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圣人孔子
- 讀史讓你更聰明:輕松閱讀《史記》與《資治通鑒》
- 劉琦
- 9684字
- 2016-07-19 16:17:43
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他的祖先是宋國人??鬃拥母赣H叫叔梁紇(hé),母親叫顏徵(zhēng)在。叔梁紇與顏徵在在野外私會,顏徵在懷上了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據說,他父親為了生個兒子曾在尼丘山祈求神靈,所以生下孔子后就給他起名叫丘,字仲尼。還有一種說法:孔子生下后頭頂是凹形的,像個小土丘,所以起名叫丘。
孔子生下不久,他的父親就死了,葬在防山,防山位于魯國的東面。由于孔子的母親沒有告訴他父親葬在何處,所以孔子不知道父親的墳地究竟在哪里。后來,孔子的母親也去世了,裝殮后暫停在五父道旁。直到同邑人鞔父的母親告訴了孔子他父親墓地的所在,孔子才把父母合葬在防山。
孔子家境貧寒。成年后,在魯國季氏門下做過倉庫保管員的小官,還干過管理牧場的差事,后來升做司空。再后來,孔子曾一度離開魯國,周游天下。可是,孔子在齊國受到排擠,去宋國和衛國又被驅逐,后來又被圍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最后,萬般無奈,孔子又回到了魯國??鬃痈呔懦吡纾ò次鳚h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人們稱他為“長人”,并用奇怪的眼神看他。
魯昭公①二十年(公元前552年),孔子三十歲。齊景公②帶著晏嬰③訪問魯國,他們問孔子:“當年秦穆公④國小,地方又偏僻,可后來居然會稱霸,為什么呢?”孔子回答說:“秦國雖小,志向卻大;地方雖然偏僻,但行事得當。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牢里解救出來,任命他為大夫,和他交談了三天,就讓他主持國政。像這樣治理國家,一統天下都不是難事,更何況是稱霸呢?”齊景公聽后,十分高興。
孔子三十五歲時,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就去了齊國,做了齊國大夫高昭子的家臣,想以此接近齊景公。一天,孔子和齊國的太師探討樂理,聽到演奏《韶》樂,便跟著學習,足足學了三個月。由于他學習太專注了,甚至連肉的味道都記不起來了。齊國人知道這件事后,都紛紛稱贊孔子做事的專注。
齊景公就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說:“治國之道其實很簡單,只要君主像君主,臣子像臣子,父親像父親,兒子像兒子,那就行了。”齊景公聽后,連連贊嘆:“說得好!說得好!如果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母不像父母,兒子不像兒子,哪怕天下有吃不完的糧食,我恐怕也要餓死呀!”(意思是:如果做人不各司其職,國家就會大亂。管理糧倉的人也就不會在他的崗位上,人們也就會因得不到糧食而餓死。)
季桓子⑤家打井,挖出一個陶罐,陶罐里有一個像羊似的東西,可他卻認為是只狗??鬃涌戳艘院笳f:“依我看這是只羊。我聽說山林中有夔kuí,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一只腳)、罔閬(wǎnglàng)那樣的怪獸,水中有龍、罔象那樣的怪獸,泥土里的怪獸就是這種沒有雌雄之分的羊。”
吳國討伐越國攻下了會稽,拆城墻時得到一段骨節,長度差不多和車身一樣。吳國派人去問孔子:“這樣長的人的骨節是誰的?”孔子說:“當初大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開會,防風氏來遲了,禹命人殺了他,陳尸示眾,車身都裝滿了,他的骨節應該是最長的。”吳國使者又問:“那些神都有誰呢?”孔子回答說:“守衛名山大川,能呼風喚雨、周濟天下的,就是神。至于守社稷的,都是公侯,隸屬于王者。”使者又問:“防風氏守衛哪里?”孔子說:“汪罔氏(防風氏)的君長守衛封山、禹山那一帶,姓鰲。在虞、夏、商三代人們稱之為汪罔,到了周代,人們稱之為長翟,現在嘛,人們稱之為大人?!笔拐邌枺骸叭说纳砀叩降子卸嚅L?”孔子回答說:“最矮的人是僬僥(jiāojiǎo)氏,身長不過三尺;最高的人也不過三丈長,沒有超過三丈長的人。”吳國使者聽后贊嘆道:“真不愧是圣人啊,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后來,孔子回到魯國。由于魯國政局動蕩,大夫們互相傾軋,孔子便不去做官,而是潛心修撰《詩經》、《書經》、《禮記》、《樂經》,前來拜師學習的人很多。
魯定公⑥任命孔子為中都宰(掌管家務和家奴),他才做了一年的中都宰,其他地方官就都效仿他的治理方略??鬃佑捎谡兺怀?,就由中都宰升為司空,后來又由司空升為大司寇(管理刑事、糾察的官員)。
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齊魯建立了友好關系。齊國派使者邀請魯定公去夾谷(今山東省萊蕪縣之夾谷峪)與齊景公相會。魯定公原想輕車簡從地前往,但孔子勸他說:“我聽說,出門辦文的事情要有武的設備,辦武的事情也必須有文的設備。按慣例,諸侯國君出國,必須配備文武官員,并且還應帶左右兩司馬。”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議,并帶上了左右兩司馬擔任保護工作。
夾谷之會上,齊景公多次想借武力威脅魯定公,但都被孔子識破。齊景公無功而返,他責怪手下的大臣們說:“魯國的大臣用君子之道輔佐君王。你們卻用野蠻無禮的手段來教我,讓我得罪了魯國國君,這可如何是好?”為了向魯國表示歉意,齊國只好歸還了侵占魯國的鄆(yùn)、汶陽、龜陰等地(今山東汶水北),以求兩國的和好。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歲,升任大司寇兼宰相之職,孔子的臉上現出歡喜的笑容。弟子中有人對孔子說:“聽說君子在大難臨頭時一點不懼怕,喜從天降時也不表示歡喜。您今天為什么面帶喜色呢?”孔子微笑著回答說:“我之所以今天面帶笑容,是因為我被任命的職務將會讓我的弟子們感到臉上有光啊!”
