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借口太多導致貧窮

患上“借口癥”

生活中,因各種借口造成的消極心態,就像瘟疫一樣毒害著我們的靈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響,極大地阻礙著人們正常潛能的發揮,使許多人未老先衰,喪失斗志,消極處世。然而,正像任何傳染病都可以治療一樣,“借口癥”這個心態病也是可以克服的。辦法之一就是用事實將借口一一駁倒,使它沒有理由在我們心中立足。

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借口是如何的荒謬。

年齡借口

兩個兒時的玩伴,十幾年后聚在一起,大家都大為感慨,于是親切地聊起來。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兩人竟都說自己已經“老”了。“現在只是為了孩子賺錢,還有十幾年就要退休養老了,沒有其他想法了。”

老天,才三十五六歲!怎么就等待退休養老呢?

怪不得我們這個社會有那么多失敗者,他們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卻隨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敗。

按說這兩位玩伴現在都具有很好的條件去設立某個目標,努力攀登。遺憾的是,他們竟然放棄了一切追求,年齡的借口和其他的交談都顯露了他們消極失敗的心態。三十五六歲就說“老”了。事實恰恰相反,三十五六歲的人生是最有作為、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人們因吸收廣泛的生活養料而比較成熟,更容易認識和把握自己。

許多大成功者,都是在30~60歲的年齡階段達到自己事業的頂峰的。北京天安制藥集團總裁呂克鍵,49歲才開始辭職創業;山東乳山百萬富翁養蚶專家辛啟泰,50歲才從海邊灘涂上尋找到成功之路;四川“蚊帳大王”楊百萬66歲才從擺小攤開始做生意;美國前總統里根73歲還參加競選。

拿破侖·希爾對2500人進行分析,發現很少有人在40歲以前取得事業上的大成功。美國著名的汽車大王福特,40歲還沒有邁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取得巨大成功之時,已過40歲。希爾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學著作時已是45歲,之后他為事業成功還奮斗了42年,當他80歲的時候還在出書。

年齡,絕不能成為不成功的借口。

工作中的借口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在我們的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 “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而堂皇。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經盡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務沒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無處不在。借口就是一塊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就是一副掩飾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有多少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啊!

尋找借口,就是把屬于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這樣的人,在企業中不會成為稱職的員工,在社會上也不是大家可信賴和尊重的人。這樣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教育和文憑的借口

“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我沒有文憑”,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實上學習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學校教育、文憑教育,僅僅是千萬條求知途徑中的一種。要知道從學校的書本上學東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來自社會大學和自學。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與文憑情況:“椰樹集團”董事長王光興,初中文憑;“果喜集團”總裁張果喜,小學文憑;治禿專家趙章光,高中文憑;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13歲開始工作,幾乎沒接受什么正規教育;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輟學;日本松下幸之助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香港富商李嘉誠,初中輟學……這些成功者的知識與能力全靠自學而來。

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對成功有幫助,沒有受到學校教育、沒有文憑的人,只要愿意,自學永遠不晚。

資金借口

“我沒有資金,所以我不能成功……”

事實是,有資金可以幫助我們成功,但沒有資金,只要想辦法同樣可以創業賺錢,同樣可以成功。其實,資金來源途徑很多:積少成多地積累,大雪球是由小雪球滾成的;向親朋好友借錢集資;尋找一個能生財的門路;抓住機會找銀行貸款;或找有錢單位和個人合伙;集資入股……許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個人的資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銀行、信用社以及社會閑散資金。

失敗者大都喜歡找借口,成功者卻大都拒絕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為借口的原因或困難挑戰。富蘭克林·羅斯福因患小兒麻痹癥而下身癱瘓,他是最有資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以信心、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向一切困難挑戰,居然沖破美國傳統束縛,連任四屆美國總統。他以病殘之軀,在美國歷史上,也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成功篇章。

此外,還有“運氣”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際關系”借口等。希爾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將一位個性分析專家編的借口表列出來,竟然有50個之多(在下一節里,我們會繼續就失敗者的著名托詞作出探討)。希爾說:“找借口解釋失敗是全人類的慣常做法。這種做法同人類歷史一樣源遠流長,且對成功有著致命的破壞力。”

