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際關系的基本技巧(2)
- 人性的弱點(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卡耐基
- 4954字
- 2016-08-17 14:05:29
事后,林肯暴怒。“他這是什么意思?”林肯朝他的兒子羅伯特吼道,“上帝啊!他這么做是什么意思?我們已經控制住了全局。我們只需要一伸手就能打倒他們了。但是,無論我說什么,做什么,我的部隊卻不按照我的意思前進一步。這種情況下,隨便哪一個將軍都能擊敗李軍。如果當時我在那里,我肯定會徹徹底底擊垮他們的!”
失望懊惱之余,林肯坐下來給梅德將軍寫了封信。請記住,這段時期的林肯已經相當克制自己的脾氣了。但是,這封信仍是有史以來譴責最嚴厲的一封。
親愛的將軍:
我想你對這次李軍成功逃跑的結果也不會感到滿意。本來,我們已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他們了。如果抓住他,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勝利,我們馬上就能贏得這場戰爭最后的勝利。可是,盡管這樣,這場戰爭還是肯定會延長下去。上周一,你在那么有利的情況下不能擊潰李軍,那么等你們到了河的南邊你還能做什么呢?到那個時候,你最多還有現在三分之二的部隊,你還能做什么?現在,我對你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我也再找不到任何理由來對你抱以希望。你已經失去了天賜良機,我也為此感到萬分痛惜。
你認為梅德將軍收到這封信后會是什么反應呢?
梅德將軍一直都沒有看到這封信。這是因為林肯從未把這封信寄出去。這封信是在林肯遇刺后,在他的文件柜中找到的。
我的猜想是——僅僅只是一個猜想——寫完這封信后,林肯把目光投向窗外,自言自語道:“冷靜點,冷靜點。也許我不應該這么急躁。對我而言,安靜地坐在白宮里給梅德將軍下達進攻命令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要是我那時也在蓋茨堡,親眼目睹了梅德將軍所經歷的那些血流成河的場景,滿耳充聞了那些士兵的慘叫和瀕臨死亡的哀號,也許我也不會那么急切地想要進攻吧。如果我也是梅德將軍這種保守的性格,可能我也會和他一樣做出相同的事吧。不管怎么說,現在木已成舟。如果我寄出這封信,雖然可以發泄我的不快,但是這會讓梅德將軍為自己辯解,會讓他轉過來指責我的不是,以后兩個人相處就難了。這對梅德將軍以后指揮軍隊沒有一點幫助,反過來還可能導致他的引咎辭職。”
所以,就像我說的那樣,林肯把這封信放到了一邊,因為他之前已經了解到:尖銳的批評和指責到最后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塞羅德·羅斯福爾總統曾經說過,當他遇到一大堆困惑的問題時,他常常會靠在躺椅上,看著他白宮辦公室墻上懸掛著的巨大的林肯畫像,并自問道:“如果林肯處在我現在的境況會怎么來處理呢?他會怎么處理這些問題呢?”
下次,當我們要勸戒別人的時候,請掏出一張五美元的鈔票,看看鈔票上林肯的頭像,問下自己:“如果是林肯,他會怎么處理這個問題呢?”
馬克·吐溫也時常發脾氣,然后寫信毫不客氣地呵斥別人。有一次,他很憤怒地寫信給一個人,在信中他寫道:“你就只能說說,我會看你最后到底能不能做到。”還有一次,他寫信給一個編輯,說那個校稿的人試圖“改進我的拼寫和標點。”他用命令的口吻說道:“以后我的稿子必須保持原封不動,再去看看那個校稿的人,讓他把他的建議都保留在他弱智的大腦里。”
寫了這些尖酸刻薄的信后,馬克·吐溫感覺好多了。這些信讓他好好發泄了一下怒氣,但是這些信件從未造成任何真正的傷害。因為馬克·吐溫的妻子每次都偷偷地把這些信從郵箱里取了出來。所以這些信件沒有一封被寄了出去。
你知道有人愿意被別人改變,被別人規范,被別人改進嗎?很好,沒有這樣的人。可是,我們都喜歡做這些事。那為什么你不從改變你自己,規范你自己,從提高你自己開始呢?從一個很自私的立場來看,改變、規范、提高你自己,比起你去提高別人更為有益。而且,這樣做,你冒的風險也小了很多。孔子說:“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年輕的時候,常常想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寫過一封愚蠢至極的信給理查德·哈丁·戴維斯。戴維斯曾是美國文學界冉冉升起的一顆耀眼的明星。那時,我為一本雜志準備一篇關于有關作家的文章。我寫信向戴維斯詢問他工作的方法。在此之前,我收到過一封信。在信的末尾寫著“這封信是口述記下的,我沒有仔細讀過”,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自以為寫信的人肯定是位身居要職事務繁忙的大人物。其實我一點也不忙,可是我很渴望給哈丁·戴維斯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在給他的信的末尾也寫上了“這封信是口述的,我沒有仔細讀過。”
