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返璞歸真,人生需要做減法(2)
- 放下即是擁有:莊子的智慧
- 李凱勇編著
- 5765字
- 2016-05-26 09:21:35
金娜的到來使侯華的丈夫打起了“游擊戰”。他今天去單身的男同事家擠一宿,明天在辦公室湊合一晚。剛開始,侯華的丈夫不覺得什么,想著只要妻子高興就好,自己受點委屈也無所謂??蓵r間一長心里難免會不舒服,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工作沒精神,他雖然嘴上沒說什么,但焦躁和不安的情緒漸漸就顯露出來了。
金娜絲毫沒有覺察到自己給侯華家帶來的不便,她不但把侯華家當成自己家,還總拉著侯華陪她逛街,陪她去景點游玩。侯華發覺了丈夫因休息不好而日漸消瘦,精神狀態也沒以前好了,又心疼又著急,可金娜不說走,自己也張不開嘴說讓金娜住到別處,這才后悔當時不該讓金娜住到家里來。
為了分出時間來陪丈夫,侯華開始以工作忙為借口,不再整天陪著金娜。這樣一來,金娜又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抱怨侯華不夠朋友,自己好幾年回來一次侯華都不好好招待自己。離開北京時,金娜心中很是不快,侯華雖然看在眼里,但也沒法解釋什么。結果,侯華和金娜的這次聚會,不但沒加深她們二人的友誼,反而使原來的朋友關系變疏遠了。
送走了金娜,侯華開始思考問題出在哪里。如果一開始她就讓金娜住在賓館,自己在工作之余陪她,晚上回家陪老公,那么這樣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了;而金娜也忽略了侯華已經成家,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這一點,沒意識到自己的到來會給對方增加很多麻煩,最終導致侯華分身無術,兩人的友誼也就此變淡。
可見,在與人交往中,不管是關系多好的朋友,還是要保持安全的“刺猬距離”,像君子之交一樣“淡如水”。放下過分親昵的想法和行為,才能擁有長久的友誼。
看淡浮華,喚醒人心之純真
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勢物之徒樂變。
——《莊子·雜篇·徐無鬼》
譯文
貪婪的人因錢財物積累不夠多而憂愁,自大的人因職位不高而暗自悲傷,迷戀權勢的人喜歡社會動蕩,以便從中竊取權勢利益。
在中國古代,金榜題名、衣錦還鄉可謂是人們最大的榮耀。直至今日,“官貴民賤”“富者貴,貧者賤”的思想依然深植于人們的腦子里。
千百年來,無數人執迷地追求功名利祿,在宦海沉浮中有人志得意滿,有人抑郁而終,成了名利的奴隸。莊子則不與這些人為伍,他主張“至譽無譽”,他將榮譽看得很淡很輕,認為最大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名利、權勢、地位、聲望、財富在莊子眼里都不算什么,哪怕是做好事也不要留名,莊子認為這樣才能保持人心的本性。
莊子曾說“榮辱立然后睹所病”。人們心中有了榮辱得失,就會因為權勢不夠大而悲傷,因為錢財不夠多而憂愁,這樣的人整日都憂慮煩惱,一生過得都不快樂;而不追求名利富貴的人,就能保持人心的本性,不管是富貴還是貧窮,都能坦然面對,讓自己過得快活。
莊子在《徐無鬼》中講述了徐無鬼的故事。徐無鬼是魏國的一個隱士,有一次,他通過女商的引薦見到了魏武侯,魏武侯看著徐無鬼半嘲諷半安慰地說:“先生一定是在山林中太過勞累困苦,熬不住了,所以才肯來見我?!毙鞜o鬼看著魏武侯淡然一笑說:“我是特意前來慰問您的,我有什么需要大王來慰問的呢?大王要滿足嗜好欲望,要增多喜好和憎惡,性命攸關的心靈被攪擾得困病交加;大王想抑制欲望,廢棄嗜好之心,那樣耳目又不能得到享受,身體就會感到不舒服。大王正左右為難,我就是為這特地來慰問大王的,您對我有什么可慰問的?”武侯聽了悵然若失,默然不語。