思路突破:不找借口找原因,不找借口找方法

當你面對失敗時,不要尋找借口,而應找出失敗的原因。

一個人做事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就算沒有大失敗,也會有小挫折。而每個人面對失敗的態度也都不一樣,有些人不把失敗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拼命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他的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后腿、家人不幫忙,或是身體不好、運氣不佳等。在現實生活中,不把失敗當一回事的人實在不多,而這種人也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如果他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算有過人的意志也沒用。但不敢面對失敗,老是為失敗尋找借口,也不能獲得成功。

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的人一般都不承認自己的能力有問題,固然有很多失敗是來自于客觀因素,是無法避免的,但大部分失敗卻都是因主觀原因造成的。

面對失敗是件痛苦的事,就如同自己拿著刀割傷自己一樣,但不這樣做又能如何?人要追求成功就必須找出失敗的原因來,以便對癥下藥。

要找出失敗的原因并不很容易,因為人常會下意識地逃避,因此應雙管齊下,自己檢討,也請別人批評。自己檢討是主觀的,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別人批評是客觀的,當然也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兩者相比較,便能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了,這些原因一定和你的個性、智慧、能力有關。你應該好好分析這些問題,誠實地面對,并自我修正。如果能這么做,那你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并且成功得比較快。如果一碰上失敗就找借口,那你失敗的機會很可能會多于成功的機會,因為你并未從根本上解決“病因”,當然也就要時常發病了!

50個著名托詞

制造托詞來解釋失敗,這是人們慣常的做法。這種習慣與人類的歷史同樣古老,這是成功的致命傷!為何人們不放棄他們喜愛的托詞?答案是明顯的。人們之所以會保護他們的托詞,是因為托詞是他們制造的!

不成功的人有一種共同的性格特征,他們知道失敗的原因,并且有一套托詞。

少數托詞由事實證明是有道理的,但是托詞不能當錢用!世界只希望知道一件事:你成功了沒有?

一個性格分析家編了一份常用的托詞單子,你在讀這份單子時,請細心檢討自己,從而判定這些托詞中有多少是你自己常用的。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虛偽與無能,你就必須毫不猶豫地拋棄它們,從而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向成功發起沖刺。

假如我年輕些……

假如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假如我生來富有……

假如我能碰到“貴人”……

假如我具有別人的才能……

假如我沒有家累……

假如我有足夠的“勢力”……

假如我有錢……

假如我受過良好教育……

假如我找得到工作……

假如我身體健康……

假如我有時間……

假如生能逢時……

假如人家了解我……

假如周遭情況不同……

假如能重活一遍……

假如我不在乎“他們”說的話……

假如過去讓我有機會……

假如我現在有機會……

假如他人沒有“懷恨我”……

假如沒有任何事阻礙我……

假如我沒有這么多煩惱……

假如我嫁(娶)對人……

假如人們不這么笨……

假如我的家人不這么奢侈……

假如我對自己有信心……

假如我不是時運不濟……

假如我不是生來命運不佳……

假如“該是什么就會是什么”是不正確的……

假如我不用這么辛苦工作……

假如我沒有損失我的財產……

假如我敢維護自己的權利……

假如我曾把握機會……

假如沒有人刺激我……

假如我不用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

假如我可以存點錢……

假如老板賞識我……

假如有人能幫助我……

假如我的家人了解我……

假如我住在大都市……

假如我能早一步……

假如我有空……

假如我有他人的個性……

假如我不這么胖……

假如人家知道我的才能……

假如我能有個“機會”……

假如我能償清債務……

假如我沒有失敗……

假如我知道該怎么做……

假如沒有人反對我……

朋友,你還要說什么呢?所有這些都只能證明你是弱者!還不行動,更待何時?如果人有勇氣正視自我,看清自我,則完全可以發現錯誤,并加以改正。

制造托詞來解釋失敗,這是我們慣常的做法。這種習慣與人類的歷史同樣古老,這是成功的致命傷!為何人們不放棄他們喜愛的托詞?答案是明顯的。人們之所以會保護他們的托詞,是因為托詞是他們制造的!

