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經:天地間的變化之道(10)
- 求人不如求已:跟易經學變通
- 陳博編著
- 5008字
- 2016-05-24 19:20:51
通達人際,與人相處要有一種求真的態度。真誠對于人,可以說是立身之本。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于人的社會性,不論何時何地,人要在社會上立足、生存、發展,都要結成群體,不可能獨來獨往。真誠可以減少雙方猜忌的機會,降低彼此誤解的幾率;真誠可以減少雙方都不必費心費力在“算計”對方,較容易集中重點,討論問題并達成共識;真誠的人表里如一,待人處世自然容易與人溝通。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真誠者絕于人群。
美國總統林肯非常注意培養自己說話的真誠情感。林肯說過:“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能吸引更多的蒼蠅。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能贏得人心,首先讓他相信你是最真誠的朋友。這樣,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是一條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彼岸。”1958年,林肯在一次競選中說:“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所有人。”他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世人,與其無法欺騙,不如追求坦誠、誠信。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爻辭意為,商代帝乙將自己的女兒嫁出,因此獲得了福澤,是極為吉祥的。這一爻同樣為陰爻,居卦第五位,以古代帝女出嫁的故事作比喻,帝乙將女兒嫁給了賢德而又富有的人家,以此獲得福祉,實現了長久以來的祈望,所以結果是吉祥的。
屈尊紆貴的必要性
帝王的千金是十分尊貴的,但仍然需要屈尊下嫁給賢臣,才能獲得福祉。爻辭借用這一典故,說明統治者依中道而行,主動、自覺地實現應下的愿望,因而便能獲得大吉祥。
現代社會中的企業,無論公司多么強大,管理者都要有“帝乙歸妹”的覺悟,要先學會“屈尊紆貴”,禮賢下士。只有企業肯為員工著想,員工才能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經營之神”,就在于他懂得將企業的命運和員工連接在一起,形成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企業文化,和全體員工的高度責任感以及奮斗精神。日本的日立公司,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跨國集團之一,也與他們始終貫徹“誠”與“開拓精神”這一理念分不開。在這兩家企業中,團隊精神之所以能夠滲透在企業文化、制度、習慣中,就是因為員工與企業之間保持著身后的“血緣關系”,員工與員工之間也結成“命運共同體”。它們的成功給所有的企業管理者都做出了示范:一個企業要想達到“通泰”“大吉”的狀態,必須充分考慮員工的感受、體恤員工的內心、滿足他們的需求,并盡力將員工的命運與企業的興衰維系在一起。這時,企業的前景才能最大限度的放大、實現。
細節方面,松下和日立的“三大神器”,也是值得管理者們參考的地方,即終身雇傭制、年資工資制和企業工會制。這三種制度從三個方面著手,使員工對公司有很強的歸屬感,使得他們愿意依靠企業、竭誠奉獻自己的力量,努力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貢獻最大的力量給公司。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爻辭大意是,城墻傾倒于干涸的護城河當中;此時絕不可出兵征戰。應該自行減少繁復的政令,守持正固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土崩瓦解的災禍。這一爻為陰爻居于最上位,為泰卦終極,“通泰”之途趨于窮盡,所以有“城墻塌入城溝”的頹象,也預示著“泰極否來”,與下面的否卦相呼應。
及時止損,勿用師
這一爻是泰卦之終,上一爻中到達了“泰”的事物又回到了原點——“否”。這時,對于統治者來說已經是多難之秋,衰敗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興師動眾已經無濟于事了,反而只會更加壞事。因此,爻辭告誡此時要“勿用師”,只能在現有的情況下立刻止損,以求保存一點實力。在謀略奇書《三十六計》中,就有一條“走為上計”。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采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這在謀略中也是上策。
