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圖解母嬰版)
- 冀連梅
- 407字
- 2019-01-03 01:19:59

感冒用藥的常見問題
快速分辨感冒類型
Q&A 寶寶感冒是不是分很多種呢?現在冬天一換衣服就受涼了,然后流鼻涕,有時衣服穿多了出汗也會感冒,這是為什么呢?平時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種,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見(30%~50%),其次為冠狀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腸道病毒(<5%)等;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兩種類型——甲型和乙型。根據病毒表面蛋白種類的不同,甲、乙型流感病毒又進一步分類為不同的亞型,如H1N1、H7N9等。
孩子出汗時,毛細血管擴張,汗毛孔處于開放狀態,以將體內的熱量釋放出來。若換衣服時受到冷風刺激(如穿堂風),汗毛孔沒有及時關閉,仍然持續開放,向外散熱,而毛細血管卻遇冷收縮,血流減少,使得寶寶的體溫調節與血液循環失衡,抵御病毒的能力就會下降,致使孩子感冒。
平時應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為孩子增減衣物,避免穿太多出汗太多,同時避免出汗后吹風。
Q&A 寶寶15個月,感冒不能時常吃藥和打針。在日常家庭護理中,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什么需要注意區別的嗎?
即使是大一點兒的寶寶,感冒時我們也不主張時常吃藥和打針,護理得好完全可以不藥而愈。現代醫學里沒有“細菌性感冒”這樣的診斷用語。感冒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隨著病程的進展,有少部分體質弱的患者可能會繼發細菌感染,引起中耳炎、鼻竇炎、扁桃體咽炎、咽后壁膿腫、頸淋巴結炎、喉炎、氣管炎、肺炎等。當有細菌感染的并發癥出現時,患者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感冒了。如果醫生診斷寶寶的感冒繼發或者合并了細菌或者支原體等感染,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一旦使用抗生素,需要足劑量、足療程地規范使用,不能隨意增減藥量,更不能隨意停藥。
病毒性結膜炎
由感冒引起的病毒性結膜炎是自限性的,通常病程持續1~2周可以自愈。癥狀輕的話不用藥物治療,眼睛紅、腫、癢癥狀嚴重的兩歲以上伴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寶寶,可以選擇使用含抗過敏成分和減充血成分的滴眼液如那素達緩解癥狀,但這類藥不會縮短病程,只是緩解不舒服的癥狀。護理時要認識到病毒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可以接觸傳染和由污染物傳播。為避免交叉感染,寶寶要注意隔離,不能到公共場所去,以免傳染他人。此時寶寶自身抵抗力也較低,容易合并感染其他疾病,故寶寶應注意休息,清淡飲食。寶寶在接觸自己的眼睛或鼻腔分泌物后要徹底洗手。
Q&A 寶寶23個月,怎么分辨是熱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還是凍感冒啊?每一種感冒需要怎樣護理呢?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說法是中醫對感冒的區分,西醫沒有這樣的說法。西醫將感冒分為兩種: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以流鼻涕、鼻塞這類的卡他(黏膜炎)癥狀為主;流行性感冒是渾身酸痛的癥狀和發高燒的癥狀比較嚴重。因為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毒力一般比較強,所以產生的并發癥通常也比較嚴重,如病毒性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盡管兩種感冒的診斷和表現的癥狀不盡相同,但護理方法是大同小異的。
Q&A 最近我們這邊發生腸胃性感冒(胃腸不舒服)的寶寶特別多,比如我朋友的寶寶才3個月,沒有添加輔食,也得了腸胃性感冒。我家寶寶1月27日也發燒了,后來去兒童醫院確診為腸胃性感冒。沒多久,我姐姐家的寶寶也得了腸胃性感冒。想咨詢一下,是不是過年期間串門走親戚,大人身上帶的細菌傳到寶寶身上了呢?