思路突破:莫讓托詞成習慣

制造借口是人類的習慣,這種習慣是難于打破的。柏拉圖說過:“征服自己是最大的勝利,被自己所征服是最大的恥辱和邪惡。”

另一位哲學家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說:“當我發現別人最丑陋的一面正是我自己本性的反映時,我大為驚訝。”艾樂勃·赫巴德說:“我對自己一向是個謎,為何人們用這么多的時間制造借口以掩飾他們的弱點,并且故意愚弄自己?如果用在正確的用途上,這些時間足夠矯正這些弱點,那時便不需要借口了。”

以往你也許有一種合理的借口,不去追求你的理想,但是這一借口現在應該拋棄了,因為你已經有了開啟人生財富之門的萬能鑰匙。

這把萬能鑰匙是無形的,卻是強大有力的!對你而言,它是所有欲望的金杖。使用這把鑰匙,不會受到處罰;但是如果你不使用它,則必須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失敗。如果你使用這把鑰匙,將會獲得極大的報酬。

這種報酬是值得你全力以赴的。你愿意從此開始,對吧?相信你自己!

你一定會成功的!

財富不和借口在一起

人在致富問題上總是哀嘆:“我天生沒有什么野心,不是發財的料。”這是一種典型的借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有人天生注定要發大財,但人人都可以做發財夢,激發發財的野心。要知道,許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從形成謀財的“野心”開始的。

在現今的經濟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發財,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的美夢。但是,很多人很快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于是生活就失去了動力,以后的生活就是往下混了,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這就是他們失敗而默默無聞的原因。只要不放棄雄心,即使你一輩子都沒有實現你的發財夢,你也會覺得沒有虛度此生。更何況你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獲。拿破侖·希爾把致富的過程總結為六大步驟:

第一,牢記你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數目。

第二,決定一下,你要付出什么以求報償。

第三,設定你想擁有所渴望金錢的確切日期。

第四,草擬實現渴望的確切計劃,并且立即行動,不論你準備妥當與否,都要將計劃付諸實施。

第五,簡單明了地寫下你想獲得的金錢數目及獲得這筆錢的時限。

第六,一天朗讀兩遍你寫好的告白,早晨起床時念一遍,晚上睡覺前念一遍。

這六大步驟的核心就是要行動,任何偉大的財富追求只有在行動中才會變為現實。

由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執著地堅持自己創富的信念,保持昂揚的斗志,讓夢想煥發驚人的力量,推動我們永往直前,切莫讓“沒有發財的命”之類的想法演化成一種借口,從而成為制約你創造財富的枷鎖。

思路突破:野心多少有一點

廣東陽西縣(深圳光明)魚粉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廣富當年就是一個漁民,后為魚販,常在廣州洲頭咀碼頭和一德路水產市場售賣魚蝦,經常血本無歸。經過多少次的跌跌撞撞之后,陳廣富開始認識到,要發展就要充分利用當地海邊資源,通過招商引資走以商帶家、以工促農、農工商齊發展之路。說干就干的陳廣富,先是創辦了儒洞海發水產貿易部,進行水產品加工貿易,然后投入500萬元,與漁民合資、聯營造船60艘共同發展漁業產業。后來,他又邀請深圳光明農場加盟建立陽西縣(深圳光明)魚粉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500萬元,把原來簡單機械加工改為進口丹麥濕法魚粉加工設備(3條流水線),這些設備和所采用的技術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年產魚粉1萬多噸,魚油1000多噸,產值5000多萬元。隨后又投入2300萬元建成2條飼料生產線,年產各種飼料8萬多噸,產值4000多萬元。他一手創辦的陽西縣(深圳光明)魚粉有限公司從而成為廣東省首批20家農業龍頭企業之一。

從陳廣富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要致富,首先得敢致富。恰恰這一點是許多人缺乏的,也是許多人所忽視的。只有敢于亮出致富的旗幟,敢于采取致富的行動,才有可能走上富裕的道路。

執行力在借口中擱淺

成功者總在做事,失敗者總在許愿。一個人如果認真考慮過他所負擔的責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說,他會立即采取行動。個人的行動是我們唯一有能力支配的東西,千萬別讓自己的執行力在借口中擱淺。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時刻為成功做準備。但有的人從小養成了拖沓的習慣,并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辭來掩蓋,說什么“我正在分析”。可是數個月過去了,他們還在分析,而沒有絲毫執行的跡象。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受到某種被稱為“分析麻痹癥”的病毒的侵蝕,這樣只會使他們越陷越深,永遠也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另外一種人愛以“我正在準備”做掩護,一個月過去了,他們仍然在準備,好多個月過去了,他們還沒有準備充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正在受到某種被稱為“借口”的缺點的侵蝕,他們不斷為自己制造借口。

有一首著名的詩是這樣寫的:

他在月亮下睡覺,

他在太陽下取暖,

他總是說要去做什么,

但什么也沒做就死了。

當我們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當我成為一個大人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等我們讀完大學之后,我們又說,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當我們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們又會說,當我結婚的時候……然后我們又會說,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并得到快樂;當我們退休的時候,真正步入了我們的晚年,我們看到了什么?我們看到了生活已經從我們的眼前走過去了!