他很隨意地就讀完了我的信。而且,他只是很簡單地在我的信的末尾潦草地寫了幾個字就把我的信給寄了回來。那幾個字是這樣的:“你糟糕的禮貌只能說明你糟糕的品質。”的確,我是很冒失,我活該。可是,作為一個人,我對此耿耿于懷,十分地記恨在心。十年后,我讀到哈丁·戴維斯的死訊。那時,我腦子里仍然還有一個念頭,雖然我很慚愧,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仍然很清晰地記得戴維斯給我的傷害。
以后,如果你想煽起和別人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怨恨,那么你需要做的只是一點點尖酸的批評。
托馬斯·哈迪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可是,嚴酷的批評導致了敏感的哈迪永遠地放棄了撰寫小說。同樣,也是批評,導致托馬斯·查特頓最終的自殺。
本杰明·富蘭克林,年輕時候也很幼稚,舉止不得體。但是,后來也慢慢地變得深沉老練起來,能游刃有余地駕馭人際關系,成為了美國駐法國的大使。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我不會說任何人的缺點,我只會說每一個我所知道的人的優點。”
任何一個愚人都能批評別人,譴責別人,抱怨別人,然而,大多數愚人也的確是這么做的。
但是一個智慧的人就需要良好的品質和自制來理解和諒解別人。
卡萊爾曾經說過:“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是通過對待小人的方式所體現出來的。”
鮑勃·胡夫是一個著名的試飛員,經常參加特技飛行表演。一次,他參加完圣地亞哥的飛行表演,飛回在洛杉磯的家。就像《航空操作》雜志中記載的那樣,在三百英尺的高空,他的飛機兩個引擎同時熄火。通過熟練的機動操作,終于成功迫降。雖然沒有人員傷亡,可是飛機還是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傷。
胡夫在緊急著落后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去檢查飛機的燃油。正如他懷疑的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所駕駛的飛機,一直都是使用汽油,而這次被換成了噴氣機煤油。
返回機場后,他找到了負責他飛機的機械師。那個年輕的機械師對他所犯的錯誤也是相當的懊惱。站在胡夫面前,兩行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由于他的疏忽,造成了一架十分昂貴的飛機的墜毀,還差點造成了三名人員傷亡。
你也許可以想象出胡夫的惱怒。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預料到這樣一位驕傲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會如何嚴厲地批評那位機械師。但是,胡夫并沒有批評這位機械師,而是把自己寬大的胳膊架到他的肩膀上說:“證明給我看,以后你都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我希望你明天能來照料的我F-51。”
家長常常會批評他們的孩子。也許你會期望我對此說“不”。但是,我并不反對這事。我只會說:“在你批評你們的孩子之前,請先去看看一篇很經典的文章《父親的忘卻》。”這篇文章最先出現在《大眾之家》的社論中。我們得到編者的同意后,把《父親的忘卻》編排在《讀者文摘·精簡版》里。
《父親的忘卻》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文章內容完全是發自肺腑的,感情真摯。這篇文章撥動了眾多讀者的心弦,反復再版,經久不衰。自從它第一次發表后,它的作者W·李溫斯通·拉恩德寫道:“它就不斷地出現在許多雜志、家庭刊物、全國報紙上。它被翻譯成了很多種語言。不同職業的人,有的來自教堂,有的來自學校,有的來自大學演講臺,都很喜歡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在電臺節目上無數次被播出。還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大學期刊和高校的雜志也轉載了這篇文章。有些時候,小小的一篇文章卻有很神奇的魅力。”
父親的忘卻
W.李溫斯通·拉恩德
我親愛的孩子,請聽我說。我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已經睡熟了,你的一只小手輕輕地枕在你的臉頰下,前額金黃微曲的小鬈發有些被汗水弄濕了。我是一個人獨自來到你房間的。剛才,我在書房看報紙的,突然一股令人窒息的自責撲向了我。我十分內疚地來到了你的床邊。
這些便是我常常掛念在腦海里的事情,我親愛的兒子,我曾對你發怒過。我也因為你容裝不整就去學校而斥責過你。我也因為你沒有擦拭干凈你的鞋子而懲罰過你。你把你的玩具亂丟在地板上的時候,我也大聲嚷嚷過你。
就連早餐的時候,我也不停地批評你。你會把食物灑落在桌子上。你吃飯的時候,把肘靠在飯桌上。吃面包的時候,你的黃油抹得太厚。當你要去玩的時候,我也正要坐火車出差,你轉過身來,揮舞著小手對我說:“親愛的爸爸,再見!”而我卻皺著眉頭說:“把背挺直些。”
我還跟蹤過你。你那時正趴在地上在玩彈彈珠的游戲,你的長襪上磨出好幾個洞來。我就當著別人的小孩的面責怪你,還把你拉了回家。長襪很貴的——只有你自己去買過長襪你才會更加珍惜!想想吧,我的兒子,從一個父親的角度!
