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上經:天地間的變化之道(7)
- 求人不如求已:跟易經學變通
- 陳博編著
- 5685字
- 2016-05-24 19:20:51
六四:師左次,無咎。
率領軍隊暫時撤退,可以免遭損失。這一爻是在觀察了戰場形勢之后,決定暫時撤退以避免遭受更大損失,說明統帥精通兵法,用兵懂得進退的道理。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田地里有野獸出沒,利于圍獵捕獲,不會有什么損失;德高望重的長者才能統帥軍隊,而無德小人統軍只能運送尸體大敗而回,占卜結果是兇險的。這一爻表明統軍的人選至關重要,只有有德有能的長者才能統帥好軍隊,而委任無德小人做統領,只能尸橫遍野、大敗而歸,說明了用人不當必將惹禍上身。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天子頒布詔命,封賞功臣為諸侯或上卿,但小人是不能重用的。這一爻是戰爭勝利之后的論功行賞,但是強調小人即使有功,也是不能重用的,否則會擾亂邦國、危害社稷。
小人不可委以重任
上九是師卦之終,象征戰爭結束,軍隊凱旋,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按照功勞的大小不同,每個人都應該得到不同的封賞。但其中有一條一定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不要把重要職位委任給小人。小人有才無德,或能封賞金銀財寶,但絕不能讓他們掌握大權。否則,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用手中的權力破壞國家安定。本卦再次告誡君子,千萬不要授小人以權柄,以免埋下禍根。
清朝有個叫梁國治的人,在朝中是個重臣。他辦事謹慎認真,從來不疾言厲色,亂發脾氣。這個人看起來很軟弱,其實他內心比鋼還硬,從不走后門徇私情。一次,有一個人請求到按察使手下當一名刑官,梁國治看他不具備這方面的素質,而且心術不正,說這事需要慎重考慮,沒有答應。這個人又請求做一個管錢糧的官。梁國治說:“刑官不慎,不過錯殺一人而已,錯殺的畢竟有限,而且人所共知。選拔管錢糧的官更要慎重,如果不慎造成的危害比刑官要厲害十倍,給國家造成的危害短的幾十年,長的幾百年,影響更大。”最終沒有同意。
歷史就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無數前人的經驗都在告誡我們,心術不正之人是斷斷不能委以重任的。若小人手中持有權柄,于古代則能禍亂國家,于現代則能將企業置于萬劫不復之地。小人心懷叵測,有才無德,只可適當任用,萬萬不可重用。
誠心相待結成團隊:比卦
原文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解析
比象征親密、互助,是吉祥的。原來做過這種卜筮,它的卜辭是長久地堅守正道,就不會有禍害發生。得不到安寧的諸侯紛紛前來朝賀、尋求互助,遲來的將會有兇險災禍。《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說的是比卦象征的是地上有水,就像百川需要憑借大地才能流動,而流水又同時滋養著大地一樣,表明兩者親密無間、相互依存;以前的歷代君主懂得此理,并以它為指導分封諸侯、建立萬國,同時不忘跟各地諸侯示好親近,這樣才能相互依靠,萬世長存。
在六爻之中,九五為陽,居于尊位,是被人比輔的對象;而其余五爻皆為陰爻,為比輔之人。在九五當中,被比輔的對象需要具備光明正大、仁愛寬容的德行,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萬民敬仰;而初六、六二、六四則是比輔之人應該遵從的“比道”,就是自身要有德行,要懂得互相尊重和幫助,要團結一致,要相互信任,具備了這些品德,才能獲得好的結果;而六三和上六則是有悖“比道”的,六三所“比”非人,誤交損友,必然會誤入歧途,上六自身能力不足卻不懂得謙恭的道理,不主動積極地去尋求比輔,自然會落得孤家寡人,甚至眾叛親離的下場,都不會得到好結果。
無論占卜的結果是吉是兇,其目的都是要闡明“比”的重要性,這種溫和的懷柔政策是古人推崇的一種理想的政治狀態,即人與人、國與國之間要相親相愛、以德服人、互通有無,營造出祥和美好、和平友愛的環境,這才是有德君子和君主努力的方向,才是正道,只有做到這點才能得到擁戴、收獲吉祥!
