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的工人階級是個悲劇的存在,從來沒有成為過國家的主人,而且也沒有這個趨勢。曾經有段時間,當工人是一份榮譽,一種幸運,讓人自豪并為之驕傲。但是這不代表成為主人,而是與農民伯伯相比而言的優越感。假如那時農民是奴隸,那工人就是奴仆。
當年那些被下崗的職工現在只能用歷史的犧牲品來形容了,就好像死在朝鮮戰爭中的那些志愿軍。這筆債沒人說就很容易被忘記,當然,記起來似乎也于事無補,但還是記著好吧。說:“歷史上以低工資、高福利方式完成工業化建設,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形成的歷史欠帳很多。”
這部電影既不在于反抗錯誤歷史也不在于追究歷史的責任,要不然我們是看不到它的。它是在緬懷,像緬懷先烈一樣緬懷那些純粹的工人階級,緬懷那樣的勞動精神和場面,而這種緬懷因為深情太深,又顯帶了贊美。贊美工人階級間的深情厚誼、贊美工人階級的智慧頑強、贊美工人階級的高尚情操。正因為緬懷與贊美都放在工人階級被歷史拋棄的那個時間段,所以一種悲劇感縈繞始終。(推薦百科詞條:工人階級)
我是怎么得出來這種想法的?你注意看,那些電影中鏡頭的平行移動;那些帶著濃烈抒情色彩的人物群像鏡頭;那些對煉鋼場面的爐火鋼水的特寫;那些一個接一個的蘇聯歌插曲;那富有象征意味的煙囪爆破;看完這些也許你就會同意我了。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關于這個造“鋼的琴”的夢想,放在他們那些窮光蛋的身上的時候,便是通過你所以為的低下去碰觸最高雅的地方。他們那個小樂隊就像在教我們追求夢想的路上遇上擋道的怎么辦?一個字:上!在這世上活著,就得做些料想不見效的努力啊!
不得不說的秘密——《天臺愛情》
《天臺愛情》豆瓣評分7.4,不高。影院看的時候也是寥寥幾人,竟然被排到兒童影廳。我說這是為什么呢?答:宣傳不到位,沒有把影院打點好。那么,首先下一個總結性的評語吧。我認為:“《天臺愛情》從真正的電影藝術角度來看,59分;但是我們把它當做盛產爛片惡心觀眾欺騙消費者沒有靈魂沒有下限沒有創新的中國商業(騙錢)電影來看的話,95分。”
你不要注意臺詞,臺詞自會讓你注意。如下:
我們天臺人,就算平凡,還是可以過得很不平凡啊!
阿郎:如果你的心是亂的,你看這個世界,也就是亂的。
好臺詞自然很可貴,但是有的電影中只是把一些東西做為賣點關注點而已,實際上那些臺詞跟電影整體并不搭,但是大部分觀眾是不在乎這些的,他們要的只是一個宣泄口,而那些電影也就是投其所好。
《天臺愛情》不一樣在哪里?因為它的臺詞不是拿來賣的,它是用來表達的,用來表達周董的思考的,人老了就有話說,那些真心話沒辦法對任何一個人說,就只有這樣通過電影來表達了。那么這樣從電影的表達來看,《天臺愛情》的可貴在于它有了獨特之處,即充滿了導演的個人印記。雖然跟希區柯克的電影標記無法相提并論,但是也很難得不是嗎?
類似《重慶森林》里以歌曲為潛層線索:《天臺愛情》的插曲也是英文,但是沒有《重慶森林》的插曲《加州之夢》做的好。《重慶森林》好到我都分不清是那首《加州之夢》成就了《重慶森林》這部電影,還是那部《重慶森林》成就了《加州之夢》這首歌?也就是說《天臺愛情》雖然也有意識的想用歌曲做線索,但是還是稍顯稚嫩,不敢突出重點。
類似《羅馬假日》中白富美與屌絲奇幻之旅的情節:一樣是學而不精,在反派角色那兒下的功夫多了點,奇幻之旅的情節嚴重不足,引爆點不夠用就沒了。盡管如此,只要用了這一結構情節的方式,都表明這部電影是用了腦子的,因為它沒有從最惡心俗套的情節下手,而這是一些半路出家的導演最喜歡干的事。
類似《歌舞青春》中契合情節的歌詞和舞蹈設計,比較而言《天臺愛情》的歌詞更口水化,離開電影就沒法欣賞,或者更應該說不能忍。舞蹈除了人數上同樣走的是群眾路線外,在舞蹈編排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這也可能是為了追求搞笑而做出的犧牲吧。一級棒的配樂:這一點上周董完全發揮了他的音樂才華,我就不吐槽了。配樂上,如果在國內電影里比較的話,我估摸著也許可以排在《紅高粱》后面。
頗具時尚范的人物服裝、造型:《歌舞青春》里彈鋼琴的姑娘的服裝造型讓我從此對電影里的人物服裝挑剔起來,因為那姑娘在電影里的服裝造型實在是讓人耳目一新,發自內心的喜歡。而我以挑剔的眼光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周董對服裝造型的品味沒讓我失望。目測這部電影的造型師要火。另外請注意周董多種多樣的頭巾,好像有一款是藍印花布。
類似《大話西游》等周氏喜劇的無厘頭搞笑與純真到二的理想主義:自從我們在周星馳的影響下接受了無厘頭搞笑這種弱智無聊沒有深度的搞笑,我國一些極度缺乏幽默感的電影人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極盡愚弄觀眾之能事。比如《東成西就》《十全九美》這些強奸人智商的電影。他們不知道,我們之所以會接受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是因為其中滲透的純真到二的理想主義,裝逼遭雷劈的說就是無厘頭只是形式,天地不容的理想主義才是感動人心的內容。只會無厘頭搞笑的電影和周氏喜劇的區別是熱狗里面夾不夾烤腸、灌蛋餅里面有沒有雞蛋、漢堡里面有沒有雞塊的區別!當然,《天臺愛情》也是只學了形式,但是周董不用學周星馳的理想主義,因為他在建造自己的桃花源,這比一切都有殺傷力!