嚴格意義上講,醫學定義里沒有“腸胃性感冒”這種診斷,只有“感冒”和“病毒性胃腸炎”這兩種診斷。感冒指的是病毒侵犯上呼吸道引起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癥狀;病毒性胃腸炎指的是病毒侵犯胃腸道黏膜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病毒性胃腸炎患者除了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癥狀外,也會有發燒、肌肉酸痛等癥狀,而且若是腺病毒或輪狀病毒,也可能會同時侵犯呼吸道,引起患者輕微流鼻水或喉嚨痛。無論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病毒性胃腸炎,都是可以通過接觸或者呼吸傳播的傳染病,容易在人口密集的人群中傳播,因此應盡可能讓寶寶遠離密集的人群,與生病的親戚進行隔離,勤洗手,勤換洗衣物。
水是最好的降溫藥
Q&A 我的寶寶發燒了,體溫不到38.5℃,我想給他物理降溫,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對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并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只要寶寶腋下溫度在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良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退燒,可以先為寶寶物理降溫試試。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給寶寶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于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后,要給他擦干再抱出浴室。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用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分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有的人輕微感冒就能燒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嚴重感染也不見得有很高的體溫。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感染等引起的,這里說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細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于中度發熱,39~40℃屬于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一般情況下,發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降低病原菌對人體的破壞,但是持續高熱可能會引起機體的代謝障礙,損害身體器官。
Q&A 寶寶發燒了,聽說需要多喝水,可以幫助降溫,但是寶寶不愛喝水,有什么好辦法給寶寶喂水嗎?
寶寶發燒的時候要記得多給寶寶喂水,水分排泄的過程可以加速寶寶體內熱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否則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非常小的寶寶,家長可以使用藥用滴管,像喂藥一樣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寶寶嘴里,往里面擠水,少量多次地喂,雖然家長辛苦點,但能保證把水及時喂給寶寶喝。鼓勵大一點的寶寶多喝水,可以和他們一邊玩游戲一邊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戲,或者跟他玩誰喝得多誰贏的游戲。寶寶在趣味游戲中是很容易接受建議的。我們要做智慧的家長,想一些辦法來幫助寶寶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體溫降下來。
有痰咳嗽,用藥選化痰不選止咳
Q&A 寶寶感冒后咳嗽比較厲害,已經影響到了日常生活,該怎么辦呢?
◆拍背助痰咳出。對于有痰的咳嗽,家長可以用空掌多給寶寶拍背,有助于排痰,一般拍痰,選擇雙側肩胛骨區域就可以了。可以讓孩子趴著或側躺著。要用空心掌叩擊,記住手腕要放松。拍痰具體位置請參見圖示①②③,手法請參見圖示④。
夜間睡覺時因鼻涕流到咽喉后部,會引發咳嗽加重,可嘗試將頭部方向的床墊抬高30°。

◆睡前一勺蜂蜜。有研究表明,睡前一勺蜂蜜可有效減輕咳嗽癥狀且有助睡眠,但蜂蜜可能誘發過敏,1周歲以內的寶寶慎用。
◆提升空氣質量。咳嗽跟呼吸的空氣有很大關系。如果空氣太臟,或者是太干燥,寶寶就咳得厲害。所以,在家里護理寶寶時,若天氣好,應多開門窗通氣,使屋里的空氣保持清新;若天氣不好,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來改善室內的空氣;若空氣干燥,要用加濕器增加室內濕度,使室內濕度保持在50%左右,濕度太大也不行,容易使房間滋生霉菌。也可以選擇讓寶寶吸入水蒸氣的方式緩解咳嗽。睡前在浴室內放會兒熱水,待水蒸氣充滿浴室,把寶寶抱進去盡可能多待一些時間,讓呼吸道通過多吸入一些水蒸氣獲得充分的滋潤,這個方法也有助于緩解鼻塞和咳嗽。還可以用媽媽們蒸臉的蒸汽機讓寶寶的呼吸道滋潤,但蒸汽機里不能使用自來水或礦泉水,要使用蒸餾水。
◆如果是痰多引起的咳嗽,可以對癥選用單一成分化痰的藥。小一點的寶寶可以用氨溴索糖漿,或者是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咳嗽厲害影響睡眠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霧化治療,霧化的藥物可以只是單純的生理鹽水,用它來保持呼吸道濕潤,減少刺激引發的咳嗽,或者根據癥狀在霧化機里添加化痰的藥物成分氨溴索溶液,或者擴張支氣管的藥物成分沙丁胺醇溶液,必要時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如普米克令舒。需要強調的是,霧化治療的這幾種藥物都是處方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寶寶咳嗽的護理和治療

特別提醒:如果寶寶感冒后咳嗽時間過長,咳嗽加深、加重,或者發展為成串劇烈咳嗽,呼吸明顯增快,以致呼吸困難,有“喘憋”現象,以至于臉被憋得通紅或者口鼻周青紫等,應及時帶他去醫院看醫生,由醫生根據他的病情來診斷是否繼發了細菌感染并發癥,以及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Q&A 13個月寶寶咳嗽有痰,好像咳出來在嘴巴里了,但是她不會吐又吞回去了,吞下去的痰是不是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了?這樣反復是不是會導致咳嗽時間加長啊?