什么時候了?我們在哪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時間是現在,我們在這里,讓我們充分利用此時此刻。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計劃未來,相反,這正意味著我們需要計劃未來。如果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時此刻,立即行動,我們就是在播種未來的種子,難道不是嗎?

生活中最可悲、最無用的話語莫過于“它本來可以這樣的”、“我本來應該”、“我本來能夠”、“如果當時我……該多好啊”。生命不是開玩笑,從來就沒有虛擬語氣的說法。我們之所以會把問題擱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還沒有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這也是我們事后后悔時痛苦不堪的原因。

成功者總在做事,失敗者總在許愿。一個人如果認真考慮過他所負擔的責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說,他會立即采取行動。個人的行動是我們唯一有能力支配的東西,千萬別讓自己的執行力在借口中擱淺。

研究、準備是必要的,但總也走不出這種狀態和過程則是不對的。許多機會稍縱即逝,時勢也總在發生變化,生活不會靜態地耐心等待著你準備得十全十美,完全到位。研究、準備下去,永遠不去執行,到頭來,除了一頭白發之外我們將一無所獲。

思路突破:執行,不找任何借口

在美國西點軍校,軍官向學員下達指令時,學員必須重復一遍軍官的指令,然后軍官問道:“有什么問題嗎?”學員通常的回答只能是:“沒有,長官。”學員的回答就是作出承諾,就是接受了軍官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就連站軍姿、行軍禮等千篇一律的訓練,都無一不是在培養學員的意志力、責任心和自制力。在這樣的訓練中,西點軍校的文化慢慢滲透到每一個學員的思想深處。它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你,讓你總是具有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斗志。

喜歡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國國家足球隊向來以作風頑強著稱,因而在世界賽場上成績斐然。德國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任務方面執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或全隊困難時也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借口。你可以說他們死板、機械,也可以說他們沒有創造力,不懂足球藝術。但成績說明一切,至少在這一點上,作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執行力文化的特質。無論是足球隊還是個人,如果沒有完美的執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創造力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成績。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細節。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伙計們,我要在倉庫后面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么多。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伙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后面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鐘后開始議論我為什么要他們挖這么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伙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干挖戰壕這么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后,有個伙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后離開這里吧。那個老畜牲想用戰壕干什么都沒關系。' ”

最后,巴頓寫道:“那個伙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務的人。”對我們而言,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使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夢想創造財富的年輕人,更應當注意,執行高于一切空談,因為空談只會讓財富離你而去。朋友,記住,不要用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借錢的學問

西方生意經中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錢去發財,聰明的人都善于借別人的錢去賺錢。現實中,很多人想創富,但又抹不開面子去跟別人借錢,導致財富無法拓展。即便是決定向別人借錢,也要羅列出一大堆借口,這對問題的解決實際毫無幫助,反而會阻礙了自己的發展。人心里應該明白,抹不開面子本身已是一種借口,重要的是如何突破自己。

向別人借錢,總覺得難以啟齒。其實,向人借錢應當直截了當地提出來,不必啰里啰嗦地向對方解釋這解釋那。對方愿意的話,你不用多說他也會借給你。反之,即使你有縱橫家的口才也不能幫自己借到一分錢。你直接提出借錢,對方不答應,你只要說聲“沒關系”也就是了,談不上什么尷尬下不了臺。如果你先講了一大堆借口,對方卻依舊拒絕了,這樣反而使雙方都很尷尬。借錢給對方時,雙方應先協商好還錢日期和利息等事項,這樣就不至于讓對方產生“受人施舍”的感覺,心理上的障礙就可以順利地排除,朋友之間也不至于出現裂痕。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伸手向人借錢是一件十分難堪的事。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缺錢花是不體面的”這種心理在作怪。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向人借錢時,總是不好意思開口。在向人借錢之前,先做一番充分的思想準備,包括考慮怎樣拉開話題,怎樣過渡到借錢之事上來等。而當真正面對借錢對象時,卻覺得最要緊的那句話猶若千鈞重擔壓住了舌尖,難以吐出。結果,彼此都道了“再見”了,還是沒提借錢之事!