還記得后來,當我還在書房看報的時候,你是怎樣羞怯地走到書房門口,眼神里帶著一點委屈。當時我瀏覽完報紙,很不耐煩被你打擾,而你還站在門口猶豫。“你到底想要什么?”我朝你嚷嚷。
你什么也沒有說,突然跑過來,張開你的雙臂抱住了我的脖子,親吻我。你的兩只小手緊緊地抱住我,讓我感受到了一顆只有上帝才有的憐愛之心。這顆純潔善良的心靈即使被忽略了也不會凋謝。隨后,你跑了出去,噔噔噔地跑上了樓梯。
我親愛的兒子,后來,我手中的報紙滑落到了地上,我突然感到一種無以名狀的慚愧。我竟養成了一種喜歡發現別人錯誤,懲戒別人的習慣,對待自己最親愛的兒子,我竟然養成了這么一種陋習!我這么做并不是因為我不愛你,是因為我對你的未來賦予了太多的期待。但是,在你身上仍然發現了很多善良、優秀的品質。你的那顆心靈就像遙遠地平線上升起的朝陽。這些好的品質都在你沖過來親吻我,跟我道晚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的兒子,我在黑暗中來到你的床邊,跪在你的窗前,滿心的愧疚!
這是一種無力的贖罪。我很清楚,如果在你醒著的時候告訴你這些事情,你也不會理解的。但是,明天我要成為一名真正的父親!我要和你成為死黨,和你一起經受痛苦的考驗,和你一起開懷大笑。如果我還會指責你,我說話的時候就咬舌頭。我會一直念叨這點:“他僅僅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而已!”
恐怕在我的腦子中,我已把你當成了一個成人。就像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你蜷曲在你的睡衣里,如同嬰兒一般。昨天,你還躺在你母親的懷抱中,頭靠著她的肩膀。我對你要求得太多了,太多了。
比起譴責其他人,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理解他們,我們應該努力去弄明白他們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這比批評更有益處也更能激起更大的興趣;這也能培養起同情、忍耐和善良的品質。
正如約翰遜博士所說:“就連上帝他自己,不到他臨終的那一天,是不會進行末日審判的。”
規則1:永遠也不要批評、譴責、抱怨別人。
2.處理人際關系最大的秘密
蒼天之下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別人去做事。你是否停下來仔細思考過這點?是的,這里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讓別人想去做這件事。
記住,這里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當然,你也可以拿著左輪手槍頂在別人的胸口,跟他索要他的手表;你也可以要求你的員工好好地配合你工作——通過私底下威脅他們,不好好合作的話就開除;你也可以通過扇孩子耳光或者威脅他們,讓他們做你想做的事。但是,這些粗暴的方法最后并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唯一一個能讓你為我做任何事的方法就是給你所想要的一切。
你想要什么?
史古本多·弗洛伊德說,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來源于兩個動機:性欲與想變得偉大的欲望。
約翰·杜威,美國知識最為淵博的哲學家之一,措辭稍有不同。杜威說:“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愿望就是變得重要的愿望。”記住:“變得更重要的愿望。”這意義十分重大。接下來,你會聽到更多的關于這點的說法。
你要得到什么?其實,你想要的東西并不多,只有幾樣東西是你真切想要得到的。而且你對這些東西的追求是不可否認的。絕大多數的人想得到以下東西:
1.健康和長壽
2.食物
3.睡眠
4.金錢和金錢所能購買到的東西
5.未來的生命
6.性滿足
7.孩子成才
8.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通常,絕大多數這些想要的東西都可以被滿足——除了一點。但是,這里有這么一個欲望,就如同睡眠一樣,就如同對食物的渴望一樣,這個欲望很難被滿足。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變得偉大的欲望”,是杜威所謂的“變得重要的欲望”。
林肯一次在信中寫道:“每個人都喜歡被贊美。”威廉姆·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中最深層的渴望就是被別人尊重的渴望。”他這里并是不說“愿望”,或“欲望”,或“期望”,他這里說的是,被別人尊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