過了一會兒,徐無鬼繼續說道:“大王,我們還是談點別的吧!”接著,徐無鬼給武侯講了自己是如何相狗、相馬的。他說下等品類的狗習性就和狐貍夜貓一樣,只求食飽果腹而已;中等品類的狗意氣高昂,總是凝視上方;而上等品類的狗神氣沉靜,好像忘掉了自己形體的存在。相馬的時候要觀察馬的體態,馬的牙齒符合標準,馬的頭部發育良好,馬的眼睛圓潤,滿足了這些條件的馬也不過只是我們常見的良馬罷了,不是天下最好的千里馬。千里馬或緩步似有憂慮之色或奔逸神采奕奕,好像已經忘記了自身的存在,能輕易把其他馬遠遠甩在身后,卻不知道為什么,其實這就是它的天性而已啊!武侯聽罷很高興,笑容滿面。
徐無鬼走出宮廷后,女商問他是如何使武侯這么高興的,因為之前很多人向武侯介紹詩、書、禮、樂,談論太公兵法,武侯從未笑過。徐無鬼回答說自己不過是給武侯講了講如何相狗、相馬而已。徐無鬼見女商不信,又說:“從前一個越人離開都城幾天,只有見到故交舊友時才會十分高興;離開都城幾個月后,能見到似曾相識的人就大喜過望;等到過了幾年,只要能見到國都的人便欣喜若狂,這不是因為離家越久,思念的情意越深嗎?對于那些為逃避戰亂隱居山林的人,整日只能與黃鼠狼之類的動物為伴,此時只要能聽到人的腳步聲就會感到十分欣慰,更何況是兄弟親戚在身邊說笑呢?我想是因為武侯很久沒有聽到真人之言了,所以今天才會這樣高興!”
莊子借徐無鬼的故事告訴人們,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順從人的本性,若被外物所控制而放棄了本性,那樣是不會快樂的。對于榮華富貴,那些本就是人本性之外的東西,就像是外物偶然加到人的身上,不過是臨時寄托的東西。對于這些外物的到來,我們不必刻意阻攔,但也不要因為這些外物而恣意放縱;若有朝一日它們離去,我們也不必加以勸止,不可因為窮困貧乏而趨附流俗。若因為這些寄托之物或高興或憂愁,那就是因外物而喪失了自身,喪失了人的本性。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追逐榮譽、地位、財富等浮華的外物而出賣靈魂,喪失人格,失去了人的本性。面對這樣的人,我們要喚起他的本性,令其回到自然之道上來。當然也有不少人看淡了世間浮華,對名譽地位等外物非常不上心,堅守著人的本性,做到了“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錢鐘書是位學貫中西、聞名四海的大學者,而他對名聲的態度卻非常淡泊,他從來不接受任何報刊、電臺等新聞媒體的采訪。曾經有一位外國記者想采訪他,錢鐘書先生拒絕他說:“你只要知道雞蛋好吃就行了,何必非要看那只下蛋的雞呢?”由此可見錢鐘書先生一直都保持著人的本性,以平常心來面對世人眼中的名利,不以名累,安之若素。
很多人會羨慕現在娛樂圈的那些大明星,認為他們是名利雙收,既有錢賺又有名氣。確實,這些明星在外人面前光鮮亮麗,但他們私下里未必如此。很多明星在成名之后并不能保持人的本色,他們太過看重世間的浮華,逐漸成了金錢和名氣的奴隸,成名時為了能繼續紅下去而費盡心機,得不到快樂;失意時更是一蹶不振,終日抑郁。
一部《步步驚心》讓小虎隊時期的“霹靂虎”吳奇隆又火了一把。面對這一次的爆紅,吳奇隆卻顯得非常淡定。盡管已經是非常大牌的明星,但他從不會耍大牌,他的好脾氣在圈內有口皆碑,和他有過接觸的藝人或工作人員對他的人品都贊賞有加。一位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在錄完吳奇隆的一期節目后說:“吳奇隆是我見過的明星里面脾氣最好的一位,圈內的人都知道。很多明星經不起近距離接觸,做完節目后就不想再多說一句話,但吳奇隆是唯一一位讓我們單位全體工作人員留下來合影的明星?!倍缃駞瞧媛∫渤闪藠蕵啡锏娜藲馔?。不管是什么活動,在有吳奇隆的現場都能看到他的粉絲為他加油打氣,還有各個頒獎典禮,吳奇隆也必定是人氣最高的。
是什么原因讓吳奇隆這么受歡迎呢?又是什么原因讓他的粉絲對他不離不棄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吳奇隆保持了人的本性。不管是在人生的低谷,還是在人生的巔峰,他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讓他在面對名利、財富這些身外之物時,不為所動。翻開吳奇隆的履歷表,我們可以看到,吳奇隆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入道早年,他為了還清父親做生意欠下的千萬臺幣的巨債而辛苦打拼,用了12年的時間才將這些債務還清。