉1克。

【操作】

1.選用1年內生長的童仔雞去骨,取凈腿肉400克,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子,放入碗內,加入胡椒、鹽、紹酒、味精、蔥節、姜(拍破),攪拌均勻碼味半小時。

2.另用碗一個放入雞蛋、面粉、干細豆粉調勻成蛋漿,再用碗放入花椒粉、鹽2克調勻成椒鹽。

3.將碼入味的雞腿肉放入蛋漿內攪拌均勻。分散放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炸熟透心撈起。待油溫升至七成時熱重新放入,炸至皮酥肉嫩,色呈深黃,撈起入盤淋入麻油后,再撒上椒鹽即成。

【注意】

此菜是采用生雞肉碼味炸制,必須注意咸度,切不可太咸。炸制時第一次油溫應低一點,才容易炸熟;第二次炸時油溫要高一點,才能達到外皮酥香的目的。

【特點】

成菜咸鮮香麻,外酥內嫩,回味無窮。

椿芽白肉絲

【材料】

豬肉300克、白糖10克、口蘑醬油15克、味精2克、嫩椿芽(或大蒜,就叫蒜泥白肉絲)20克、辣椒紅油30克、姜、蔥各20克、凈萵筍70克、花椒20粒、精鹽3克。

【操作】

1.選用豬后腿肉的臀肩部位,用清水洗凈后,放入冷水鍋,加入花椒、姜、蔥,用中火慢慢加熱煮沸10分鐘至熟透。以剛斷生為度,不可煮。撈起晾冷,切成長8厘米,粗0.3厘米的絲子。

2.萵筍去皮,切成同肉絲相同的絲子,撒幾顆鹽碼味,先放入盤內墊底,上面放肉絲。

3.小碗內放上白糖、味精、口蘑醬油、紅油,調均勻淋在肉絲上面。

4.椿芽臨上桌時放入沸水鍋內燙3秒鐘,剛斷生,立即撈起,不能燙過火,否則香味不濃,失去風味,然后再切成細顆粒,撤在肉絲上面即成。

【特點】

椿芽是椿樹在春天剛剛長出的嫩芽,經沸水燙后,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使人感到春意盎然;本菜入口化渣,咸鮮微辣,香氣四溢,醇濃宜口,是佐酒佳肴。

青椒炒肉絲

【材料】

青辣椒150克、精鹽2克、豬里脊肉150克、白糖3克、醬油10克、味精1克、甜豆醬5克、紹酒10克、化豬油100克、水豆粉40克、鮮湯50克。

【操作】

1.青椒去蒂斜切成粉絲,放入清水內(主要是去掉籽),立即撈起來滴干水氣,用碗放入醬油、鹽1克、紹酒8克、味精、白糖、鮮湯50克、水豆粉10克兌成滋汁。

2.豬里脊肉切成長7厘米、粗0.3厘米的絲子,放入另一碗內加鹽1克、水豆粉30克、紹酒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化豬油25克,放入青椒稍煸數下,剛斷生即起鍋盛入盤內。炒鍋洗凈,放入化豬油75克燒至六成熱,下肉絲炒散籽后,加入甜醬炒出香味,再加入炒過的青椒絲,翻炒均勻,烹入碗內滋汁;再翻炒數下,待收汁吐油后,立即起鍋入盤。

【注意】

此菜為小煎小炒菜肴,主要掌握好炒肉絲的火候,肉絲才嫩;否則,失去風味。

【特點】

成品散籽亮油、細嫩咸鮮、清香翠綠。

洋蔥炒肉絲

【材料】

豬肥瘦肉150克、精鹽3克、洋蔥150克、醬油10克、鮮湯75克、味精1克、化豬油75克、水豆粉50克。

【操作】

1.豬肉切成長7厘米、粗0.3厘米的絲子,放碗內加水豆粉4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洋蔥撕去外表子皮,切成0.5厘米的粗絲。另用一個碗將鹽1克、水豆粉、鮮湯、醬油、味精兌成滋汁。

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放入化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豬肉絲,炒散籽。炒至斷生,再加入洋蔥絲一齊同炒數下,烹入滋汁,再翻炒數下,待緊汁吐油,起鍋裝盤。