這么小的寶寶有痰吐不出來是正常的,吞下去的痰進了肚子。痰產生的地方是呼吸道,吞下去的地方是消化道,不是一個地方,不會導致咳嗽時間加長。
Q&A 寶寶11個月了,最近經常咳嗽,嗓子總是呼哧呼哧的,反復感冒,請問醫生應該如何處理,平時又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如果看醫生確診寶寶的反復咳嗽是反復感冒造成的,可以通過多喝水、多休息、調節居室內溫濕度等手段護理寶寶。應對寶寶反復感冒,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感冒是會傳染的疾病,可以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冒患者或者他們接觸過的物品感染上,所以在感冒流行季節,家長要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家長要給寶寶勤洗手,1歲以內的寶寶喜歡吃手,常常是因為處于口欲期,通過吃手認知世界以及滿足自我安慰,對此家長不需要刻意糾正,但要注意把寶寶的手洗干凈,以避免感冒病毒通過寶寶吃手感染上。另外,家長們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從外面下班回到家里,要先換掉外面的衣服,漱漱口,清潔一下鼻腔,洗干凈手,然后再抱寶寶。
肺炎是否使用抗生素需醫生評估
Q&A 感冒引起的咳嗽是不是很容易轉肺炎?孩子出現什么樣的癥狀時家長需要懷疑是不是肺炎?
寶寶咳嗽,家長們最大的擔心就是怕轉成肺炎,這是對咳嗽的認識誤區。我們常說,咳嗽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在這個癥狀背后,有一系列引起咳嗽的病因,比如感冒、哮喘、肺炎,等等。肺炎只是引起咳嗽的其中一個病因。感冒引起的咳嗽是身體對感冒病毒入侵的一種防御手段,它能幫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反倒會避免進展為肺炎等更嚴重的疾病,所以國外有這樣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咳嗽的積極意義,即“咳嗽是肺的看門狗”。如果感冒三天后發燒、咳嗽癥狀無緩解或者加重,有可能繼發肺部感染。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持續高燒不退(39℃以上),伴出汗和冷戰;持續咳嗽,咳嗽加深、加重,或者發展為成串劇烈咳嗽;呼吸明顯增快,以致呼吸困難;有“喘憋”,以至于臉被憋得通紅或者口鼻周青紫等。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刻就醫,由醫生評價孩子的病情來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海水噴霧劑可緩解流涕癥狀
Q&A 帶著寶寶去逛街,商場人滿為患。回家第二天,寶寶先是流稀鼻涕,后來就是黏鼻涕,吃藥好幾天也不好,鼻子周圍都破了,鼻子也不讓擦,一擦就哭。請問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冬季是流感高發的季節,在通風不好、人口密度大的商場等地,病毒濃度高,很容易通過呼吸或者接觸而傳染上感冒。通常感冒癥狀消失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如果寶寶只是流鼻涕,精神狀態好的話,不用吃藥,調節居室的濕度在50%左右,多喝水多休息,或者通過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器來清洗鼻腔緩解癥狀,不要硬擦。鼻子部位擦破皮的地方可以涂紅霉素外用藥膏預防和治療細菌感染。
4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感冒藥
Q&A 寶寶4歲,在感冒初期是一發現癥狀就用藥控制還是讓其自身作抵抗?說到用藥,哪些藥品比較安全呢?
