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點軍校經典法則大全集
- 青丘
- 4162字
- 2019-01-03 12:59:39
在困境中,更要勇敢出擊
勇敢就是在面臨危險的時候臨危不懼,就是客觀評估風險之后的果斷行動,就是在困難面前絕不后退,就是在狂風暴雨里始終走在最前面。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當膽小者掉頭逃跑了的時候,勇敢者選擇的卻是越是危險越向前。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遇艱難險阻。問題是,有的人在面臨困難時,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將困難視為生活中的一種考驗,并從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力;而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首先就會畏懼退縮,并且抱怨,他們把困難當做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一個不成熟的人隨時可以把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礙,然后期望自己能享受特別的待遇。成熟的人則不然,他們先認清自己的不同之處,然后看是要接受它們,還是應加以改進。
美國南北戰爭時的名將格蘭特有“戰場上的想象大師”之稱,他創造了無數影響后人的經典戰役。在維克斯堡戰役中,格蘭特曾經歷兩次失敗,但他沒有氣餒,而是再次進行了精心策劃。格蘭特在仔細地研究過地圖,聆聽過大家談論維克斯堡后,對部下說出了他決定再次攻打維克斯堡的意圖。大多數人都反對他再這樣做,說他的計劃太冒險了。他們說,格蘭特的計劃會毀掉北方打勝這場戰爭的全部可能性。但是,格蘭特還是出兵來到密西西比河西岸,從維克斯堡城前經過。他讓部隊在城南的一個地方乘上炮艦,渡過了河。部隊在東岸登陸,在司令官的催促下,向內陸突進。為了閃電般地襲擊敵軍,任何非必需的物品都不準攜帶。格蘭特本人只帶了一把梳子和一柄牙刷,沒有替換的衣服,沒有毯子,甚至沒有坐騎,軍隊從維克斯堡南面向內陸進發。格蘭特在城北的活動已經麻痹了南方軍,他們不明白他在要塞南面登陸的用意。南方軍指揮官慌忙南下,想摧毀格蘭特的給養線,卻發現根本沒有什么給養線。因為格蘭特違背了一條基本的作戰原則:進攻部隊的活動不能脫離掩護得很好的給養基地。他完全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他以這片土地為生,一邊前進,一邊就地征集他所需要的食物和馬匹。這場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南北雙方力量的對比,是使北方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莎士比亞說:“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大膽嘗試常常會帶給你更多的機會。在困境中,不要把自己當做老鼠,否則肯定會被貓吃掉。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境,貧窮就是其中之一。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是愛荷華一名鐵匠的兒子,后來又成了孤兒;IBM的董事長托馬斯·沃森,年輕時曾擔任過簿記員,每星期只賺兩美元。但是貧窮并沒有成為他們成功的障礙。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面,因此根本沒有時間去自憐。
有時這種困境表現為疾病,或者某種身體的缺陷。羅伯·路易·史蒂文森,他一生多病,卻不愿讓疾病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與他交往的人,都認為他十分開朗、有精力,并且他所寫的每一行文字也充分流露出這種精神。正是由于他不愿向身體的缺陷屈服,因此他的文學作品更精彩,更豐厚。
有個男孩,長得十分高大英俊,就是自小患有口吃的毛病。他在學校里的成績一向很好,也很受同學們歡迎。從小學開始,他的父母就為他找過許多心理專家和口吃治療專家來幫忙,卻都沒有什么成效。
一天,男孩回家興致勃勃地告訴父母,說他將代表全體畢業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辭,并開始著手準備演講稿。男孩的父母也提供不少意見幫助他準備,但一直都沒有提到該如何在演講時避免口吃這個毛病。畢業典禮的當天晚上,男孩起立,開始發表演講。他站得挺直、端正,會場觀眾都鴉雀無聲地注視著他,因為許多人都知道男孩患有口吃的毛病。男孩一開始講得很慢,但很有信心,接著便很順利地把15分鐘的演講說完,沒有絲毫停頓或含混不清的地方。等他演講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男孩患有口吃,而他卻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將演講進行得如此完美。
歷史上還有著無數克服自身困難與缺陷而取得偉大成就的光輝事跡。貝多芬30歲便失去了聽覺,耳朵聾到聽不見一個音節的程度,但他仍為世界譜寫了宏偉壯麗的《第九交響樂》。托馬斯·愛迪生是個聾子,他要聽到自己發明的留聲機唱片的聲音,只能靠用牙齒咬住留聲機盒子的邊緣,通過頭蓋骨骨頭受到震動,才得到聲響的感覺。
美國科學家弗羅斯特教授不屈不撓地苦斗了25年,硬是用數學方法推算出太空星群以及銀河系的活動、變化規律,他是個盲人,看不見他終生熱愛著的天空。英國辭典編纂家塞繆爾·約翰生視力衰弱,但他頑強地編纂了全世界第一本真正堪稱偉大的《英語詞典》。英國大詩人密爾頓最完美的杰作也是誕生于他雙目失明之后。達爾文被病魔纏身40年,可是他從未間斷過對改變整個世界觀念的科學預想的探索。愛默生一身多病,包括患有眼疾,但是他留下了美國文學史上第一流的詩文集。查理斯·狄更斯,病魔沒有一刻離開過他,卻正是他在小說中為世界創造了許多最健康的人物。莫里哀有肺結核,米開朗基羅腸功能紊亂,易卜生有糖尿病……或許你對這些都不屑一顧,你會覺得自己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克服,那么下面的例子你一定會感動。