有些人則有他們的“絕招”。向人借錢時,總要竭力掩飾缺錢花的真相,非要編出些“體面”的借口才行,諸如“××借了我的錢到了期仍未歸還”、“我銀行里有錢,但取款不方便。先向你借一點,過幾天薪水來了就給你”、“這次出門錢帶少了點”等,舉不勝舉。其實,這些借口都是毫無必要的。卡耐基曾這樣對人們說:“你借錢的對象并不介意這些,他們十分明白你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以挽回些面子。他(她)若愿意幫助你,是不會追究你缺錢的原因的,也不會因為你向他(她)借錢就小看你。如果他(她)要蔑視你的話,你找借口,他(她)反倒在心里譏笑你。”因此,借錢時無須繞彎子,不妨開門見山地提出來。

思路突破:借別人的錢來適勢

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哈羅德森說:“別人的錢是我成功的鑰匙。把別人的錢和別人的努力結合起來,再加上你自己的夢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案,然后,你再走上舞臺,盡情地指揮你那奇妙的經濟管弦樂隊。其結果是,在你自己的眼里,會認為不過這是雕蟲小技,或者說不過是借別人的雞下了蛋。然而,世人卻認為你出奇制勝,大獲成功。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想到,竟能用別人的錢為自己做買賣賺錢。”

沒有本錢怎樣發大財呢?借貸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當然,借錢就得付出利息,但你不要害怕,你利用別人的錢來賺錢,你贏得的部分,可能遠遠超出了你所付的利息。

美國船王丹尼爾·洛維格的第一桶金,乃至他后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都是借雞生的“金蛋”。可以說,他整個事業的發展是和銀行分不開的。

當他第一次跨進銀行的大門,人家看到他那磨破了的襯衫領子,又見他沒有什么可做抵押的,自然拒絕了他的申請。

他又來到大通銀行,千方百計總算見到了該銀行的總裁。他對總裁說,他把貨輪買到后,立即改裝成油輪,他已把這艘尚未買下的船租給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給的租金,就用來分期還他要借的這筆貸款。他說他可以把租契交給銀行,由銀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這樣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許多銀行聽了洛維格的想法,都覺得荒唐可笑。大通銀行的總裁卻不那么認為。他想,洛維格一文不名,也許沒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可靠的。拿著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錢,這自然會十分穩妥。

洛維格終于貸到了第一筆款。他買下了他想要的舊貨輪,把它改成油輪,租給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這艘船作抵押,借了另一筆款,從而又買了一艘船。

洛維格的成功與精明之處,就在于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來增強自己的信用,從而成功地借到了錢。

這種情形繼續了幾年,每當一筆貸款付清時,他就成了這條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銀行拿走,順順當當進了自己的腰包。

當洛維格的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他嫌這樣貸款賺錢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構思出了更加絕妙的借貸方式。

他設計一艘油輪或其他用途的船,在還沒有開工建造,還處在圖紙階段時,他就找好一位主顧,與他簽約,答應在船完工后把它租給他。然后洛維格才拿著船租契約,到銀行去貸款造船。

他先租借別人的碼頭和船塢,繼而借銀行的錢造自己的船。不久后,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就這樣,洛維格靠著銀行的貸款,爬上了自己事業的巔峰。

財富源自積累

許多人不懂得資金的積累是創富的必備條件,他們揮霍無度。“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財富不是靠積累而是靠豪奪而得到的……”這些都是失敗者的借口,要知道,大錢都是由小錢積累起來的。你平日忽視的一塊錢,就可能帶有巨大的魔力。

有許多年輕人經常夸耀說,他們每月可以賺很多的錢,但拿到之后總是花個精光,他們從來不愿存一分錢。有了這種習慣的年輕人到了晚年,也剩不下幾個錢,他們晚年的景象必定會十分凄涼!

