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手中的壞牌
- 宿春禮 邢群麟
- 23字
- 2019-01-03 11:51:29
第二章 選擇不了好的起點,但可以贏一個漂亮的終點
挑戰極限,和“不可能”過招
不要對還沒有打的牌局說“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十分有趣的動物,叫做大黃蜂,曾經有許多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社會行為學家聯合起來研究這種生物。
根據生物學的觀點,所有會飛的動物必然是體態輕盈、翅膀十分寬大的,而大黃蜂這種生物的狀況卻正好跟這個理論相反。大黃蜂的身軀十分笨重,而翅膀卻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學的理論來說,大黃蜂是絕對飛不起來的。而物理學家的論調則是,大黃蜂的身體與翅膀的比例,根據流體力學的觀點,同樣是絕對沒有飛行的可能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黃蜂,卻沒有一只是不能飛的,甚至它飛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飛的動物慢。這種現象,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學家們開的一個很大的玩笑。最后,社會行為學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黃蜂根本不懂生物學與流體力學,每一只大黃蜂在它長大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飛起來去覓食,否則必定會活活餓死!這正是大黃蜂之所以能夠飛得那么好的奧秘。
由此可見,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不可能”,只要敢于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說到“不可能”這個詞,我們來看一看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年輕時用的一個奇特的方法。
年輕的時候,卡耐基想成為一名作家。要達到這個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須精于遣詞造句,字典將是他的工具。但由于他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年輕的卡耐基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里,而他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impossible”(不可能)這個詞,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后丟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當然,講這個例子并不是建議你從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這個詞剪掉,而是建議你要從你的腦海中把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把這個字和這個觀念永遠拋開,而用“可能”來代替它。
翻一翻你的人生字典,里面還有“不可能”嗎?可能很多時候,當我們鼓起雄心壯志準備大干一場時,有人會好心地告訴我們:“算了吧,你想的未免也太天真、太不可思議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接著我們也開始懷疑自己:我的想法是不是太不符合實際了?那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假如回到500年前,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坐上一個銀灰色的東西就可以飛上天;你拿出一個“小盒子”就能夠跟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說話;打開一個“方盒子”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你也同樣會告訴他“不可能”。但是今天,飛機、手機、電視甚至宇宙飛船都已經變成現實了。正如那句老話所說的,“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奇跡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
縱觀歷史上成就偉業的人,往往并非是那些幸運之神的寵兒,而是那些將“不可能”和“我做不到”這樣的字眼從他們的字典以及腦海中連根拔去的人。富爾頓僅有一個簡單的槳輪,但他發明了蒸汽輪船;在一家藥店的閣樓上,法拉第只有一堆破爛的瓶瓶罐罐,但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在美國南方的一個地下室中,惠特尼只有幾件工具,但他發明了鋸齒軋花機;伊萊亞斯·豪只有簡陋的針與梭,但他發明了縫紉機;貧窮的貝爾教授用最簡單的儀器進行實驗,但他發明了電話。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多么高貴的血統或者多么高學歷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人生如打牌,有些人總是還沒有開始打,就因為別人說或自己認為“不可能”贏就放棄了,他連在牌局上展示的機會都沒有。要知道,只要你敢于挑戰,堅定信心,你就能超越極限,將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