類似《古惑仔》的黑幫明爭暗斗和兄弟間鐵錚錚的情義:兄弟抱一下!《天臺愛情》原來是叫《天臺》,因為有同名《天臺》的電影,為了統計票房所以加了愛情兩個字。其實《天臺愛情》看起來重點并不是愛情,重點已經不自覺的偏向了天臺友情,這種男人間的友情是不得不說的秘密。(額,真心建議周董之后拍一個《不能不說的秘密》,說一下學生時代男生的友情,做為《不能說的秘密》的續集)男人始終是獨行者,有個一輩子的兄弟是件比有個一輩子的女人更難的事。從電影里來看,周董同樣問了一下觀眾要女人還是要兄弟這個千古難題,這個問題絕對比要老婆還是要老媽更讓男人為難!同樣從電影里來看,這個問題無解,無解!周董只能對觀眾表示:自己想去吧。我想了,無論他做什么樣的選擇,被拋棄的那一個,請理解他,至少不要怨恨他。電影中男人的友情同樣是發生在周董建造的桃花源基礎上的,一樣是充滿著純真到二的理想主義。劉德華的《笨小孩》里唱“發現城市里的友情不用去灌溉”。為什么呢?
類似《初戀這件小事》(或者說部分泰國愛情片)中穿插的MV拍攝手法:宣傳人員竟然把《洗澡歌》做為主要宣傳點,真是有夠笨的。電影中有不低于3處的可以單獨拎出來成為一個精美MV的片段。尤其是情人節那段,絕了!
回頭看,其實這些特色在《不能說的秘密》中已有顯露,但是當初太生澀,而現在則更加熟稔。比之以前,連周董一貫單純的耍帥扮酷都多了點男人敢擔當的意味,不再只是帥哥而已,更有了真正的男人味。
附當初寫的簡短評論,算是題綱吧:“類似《重慶森林》里以歌曲為潛層線索;類似《羅馬假日》中白富美與屌絲奇幻之旅的情節;類似《歌舞青春》中契合情節的歌詞和舞蹈設計、一級棒的配樂、頗具時尚范的人物服裝、造型,請注意周董的頭巾,好像有藍印花布;類似《大話西游》等周氏喜劇的無厘頭搞笑與純真到二的理想主義;類似《古惑仔》的黑幫明爭暗斗和兄弟間鐵錚錚的情義;類似《初戀這件小事》(或者說部分泰國愛情片)中穿插的MV拍攝手法;回頭看,其實這些在《不能說的秘密》中已有顯露,現在更加熟稔,連一貫的耍帥都多了點男人敢擔當的意味。”
從評論可以看出來,要讓我簡短的說的話,肯定是說好的地方。因為這一部電影能讓人想起來那些經典電影已經是一種成功了,能把這么多的優點集合起來確實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是讓我展開來說,還是要指出《天臺愛情》雖然學的不少,但是沒學深,只是皮毛而已。所以說,評論中國電影是件很蛋疼的事情,你不能用正常的電影標準來要求國產,但又不能沒有標準。垃圾里面見到比較好的垃圾又不由得高興。于是就有了一部電影既是59又是95的情況。
最后說一句沒有說服力且不靠譜的話:《天臺愛情》值得一看。
關于愛,簡單的愛——宮崎駿《懸崖上的波妞》
沒看過這個電影想了解這個故事可以戳這里。
http://m.douban.com/movie/review/1566292/?page=1&session=c4f1b93b_63580851
我想這樣簡單的愛我不應該用生硬的話語體系去解釋的,下面請允許我的散漫。
電影中談到的愛,是很多種最普通的愛。
父愛,波妞的父親愛著波妞,擔心她受到人類傷害,于是想法設法甚至可以說是偏執的阻撓她去找宗介。父親是不太會理解我們的喜怒哀樂,不太清楚我們的思考思想,很多時候父親也不知道去考慮這些。父親做的,就是用他的經驗盡一切能力來保護子女,包括阻撓你的自由行動。可是當你沖破阻撓一意孤行的時候,他又會為你創造一切條件幫助你。
母愛,體現在宗介的母親愛宗介、和波妞的母親愛波妞的身上。母親的愛在這部電影里最集中的表現是信任、理解和支持。宗介說要把波妞帶到幼兒園,她支持;宗介說叫波妞的小女孩就是叫波妞的那條魚,她不辨駁,理解;宗介說小女孩掉下海里去了,她冒著危險立刻停車,沒有看到也不責怪宗介胡說,她相信;而波妞的母親在波妞父親一心阻撓波妞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說服了他尊重波妞的選擇,更是一種理解和支持。
