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于2014年3月28日。76人客場負于火箭,單賽季連敗26場,追平由騎士創造的北美四大體育聯盟最長連敗紀錄。“該是你的,終歸還是你的。”76人在這個賽季沒能打破的“最長連敗紀錄”,在下一個賽季(2014-2015賽季)如愿以償,以27連敗一舉登頂。有趣的是,送給他們第27場失利的,又是火箭。
擺爛
也許拿青春賭來了明天,但也許全都輸了
○ 在擺爛的圣殿里,費城76人可謂登峰造極:1972-1973賽季先后打出13連敗、14連敗、15連敗和20連敗,賽季收獲9勝73負;2013-2014賽季創造26連敗;2014-2015賽季17連敗開局,10連敗收尾;2015-2016賽季的全明星賽開打之前已“奪得”18連敗、12連敗
○ 一位名叫安迪·多里奇的前76人球員目睹了母隊的“精彩表演”脫口而出:“從爛,到更爛,到史無前例、令人發指、不可思議的爛。”

幾年前,有一本名叫From Good to Great(《從優秀到卓越》)的暢銷書被無數人奉為管理學圣經。這本書的內容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倒是這個書名給很多人留下過深刻印象。2013年,喬丹、科比、韋德等超級球星的御用訓練師蒂姆·格羅佛就借題發揮,出版了一本名為Relentless∶From Good to Great to Unstoppable(《冷酷無情:從優秀到卓越到不可阻擋》)的勵志書。
之所以突然想起這個書名,是因為最近有一位名叫安迪·多里奇的前76人球員,他目睹了母隊2013-2014賽季的“精彩表演”,忍不住脫口而出這么一句評語:“從爛,到更爛,到史無前例、令人發指、不可思議的爛(From bad to worse to historically, biblically, incomprehensibly bad)。”與之前提到的書名相比,這個評價反其道而為之,倒頗有一番異曲同工之妙。
多里奇對76人的這句評價一點兒也不顯得過分。2014年3月28日,76人毫無懸念地客場敗給火箭,將自己連敗場次擴大到26場,一舉追平騎士在2010-2011賽季創下的北美四大體育聯盟最長連敗紀錄,永遠地把自己釘上了恥辱柱。他們在整個二月沒能贏下一場比賽,而且整個三月也只是于29日在主場以123比98戰勝底特律活塞隊,終于避免將NBA歷史最長連敗紀錄刷新。而這之前的上一次贏球,還要追溯到當年1月29日對陣凱爾特人的一場比賽。即便是那場比賽,要不是埃文·特納僥幸投中一記壓哨絕殺,76人的恥辱時刻可能還要開始得更早一些。
26連敗之后,再提起1月29日那場以一分險勝的比賽,76人球員已經恍如隔世、一臉木然了。場均18分的球隊得分王薩迪斯·楊是這么說的:“說句老實話,我已經壓根記不得了。”這種感覺一點都不奇怪,當輸球變成一種習慣,每晚還沒走上球場就已經等待著以失利收場,球員們自然只能選擇“自我麻醉”,任心里的傷口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默默滴血。
從NBA新任總裁亞當·蕭華到籃球運營總監羅德·索恩,從76人老板喬舒亞·哈里斯和戴夫·布里澤到76人CEO斯科特·奧內爾,從76人總經理薩姆·辛基到主教練布萊特·布朗,沒有一個“大腦袋”承認76人是在故意“擺爛”。奧內爾宣稱“76人上上下下沒有人不想贏球,只是球隊實力有限”,蕭華更是干脆美其名曰“戰略性重建”。只可惜不管這些頭面人物如何為76人遮遮掩掩,這支球隊的“擺爛”本質還是欲蓋彌彰。
球迷們又不是傻子,幾句冠冕堂皇的好聽話就可以隨便打發。賽季還沒開打,76人就著急忙把全明星控衛霍樂迪送了出去,只為了換回兩個首輪選秀權。等到自由球員市場開啟,像杰克、蘭德里、利文斯頓這樣物美價廉的老將俯拾皆是,他們卻毫不動心,寧愿用一堆NBDL球員和10天短工合同填滿陣容。冷不防被超級新秀邁卡威率隊打出三連勝開局,76人高層馬上就對其面授機宜,球隊戰績果然直線下滑。交易截止日前,他們又抓住時機完成最后一輪兜售,把賽季前半程表現優異的特納、霍伊斯等人統統送走;即便得到了格蘭杰這樣的可用之才,也要毫不吝惜地當即買斷;另外,時不時讓邁卡威“因傷”缺陣一段時間,轉而對在快船進不了輪換陣容的拜倫·穆林斯委以重任;最后,眼看距離“聯盟最差”還有著那么幾場球的差距,那就索性展開轟轟烈烈的“連敗之旅”……如果這都不是“擺爛”,豈非連母豬都能上樹?
對76人的這出“擺爛”丑劇來說,最滑天下之大稽的其實還不是平了聯盟歷史上的26連敗紀錄,而是他們一口氣連續輸掉26場比賽,定眼一瞧:“嚯!比雄鹿還多贏了兩場之多呢!”真是“爛”中自有“爛”中手,矬人背后有矬人。
76人和雄鹿爭著“秀下限”,目的當然只有一個——2014年選秀大會狀元簽。其實,即便如愿在NBA“榮升”聯盟“副班長”,贏得狀元簽的機會也只有25%,并不一定真能“抱得美人歸”。不過,即便只有一線希望,以76人為代表的“魚腩軍團”也是鐵了心要“擺爛”到底。畢竟,近20年前他們正是依靠同樣的策略,在1995-1996賽季打出18勝64負,將那一年的狀元簽收歸囊中,才得以從“96黃金一代”中摘到“答案”艾弗森,從而在2000-2001賽季重返總決賽。
然而,即便76人的這套“擺爛”策略真的再次奏效,他們又一次收獲了狀元簽,就真的能加速完成重建、搖身一變成為聯盟新貴嗎?這里有一個大大的問號。首先,誰能保證這批維金斯、帕克、恩比德們擁有1996年一代和2003年一代的超凡潛力?其次,上一支打出26連敗的騎士,雖然如愿以償收獲了狀元歐文,當賽季也不過打出33勝49負;另外,76人在得到艾弗森后雖然重返總決賽,但畢竟還是無緣總冠軍,事實上他們最后一次奪冠是在1982-1983賽季,在此之前已經連續7個賽季打出50%以上勝率,含奪冠賽季更是連續4年勝率超出70%,可見奪冠不能憑一蹴而就的瞬變,而要靠水到渠成的日積月累。
“擺爛”也好,“重建”也罷,這終歸都只是76人自己該操心的事。作為普通看客,我們不過把26連敗當作茶余飯后的一筆談資,在酒足飯飽之后嬉笑調侃一番而已。26連敗又何妨?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擺爛”,那就要輸出水平、輸出風格、輸出境界,最好一口氣輸到下個賽季,輸一個徹底!
怕只怕,即便是比“擺爛”,2013-2014賽季的這支76人也注定稍遜風騷了。在“擺爛”的圣殿里,他們自己的老前輩們早已經捷足先登:1972-1973賽季的76人,先后打出13連敗、14連敗、15連敗和20連敗,整個賽季收獲9勝73負……
正是:“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勸君更盡一杯酒,下個賽季全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