當記者問他這樣做委不委屈時,他說這是他的責任和義務,是他應該做的,能負擔也是一種幸福。還完了家債的吳奇隆在2009年又與妻子馬雅舒正式離婚,雖然兩人未對外界說明離婚后財產的分割問題,但坊間傳言吳奇隆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給了前妻。當記者向他求證時,他只是說:“女人掙錢不容易,而男人掙錢容易一些,錢沒了可以再掙?!边@些事情足以說明吳奇隆對錢財看得非常淡。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爆紅,吳奇隆也非常淡定,不管是對同行還是對粉絲,他都很親和,絲毫沒有大明星的架子。
吳奇隆能在娛樂圈摸爬滾打20多年越來越紅,靠的并不是運氣,也不完全是實力,更可貴的是他有一顆平常心,能看淡浮華,能保持人的本性。
當我們看淡了世間浮華,堅守了人之本性,那么,有名,你是你;無名,你還是你。堅守了人的本性,你就會成為名利的主人,而不是名利的奴隸,你的一生就會寵辱不驚,過得逍遙自在。
善于自嘲,酸葡萄其實很好吃達生之情者傀,達于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
——《莊子·雜篇·列御寇》
譯文
通達生命之情的人心胸寬闊,精于智巧的人心胸狹??;知天命的人隨順自然,知壽命的人隨遇而安。
俗語說“人要臉,樹要皮”“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中國人最看重自己的面子。面子涉及一個人的尊嚴,涉及人際交往中的各種利害關系,所以面子對于中國人十分重要。
然而,過分地要面子就是虛榮心太強。國人中“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在外人面前顯得有面子罷了。更有甚者為了所謂的面子到處吹噓,容不得別人說自己的缺點,這樣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使別人更加看不起你。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若你有自知之明,在遇到尷尬情況時,能放下身段自嘲一番,就能巧妙地化解這種尷尬氛圍。從另一種角度來說自嘲也是維護自己的面子,甚至能讓對方欣賞你的為人。
自嘲是一種特殊的人生態度,其本意不是貶低自己,而是利用消極方式表達積極想法,化解僵局,緩解緊張氣氛。自嘲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它可作為一種生活藝術來調整人的心態,給人增添快樂,減少煩惱,撫平失落感和不平衡感。還能幫助人們戰勝自己的自卑心態,讓人們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
老子和莊子都認為智者并非不會遇到挫折,而是在遇到挫折時會采取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正所謂“達生之情者傀,達于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子命者遭”。智者能用達觀、自嘲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是非曲直,故他們能獲得逍遙快活,生活得無憂無慮。很多人覺得自嘲會降低身價,讓別人看輕自己,其實不然,自古至今很多思想家、文人和名人政要,都是善于自嘲的高手。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個善于自嘲的大師級人物。有一次,孔子在鄭國的時候與弟子們走散,他一個人在東門外彷徨。弟子子貢到處向人打聽老師的去處,這時有一個人告訴他說:“在城東門那邊有一個看上去像喪家之犬一樣的人,一個人在那邊徘徊好久了,你去看看是不是你的老師吧!”子貢按指引找到孔子后,孔子問他如何找到自己的,子貢便向孔子轉述了那人的原話,他本以為孔子會生氣或者悲傷,不料孔子只是苦笑著說那人的形容很傳神:“是啊,我確實像條喪家之犬??!”
