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1: NBA腦殘規則無責任提案
近些日子,“NBA計劃引入四分線”的傳聞甚囂塵上。圈里圈外對這一規則變化的關注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連NBA當局都被驚動,不得不安排發言人蒂姆·弗蘭克出面否認。好玩的是,弗蘭克的公開否認又被一些專家認為是欲蓋彌彰,真讓NBA管理層欲辯無言。
古人云:“窮則思變。”人們對NBA規則的調整如此上心,說明籃球這項運動發展到今天,多少顯出了一些暮氣。比賽越來越顯得死氣沉沉,觀眾們也看得昏昏欲睡、哈欠連天,當然需要一些新鮮玩意兒來刺激刺激。看看全明星周末吧,新總裁亞當·蕭華為什么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把周六的各項賽事改得面目全非?這跟外界對“四分線”的欲拒還迎其實異曲同工。
NBA聯盟從1946年成立到今天,一路上經歷過無數次規則上的變遷,有順應民意、皆大歡喜的,比如1973年在技術統計中增加了搶斷和蓋帽數據;有應運而生、力挽狂瀾的,比如1954年引入24秒進攻時限;有因人廢事、“打擊迫害”的,比如為了限制麥肯,將三秒區寬度從6英尺擴大到12英尺,又為了限制張伯倫進一步擴大到16英尺;有步步為營、小心翼翼的,比如2004年在NBDL試行所有投籃只算兩分,直至第四節最后5分鐘和加時賽才啟用三分球規則;也有弄巧成拙、朝令夕改的,比如1953年曾規定每隊每名球員單節只能犯規兩次,第三次犯規就被罰出場,但實施不久之后就不了了之……簡單來說,NBA本質上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聯賽,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比賽觀賞性,保證球迷心甘情愿地掏錢買票,別說現在討論的“四分球”,也許將來連“十分球”都能被提上議程!
本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原則,我們不妨為NBA出謀劃策一番,看看除了“四分球”之外,還有哪些千奇百怪的規則可供他們篩選實行。
1.提升籃筐高度:NBA和FIBA比賽所采用的籃筐高度都是10英尺(約3.05米),如果提高到12英尺(約3.66米)會怎樣?想象一下,以往扣籃像家常便飯的NBA球員們,抬頭一看,發現籃筐平白無故高了兩英尺,再也沒人能隨隨便便完成“大風車”,所有人都像普通籃球愛好者那樣規規矩矩地投籃……該有多有趣(或無聊)!這不是天方夜譚,NBA早在1954年3月7日就曾在湖人對陣黑鷹的比賽中嘗試過12英尺的高籃筐,結果非但沒能達到預想中的目的(限制“巨人”麥肯),反倒讓其他球員投出的球連筐都沾不到。后來,喬丹和“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也較量過一次超高籃筐扣籃,結果威爾金斯勝出,他所能完成扣籃的最高高度正是12英尺,再高一點兒可就真扣不了了。
2.取消六犯離場:還記得當年湖人對陣騎士的那場比賽嗎?因為球員們在比賽中接連遭遇傷病,湖人在最后關頭居然湊不夠出場的5個人,只好讓已經六犯在身的薩克雷重新披掛上陣,然后付出每一次犯規都會被記作技術犯規的代價……或許,NBA應該考慮取消“六犯離場”這一規則。當然,其目的并不是為了滿足湖人這樣傷兵滿營的球隊,而是有效遏制裁判在關鍵時刻對明星球員的“軟哨”。最后關頭,如果明星球員已經五犯在身,裁判們一般不再輕易吹罰他的第六次犯規,以免將其送出場外,這是NBA圈內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這種約定之下,明星球員們就可以嘗試突破裁判尺度,在關鍵時刻使出一些隱蔽的陰招,以此影響比賽走向。如果取消六犯離場的規定,但對第六次之后的犯規予以類似“兩罰一擲”的嚴厲處罰,或許更能起到既有法必依又執法必嚴的效果。
3.減少暫停次數:每一場NBA比賽,一旦到了最后關頭仍然比分緊咬,那最后的一兩分鐘時間簡直“度日如年”。各種數不清的長暫停、短暫停被一窩蜂地拋了出來,球員們像木偶一樣重復進場、回到替補席、進場、回到替補席的機械運動,電視臺趁機插入一個又一個百無聊賴的廣告,觀眾們只能拼命按捺著尿意和睡意,苦苦等待著比賽結果。夠了,讓所有不必要的暫停都見鬼去吧!別再用暫停把一場正常的比賽肢解得支離破碎了。即使之前為了保證廣告客戶的利益,那比賽的最后兩分鐘最多也應該只允許一次暫停,這是籃球,不是國際象棋!
4.扣籃算三分,三分球算四分:先別笑,這種奇葩規則真不是筆者的原創。此前廣州男籃乙級聯賽就曾傳出把扣籃算三分的說法,而羅德曼以前去某個半島國家“招搖撞騙”,據說當地采用的籃球規則就是“扣籃算三分,三分球算四分”,甚至在比賽的最后3秒,三分球可以被算作8分;而且,如果罰球不進,球隊會被倒扣1分……這套規則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果真的在NBA賽場上得以啟用,比賽的娛樂指數無疑馬上會像火箭沖天一樣急劇提升。真這么打起來,163比155這樣的全明星式比分恐怕將會貽笑大方,對任何一支球隊來說,在一場比賽中得不到200分,就真沒臉在NBA混了。
類似的創意還有不少,比如用哈林籃球隊的紅白藍三色花球取代現在的橙色籃球,規定每支球隊的場上五人陣容中必須擁有一名女球員;比賽常規時間結束若平分不打加時賽,而改用全隊罰球決勝負(對,說的就是你,CUBA);把籃球場擴大4倍,從5打5變成10打10……沒有最腦殘,只有更腦殘!
還是回到咱們最關心的“四分球”話題吧。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一個很有名的段子。當年被譽為“波士頓雙子星”之一的安東尼·沃克,生平最愛浪投三分,有好事者問他為何愛投三分,這位“胖頭陀”眼睛一瞪,朗聲回答:
“為什么愛投三分?因為NBA沒有四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