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不拖——明天的太陽,照不到今天的樹葉(2)

或許你覺得那位貴族十分可笑,但是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生活中,多少人在感嘆人生懷才不遇,多少人在抱怨人生不盡如人意,又有多少人躺在舒服的床上,規劃著光明的未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只是感嘆、只是抱怨、只是規劃,卻不去行動!

其實,蕓蕓眾生中,真正的天才與白癡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在走過漫長的人生道路后,人們的命運卻差異很大:有的人成就顯著,有的人卻碌碌無為。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為何他們的成就卻有天壤之別呢?原來,成功人土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沒有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行動!看看那些本該事業有成,卻一事無成的人,我們就會明白,正是因為缺乏積極有效的行動,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要知道,再多的智慧,再多的奇思妙想,如果不用在行動上,都是毫無意義的。雖然想法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執行后才有價值,想法本身并不能帶來成功。一個被付諸行動的普通想法,要比一打被你放著“改天再說”或“等待好時機”的想法來得更有價值。而且,一個沒被付諸行動的想法在你的腦子里停留得越久就越會變弱。過些天后,其細節就會變得模糊起來。幾星期后,你就會把它全忘了。而行動,卻可以使看起來困難的、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可以讓遠在天邊的成功變得觸手可及。在實踐中,你可以實現很多的想法,并在其過程中產生更多新的想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心動的時候多,行動的時候少,夢想著成功,卻沒有付諸行動。有一個幽默大師曾說:“每天最大的困難是離開溫暖的被窩走到冰冷的房間。”他說得不錯。其實成功往往也就差那一小步,邁出去你的人生或許會因此改變。關鍵要看你愿不愿意邁出這一步!事實上,你不必擔心,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創意。很多人的成功一開始也是來自那些看起來并不怎樣的想法,但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說不定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不要輕視自己的能力,只要肯踏出付諸行動的第一步,再一步一步往前走,就會有成功的希望。而且,當你能夠長期約束自己這樣去做的時候,你便養成了一種強而有力的習慣,在緊要關頭或有機會時便會“立刻掌握”。

我們的青春有限,甚至可以說我們在世的時間也不見得足夠完成一切想做的大事情。因此,我們實在不該一直漂浮不定、仿惶遲疑、延遲耽擱,也不該遲遲不采取行動,必須把握有限的光陰,善加利用。假如我們對某項工作已有所準備,就該去做。不要有任何的拖延,不要顧慮會產生什么樣的不良后果,只要還有時間、有精力,就必須身體力行。也許,由于付諸行動,使我們的準備更加周全,能力也獲得增強,到了最后,竟變成最成功的人。

那么,你還等什么?一旦你押上了青春的全部賭注,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只要自己認為是可行的事,就大膽地去做,用行動來證明。每當你憧憬美好的成功時,每當你希望自己徜徉于夢想成為現實之中時,就要提醒自己:成功,不僅要心動,更需要行動。沒有行動,也就沒有夢想之花的綻放;沒有行動,也就沒有成功的甜蜜與滿足。

延伸閱讀:如何激勵自己行動起來?

青春本是夢的年代,夢也是成功的起點。但是如果過度沉迷于幻想則適得其反。把你的思想變成一種行動,這樣才能夠從虛幻的影子中走出來,用更清澈、明晰的雙眼去看前方的道路,而不是終日沉醉于夢幻中任憑歲月蹉跎。

1.衡量:通過算清楚行動起來的好處和不行動的害處,我們就能開始行動。

2.定時:在確信自己應該行動起來之后,心中要產生一種緊迫感。不要選擇最后的時機開始行動,而應先問問你自己:“我最快什么時候能開始?”

3.筆記:把自己的行動計劃變成白紙黑字,能鞭策自己行動。

4.分解:把你的想法分成很多小的部分,這樣就可以分階段執行。風險越小的想法越有可能得到實現。

5.公布:把你的目標公之于眾,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點鞭策力。

6.逼迫:不要坐等自己想動時才動;不要等到看清楚每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之后才開始干……逼自己一把,你的感覺會跟著你的行動走。

完美情結作祟

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后才去做,世界上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要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以后才去行動,就只能是永遠地等待下去了。

中國有句俗語叫“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我們也總覺得“萬事俱備”會降低我們做事的出錯率。當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盡善盡美,這也無可厚非,甚至很多時候,它確實讓許多人走上了成功之路,然而,更多的人則是因此而失去了行動力。我們將很多事情擱置一邊,理由就是我們不具備某一條件。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在等待“萬事俱備”的過程中,碌碌無為地走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時光,甚至走完了這一輩子。

