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意識和注意

本章導讀

在某飯店,受到了很細心周到的服務后,我們就會感慨“這兒的工作人員,好有服務意識啊!”這里的“意識”和科學心理學中的“意識”是一回事嗎?“集中注意力!”這句話中的“注意”,在心理學中怎么理解啊?從本章中來找答案吧。

一、意識與無意識

(一)意識的含義

1.意識是一種覺知:它意味著“觀察者”覺察到了某種“現(xiàn)象”或“事物”。

2.意識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官能:它對個體的身心系統(tǒng)起統(tǒng)合、管理和調控的作用。

3.意識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水平,如從無意識到意識到注意,是一個連續(xù)體。

(二)意識的種類

1.非意識過程

有一類活動在非意識的范圍內,很少進入意識。例如血壓的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監(jiān)控著我們的生理信息,覺察著我們生理的變化并做出反應,而我們本身并不覺知。但某些時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識的活動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例如通過練習來有意識地控制個體呼吸的模式。

2.前意識記憶

只有在個體注意被吸引過去以后才能到達意識的記憶稱為前意識記憶。前意識記憶在個體心理的背景上默默地起作用,直到一個需要意識的情境出現(xiàn)。

3.無意識

無意識是相對意識而言的,它指的是個體沒有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過程。當個體無法用意識來解釋其某些行為時,個體才會意識到無意識信息的存在。常見的無意識現(xiàn)象有以下三種:

(1)無意識行為

有時人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已經(jīng)自動化了的行為,不受意識的控制。例如,在騎自行車時,一個人可以毫無困難地思考其他問題,或與他人交談,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何維持車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小動作,如撓鼻子等都是無意識的動作。

(2)對刺激的無意識

人在活動時,有時沒有覺察到對他們的行為產(chǎn)生了影響的事件,而實際上,這些事件對他們的行為產(chǎn)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在麥凱的雙耳分聽實驗中,要求被試只聽其中一只耳的內容,盡量避免聽另一只耳的內容。被試所聽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義詞,其含義并不確定。例如,bank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銀行,當bank出現(xiàn)在追隨耳時,另一只耳呈現(xiàn)可以幫助確定歧義詞的單詞,如money或river,隨后要求被試解釋所聽到句子的含義。盡管被試根本不記得呈現(xiàn)在非追隨耳的單詞是什么,卻明顯傾向于將歧義詞解釋為與該單詞有聯(lián)系的詞義。

(3)盲視

盲視指的是由腦損傷引起的對刺激的無意識覺察。一個大腦皮層17區(qū)受損的病人,其視野的絕大部分變成了一個大的黑點。盡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卻可以對刺激進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時候他們可以正確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聲稱自己的這種判斷是一種猜測,而沒有意識到對刺激的某種加工。

Tip

盲視的人,到底是看到了,還是沒看到?

意識的分類觀點較多。綜合各個教科書,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是:意識、非意識過程、前意識記憶和無意識;弗洛伊德觀點是: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4.潛意識

有些學者認為,潛意識即無意識,也有些學者將潛意識單獨定義。潛意識代表的是深藏于內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弗洛伊德對潛意識(他也稱無意識)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他認為某些意識經(jīng)驗,如本能欲望、創(chuàng)傷經(jīng)歷等威脅心理活動的過程被排除在意識之外,卻被壓抑在了潛意識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

(三)意識的功能

意識具有能動性,它不僅被動地覺察和感知信息,而且對個體的身心起著調節(jié)的作用。意識以三種重要方式幫助人們把握由感官所接觸到的紛繁世界的意義:

1.通過限制人們的注意,減少不斷涌入的刺激能量;

2.使人們依據(jù)知覺組織規(guī)律,把連續(xù)不斷的經(jīng)驗劃分為客體(空間模式)和事件(時間模式);

3.使人們能利用過去記憶對現(xiàn)時輸入信息做最佳判斷和行為。意識也是一種能力,它是人們在經(jīng)驗的基礎上開展的高級心理過程。

(四)睡眠與夢

1.睡眠

睡眠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識,而是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是和覺醒對立的一種意識狀態(tài)。

(1)睡眠的階段

在清醒狀態(tài)下腦電波是高頻低幅(14~30Hz)的β波,安靜時變?yōu)棣敛ǎ?~13Hz),在睡眠過程中腦電波從高頻低幅向低頻高幅變化,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

A.腦電變化:混合的頻率、頻率和振幅都較低;

B.持續(xù)時間:10分鐘;

C.主要特點:在這個階段處于淺睡階段,身體放松,呼吸變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驚醒。

②第二階段

A.腦電變化:偶爾出現(xiàn)睡眠錠(短暫爆發(fā)的高頻高幅的腦電波);