埃及著名文學家塔哈·侯賽因,號稱“阿拉伯文學之柱”,他代表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阿拉伯文學的新方向。但就是這樣一位偉大文豪,竟是一位雙目失明的人。塔哈由于患眼疾,在三四歲時就雙目失明。但性格倔強的小塔哈,沒有向命運屈服,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闖出了一條光明之路。他刻苦認真地學習,課余時間從不荒廢。他經常到鄰居中間,學習來自民間的淳樸、生動的語言。他聽別人朗誦詩歌,就默默在心里記下,并請別人幫助自己朗讀。這一切為他進入大學進一步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塔哈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著名的埃及大學,畢業時獲得了埃及歷史上第一個博士學位,并得到國王的親準,到法國巴黎留學,后又獲法國的博士學位。
塔哈通過個人不懈的努力和奮斗,為阿拉伯文學寶庫留下了不朽的偉大詩篇。
愛爾蘭著名作家、詩人斯蒂·布朗一生中用左腳趾寫成了5部巨著,其間的艱辛不言而喻。布朗生下來就全身癱瘓,頭、身體、四肢不能動彈,不會說話,長到5歲還不會走路。但5歲的小布朗就會用左腳趾夾著粉筆在地上亂畫了。在母親的耐心教導下,布朗學會了26個字母,并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布朗努力克服因身體殘疾帶來的不便,用超出常人的毅力,進行刻苦頑強的磨煉,學會了用左腳打字、畫畫,也開始了作文和寫詩。他寫作時,自己坐在高椅上,把打字機放在地上,用左腳上紙、下紙、打字、整理稿紙。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創作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尤其是他的自傳體小說《生不逢辰》面世后,轟動了世界文壇,被譯成了15種文字,廣泛流傳,并且拍成電影,鼓舞著世界人民。這位一生都在與病魔做著頑強斗爭的偉大詩人和作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一直都在寫作,直到他最后完成了小說《錦繡前程》,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困難并不能成為借口。貝多芬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憑著堅強的意志力和無比的勇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成就偉業。和困難一樣,逆境也不應成為成功的阻力。“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說的就是逆境造就人才,許多家境貧寒、環境不利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而最終取得成功。
逆境是把雙刃劍,它既能使人堅強,也能使人脆弱,從來沒有人能在經歷逆境后而毫無改變。只是有的人能夠戰勝和超越逆境并站立起來,而有些人則被逆境擊垮。在逆境中站起來的是強者,正如魯迅所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古今中外,強者戰勝逆境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而被逆境擊垮的則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難和威脅,只看到所遭受的損失,只會后悔自己的行為或怨天尤人,因而整天處于焦慮不安、悲觀失望、精神沮喪等情緒之中;而強者卻能戰勝逆境,堅持到最后。
只有經歷了風雨的彩虹才會放出美麗的光彩,只有從困境中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好事多磨”,人世間最多磨的好事莫過于愛情了。古往今來,多少真心相愛的人卻遇到重重逆境,屈服者有之,自殺者有之,相思成病者亦有之。如果說“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愛情悲劇的典范,那么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外國愛情悲劇的代表。他們是愛情逆境的勇敢抗爭者,可謂是愛情上的強者,但悲慘的是,他們最終是以死來求得愛情的圓滿。他們不是真正的強者,是悲壯的強者。真正的強者是勇敢地與逆境抗爭,并最終贏得真正的愛情。就這一標準而言,在愛情上真正的強者莫過于宋慶齡與孫中山。宋慶齡與孫中山的愛情故事世人皆知,人們都被宋慶齡那不畏家庭阻力、勇敢地追求愛情的強者風范深深打動。那么,宋慶齡以及與她相同的愛情上的強者的風范來源于什么呢?是什么讓她們突破逆境的呢?
首先,強者對愛情的追求有明確的獨立性。獨立性是思維的獨立性與意志的自覺性有機結合的心理品質。孫中山坦蕩正直,以為天下人民謀幸福為己任,一生致力于民主和革命事業,他的人品在海內外中國人中都是有口皆碑的。正是這些品質打動了大家閨秀宋慶齡。她認準了自己選擇的愛情是正確的,不因別人的阻撓和反對而動搖。
其次,強者在高壓下對愛情有正確的決斷能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高壓下個體反而選擇了與壓力完全相反的對象,這是一種叛逆心理,這種心理是對高壓的逆反。對于真正的強者來說,這種逆反卻是理智清醒的反抗,他們能清醒地判斷壓力的程度,然后采取理智的方式頂住壓力,而不輕易采取以死抗爭的對策,因為死是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的。為了獲得自己真正的愛情,他們對壓力有極強的心理承受力。
最后,強者能采取應付壓力的理智行動,去到達愛河的彼岸。梁山伯與祝英臺也向愛情的阻力反抗,但是他們采取的是不理性的行動,而真正的強者采取的是理智的行動,即采取巧妙的方式避開壓力。宋慶齡在被鎖在家中的情況下,不是以死抗爭,而是想辦法與身處日本的孫中山謀得見面,并在女傭人的幫助下,在一個靜靜的夜晚,偷偷地打開窗戶跳下陽臺,利用床單結繩,順繩墜下二樓,翻墻而出,乘船去日本與孫中山完婚。這種理智的反抗行為,浸透著宋慶齡的聰明智慧,不失為是強者的獨特風范。
逆境不會持久,而強者必將勝利。逆境,是阻止人前進的阻力,同時也是造就強者的動力。肖伯納對那些時常抱怨逆境的人很不耐煩。他說:“人們時常抱怨自己的環境不順利,使他們沒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這種說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環境,可以制造出一個來啊!”面對困難與逆境,我們要勇敢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