在當時的亂世之中,孔子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游說,經常碰壁,其處境尷尬,確實有一點像“喪家之犬”。他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見他十分自知,而他這一句自嘲,既化解了當時的尷尬氛圍,也讓弟子更加佩服老師的豁達態度??梢姡猿皶r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善于自嘲的人必有寬闊的胸襟,否則是無法拿自身的缺點來自嘲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為躲避戰亂大多選擇隱居,這些文人雖然窮困,但心境豁達,又善于自嘲,因此過得還算快活。劉伶是喝酒的高手,他也是自嘲的高手。劉伶愛喝酒,也經常喝醉,但他喝醉后卻總能妙語連珠。一次,劉伶喝醉酒之后,與人發生沖突,那人長得人高馬大,見劉伶瘦小干巴,其貌不揚,便捋起袖子、伸出拳頭準備“修理”劉伶。若劉伶此時與之對打,肯定會吃虧,眾人都圍觀著想看熱鬧,只見劉伶也把衣服撩起來,露出一排排肋骨,慢條斯理地說:“你看看,我這雞肋骨上有您放拳頭的地方嗎?”那人聽完后不禁哈哈大笑,轉身離開了。眾人也被劉伶逗笑,笑完之后不禁佩服起劉伶的機智來。劉伶的及時自嘲,可謂是四兩撥千斤,不但免了一頓皮肉之苦,還留下來一段佳話。
此外,善于自嘲的人必是懂得幽默的人,寧可取笑自己,也絕不輕易取笑別人。石曼卿是宋朝時期的大詩人,長得玉樹臨風,一表人才,而且他性情豪放,非常幽默。有一次,石曼卿讓仆人駕車送他去赴一個詩友的聚會,走到半路時,由于仆人一時失控,馬受驚疾走,石曼卿從馬車上跌落下來,摔得不輕。仆人嚇得要命,趕快扶起主人,石曼卿并沒對仆人發脾氣,反而慢悠悠地說:“幸虧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的話,豈不早被摔碎啦?”
善于自嘲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同時也有開闊的胸襟以及幽默的個性,因此可見自嘲也是自知、自娛和自信的表現。很多人為了面子而將自己的缺點遮掩,但善于自嘲的人卻干脆袒露自己的弱點,以求得心中坦然,這樣做不僅可以化解尷尬氛圍,而且也可以讓一些尋釁之人找不到借口,一舉數得。
馮小剛是享譽國際的大導演,但他卻患有白癜風。早些年間,若有人譏笑他的病,他就會非常生氣,動不動就罵人,甚至要動粗,揚言要讓那些譏笑他的記者滿地找牙。但近年來,馮導的心態越來越好,盡管身上的白癜風越來越嚴重,但他卻在微博上自我調侃道:“常遇熱心人苦口婆心勸我治療臉上的白癜風且免費獻出祖傳秘方,在此一并叩謝,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也讓厭惡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惡氣。再者即使治愈,我也變不成黃曉明,頂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瘪T小剛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并且勇于正視自己的疾病,敢于自嘲,善于自嘲,他的態度不僅沒有讓別人看不起他,反而讓存心找他毛病的人對他肅然起敬,看似自嘲,實際上卻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每個人身上難免會有不如意的地方,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比如羅圈腿等外形上的不完美;有的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比如車禍、火災等造成的毀容。人的一生中也難免會遇到尷尬的處境。面對這些情況,有的人喜歡遮遮掩掩,有的人喜歡到處辯解。實際上,越是遮掩事實,人的心理越是失衡,別人也越瞧不起你;越辯解,反而會越描越黑,越辯越丑。不如正視自己,學一學馮小剛導演進行自嘲,拿自己尋開心,這樣不僅自己心理會更加平衡,也能贏得別人的理解。
自嘲可以使原本很沉重的東西剎那間變得輕松,能在無形中減少許多傷害。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進行自嘲的,也不是誰都能把自嘲運用得恰到好處。自嘲的輕重程度并不容易把握,自嘲過重,會將自己貶得一文不值,近于自輕與自賤;自嘲過輕,如隔靴搔癢,又有矯情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