其實“走為上”的運用,遠遠不止在軍事之中。面對傷懷的事情、怨恨的人、無法改變的環境,以及其他一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不良因素,我們不妨都采取“走為上”的心態,讓自己放下仇恨、放下傷感,重新輕松走上人生的路途。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英雄。一天,他在一條坎坷不平的山路上行走,突然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他便用力踩了那東西一腳,沒想到那東西不僅沒有被他踩癟,反而膨脹起來,體積迅速增大了一倍。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下去,結果那東西越來越大,最后竟然把路堵死了。
正當海格力斯束手無策的時候,山里走出一位圣人。他對海格力斯說:“朋友,趕快停止吧,忘了它,離它遠去吧!不知道吧?它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會小如當初;你要是侵犯它,和它為敵,它就會迅速膨脹,和你敵對到底!堵死你前行的道路。”海格力斯聽從了圣人的勸告,離它而去,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條坦途。
其實,我們很多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袋子,它裝的或許是仇恨,或許是追不回來的愛情,或許是失去的財富……這些事情既然已成定局,就像已經打翻的牛奶,為它陷入永遠無法解脫的糾葛和痛苦之中,是很愚蠢的做法。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情,或許還會隔斷我們通向成功的道路。所以,學會適時止損吧,無論什么事情,一旦發現它成為難收的覆水,那就立刻停止凝望,轉身離開。保護好手中剩余的水,就是眼下最大的成功。
否塞之時儉德辟難:否卦
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解析
否象征閉塞:在卦閉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往來受阻,沒有便利之處,君子此時應守持正固;因為此時處于剛強者離開,柔弱者到來的時刻。《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否卦的卦象為乾(天)上坤(地)下,呈現天在地上的表象,天處于高處,地處于低處,天地陰陽相分離,不能交匯融合,于是造成時局的閉塞不通,君子在此時應該奉行勤儉節約的美德,以此來規避災禍,不可為了追求榮華富貴而謀取高官厚祿。
否卦象征的是閉塞不通,與泰卦的卦象剛好相反,為下坤上乾的組合,事物發展有“泰”就一定有“否”,兩者是對立又相輔相成的。天地從泰卦的交合,發展到了否卦的分離,造成上下不交,陰陽不合,體現出了事物之間不能相互應承,從而造成了上下精神不能融會貫通,于是形成閉塞,帶來災禍。但災禍也不會永遠進行下去,因為閉塞絕非正道,君子只要能遵從天道,就能扭轉乾坤,從而否極泰來。這種精神在卦中的六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從“泰極否來”到“否極泰來”,充分顯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這也給了人們希望,說明黑暗終將過去,光明必將到來。在等待黑暗過去、迎接光明到來的過程中,君子們應該遵從天道、潔身自愛,保持自身美德,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或者降低其對自身造成的影響,在與黑暗勢力的斗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爻義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本爻辭意為,拔起茅草,看到它們的根相互牽連在一起,這是物以類聚的表象,尋找它們時要以此來識別,占卜的結果是吉祥亨通的。否卦下卦為三個陰爻,就像茅草的根部是互相牽連的,處于上下閉塞的情狀,預示小人結黨營私,但是這一爻占卜結果是吉祥的,說明小人的真面目還沒有顯露出來,君子需要精誠團結,才能防患未然。
暗藏心眼以護己
《象》說“志在君也”,就是說君子處于否塞之時,“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應引退守正,待機而動,以利通達。這一爻告誡君子,雖然小人尚未嶄露頭角,或者已顯露身影但還沒有行動,也要小心行事,注意提防,暗藏心眼,以防突如其來的災禍。如能小心謹慎,結果也會是吉祥的。
今天的職場中,我們如何提防小人放暗箭呢?這首先需要我們認清職場中常存在哪幾類小人。
喜歡造謠生事的人。這些人經常用“聽說”來打開自己的話匣子,但絕不單純為了“八卦”,而通常是另有目的,有時為了升遷,襯托自己優秀,不惜丑化對手。
喜歡挑撥離間的人。這類人以分化同事感情、制造紛爭和事端為自己的最大喜好。鷸蚌相爭,結果漁翁得利。他們口才好,善于撇清責任,并且很會在事后扮演和事佬。
喜歡奉承別人的人。這類人口若蓮花,嘴里說出的都是別人的好處。他們更刻意親近上司,常伺機打小報告,以博得上司的信任。
陽奉陰違的人。這類人常常在工作方面言行不一,善于做表面功夫,也善于伺機邀功搶功。待人方面,他們表里不一,有時當面夸你套出你的秘密,背后就損你出賣你。
見風轉舵的人。見誰得勢,這類人就依附誰,誰失勢就舍棄誰。他們利用別人的權勢以提升自己的地位,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他們不會親近,頂多虛與委蛇。