在國外,如果帶生病的寶寶去看感冒,兒科醫生多半不會給開任何感冒藥。醫生會非常同情地安慰家長:“現在是感冒流行的季節,都怪天氣太冷!”英文中“感冒”和“寒冷”是同一個詞,所以聽上去合情又合理。市面上的感冒藥(如小兒氨酚黃那敏等),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藥,即只能控制感冒表現出來的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不會縮短感冒病程,因此用藥控制癥狀并不能讓感冒好得快,精心護理,耐心等待寶寶自身抵抗力戰勝疾病比較好。
科學服用兒童感冒藥
美國曾經有多起寶寶由于過量服用感冒藥死亡的報道,因此2007年FDA下令撤回市場上所有用于2歲以下寶寶的感冒藥,也就是說禁止2歲以下寶寶服用感冒藥。同時修改了用于其他年齡段兒童的感冒藥說明書,在藥品說明書上明確規定不推薦給4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感冒藥。現在,美國藥店里出售的兒童感冒藥說明書上都標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齡段:2歲以下禁用,4歲以下不推薦使用,4~6 歲之間的兒童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只有6歲以上的兒童才可以根據病情的需求在父母的幫助下自主使用。FDA之所以禁售4歲以下兒童感冒藥,主要是出于以下幾點考慮:
◆未經過臨床驗證,無法保證用藥的安全。由于倫理學以及其他條件的限制,不能夠對兒童尤其是嬰兒進行藥物臨床試驗,所以制藥商往往根據成人劑量,綜合兒童體重與年齡因素后得出兒童劑量,但這些數字是推斷結果,而非臨床試驗結果。并且,寶寶并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的肝臟、腎臟等各種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對藥物的代謝排泄能力弱,所以很多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風險很大,無法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兒童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容易讓孩子攝入過多的藥物。復方的意思是一種藥物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觀察一下我們給孩子吃過的感冒藥就不難發現,一種感冒藥可以緩解很多感冒癥狀,比如鼻塞、流涕、咳嗽等。如果孩子僅僅有流鼻涕的癥狀,那么這種藥物里所含有的緩解鼻塞、咳嗽的成分對孩子來說就是附加的藥物,完全無用,反而會給孩子小小的身體帶來毒副作用。更有甚者,很多藥品的商品名雖然不同,但其有效成分幾乎是一樣的(比如泰諾和惠菲寧,雖然是兩種商品名不同的感冒藥,但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差不多),經常有父母不知這其中的風險,同時給孩子吃兩種藥,造成寶寶因藥物過量而中毒。
◆感冒藥只是幫助緩解癥狀,并不會縮短病程。為什么很多人會熱衷于吃感冒藥,而且覺得感冒藥是有用的呢?這是因為感冒藥里所含有的成分的確能緩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癥狀,讓孩子感覺更舒服一些。但感冒藥卻是“治標不治本”,不能根除感冒,感冒的痊愈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將體內的病毒打敗,而感冒藥對此毫無作用。也就是說不論吃不吃藥,由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都需要5~7天的病程才能痊愈。
但由于中國還沒有對感冒藥進行年齡上的限制,因此中國仍然在各個年齡段廣泛使用這類兒童感冒藥,家長們需要自己格外注意。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退燒藥不屬于這里說的感冒藥,因此市面上用于退燒的兒童藥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感冒藥和退燒藥不可疊加使用
Q&A 家里有很多感冒藥,像泰諾林、美林、泰諾、艾暢、惠菲寧等,這些感冒藥都是可以用來退燒的嗎?可以一起用嗎?
泰諾林、美林是退燒藥,泰諾、艾暢、惠菲寧才是感冒藥,市面上還有寶寶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復方感冒藥。這些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在服用上述復方感冒藥時,不要同時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否則會因重復用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造成肝損傷,服藥前要仔細核對藥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的藥品疊加服用。
Q&A 寶寶發燒了,體溫38.5℃,我需要給寶寶吃退燒藥嗎?請問在什么情況下該給寶寶用退燒藥呢?用哪種退燒藥比較好呢?
如果物理降溫沒有效果,對于腋下溫度超過38.5℃的寶寶,還是要使用退燒藥的。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發燒給寶寶帶來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以便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一定體力對抗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推薦寶寶發燒時適用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燒藥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下表介紹了如何給寶寶用這兩種藥來退燒。

舉例來說,如果寶寶體重10千克,則每次能給的最大劑量是10×15=150毫克。如果你手里的對乙酰氨基酚的濃度是每毫升含100毫克的滴劑,那150毫克藥量折算成喂藥的劑量便是1.5 毫升,也就是說,一個10千克重的寶寶每次最大服用劑量是1.5 毫升。
Q&A 我的寶寶夜里發高燒38.8℃,不過睡得還好,不想把寶寶叫醒吃退燒藥,有其他退燒的辦法嗎?