生活中,這樣的事你隨便就可以找出一大堆:搬了新家窗簾還沒有裝,所以沒請朋友來家里玩;這篇文章的構思還不是非常成熟,所以還沒有寫;看好的股票原想等它跌到5塊再買,所以遲遲還沒有買……歸納一下你會發現,你一直在等待所謂的條件完全具備,你好將它做得盡善盡美。可是,你也許還會發現社會上同樣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條件還不如你的成熟,但他們的成果已經問世,或者已經賺了大筆錢。你又會因此而煩惱。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完美主義情結”在作祟。

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絕對完美的。“萬事俱備”只不過是“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詞。成功的人并不是在問題發生以前先把它統統消除,而在發生問題時,有勇氣克服種種困難。我們對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須折衷一下,這樣才不至于陷入行動以前永遠等待的泥沼中。

20世紀70年代,有兩個年輕人幾乎同時到芝加哥謀生。一個是美國加州薩德爾鎮的法蘭克,一個是落基山脈附近的斯特福。

法蘭克家境十分貧寒,上不起學,他只好去繁華的芝加哥城,希望找到一個出路。可在城里轉了好幾天,法蘭克也沒找到一處容身之所。當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為生時,他也買了把鞋刷給人擦皮鞋。半年后,法蘭克覺得擦皮鞋既辛苦又不賺錢,便將擦皮鞋賺來的一點微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給別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強多了,歡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開了一家小店,同樣是賣雪糕。誰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后來他干脆不擦鞋了,專門賣雪糕,并將父母接到城里給他看攤,還請了兩個幫工。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在全球60多個國家里擁有超過4000多家的專賣店。

而斯特福的父親是位富有的農場主,農場主送自己的兒子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一位大商人。就在法蘭克拿著刷子在大街上給別人擦鞋的時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里進行自己的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周密調查和精確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結果是:賣雪糕。而法蘭克此時已經擁有了數家雪糕專賣店。但是,當斯特福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告訴父親時,農場主氣得差點暈倒,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兒子眼光居然淺薄到了賣雪糕的程度。斯特福經過再次對市場的精確調研后,還是覺得只有賣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又過了一年,斯特福終于說服了自己的父親,準備打造雪糕連鎖店。而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最終,斯特福無功而返。

世界上沒有什么成功是通過周密的計劃得來的,都是一步一步通過實踐得來的。有許多被動的人一輩子也沒有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和激情,就是因為他們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萬無一失時才去做。那么,他們就只能永遠等下去,并將機會拱手讓給他人。

如今很多的年輕人,也像故事中的斯特福一樣,大都是在順境中長大的,物質豐富不說,從來也不缺乏掌聲和贊揚。進入社會工作以后,他們對自己的定位也比較高,有些完美主義者的傾向,一心要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干出一件讓人刮目相看的大事來。豈不知“萬事俱備”,只欠那一陣“東風”閃亮登場的機會,在現實中少而又少,當你等白了頭發的時候,那些具有實干精神的“法蘭克們”已遠遠地跑在了前面。

企盼“萬事俱備”后再行動,事情也許永遠沒有“開始”。人們往往在事情到來之時,總是先有積極的想法,然后頭腦中就會冒出“我應該先……”,這樣一來,一條腿就陷入了“萬事俱備”的泥潭。一旦陷入,你將顧慮重重,不知所措,無法定奪何時開始,時間一分一秒地浪費了,你陷入失望的情緒里,最終只有以懊悔面對仍懸而未決的事情。相反,你若立即進入事情的主題,將會驚訝地發現,如果拿浪費在“萬事俱備”上的時間和精力處理手中的事情,往往綽綽有余。而且,許多事情你若立即動手去做,就會感到快樂、有趣,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有關心理學研究也證明,試圖達到完美境界渴望度與人們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反比。過分追求完美會給人帶來莫大的焦慮、沮喪和壓抑。事情剛開始,就在擔心著失敗,生怕干得不夠漂亮而輾轉不安,這就妨礙了自己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敗,又會異常灰心,想盡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避。這樣,沒有從失敗中獲取任何教訓,而只是想方設法讓自己避免尷尬的境地。

所以,我們不必等到準備得完美無暇,也不必等到一切都安定平穩,才做自己想做的事。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雷德里克·波洛說過,不要幻想自己一開始就寫得很“精彩”,起碼在頭腦中,在還沒有寫到紙上之前是這樣。你要先把它寫下來,然后,你就能有一個明確的東西,可供你去改寫、去修正、去提高……先干起來吧!

延伸閱讀:如何克服完美主義導致的拖延問題?