職場中小人出沒,自己如若不小心,不知什么時候就會中了對方的暗箭。因此,一旦發現身邊有小人,就一定要格外小心地行事。
第一,不要得罪小人。千萬不要因為正義感而獨自公開揭發他。小人從不認為自己奸詐不厚道,他們被人揭發,總會找到機會報復。
第二,敬而遠之,和他們保持距離。保持平淡的表面關系,千萬不要親密如友,因為小人口蜜腹劍,翻臉無情,讓你措手不及,吃不了兜著走。
第三,不要有利益瓜葛。他們善于交際搞小圈子,看起來很熱鬧、有很多好處,但是你千萬不要靠他們獲得利益。因為他們必定要求加倍回報,你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第四,吃些小虧無妨。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跟小人糾纏不休,自己會失去更多。
既不和小人同流合污,又不輕易上他們的當,只要謹慎小心,就能駛得萬年船,不讓小人有機可乘。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爻辭意為,包容承受。小人因阿諛奉承會得到吉祥,而如果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對此道予以否定,就會是吉利亨通的。這一爻為陰爻,但居于中位,以陰爻居于陰位,位置正確,所以盡管有小人,但是能明辨是非,否認小人之道,對君子的言行尚能包容承受,結果還是吉祥的。
撥開云霧辨“小人”
這一爻表示此時小人非常活躍,靠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在混亂中為自己撈獲好處。君子要與小人劃清界限,不能被小人迷惑,不能受小人的籠絡而誤入歧途。《象傳》說“大人否”,也就是否定小人,才能不受小人之迷惑,不與之往來。
李林甫和李適之在唐玄宗時同為宰相。李林甫時常想著中傷、打擊李適之,好一個人獨攬大權。有一次,李林甫得到消息說華山下面發現了金礦,他就去告訴李適之說:“我剛剛得到消息,說華山下面發現了金礦。現在皇上還不知道,要是您及時報告皇上,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李適之生性耿直,又是新任宰相,在他看來,華山下發現了金礦,確實是件富國利民的好事。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向皇上奏報了這件事。唐玄宗聽了,果然很高興,立即要求派人去開采。李適之見討得了皇上歡心,心中對李林甫生出無限感激之情。
后來,唐玄宗把開采金礦的事告訴了李林甫。李林甫聽了之后一點也不驚訝,而是神情冷漠、輕描淡寫地說:“他說的這件事,臣已經知道很久了。”
唐玄宗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早就知道了?那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朕呢?”
李林甫馬上裝出一副很認真的樣子,慢條斯理地答道:“皇上,華山是皇家的龍脈所在,王氣所鐘,開采不得啊!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臣思量再三,還是決定不告訴您。”
唐玄宗一聽這話,覺得是在情在理,而李林甫考慮得很周到,處處以皇室的利益為重,真是難得的忠臣呀!相反,那個李適之只知道表現,盡揀好聽的說,為人浮躁,考慮不周,這樣的人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肯定是不穩妥的。倒是李林甫沉穩老練、處世周全,可以委以重任!
后來,唐玄宗就在心里疏遠了李適之,一遇到重要的事情就找李林甫商議。而李適之還覺得李林甫是個好人,對他心存感激。
小人陰險,常常用“障眼法”來謀害別人,而自己則從中謀得好處。置身紛雜的社會之中,我們雖然不應存有害人之心,但一定要有一種防范的意識。尤其在別人莫名其妙送給你“好處”的時候,不要急著接受,要先撥開表面的迷霧,看清是否是小人布下的陷阱。
六三:包羞。
爻辭大意是,被縱容包庇而胡作非為,終將遭到羞辱。此爻為陰爻居陽位,位置不正,與六二尚能包容順承君子言行相比,已經相去甚遠,成為胡作非為的小人,說明小人的真實面目已經昭然若揭,但是從君子的角度而言這種行事方式是一種羞恥,不會得到好的結果。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爻辭意為,奉行扭轉“否”道的天命,是沒有災禍的,如果大家能夠互相依附便均能獲得福分。此爻轉陰為陽,說明閉塞的情狀已經過去大半,曙光開始顯現,但因尚在陰位,所以缺乏果決勇敢的精神,需要遵循天命,并與眾人同心協力才能避免災禍得到福祉。
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一爻所講的是天命,不是君命。否極泰來,是一種合乎自然規律的天命,這時只有順天而動,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爻辭雖然說的是天命,但我們要討論的是“盡人事、待天命”。有些事情的確“三分靠天”,但在靜待天命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盡一些人力,則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一些。單純將希望寄托在命運之上的人,是難有大好前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