【注意】

1.切洋蔥有時要辣眼睛,可先將菜刀在清水里洗一下再切、切的過程中沾水數次即可避免。

2.如果喜食辣味,可在炒肉時加入少量郫縣豆瓣,炒紅炒香后,再加入洋蔥絲同炒。

【特點】

洋蔥質地脆嫩,微甜面帶辛辣,洋蔥炒成肉絲脆隔鮮香,營養豐富。

蒜薹炒肉絲

【材料】

豬肥瘦肉150克、味精0.5克、蒜薹200克、精鹽1.5克、郫縣豆瓣15克、水豆粉30克、醬油5克、鮮湯50克、甜面醬5克、熟菜油75克。

【操作】

1.郫縣豆瓣剁細,選肥三瘦七的豬肉切成長7厘米、粗0.3厘米的絲子,盛入碗內加川鹽10克、水豆粉20克攪拌均勻碼好芡。選新鮮細嫩的蒜薹切成4厘米長的短節子。

2.鍋內放熱菜油15克,燒至三成熱,將蒜薹放入,加川鹽1克,炒數下,以剛斷生為度起鍋盛入盤內。另用碗放入味精、醬油、水豆粉15克、鮮湯兌成滋汁。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菜油60克,燒至六成熱,放入碼好芡的肉絲散籽。再加入郫縣豆瓣、甜面醬,炒出香味,炒至油呈紅色時,加入炒過的蒜薹,翻炒均勻。然后將碗內滋汁烹入,不斷翻炒至收汁吐油時,起鍋入盤即成。

【注意】

肉絲碼芡時豆粉宜少不宜多,宜稀不宜干,要炒散籽才放豆瓣、甜面醬,并要注意火力,鏟勻不要巴鍋。

【特點】

此菜紅亮中透綠,給人以清爽感。口感咸鮮醇厚微辣,蒜薹香鮮,肉絲清嫩。

腐竹燜肉

【材料】

腐竹150克、精鹽4克、肥瘦豬肉150克、醬油8克、姜蔥各10克、味精1克、泡紅辣椒1根10克、麻油5克、熟菜油500克(耗120克)、鮮湯200克、水豆粉50克。

【操作】

1.先將干燥無霉爛的腐竹用溫熱水泡3小時,換水一次,再泡半小時后撈起,切成長4厘米、粗一厘米的粗條。姜切成指甲片,豬肉切成薄片,加水豆粉3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泡辣椒去蒂去籽與蔥分別切成馬耳朵形。

2.鍋內菜油燒至七成熱,下腐竹條炸一下撈起,切不可炸太久。倒去余油留50克,放入肉片炒散籽,再下姜、蔥、腐竹、鮮湯200克、泡辣椒、味精、鹽、醬油,加蓋燜約3分鐘,淋入水豆粉20克,待汁濃亮油時,再加入麻油,起鍋入盤即成。

【注意】

1.調味以鮮香、咸味為主,可稍加少量的糖和醋,味更美。

2.肉片碼的芡要少,以炒散籽后,即可下其它配料,不宜炒得太久。燒制時湯要摻夠,因腐竹吸水量大。

【特點】

腐竹又名豆棒,豆桿,是豆腐類的脫水制品,在干燥的環境條件下,可長期存放,形像短棒或竹節故名。腐竹燜肉,具有營養豐富,色澤棕紅,油而不膩,鮮咸適口。

金銀咸燒白

【材料】

豬五花肉1方350克、醬油15克、豆腐1方(400克)、味精1克、芽菜150克、姜片5克、泡紅辣椒1根10克、糖色2克、豆豉10克、熟菜油500克(耗50克)。

【操作】

1.選有皮的豬五花肉一方塊,放入清水鍋內煮熟透心,撈起晾干水氣,在肉皮上抹勻糖色,放入六成油溫的鍋內炸至皮起皺,呈金紅色時,撈起晾冷,用刀切成長9厘米、寬2厘米、厚0.5厘米的長方片子。

2.泡辣椒切成長約1厘米的節子。芽菜洗凈雜質,擠干水,切成粗顆,豆腐切成與豬肉長短、大小厚薄一致的片子,放入七成油溫的鍋內炸成黃色,撈起備用,如油溫過低,豆腐易爛,而且要分散下鍋,以免粘連。

3.取蒸碗一個,放入一片豬肉,一片豆腐,兩者相間排放好,肉皮向下挨碗底。然后再放入泡辣椒、姜片、醬油、豆豉,最后放入芽菜,上籠蒸約2小時,至內很時取出,翻扣于盤內。

【特點】

成菜后色澤茶紅,具有鮮香軟,爽口化渣,油而不膩,佐酒飯均宜。

香酥肉排

【材料】

豬仔肋骨600克、精鹽4克、香料粉1克、醬油5克、面包粉100克、紹酒10克、雞蛋2個、味精1.5克、姜、蔥各20克、白糖30克、熟菜油500克(耗50克)、醋30克、蓮花白葉80克、麻油5克。