愛情,完全無差別的愛情。不管年齡有多大,都相信愛的存在。電影中直呼爸爸媽媽姓名的策略,就是在試圖抹去大人和小孩的差別,從而確認大人的愛和小孩的愛相同。宗介的爸爸媽媽之間、波妞的爸爸媽媽之間、宗介和波妞之間,愛情沒有差別。不只是年齡,還有不同物種的差別,去波妞的爸爸媽媽、宗介和波妞。愛情是完全接受,宗介說不管波妞是金魚,是半人魚,人類也好,他都喜歡波妞。愛情,就是這樣。這里跟我之前發的關于談戀愛的說說是一個意思,那里我說的更具體。提一點,宮崎駿的動漫人物好像都是在很小的時候戀愛的,這和日本的風氣有關,也和其本人的思想有關。我們相信真愛,相信真正的愛情既可以產生在每個人的內心,不論是5歲還是50歲,不論是和魚還是和海還是和妖怪。
人與自然的愛,海洋污染是電影著重表現的第二主題,又通過愛的第一主題得到解決。因為波妞就是自然是海洋的象征,而宗介則是人類的象征,只要他們真心相愛,天地的裂縫也會被彌補。電影通過這種隱喻,寄托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望。
對異己者付出的愛,也會得到她回報的愛。辰婆婆不合群不和藹,討厭波妞以及其他事物。但是宗介還是送給她一個紙折的他爸爸的船,最后她也發自肺腑的愛宗介。當然,辰婆婆并不算是壞人,她只是有點不合群不愛熱鬧。
對嬰兒的愛,波妞對于嬰兒的寵愛是完全不顧自己的。我覺得這嬰兒代表的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愛”本身。純潔無暇、天真善良。以嬰兒的最初狀態,象征愛的原初之簡單。愛在目前的生活里太復雜了,要學會愛簡單的愛。
如果你足夠簡單,你會覺得這電影里人物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體現了愛。
喂,別瞎想,沒可能——陳正道《第101次求婚》
根據長久以來的調研與考察,下面論證《第101次求婚》的成功可能。黃達與葉熏到底會不會成為一對呢?我們看看電影里面創造的條件。首先,他們得相遇!電影中他們都是在一家店里面相親從而碰面了。那么,根據一個純屌絲擼管男的財力與品味,他是支付不起在有那么大一魚缸的店里面的一杯咖啡錢,估計他在那里約上一次得他一天的工資。所以他后面就逃了。當一個在城市里的打工仔在那種地方約上上百次相親的,還活不活了?
所以1:見面的可能小,屌絲相親的地方頂高級來個麥當勞。
葉熏閨蜜桃子在片里實際上扮演了一個紅娘的角色,開始的時候把葉熏的感情情況給黃達透了個底朝天。這一點對于深入了解作戰對象是多么重要啊。而后又傳口信又鼓勵,完全是黃達安插的臥底。這一點也啟示大家要追女生,先討好她的閨蜜。好,回到現實了。一個女提琴手的閨蜜會和那些屌絲說這么多?會確實鼓勵眼前的天鵝被癩蛤蟆吃?
所以,2:得到女神閨蜜支持的可能小,一般都是得到她們的避之不及。
女神心地善良,隨性溫和。那就會送你回家還幾次去你干活的地方去約你找你?黃達絕對是第一個。本來情況是你屢次約她出來卻總是沒空或者是關機占線。
所以,3:女神沒有那么主動,也不是那么好陪。
4:全部家當買彩票的結果是連買冰激凌的錢都沒有。然后被女神鄙視之。
5:求婚不成丟戒指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找不回來。
6:黃達如此木訥,唱歌都沒有當著面唱過,說話也是磨磨唧唧的,只憑著一句喜歡就能報得美人歸。除非那女的平時跟人打交道都是一眼看穿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