B.持續(xù)時間:20分鐘;

C.主要特點:個體較難喚醒。

③第三階段

A.腦電變化:頻率較低、波幅變大,出現(xiàn)Δ波,有時會出現(xiàn)睡眠錠;

B.持續(xù)時間:40分鐘;

C.主要特點:肌肉逐漸變得更為放松。

④第四階段

A.腦電變化:持續(xù)Δ波;

B.主要特點:深度睡眠階段,個體肌肉進一步放松,身體各項指標都變慢,有時發(fā)生夢囈、夢游、尿床等。

第三、第四階段的睡眠稱為“慢波睡眠”。

⑤最后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階段(REM階段),出現(xiàn)像清醒狀態(tài)下的高頻低幅的腦電波,夢境往往是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的。

(2)睡眠階段的規(guī)律

①一夜:前四個階段總共持續(xù)90分鐘左右,此后便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第一次僅持續(xù)5~10分鐘,此后出現(xiàn)的時間越來越長,直至最后一次可長達1小時。而第三、第四個睡眠階段在黎明時會消失。

②一生:嬰兒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非常長,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快速眼動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就非常少了。

(3)睡眠的功能對于睡眠的功能一直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①功能恢復理論認為睡眠可以使身體和大腦得到休息,以恢復其功能。但是實驗證明,睡眠的時間是可以通過訓練縮短的,關鍵是提高睡眠的質量,入睡快,深度睡眠階段的比例增加。

②生態(tài)學理論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待睡眠,認為睡眠是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傷害。

2.夢

(1)夢的解釋

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夢是潛意識的顯現(xiàn),是通向潛意識的最可靠的途徑;

②生理學的觀點認為,夢是個體對腦的隨機神經(jīng)活動的主觀體驗;

③認知的觀點認為夢擔負著一定的認知功能,在睡眠中,認知系統(tǒng)仍然對存儲的知識進行檢索、排序、整合、鞏固等。

人人都做夢,只是有人記得住夢,有人記不住夢的內容。夢剝奪的實驗證明,做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xiàn)象,對夢的剝奪對心理和生理機能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2)夢的特點

夢有很多特點,霍布森等人的研究認為,夢具有認知的不確定性、夢境的不協(xié)調性和不連續(xù)性,而且主要是夢境的不連續(xù)性。

二、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義

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由于感覺通道的限制,心理活動不能同時指向所有的對象,只能選擇某些對象而舍棄另一些對象。指向性不同,人們從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也就不同。

2.集中性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能全神貫注地聚焦在所選擇的對象上。注意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但是它伴隨著其他心理過程而發(fā)生。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動或意識朝向哪個對象,集中性則指的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在一定方向上活動的強度或緊張度。心理活動或意識的強度越大,緊張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試想人在高度集中自己注意的時候,注意指向的范圍就會縮小。所以集中性高的時候,指向性就小。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作為整個心理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主要有三大功能:

1.選擇功能。注意使人們在某一瞬間選擇具有意義的、符合當前活動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時避開或抑制無關刺激。

2.保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的對象后,會保持一定時間的延續(xù),維持心理活動的持續(xù)進行。

3.調節(jié)和監(jiān)督功能。注意可以提高人們的意識覺醒水平,使人們有效的監(jiān)控自己的動作和行為,并使心理活動根據(jù)當前的需要做出適當?shù)姆峙浜图皶r的轉移,以適應環(huán)境的變換。

(三)注意的種類

1.根據(jù)意志努力的程度分為以下三類:

(1)不隨意注意

①含義: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維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刺激物的新異性、刺激物的強度、運動變化等。

B.個體狀態(tài):個體自身的狀態(tài)、需要、情感、興趣、經(jīng)驗等。

(2)隨意注意

①含義: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維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注意目的與任務:目的越明確、越具體,越易于引起和維持隨意注意。

B.興趣:間接興趣對隨意注意有重要作用,對活動結果的興趣即間接興趣,越感興趣越容易維持穩(wěn)定而集中的注意。

C.活動組織:能否正確地組織活動,也與隨意注意有著密切關系。例如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良好的人,就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全神貫注的工作。反之,一個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整天處于忙亂狀態(tài),當他需要隨意注意時,反而較難組織。

D.過去經(jīng)驗:與自己知識和經(jīng)驗有關的活動相較于與其無關的活動,越容易引起自己的隨意注意。

E.人格:意志力頑強的人越容易引起自己的隨意注意。

(3)隨意后注意

①含義:既有預定的目的,又無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隨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隨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

②引起原因:

A.直接興趣

B.熟練程度

Tip

彭聃齡老師主編的《普通心理學》,有修訂版與第四版兩個版本。在第四版中,已經(jīng)將上述注意的分類刪除了。但是比鄰學堂建議:我們不要輕易刪除!因為依然有可能考!