爻義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爻辭意思是,具有誠實守信的美德,親近并輔佐君王,沒有災禍發生;誠信的美德好像美酒那樣裝滿了酒缸,遠方的人終會聞香紛至沓來、前來歸附,吉祥。這一爻闡明了美德如美酒的道理,有德之人不需要炫耀,美德的馨香自然會讓四方的人聞香而來,使天下歸心。
以誠示天下
待人以誠,人必報之以誠。可以說,要想與人親密,最重要的就是要心懷誠信。一個心中充滿誠信的人,就像裝滿美酒的瓦缸一樣,自然會招致天下仁人義士前來拜訪。滿腹皆誠,不但可以免除災禍,還能夠得到好處。《象》又進一步指出“比之初六”的重要,還因為人與人相識初期階段,誠信更加有著促進作用。
孔子曾經說過誠信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性。一次,弟子子貢問孔子:“怎么樣去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要使糧食充足,要使軍備充足,要使百姓相信政府。”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從這三項中去掉一項,先去哪個呢?”孔子回答:“先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再去掉一項,要去哪個呢?”孔子十分肯定地回答道:“去掉糧食。因為沒有糧食,不過就是死亡,而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如果百姓對政府失去了信任,那么國家就無法存在了。”這便是“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衰”。
誠信是一個人成功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你能讓別人信賴,那么你首先就是一個值得結交的朋友,同時也是一個值得合作的生意伙伴。好的名聲與財富同時而來,這就是卦義中所謂的“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爻辭意思為,本國內部親密團結,同心協力輔佐君主,守持正道就會是吉祥的。這一爻居內卦,柔順中正,團結一心,沒有偏離正道,結果自然吉祥。
家和萬事興
誠信,首先要從身邊做起。身邊最多的即是家人,如果你本著誠信的原則,對內進行親和與安撫,做好內部的團結與和睦,那就是擁有了最基本的誠信。本爻雖然是在說誠信,但也有一絲“百善孝為先”的道理。衡量一個人是否誠信,首先當然就要考察他是否對家中人忠誠、守信。一個連自己枕邊人、身邊人都欺騙的人,是沒有誠信可言的,即使對外表現出一副誠信的嘴臉,也必然是偽裝出來的。也就是說,要想成為誠信的人,最先要做的就是讓家庭和睦。
讓家庭和睦說來容易,做到卻不那么簡單,最關鍵的是一個“忍”字。一家人互相忍讓、互相寬容,是家庭和睦最基本的前提。
唐代有個張公藝,據傳九世同堂,仍能和和睦睦,就是靠著一個“忍”字。張公藝一生正德修身,重禮重義,忍讓齊家,自北齊至隋朝九代未曾分家,全家九百余人,家道和睦仁善,被世人譽為“九世同居”。
唐麟德二年時,唐高宗去泰山封禪,路經壽張縣,聽說張公藝一家九世同居,不但對此其大加贊賞,還曾親自駕到張公藝府上。唐高宗問張公藝為何能“九世同居”。當時已經八十八歲的張公藝答道:“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隨即就命人拿來紙和筆,揮筆寫了一百個“忍”字呈給皇上,并講述了“百”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姑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這一百個“忍”字中,很多都包含了張公藝親身經歷的故事,是他從切身感受中總結來的經驗。
如今很多家庭,即使只有四五口人的,也有大大小小的矛盾,甚至夫妻兩人之間也口角不斷。相比張公藝家九百口人仍能和睦相處,實在令我們汗顏。古語說“安家立業”,家庭不安,人就不能定下心,專心追逐事業。可見,本爻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要成一番大業,必要先安家;要安家,必要奉行誠信、忍讓的居家原則。
六三:比之匪人。
爻辭意為與行為不端的人為伍且關系親密。這一爻不在正位,說明與行為不端的人親密為伍是不對的,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交友墨者勿近
彼此之間建立親密關系,既需要主觀努力,也要有基本的客觀條件。如果條件不具備,那么結果是兇是吉就不好斷定了。這里說的客觀條件,就是指人品的好壞。也就是說,我們和某人交朋友,一定要保證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對自己有益的人;如果交到了損友,那么結果多半是“兇多吉少”。
孔子曾就交朋友提出了“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指的是獻媚、只會說好話的人。這樣的人,表面上永遠順著你的意思說話,從來不提出建議和反對意見,你說什么他都同意,仿佛他與你心有靈犀。對你和別的朋友從來也只是表揚、夸獎。
這種人特別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細心體會你的心情,以免違逆了你的心意。這類人往往毫無正直誠實之心,沒有是非原則,只會一味溜須拍馬。和這種人交朋友,你會感到特別舒服、愉快。但是,一個人如果只能從別人那里聽到好話,頭腦就會發昏,會自我膨脹、盲目自大,失去基本的正確自我認識。這樣的后果是很可怕的。甚至可以說,這類朋友是心靈的慢性毒藥,我們千萬要遠離。
“友善柔”,指的是當面說好話、背后捅刀子的那種人。他們當面跟你套近乎,親兄熱弟,好不熱鬧,背后卻把你當成他的一個棋子,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與你周旋。必要的時候,他甚至會以犧牲你來為自己換取利益。