1.找到根源:看看你的完美主義拖延行為是否與童年創傷有關。

2.檢查目標:設定的目標一定要真實可及。

3.調整目光:享受做事情的過程,而不執著于最終的結果。

4.重新定義:正確看待失敗,不把事情的“成敗”與“我”的價值對等起來。

5.控制情緒:不因自己不能高標準地完成某項任務而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

6.立即行動:先開始再說。

7.自我鼓勵:學會激勵自己而非譴責自己,為自己階段性的勝利而慶祝。

與你的惰性戰爭

時間給勤勉的人留下智慧的力量,給懶惰的人留下空虛和悔恨。

“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也許可以再等一會兒”……“先休息一下,看會兒電視,上會兒網,聊會兒天”……“還是明天吧,我明天一定能做完”……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心路歷程”?一些事情需要自己盡快完成,而惰性卻總是占了上風。

其實,人人都有惰性,甚至可以說懶惰正是人的本性,它的集中表現就是拖拉。心理學家喬治·哈里森就曾說過:“拖延是一種不能按照自己的本來意愿行事的精神狀態,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現。”它讓本來可以完成的事不立即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今天不為待明朝,車到山前必有路”,結果,事情沒做多少,美好年華卻在無休止的拖拉中流逝殆盡了。

相信寒號鳥的故事大多數人都聽過: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住著一群快樂的鳥兒。在每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鳥兒們都歡快地歌唱,辛勤地勞動。

其中,有一只有著漂亮羽毛和嘹亮歌喉的鳥,叫寒號鳥。她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每天到處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

秋天到來,鳥兒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到南邊,準備在那里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修理窩巢,做好過冬的準備工作。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又不愿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游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有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么過呢?”寒號鳥卻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么急!趁著今天大好時光,盡情地玩吧!”

冬天眨眼就到了。鳥兒們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窩里安樂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寒風里凍得發抖,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未來:“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搭窩。”

可是第二天,太陽出來之后,沐浴在陽光中的寒號鳥卻完全忘記了昨夜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

那只好心的鳥兒又勸他:“快壘個窩吧,不然晚上又要發抖了。”寒號鳥還是嘲笑地說:“不會享受的家伙。”于是,晚上來臨時,寒號鳥又得重復著和昨天晚上一樣的故事了。

就這樣重復了幾個晚上之后,大雪突然降臨了。當天晚上,鳥兒們卻奇怪的沒有聽到寒號鳥發出“哆啰啰”的叫聲。原來,寒號鳥早已被凍死了。

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群這樣的“寒號鳥們”,他們終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也許不至于被凍死,但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他們的生活水平和人生狀態,是遠遠不如其他人的。為了貪圖一時的安逸,而讓自己的人生步入一種蹉跎乃至停滯的狀態,實在是不值得的。

正如《顏氏家訓》中所說:“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懶惰,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墮落,它就像一種精神腐蝕劑一樣,慢慢地侵蝕著你。一旦背上了懶惰的包袱,你就為自己的生活掘下了墳墓。因此,任何時候你都必須與自己的惰性抗爭,超越這種人類本性的鉗制。

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成功的人,也正是因為戰勝了惰性才取得了成就。例如:法國作家雨果在1830年的時候曾經和一個出版商簽訂了合同,并答應出版商在半年里寫出一部成功的作品。為了保證自己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中,以便如期完成任務,他只留了一件身上穿的毛衣,然后把其他衣服都鎖在一個箱子里,并把鑰匙丟到河里。對此雨果的解釋是:這樣自己就拿不到外出時需要穿的衣服,也就斷了和朋友外出或游玩的想法。從那天起,他除了吃飯和睡覺外,就一頭扎進了白紙黑字間,最后作品完成的時間比出版商預期的要快兩周。雖然這部作品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作品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還有,世界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年輕時也曾是一個懶惰的人。為克服惰性,他采取了兩條措施:一是天天做體操,二是每晚睡前記日記。這兩條措施,他一直堅持到八旬高齡,日記堅持記到他逝世前4天。正是他堅持不懈地克服了惰性,養成了畢生勤奮的習慣,才有了《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偉大著作,并成為文壇巨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陵川县| 荥经县| 吉隆县| 桂林市| 聂荣县| 叙永县| 平湖市| 赤壁市| 凤庆县| 龙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祁东县| 大同市| 勐海县| 阳原县| 城固县| 宝坻区| 祁连县| 太谷县| 北流市| 绥芬河市| 都兰县| 会宁县| 大田县| 永定县| 澜沧| 旅游| 奉新县| 西贡区| 娄底市| 承德县| 喀喇沁旗| 汝城县| 松原市| 闸北区| 东乡族自治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明星| 中超|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