【操作】

1.蓮花白菜葉洗凈切成細絲,另用碗放入鹽1克、白糖、醋、麻油、味精0.5克調成糖醋汁。

2.選用新鮮面包炸干,搟細成面包粉備用;雞蛋破殼放入碗調散成蛋液備用。

3.選用豬排骨的仔肋部位,切成長7厘米,粗1.5厘米的條形。先放入沸水鍋內煮一下,除去血沫,撈起盛入塘瓷盆內,加放醬油、鹽3克、長節蔥、姜(拍破)、香料粉、料酒拌和均勻。入蒸鍋內蒸約2小時,直至很,潷去湯汁晾冷備用。

4.鍋內放入油菜燒至六成熱,逐條將排骨放入蛋液內裹一下,再放入面包粉內使周身沾滿,然后下油鍋內炸一下撈起,其余依次炸完。將油燒熱至七成,將炸過的排骨全部放入重炸一次,直至外皮深黃酥香撈起,盛入長條盤內的一頭,另一頭放用糖醋汁攪拌均勻的蓮花白絲即成。

【注意】

1.排骨裹好面包粉后,放1分鐘后,再入油炸。目的是將面包粉緊粘在排骨上,增加香酥程度,同時也能保持炸油的干凈。

2.本菜是在蒸制前一次調好味,所以,蒸制時湯汁要少;否則,咸味不夠,影響口感。

【特點】

這款菜選用豬排骨的仔肋部位,具有肉厚實,骨頭脆的特點。采用蒸、炸兩種方法烹制,成菜肉軟,外酥香,配以糖醋生菜食用,風味別致,油而不膩。

魚香脆滑肉

【材料】

豬肥瘦肉200克、醬油10克、生豬板油150克、白糖10克、炒花生米30克、精鹽3克、泡紅辣椒3根30克、紹酒15克、姜蒜各10克、味精1克、鮮湯30克、水豆粉50克、蔥花20克、醋10克。

【操作】

1.生豬板油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豬肥瘦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指甲片,花生米去應切成粗顆粒,泡辣椒剁細。

2.切好的豬肉片放碗內,加紹酒5克、鹽1克、水豆粉30克,用手抓勻碼好芡。另用一個碗放入醬油、白糖、醋、鹽2克、水豆粉、鮮湯調成滋汁。

3.鍋燒熱,放入板油丁翻炒至熬出油,油渣干而酥。用漏瓢撈起,裝在碗內。鍋內放肉片炒散籽,再放入姜蒜米、泡辣椒炒香炒出紅色,烹入碗內滋汁,繼續翻炒至緊汁亮油后,放入花生顆和油渣炒勻起鍋,舀入盤內。花生米和油渣一定要臨起鍋時才放入,保持脆香。

【注意】

1.豬肉切成小指甲片,如果肉料太碎也可切成細顆。配料還可加一些脆性植物原料。

2.除豬肉外,主料也可換成雞、魚、兔。

【特點】

成菜色澤金紅,散仔亮油,香氣撲鼻,脆嫩鮮滑。

火爆腰花

【材料】

豬腰250克、精鹽4克、蔥姜蒜各10克、醬油10克、泡紅辣椒2根20克、味精1克、豌豆尖30克、紹酒10克、化豬油100克、鮮湯50克、水豆粉75克。

【操作】

1.先將豬腰用水洗一下,撕去油皮,用刀平片對剖成兩瓣,再用牛刀法將腰臊片去不用。用反斜刀(刀口向外、刀背向身內)推剞(刀距0.6厘米不斷),然后將腰子換一個斜角度直刀推切,第一、二刀不切斷,第三刀才切斷成條子腰花(0.6厘米粗),依次切完。豌豆尖洗一下,滴干水氣。姜蒜切成指甲薄片,蔥斜切成馬耳朵,泡辣椒去蒂去籽斜切成馬耳朵。

2.用碗將鹽2克、醬油、水豆粉、紹酒、鮮湯調成滋汁。將腰花盛入碗內,加水豆粉30克、鹽2克,攪拌均勻碼好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来安县| 桑日县| 麻栗坡县| 平利县| 山东省| 清远市| 神农架林区| 东光县| 舟山市| 乌恰县| 玉溪市| 镇远县| 茌平县| 梨树县| 凤冈县| 同江市| 甘孜县| 中牟县| 安国市| 梁河县| 尉氏县| 丹巴县| 格尔木市| 镇坪县| 都匀市| 黑河市| 房山区| 汉寿县| 霸州市| 莫力| 庄河市| 洪雅县| 依兰县| 山阴县| 全南县| 睢宁县| 呼图壁县| 彩票| 肇庆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