許多年輕人往往把本來應該用于發展事業的資本,用到時髦的嗜好或娛樂方面。如果他們能把這些不必要的花費節省下來,積少成多,一定可以為將來事業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年輕人之所以一踏入社會就花錢如流水,胡亂揮霍,是因為他們從不知道金錢對于事業的價值。他們胡亂花錢的目的只是想讓別人覺得自己“闊氣”。

即使是在隆冬季節,當他們與女友約會時,也非得買些價格昂貴的鮮花或各種糖果等小玩意。他們也許不曾想到,這樣費盡心機、花費錢財追來的妻子,將來也絕不會幫他們積蓄錢財,而只會花錢如流水。一旦他們品嘗了揮霍帶來的惡果,便又開始埋怨當初的惡習,緊接著,不懂積蓄等又成為他們的現成借口,于是繼續借著它們去掩飾一生不能成功的現實。

思路突破:一枚銅幣的魔力

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在大街上捉到一只老鼠。他把老鼠送到一家藥鋪,得到一枚銅幣。他用這枚銅幣買了一點糖漿,兌上水給花匠們喝后,花匠們每人送他一束鮮花。他賣掉這些鮮花,便積聚了8個銅幣,買了一些糖果。

一天,風雨交加,御花園里滿地都是被狂風吹落的枯枝敗葉。年輕人對園丁說:“如果這些斷枝落葉全歸我,我可以把花園打掃干凈。”園丁們很樂意:“先生,你都拿去吧!”年輕人走到一群玩耍的兒童中間,分給他們糖果,頃刻之間,他們幫他把所有的斷枝敗葉撿拾一空。皇家廚工到御花園門口看到這堆柴火,便買下運走,年輕人得到了16個銅幣。

年輕人在離城不遠的地方擺了一個水罐,供應500個割草工人飲水。不久他又結識了一個商人,商人告訴他:“明天有個馬販子帶400匹馬進城。”聽了商人的話,他對割草工人說:“今天請你們每人給我一捆草,行嗎?”工人們很感激年輕人為他們提供飲水,便都很慷慨地說:“行!”馬販子來后,需要買飼料,只有年輕人這里草多,他便出1000個銅幣買下了這個年輕人的500捆草。

幾年后,年輕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他發家的本錢是用一只老鼠換來的一枚銅幣。很多時候,富翁就誕生在我們身邊,那些做小生意的人說不定哪天就成了大商人。

以上這個小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積累資金的方式。即使是一枚看似平常的銅錢,也身具驚人的魔力,只要我們懂得利用它,就可以憑借微不足道的資金實現我們的創富計劃。這對于那些大肆揮霍、不懂得積累的人們來說是一個警醒:當他們再一次埋怨沒有創富的資本時,這本身已構不成一個理由!

苦等機遇降臨

有一句美國諺語說:“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坐待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幸運也會從后窗進來。”只有敢于沖鋒、主動進攻的人,才能抓住勝利的時機。機遇不會落在守株待兔者的頭上。

機遇之神經常敲響大門,但人們可能不敢去開啟,因為他們開始猶豫,害怕敲門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但就是在猶豫的剎那間,機遇之神溜走了。然后人們又開始悔恨:為什么自己沒有抓住機遇?這樣的情況我們每天都會耳聞目睹。很多人在機會降臨的時候猶豫不決,在機會轉瞬即逝之后又開始悔恨。

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正坐在樹樁上抽煙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干什么呢?”

這位老農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焚燒的干草給點著了。”

“真是奇跡!現在您準備做什么?”

“我正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里翻出來。”

這位老農是坐等機會者。他這樣坐等機會,也許偶爾有機會光顧于他,但不會很多,所以他只能這樣僥幸地茍且偷生。而探險家則是主動尋找機會者,機會出現,就會一鳴驚人,成為響當當的成功者。顯然,青年人應該有探險家的精神。如果你失業,不要希望差事會自動上門,不要期待政府、工會會打電話請你去上班,或期待解聘你的公司會請你吃回頭草,天下沒有這么好的事情。

人們總是這樣說:“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或者是:“為什么我的機會那么少?”其實這種想法都很可憐。只要世界還在變,機會就是無限的。朋友,拋開顧慮,創造你的機遇吧!跨出第一步,闖進機遇的網絡之中,任由機遇把你帶到遙遠的地方去。不要怕,因為機遇往往在無畏的人面前出現。

思路突破:成功機會不會自動降臨

有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她的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就一直夢寐以求要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才干,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親近她并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只要有人愿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沒做,而是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么奇跡也沒有出現。

