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向你挑戰(2)
- 羊皮卷: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書
- 卡耐基
- 5630字
- 2016-05-26 16:41:43
這位大經銷商找到了盛田先生,要求盛田交給自己一份關于這種小型收音機每年進貨5000臺、1萬臺、3萬臺、5萬臺,直到10萬臺的報價單。
如果朋友們碰到了這種事情會怎么做呢?努力地壓低價格,無論如何也要拿到那個10萬臺的大單——天上好不容易掉下了這么大的餡兒餅啊!
可其實這恰恰是一些人沒有成為總裁的原因,大家再次犯了線性思維的毛病,沒有搞清楚我們的目的。
盛田昭夫明白,他作為索尼公司的副總裁所要實現的第一目的是保住訂單,進而增加索尼的知名度。而在此之后的第二目的則是盡可能多地為公司帶來利潤,可利潤卻并不完全等同于銷售額。于是盛田先生并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被突然而來的好事兒沖昏頭腦,而是冷靜地告訴那位經銷商,自己需要一天的時間來考慮,明天才能將報價單交給對方。
在獲得了對方的應允之后,盛田昭夫很快趕回酒店,認真地分析了眼前的情況。
的確,按照一般的思路,訂單數量越大,給公司帶來的利潤也就越可觀,但問題是當時索尼公司所擁有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生產能力只有每個月1000臺。如果一下子擴大生產規模,新建廠房、采購設備、招募和培訓員工需要投入的巨額資金不說,關鍵是萬一第二年沒有了這么大的訂單,那么這一次急速擴張將會給公司帶來許多不可預測的局面,甚至因此將公司帶入險境。
就這樣,盛田昭夫一直在接與不接兩種選擇之間猶豫不決,反復思索著這筆訂單可能給公司帶來的各種影響與所造成的后果,測算著價格與訂貨量之間的聯系。
夜已經深了,盛田仍然沒能想出一個既能獲得這筆生意又不給公司帶來麻煩的方案。他煩躁地在紙上亂寫亂畫,突然,一筆隨手畫下的U字形符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的腦海中閃電般地產生了靈感。
按照現在索尼的生產規模,每年生產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總量大概在1.2萬臺,那么如果以5000臺為起訂點的話,每年供應1萬臺給這家銷售商是公司在不擴大生產規模,也不進行突然地再次投入所能做到的極限。
也就是說每年供應1萬臺小型晶體管收音機是在現有條件下公司所能獲得利潤的極值。而如果再多做供應的話,公司投入的成本就會造成失去利潤,投入越大,短期內失去的利潤與面臨的風險就越多。
于是第二天,當盛田昭夫按照約定時間再次與那位經銷商會面的時候,他將自己整理出的報價單交給了對方,并且笑著說:“我們公司有些與眾不同,我們的價格在0~1萬臺之間的時候是隨著數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超過1萬臺之后,價格卻又會隨著訂單數而上漲。就是說1萬臺以內,我可以給你們最大的折扣,超過1萬臺,優惠將隨著數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少。”
經銷商翻看著盛田交給自己的報價單,聽著對方的奇怪言論,感覺有些不敢相信。他從未聽說過這種事情,甚至覺得面前這位矮小的日本人在與自己開玩笑。但畢竟在商場打拼多年,所以盡管很不高興,他仍然壓抑住了自己的怒火,向盛田說道:“盛田先生,我做了將近30年的生意,可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我買的數量越大,價格反而越高,這怎么可能呢?”
而盛田昭夫也早就預計到對方會有這方面的疑問,于是耐心地向他解釋了自己制作這份報價單的思考方式。經銷商最終明白了盛田的理由,對自己能找到這樣一位嚴謹、冷靜,而且實事求是的合作伙伴感到很高興,于是愉快地與盛田昭夫簽訂了一筆每年1萬臺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采購合同。
就這樣,盛田昭夫利用自己善于發現那些隱藏在表面現象背后的真相的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幫助索尼在避免無謂風險的同時,取得了當時所能達到的最大收益。
社交挑戰法
我們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一些任憑我們個人如何努力都很難解決,甚至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去尋求別人的幫助。
“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這句流傳于東方的諺語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在社交方面普遍存在的恐懼感。
很多人都正如這句諺語中所形容的那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愿意去尋求可能獲得的幫助。
許多人對這種正常的社會行為——尋求別人的幫助,望而生畏。他們認為獨自面對并解決問題才是勇敢的體現,其實恰恰相反,不敢求助于他人其實正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祟。
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經常會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選擇逃避。他們不去想方設法地擺脫困境,而是用“我不行,真的不行”來給自己找借口。可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克服這種社交上的心理恐懼感,會發現許多我們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略微動一動嘴,那些看似艱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約翰·D.洛克菲勒是美國的實業家,超級商業大亨,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從商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每一次事業出現挫折的時候,洛克菲勒都能夠通過他那份建立在強大自信基礎上的高超社交技巧化險為夷。可以說社交能力成就了約翰·D.洛克菲勒,也成就了美國當今最為富有的家族。