“友便佞”,指的是夸夸其談、伶牙俐齒的人。這樣的人說起話來好像什么都懂,也沒有什么事情是他辦不成的。可惜是“口惠而實不至”,也僅僅是說說而已。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永遠是一副不得罪人的面孔,巧舌如簧,花言巧語,這樣的人里頭能做到仁的太少了。朋友之間也是如此。你沒事的時候,對你倍加關心,噓寒問暖,拍胸脯保證,許下種種動聽的諾言,讓你覺得天底下就他一個人對你好。等到你真正有事了,需要他兌現承諾了,他卻“不知所終”,或者顧左右而言他,裝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好像換了一個人。這樣的人,我們當然也要敬而遠之。
交友需謹慎,我們必須通過觀察一個人,知曉其性情,才能決定自己是否與他做朋友。交益友,讓自己一生受益;若不幸結交了損友,那么災禍就在不遠處了。
六四:外比之,貞吉。
爻辭意為,在對外交往方面彼此信任,相互幫助,共同輔佐賢明君王,固守正道結果是吉祥的。這一爻說明在外面應該善交朋友、團結友愛,共同輔佐賢君明主,就會有好的結果。
交良友,行益事
本爻辭意為從外部親附賢人,是吉象。不過,爻辭里也特別提醒要堅守正道,否則恐怕有諂媚之嫌。這就告誡我們,不但要結交良友,交友的目的還是要為了做有益的事情。堅守這樣的原則,最終才能收到好的結果。
東漢末年的學者郭泰,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廣交良友的人。他當時名聲很大,受到很多人的敬仰。郭泰并不拘泥于結交天下德才兼備者,而是力求將那些“無德之人”,也引導到正道上來,做有益于他人的人。
郭泰重視提攜和幫助后進人士,即使是面對那些所謂的“不仁之人”,他也能盡其所能,給予幫助。有個名叫左原的郡學生,因違犯法律,很少有人與他來往。郭泰看他整日孤孤單單、郁郁寡歡,便設酒宴款待他,還好言勸慰,以古賢哲為喻,勸其嚴于律己,責躬自省,痛改前非。事后,有人譏笑郭泰與惡人交往。郭泰聽后感慨地說:“對于犯錯誤的人理應熱情幫助,勸其從善,若對其疏遠甚至忌恨,那就無異于促其從惡。”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郭泰的品德、修養和胸襟。難怪史家稱其“恂恂善導”,“雖墨、孟之徒不能絕也”。
我們并不能保證自己結交的朋友都是“圣賢”、德才優異的人,但我們應該堅守這樣的原則:即使交到的朋友比較平庸,甚至曾有不道德的作為,而我們一旦與他成為朋友,就要互相勸勉、互相監督,做有意義的事,做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事情。一直鞭策自己行走在正途上的人,不至于使自己墮落,還為成就一番輝煌的事業打好了基礎。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光明無私而得到眾人的親密擁護;君王田獵,采用三面驅趕,網開一面的方式捕獵,任憑禽獸從放開的一面逃跑,君王部下也不戒備,結果是吉祥的。這一爻居于正中位置,說的是為人應正大光明、寬厚仁德,拋開逆天的舉動,選擇順其自然,如同打獵時網開一面一樣,讓該落網的落網、該逃走的逃走,這才是賢德的表現,才能感化周圍的人,得到尊敬和愛戴,結果當然是吉祥的。
上六:比之無首,兇。
爻辭意為,想親近依附于人卻不主動爭先,將有兇險。此爻呈陰極之象,說明既然要親近依附于人,就應該爭先,而這一爻卻居后,沒有表現出謙遜和積極的態度,最后必將無歸附之處,也無立足之地,結果自然會有兇險。
結交朋友要趁早
古人認為,建立親密關系,這種事情要在開始就做好,否則無首必然無善終。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忠告:結交朋友要趁早、要主動。在人脈資源如此寶貴的今天,這更是有很重要的意義,早一天編織起自己的人脈網,你就可能早一天登上成功的山頂。
日本朝日啤酒前總裁樋口廣太郎說:“年輕的時候即使你身無分文,也應該建立優秀的人脈網。正如水的形狀取決于盛水的碗的形狀一樣,人的命運取決于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有這樣的認識:創造自己的人脈網,一定要記住“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它應該和一個人的事業同時起步,或者說要先事業一步建立起來。起步越早,拓展人脈會越成功。而起步越晚,則越容易變成走不出小天地的“井底之蛙”。
很多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既無權力又無資金,拿什么來結交朋友呢?還是等自己做了主管、做了經理,或者有了錢,再去認識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吧。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著別人不能替代的價值,對他人來講,都有值得交往的地方。如果一個人有專長、有業績,就具備了一種可以為別人服務的價值;而一個人年輕、有潛質、有干勁,同樣具備了一種珍貴的價值。
蓄勢不發以待時機:小畜卦
原文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解析
小畜象征微小的蓄積:亨通。濃云密布,從西郊的方向過來,卻沒有降雨。《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意為和風在天上飄行,微畜未發,小有蓄積;所以君子應當修美文章、道德以待時機。
小畜卦象征“小有蓄積”,揭示的是在事物的發展過程當中以“小”蓄“大”、以“陰”蓄“陽”的命題。古人以“西”象征“陰方”,所以“自我西郊”也說明了此卦以“陰”為主,而本卦的主旨也在于以陰蓄陽。就蓄積的主體而言,其為“小”者或“陰”者;就蓄積的程度而言,所蓄不能過于盛大。卦辭以“密云不雨”為喻,象征陰氣先從陰方升起,所聚陽氣甚微,不足以和陽氣相合成雨,所以呈現出“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象。同時也強調了“陰”只能在適度的范圍內畜聚“陽”,并以略施恩惠為己任,形成濃云不雨的情形,陰聚陽而不制陽,就像君子修美文德那樣,充實自身,但不急功近利,畜君而不損君,此為“小有蓄積”的至美之道,所以此卦才可致“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