2.根據(jù)注意的品質分為以下三類:

(1)選擇性注意:個體在同時呈現(xiàn)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中選擇一種進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利用雙耳分聽實驗可以研究選擇性注意,揭示人們如何有效地選擇一類刺激而忽略另一類刺激以及選擇的具體過程等。目前,在選擇性注意機制的研究中,選擇性注意的抑制機制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負啟動現(xiàn)象、返回抑制現(xiàn)象和注意瞬脫現(xiàn)象反映了選擇性注意的抑制機制的特點。

(2)持續(xù)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客體或活動上,也叫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持續(xù)性是衡量注意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用警戒作業(yè)來測量。注意的轉移是指當環(huán)境或任務發(fā)生變化時,注意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到另一個對象或活動上。注意的動搖是指注意在短暫時間內的起伏波動的現(xiàn)象,在任何一個比較復雜的認識活動中,注意的動搖總是要發(fā)生的。

(3)分配性注意:個體在同一時間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進行注意,或將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動中。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雙作業(yè)操作,即讓被試同時完成兩種作業(yè),觀察他們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分配注意是完成復雜工作任務的重要條件。注意分配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熟練程度或自動化程度。

三、注意的生理機制和外部表現(xiàn)

(一)注意的生理機制

1.朝向反射

是由刺激的新異性引起的一種反射,這種反射是注意最初級的生理機制。這種生理機制是人和動物共有的一種反射。一旦刺激物失去了新異性或是人們習慣了這種刺激,朝向反射就不會發(fā)生了。

2.腦干網(wǎng)狀結構

是指從脊髓上端到丘腦之間的一種彌散性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它不傳遞環(huán)境中特定信息,而使大腦維持著一般性的興奮水平,這是注意所必需的。

3.邊緣系統(tǒng)

存在著大量的“注意神經(jīng)元”,它們僅對新異刺激或刺激的變化作反應。

4.大腦皮層

是產(chǎn)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它調節(jié)、控制著皮層下組織,并主動調節(jié)行動、對信息進行選擇。

(二)注意的外部表現(xiàn)

注意發(fā)生時感覺器官往往會朝向注意的對象;注意時機體的生理活動也會發(fā)生變化,例如頭部血管舒張而肢體血管收縮,吸氣短而呼氣長等;注意還伴隨著某種表情或動作。但注意是一種內部的心理狀態(tài),它和外部的行為也并不是都一一對應的,往往會出現(xiàn)假象。

四、注意的品質

(一)注意廣度

1.含義

也稱注意的范圍,是在同一時間內,意識所能清楚的把握對象的數(shù)量。一般人的注意廣度是7±2個單元。

2.影響因素

(1)對象的特點:注意對象越集中的、排列越整齊的、顏色越接近的、有內在聯(lián)系的,注意的廣度就越大。

(2)個人知識與經(jīng)驗:個人的知識越豐富、經(jīng)驗越多,注意的廣度就大。

(3)活動任務:活動的任務要求越多、越復雜,注意的廣度就越小。

(二)注意穩(wěn)定性

1.含義

是指對選擇對象的注意能穩(wěn)定地保持多長時間的特性。

2.影響因素

(1)人的主觀狀態(tài):明確的目的性、高度的責任感、堅強的意志以及對事物的濃厚興趣等都會增強注意的穩(wěn)定程度。

(2)注意對象的特點:內容豐富的事物要比單調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活動變化的事物要比固定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

3.注意分散

和注意穩(wěn)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或叫分心,即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xiàn)象。

4.注意的起伏

也叫注意的動搖,即注意在短暫時間內的起伏波動。這是由于感覺器官的局部適應,使感受性交替且短暫地下降,以及機體生理變化的節(jié)律而引起的。注意的動搖在任何一個比較復雜的認知活動中總是要發(fā)生的。

(三)注意分配

1.含義

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于兩個以上的對象,同時從事幾種不同的活動的現(xiàn)象。

2.影響因素

(1)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熟練度或自動化程度。如果人們對這幾種活動是非常熟練的,甚至已經(jīng)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好;相反則較困難。

(2)同時進行的活動的性質和內在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注意分配在幾種動作機能上比較容易,而分配在幾種智力活動上就比較困難。

(四)注意轉移

1.含義

由于任務的變化,注意從一種對象轉移到另一種對象上去的現(xiàn)象。與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的轉移是主動的。