幼年時代的洛克菲勒就顯示出了出眾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他曾經將自己捉到的小火雞精心喂養,然后以遠超其他小伙伴的勇氣親自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樣他在12歲的時候就為自己攢下了50美元。
1858年,年僅19歲的約翰·D.洛克菲勒與他的第一位合作伙伴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當時他們的主營項目是農產品。不幸的是公司剛剛成立,所在的地方就遭受了天災,農田大面積受到霜凍的影響,幾乎顆粒無收。當時,許多成立了很長時間的老資格農業公司都紛紛倒閉,剛剛成立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更是沒有生意可做。
可由于洛克菲勒具有擅長與人溝通的能力,許多農民愿意信任他,紛紛找上門來要求以來年的谷物作為抵押與他們合作,前提是他們可以付給那些農民一定的定金,用以購買來年耕種所需要的基本材料。
洛克菲勒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草草了事,所以很想答應這些農民的要求。但當時他與合作伙伴克拉克兩個人的總資產只有4000美元,其中1000美元還是他從父親那兒借來的,因此根本無法支付如此多的定金。
這個時候,洛克菲勒那種不怕求助于人的強大社交能力再次幫了他的大忙,他主動開口向自己認識的一位銀行總裁求助,詳細說明了自己當前所遇到的困難和可能擁有的巨大機會。
最終,那位銀行總裁被洛克菲勒的勇氣打動,甚至完全沒有要任何抵押,只憑借著洛克菲勒以“圣父、圣子、圣靈”的名義所發的誓愿,就給他貸了2000美元。
就這樣,洛克菲勒以自己公司所能調用的4000美元與這借來的2000美元為定金,買下了當地大多數農民第二年的收成。第二年,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驚人的45萬美元。而洛克菲勒本人也由公司的二把手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并由此奠定了此后洛克菲勒家族延續了150年的輝煌時代:無論是日后的美孚石油帝國,還是享譽全球的洛克菲勒風險投資公司,甚至是他的孫子美國前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都得益于約翰·D.洛克菲勒的這一次成功求助。如果沒有它,后邊一切關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輝煌都不會產生。正如洛克菲勒的人生格言:“凡事都得試試,哪怕希望微乎其微。”
洛克菲勒的第一位合作伙伴克拉克曾經評價過他的行事風格:“如果有一分錢是屬于我的,我也必須要得到,哪怕只有一分錢是客戶的,我也一定要讓他帶走。”
這種斤斤計較的行為方式所體現出的其實是洛克菲勒在與人交往中無比自信的態度。他并不在乎別人怎么想,但總可以通過與人的社交將自己的想法貫徹到與他打交道的每個人的行為之中。
事實上每一位成功者,都擁有老洛克菲勒那樣無比強大的社交能力。而這種不懼與人交往,不怕求助于人,甚至勇于將自己的精神通過社交傳播給其他人的強大社交能力,其實也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來的。而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戰勝自己的社交恐懼,盡管社交是一種對于成功非常必要的能力;害怕陌生人也是許多人共同存在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戰勝自己的心理障礙,通過一定的訓練仍然可以掌握這種對自己的成功具有極大意義的能力。
最后,請大家切記惠特曼所說的:“這世上沒有陌生人,只有我們還未曾認識的朋友。”
管理挑戰法
每一位真正的成功者絕對不會是單打獨斗,一個人扛起來的只能是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每一位真正的成功者都需要帶領著一個屬于他的團隊。
當任何人在擁有了開口的思維方式、強大的社交與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且經歷過了成功的風險之后,他所面臨的問題一定是如何帶領自己的團隊取得更大的發展。這時他所需要的就是適合他與他的團隊的管理方法。正確的管理,無論是在工業生產,還是商業貿易上,都會讓我們取得更大的成功。
亨利·福特所建立的福特汽車公司在今天擁有著遍及全世界的巨大客戶群體。可是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的基礎僅僅是他發明了一套對自己的企業,乃至對于現在全世界的生產制造業都有著重大改進意義的管理方法。