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面去搜尋人,相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另一個名叫辛迪的女孩卻實現了這樣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迪并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出現。她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學的舞臺藝術系上夜校。畢業之后,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但是,每一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復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是不會雇用的。”但是,她不愿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面的雜志,最后終于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臺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雪都沒有關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干什么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北達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2年,最后在洛杉磯的電視臺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5年,她終于得到提升,成為了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西爾維亞那種失敗者的思路和辛迪成功者的觀點正好背道而馳。她們的分歧點就在于,西爾維亞在10年當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機會,期望時來運轉,然而時光卻流逝了。而辛迪則是采取行動。首先,她充實了自己;然后,在北達科他州受到了訓練;接著,在洛杉磯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最后,終于實現了理想。

失敗者談起別人獲得的成功總會憤憤不平地說:“人家有好的運氣。”他們不采取行動,總是等待著有一天他們會走運,他們把成功看作降臨在“幸運兒”頭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勤奮的人,他們從來都不指望運氣的降臨,只是忙于解決問題,忙于把事情做好。

◆心理自測

你有多大的野心

小心閱讀以下25個問題時,從“對”、“很難說”、“不對”3個答案中選一個最恰當的。如果從未遇到問題中的情況,請想象如果面臨這種狀況時,你的反應如何,再作答。

1.和自己資質相同的人卻比自己成功,對此感到憤怒。

很難說

不對

2.認為自己的業績得到重視是非常重要的事。

很難說

不對

3.對自己有益的節目雖然不太有趣,但還是會看。

很難說

不對

4.參加訓練,努力改善自己的弱點。

很難說

不對

5.感受得到解決難題的魅力。

很難說

不對

6.始終有一個希望達成的目標。

很難說

不對

7.經常在休假日工作。

很難說

不對

8.想知道自己的成績為什么老是不進步。

很難說

不對

9.在校時,從未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

很難說

不對

10.認為自己不是個對輸贏有風度的人。

很難說

不對

11.喜歡拿自己的成績和別人作比較。

很難說

不對

12.仍熱心去做幾乎不受好評的工作。

很難說

不對

13.在乎自己受到批評。

很難說

不對

14.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滿。

很難說

不對

15.在校時,想在班上拿到好成績。

很難說

不對

16.認為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人沒有出息。

很難說

不對

17.認為游戲的樂趣在于獲勝。

很難說

不對

18.出人頭地比其他任何事都來得重要。

很難說

不對

19.認為從事穩定但際遇機會少的公務員,不如有冒險性但際遇機會大的職業。

很難說

不對

20.想在團體中當領導者。

很難說

不對

21.喜歡業績好的人。

很難說

不對

22.想比雙親更成功。

對很難說

不對

23.如果你是運動選手,絕不想參加已經知道穩拿最后一名的比賽。

很難說

不對

24.如果你是董事長,會努力勝過公司所有員工。

很難說

不對

25.只有在成績優異時,才對自己感到滿意。

很難說

不對

計分

回答“對”得2分,“很難說”1分,“不對”0分,將25題的得分加起來就是測驗的總分。從下表可看出你的野心大不大(先找出屬于你的年齡欄)。

解答

非常強——野心很大,喜歡透過成績提高自我評價。可是如果野心過大,成績反而會帶來負作用,因此今后要努力壓制拼命提高成績的行動。

強——也有點受成績擺布,愛以成績評定好壞。但是與其說強大的野心是提升成績的動力,不如說它是阻力。要好好想清楚。

普通(尚可)——野心于平均水準中,還不算太糟。

普通(稍低)——不是很注重成績的高低,對自己的能力也能有客觀的評斷。

很弱——野心在生活中沒有半點用處。你也不想以特別的成績得到特殊評價,但缺乏爭取好成績的沖勁,這對工作會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你工作缺乏野心,很難獲得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大渡口区| 庆云县| 新田县| 侯马市| 达州市| 阿坝县| 定西市| 锡林浩特市| 锦屏县| 岢岚县| 丹寨县| 大埔区| 岐山县| 清流县| 商丘市| 辰溪县| 当涂县| 尼勒克县| 南开区| 柳林县| 密云县| 溧阳市| 德昌县| 江川县| 盐亭县| 汉川市| 山阴县| 忻城县| 玉田县| 黑龙江省| 库伦旗| 平阳县| 滨州市| 醴陵市| 都安| 金寨县| 德钦县| 邯郸市| 大城县| 平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