2.影響因素

(1)原有注意的緊張度:緊張度越大,轉移越困難,越緩慢。

(2)新事物或新活動的性質和意義:吸引力越強,越符合人的需要和興趣,轉移就越容易,越迅速。

(3)個人固有神經(jīng)類型和習慣。

Tip

我們發(fā)現(xiàn),“注意的品質”與“注意的分類”,在知識上是有部分重疊的,這是考試大綱與參考教材不匹配所致。那么,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糾結于此,要容忍知識的不確定性。這個知識點,就是既可以歸為注意的分類,也可以歸為注意的品質。

同時,這也再次提醒我們,考研與高考完全不同,高考的大綱與教材完全匹配,學習的知識量少,要地毯式學習,主要針對未成年人。考研的教材卻僅僅是個“參考”,學習的知識量大,其核心在于“抓大放小”、“為我所用”,這是一種成年人的學習。

五、注意的認知理論

(一)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1.過濾器理論

(1)提出者:布羅德本特

(2)理論觀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時要先經(jīng)過一個過濾機制,它只允許一部分信息通過并接受進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過濾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無的。該理論又叫瓶頸理論或單通道理論。

(3)實驗來源:該理論是根據(jù)雙耳分聽實驗的結果提出來的。這種實驗是給被試的雙耳同時呈現(xiàn)兩種材料,讓被試大聲追隨一個耳朵(追隨耳)聽到的材料,但檢查的卻是呈現(xiàn)到另一耳朵(非追隨耳)的材料。結果,被試從非追隨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羅德本特因而提出,進入追隨耳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被接受,進入非追隨耳的信息因沒有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2.衰減理論

(1)提出者:特瑞斯曼

(2)理論觀點:信息通過過濾器裝置時,不被注意或非追隨的信息只是在強度上減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閾限是不同的,對人有重要意義的信息的激活閾限低,容易被激活。例如自己的名字、警報信號等,當他們出現(xiàn)在非追隨的通道時,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3)實驗來源:雙耳分聽實驗中發(fā)現(xiàn),來自非追隨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3.后期選擇理論

(1)提出者:多伊奇和諾爾曼

(2)理論觀點:在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之前,所有輸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的。因而對信息的選擇發(fā)生在加工后期的反應階段。這種理論又叫完善加工理論、反應選擇理論或記憶選擇理論。

4.多階段選擇理論

(1)提出者:約翰斯頓

(2)理論觀點:注意的選擇過程在不同的加工階段都有可能發(fā)生。在進行選擇之前的加工階段越多,所需要的認知加工資源就越多;選擇發(fā)生的階段依賴于當前的任務要求。

Tip

發(fā)現(xiàn)了沒有,這幾種理論,又滿足重要、并列、結構相似三大特征,所以,又要畫表格了吧?表格已經(jīng)都畫完了?非常好,但是還不夠好!為什么?請試著回答:四種不同的理論最大的區(qū)別點在哪里?把這個問題回答上來,這個知識點才算真正掌握了。

(二)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1.認知資源理論

(1)提出者:卡尼曼

(2)理論觀點:認知資源理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注意的,即注意是如何協(xié)調不同的認知任務或認知活動的,不同認知活動對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把注意看做是一組對刺激進行歸類和識別的認知資源或認知能力,而這種資源又是有限的。

②刺激或加工任務越復雜,占用的資源就越多,當認知資源用完時,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了。

③輸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動地占用資源,而是在認知系統(tǒng)里有一個機制負責資源的分配,我們可以把認知資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雙加工理論——自動化加工和意識控制加工

(1)提出者:謝夫林等人

(2)理論觀點:

①人的認知加工有自動化加工和意識控制加工兩類;

②自動化加工不受認知資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動化的進行;受意識控制的加工則受認知資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參與,可以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

【關鍵詞】

意識 無意識 睡眠 夢 注意 不隨意注意 隨意注意 隨意后注意 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穩(wěn)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轉移

【想一想】

1.有人說催眠其實是把人引入到了一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你是怎么認為的,查閱相關資料,看看如何更好地解釋催眠現(xiàn)象。

2.結合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談談注意在我們生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3.冥想可以帶來意識的改變,有人認為通過冥想練習可以提高我們的專注度,從而提高我們的自控力,你是怎樣看待的呢?翻閱相關資料,看看冥想的哪些現(xiàn)象和結果可以用我們本章學到的知識做一個合理的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阿巴嘎旗| 固安县| 固安县| 溆浦县| 贵溪市| 墨脱县| 泸州市| 万荣县| 黎川县| 越西县| 革吉县| 农安县| 封丘县| 钟山县| 夹江县| 武威市| 来安县| 新宁县| 鲁甸县| 康定县| 通许县| 兰溪市| 徐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湘阴县| 巴林左旗| 宁河县| 大荔县| 灵山县| 安达市| 华宁县| 瓮安县| 枣阳市| 板桥市| 安溪县| 榆林市| 桐庐县| 申扎县| 连云港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