福特T型汽車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1908年推出的一款汽車,它的第一輛成品車誕生于1908年9月27日。正是這輛汽車的誕生,開創了福特汽車100年的輝煌歷史,也引領著整個現代工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福特T型汽車以其低廉的價格使汽車作為一種實用的私人交通工具走進了美國千千萬萬的尋常百姓家,美國也從此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度”,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福特是如何讓他的工廠生產出遠比當時其他所有競爭對手都要便宜得多的汽車的呢?答案是福特采用了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管理方法,以流水線裝配代替了傳統的個體手工制作。也就是說,從亨利·福特和他的T型汽車開始,所有的現代工業生產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樣要求每個員工都掌握全部的組裝技術,完成全部的組裝工作。福特要求每一位員工只需要掌握并且熟悉一兩個簡單的動作,比如擰螺絲的人專門負責擰螺絲,而將車輪插在車軸上的人則只需要不斷地高效率地重復著搬起車輪再插上的簡單步驟。
就這樣,新型的管理不但極大地提高了福特汽車的生產效率,更為公司節省下了一大筆培訓費用,從而使福特T型汽車的生產成本降低到了在當時看來匪夷所思的程度。福特公司因此走向了騰飛,美國從此被安上了輪子,而整個人類世界的工業水平也隨著這一點小小的管理方式的改變,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通過福特的故事,我們就應該明白,所謂的管理,不過是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發揮出所能發揮的最高效率,施展出為團隊總目標的實現所能展現的全部優勢,僅此而已。
所以無論是激勵措施,還是部門之間默契而平滑的過渡與配合,一切管理的方式方法,都應該遵循著一條原則,那就是團結起團隊中每一位成員,并且調動起他們每一個人最大的能力,發揮他們的長處,彌補他們的不足,最終讓這個團隊中的所有人共同形成一股可以戰勝一切的強大力量。
當然,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在管理之中也會有不同,會有更加適合每個人的管理方式,但是我在這里要給大家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管理不要墨守成規,如同亨利·福特一樣,當發現了一種可能讓整個團隊發揮出更大效能的方法時,我們完全不需要考慮這“是否符合傳統”。因為很顯然,傳統未必適應當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一百甚至一千年前那樣去遵循著所謂的“管理傳統”,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擁有現在的生活。而正是那些不斷地打破著傳統的人,將一次次變革帶進了我們的生活,也由此將我們的生活改變得越來越方便與舒適。
第二個建議是作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我們要用心去管理。這種“用心”不但包含著我們應該隨時去認真地觀察存在的問題、思考改變的方式,還代表著我們要經常去了解團隊中其他合作者的想法與需求,并且多與他們溝通,讓大家互相之間越來越了解,自然也就會越來越默契。人們應該相信的是,任何一位有著卓越才能的團隊成員,都會擁有許多可以展示他才華的舞臺。這個時候單純的經濟利益很難完全打動他——即便足夠多,也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我們應該去與他們溝通,真正地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現實需求——無論是工作中的還是生活上的,也無論是對整個公司的運作有益的還是僅僅對于他們開展工作有益的。在了解了之后,只要不影響其他方面的,盡量地去滿足他們,你會得到回報。
第三個建議是無論我們如何管理,我們所設計的管理方式一定要符合現實,既要尊重團隊中大多數人的理念,又要符合行業內的規范,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適合我們自己的性格。因為只有符合了我們自己的性格,我們所設計的管理模式才不會被我們自己所輕易拋棄掉。
真誠就是最佳妙法
以真誠之心待人,我們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成為別人的朋友;以真誠之心待人,我們更能收獲別人的真誠,為自己的未來贏得更多機會。
要讓一個人真誠地接納你,成為你的朋友,你也要拿出自己的真心。
臺灣餐飲業巨頭莊榮德是海霸王國際餐飲集團的創始人,他旗下的“海霸王火鍋餃”和“甲天下湯圓”是聞名海內外的美食。而他之所以可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與他為人真誠是分不開的。
莊榮德年輕的時候,曾經在一個飯店里做跑堂。每當遇到挑剔的顧客時,他總是非常有耐心地和顧客解釋,用自己的真誠來換取對方的諒解。但其他的跑堂只會滿腹怨言。有時候顧客心情不好,還會無中生有地故意刁難,就算這樣,莊榮德也總是表現得非常真誠,不管顧客進門的時候是什么樣的臉色,最終都會滿意地離開。
有一年的春節,莊榮德在店里忙碌到半夜,已經快要打烊的時候,一個顧客忽然走了進來。他的手上提著好幾個公文包,看上去非常勞累,他告訴莊榮德想要吃一碗暖胃的粥,但那時飯店的廚師已經下班了,只有一些簡單的食物可供選擇。
那位顧客說:“給我來一碗豬肝青菜粥吧!”
莊榮德抱歉地說:“對不起,已經沒有了。”
顧客翻了翻菜譜,只好又換了一個:“那就來一碗牛肉羹吧!”
莊榮德說:“對不起,牛肉羹現在也沒有了。現在只有一些炒飯和面條。”
又累又餓的顧客頓時來了火氣,一把將菜譜丟在了桌上,說:“既然什么都沒有,你開什么飯館啊!”
說完,顧客也不等莊榮德解釋什么,就怒氣沖沖地走了。
被無辜說了一頓,伙計們都開始埋怨:“已經這個時候了,我們之所以沒關門,是給那些趕路的顧客提供方便。這么冷的天,隨便吃點兒不就好了嗎?還這么挑剔,就讓他餓著吧!”
在那位顧客離開之后,莊榮德忽然發現他坐過的地方有一個文件袋——看上去里面鼓鼓囊囊裝了不少東西,拿起來一看,居然全都是現金。
莊榮德拿起文件袋便去追趕顧客,此時,那名顧客走進了斜對面的一家餐館。他追趕過去把文件袋交到了那位顧客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