出現給寶寶喂藥時,寶寶會嘔吐,或者寶寶夜里發高燒,不想把寶寶叫醒這些情況,建議用肛門栓劑。栓劑的吸收不經過肝臟,也不刺激胃腸道,比口服的方式起效要快,但吸收率不如口服的高。因此,用栓劑時,每千克體重每次的劑量可以用到20毫克甚至更大。
肛門栓劑的用法如下:
1. 用栓劑之前如有需要的話先排便,用栓劑前需要洗手。
2. 有時栓劑會變得松軟而不宜使用,應用前宜將其置入冷水或冰箱中幾分鐘,待其基質變硬后再用。
3. 去掉栓劑的包裝。
4. 如有需要,在栓劑的頂端蘸少許潤滑油以輔助塞入,如沒有潤滑油可用少許自來水潤濕。
5. 塞入時,患者取側臥位,小腿伸直,大腿向前屈曲,貼著腹部;寶寶可爬伏在大人的腿上。
6. 放松肛門,把栓的尖端向肛門插入,并用手指緩緩有力推進,深度2~4厘米,合攏雙腿并夾緊臀部保持側臥姿勢5分鐘,以防藥栓被壓出。
7. 盡力憋住大便,用藥后至少1小時之內不解大便。除非栓劑是用于緩解便秘的。
8.用完栓劑再次洗手。

感冒不一定要吃消炎藥
Q&A 有同事說,寶寶感冒一定有炎癥,吃感冒藥的同時要給寶寶吃消炎藥,這種說法對嗎?
不對。通常人們誤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事實上抗生素是抗菌類藥物,只對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有作用,對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而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會自愈。只有感冒合并或者繼發細菌感染時,才需要吃抗生素,即老百姓俗稱的消炎藥。由于寶寶臟腑嬌嫩,病情變化快,所以寶寶感冒時家長不能輕視,要細心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癥狀加重或出現其他并發癥,須及時去看醫生明確診斷。
治療感冒不要迷信輸液
Q&A 人們常說輸液治療感冒好得快,對嗎?
不對。寶寶感冒要遵循能不用藥就不用藥,能少用藥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輸液的用藥原則。因此提醒廣大家長不要迷信輸液,輸液不僅會增加寶寶的痛苦,而且還有發生嚴重過敏以及輸液反應的風險,此外,輸液室患兒數量較多,患兒間容易發生交叉感染。普通感冒發燒不應該濫用輸液,輸液不過是暫時控制了發燒的癥狀,并不能把普通感冒病毒從身體里清除出去。
中藥也是藥,是藥三分毒
Q&A 聽說中藥沒有不良反應,我給寶寶喂中藥可以嗎?
許多家長有這樣的認識誤區,認為中藥效果好,而且沒有不良反應,可以放心服用。因此在孩子感冒后,有的家長便按照上一次感冒的藥方,自行去中藥房照方抓藥,或者選擇在家中常備一些治療感冒的小中藥來服用。事實上,中藥也是藥,是藥三分毒,任何一種藥都有不良反應。
吃母乳過藥不可行
Q&A 剛滿4個月的嬰兒,這幾天一直流清水鼻涕,我作為媽媽,準備服用板藍根沖劑,想通過母乳傳輸給嬰兒,此方法可行嗎?
不推薦母親吃藥通過乳汁分泌來治療寶寶的疾病。首先母親沒病吃藥會傷害到自身;其次絕大部分藥物乳汁分泌量有限,達不到治療寶寶疾病的目的。寶寶流清水鼻涕,只需對癥護理好寶寶的鼻子,及時清理鼻涕,使用生理性鹽水滴鼻維持鼻孔的正常環境即可。
反復感冒推薦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Q&A 如何讓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抵抗力?
《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范診治專家共識》(2013年)中提供的數據顯示,寶寶平均每年感冒5~7次,因此7歲以下的寶寶每年感冒5~7次很常見。尤其在冬天,孩子們戶外活動時間少,室內的病毒濃度又高,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免疫力差的帽子,孩子的免疫力就是在不斷地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每年感冒超過7次在醫學上定義為反復呼吸道感染。對于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平時盡量避免接觸患病的人群。家中若有人感冒,應主動和寶寶隔離,或者戴上口罩洗凈雙手后再與寶寶接觸。寶寶的居室應該是一個無煙的環境,家庭成員應該盡可能戒煙,戒不掉的要遠離寶寶居室吸煙。同時,推薦反復感冒的寶寶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以減少生病的次數。感冒后胃口不好很常見,家長注意給孩子的飲食多變換些花樣,多吃些易吸收、不油膩的食物,避開不易消化的飲食,一次不用吃太多,更不要在孩子不想再吃的時候強迫喂食,可以少食多餐的形式調理胃口,以保證寶寶營養攝取均衡。不推薦給寶寶注射丙種球蛋白等所謂免疫增強劑來提高免疫力,它們不僅沒有長期療效,還可能帶來過敏等嚴重不良反應。
一圖看懂 感冒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