孔子當了代理宰相后,就殺了魯國大夫少正卯(mǎo),因為少正卯危害了魯國朝政??鬃又鞒终虏湃齻€月,魯國風氣大變,賣豬販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價,男女有別,路不拾遺⑦。
齊景公聽說魯國的變化感到很害怕,他想:“有孔子這樣的人輔佐魯國國君,魯國一定會強大起來。齊國是魯國的鄰國,魯國一旦強大,勢必要先吞并齊國,能不能用割地求和的辦法來保證齊國的平安呢?”大夫黎鈕勸他說:“先別忙著割地給魯國,我們應想辦法阻止魯國稱霸?!庇谑牵R國選了八十個美女,讓她們穿上漂亮的衣服,練習《康樂》舞。然后用三十四輛豪華的馬車把她們送到魯國的南門外。季桓子換了朝服,幾次前去觀看。他勸魯國國君也去觀看,魯國國君一看就著了迷,連朝政都給忘了。
弟子子路見此情形對孔子說:“先生,咱們可以離開這兒了?!笨鬃訃@了口氣,說:“再等等,不久就要春祭⑧了,如果國君到時能把祭肉分給大臣們,咱們就可以不離開魯國?!?
誰料到,魯定公接受了齊國的美女良車之后,連著三天不理政事。春祭后,也沒有把祭肉分給大臣們。孔子知道再在魯國待下去也沒什么意義了,就動身離開了魯國。當天晚上,住在屯這個地方。樂師前來送行時說:“先生的要求怕是太苛刻了吧?”孔子說:“我可以唱支歌嗎?”接著他就唱道:“美人一張口,能把大臣都趕走。美人近國君,破敗衰亡禍及身。我又何必強留下,不如灑脫度余生?!睒穾熁厝ズ螅净缸訂柨鬃佣颊f了些什么。樂師如實相告,季桓子長嘆一聲說:“先生是因為那群女人而怪罪我呀!”
孔子離開魯國后,開始周游各國。孔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⑨問孔子:“你在魯國的俸祿有多少?”孔子回答:“每年六萬石小米?!毙l國也就給孔子六萬石小米,作為他一年的俸祿。不久,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想要加害孔子??鬃优氯堑溕仙?,就動身去了陳國。
孔子去陳國路經匡城(今河南長垣縣)的時候,他駕車的弟子顏刻用馬鞭指著匡城對孔子說:“當初我進匡城,就是從那個缺口進去的。”孔子的長相很像陽虎。因為陽虎當年曾欺負過匡人,匡人以為陽虎又回來了,就把孔子圍了整整五天。弟子顏淵隨后趕到,孔子說:“我還以為你死了呢?”顏淵說:“先生還在,弟子怎敢先死?”匡城人對孔子看管得越發嚴了,弟子們都感到很害怕??鬃舆@時候說:“周文王雖然已經死了,但周代的禮樂還在。上天如果要它滅亡,誰也沒有辦法。上天如果不讓它滅絕,那匡人又能把我們怎么樣呢?”后來,匡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才紛紛散去。
孔子經過蒲城(蒲城在滑州匡城縣北十五里),待了一個多月,又返回衛國。衛靈公有一個夫人叫南子,聽說孔子來了,就派人對孔子說:“四方君子想來結交國君的,都要先來見我,我希望能會見您?!笨鬃釉偃妻o,不得已,最后還是要去見南子夫人。
孔子進去后,向北行跪拜禮,南子夫人早已坐在帷帳中等待。答禮時,南子夫人身上的玉佩叮當亂響。子路很不高興??鬃訉ψ勇氛f:“我不愿意做的事情,連老天爺都討厭?。 ?
孔子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有一回,衛靈公與南子夫人同車而行,宦官雍渠陪在左右,卻讓孔子坐在后面的一輛車上跟著,招搖過市。孔子說:我還從未見到一個好德就像好色那樣的人!”他為自己的舉動感到羞愧,于是離開了衛國。
孔子離開衛國來到宋國。有一天,孔子在一棵大樹底下給弟子們講授禮儀。宋國的司馬桓(tuí)要殺孔子,就派人把那棵大樹連根拔去,孔子只好離開。弟子們說:“咱們還是快走吧!”孔子卻說:“老天爺賜給我品德,桓又能把我怎么樣呢?”
孔子到了鄭國,跟弟子們走散了,一個人站在城的東門口。一個鄭國人對孔子弟子子貢說:“東門外有一個人,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雙肩像子產??蓮难?,比禹還短三寸??礃幼铀烧胬仟N啊,活像一只喪家之犬。”子貢把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孔子??鬃訁s笑著說:“說我長得如何那倒是小事,說我當時像是一只無家可歸的狗,那可真是不假??!”
孔子來到陳國,有只隼(sǔn,鷙鳥)落在陳國的宮廷里死了,身子被一支木箭射穿。箭頭是石質的,箭長一尺八寸。陳公讓人去詢問孔子箭的來歷,孔子說:“這只隼來得可遠哪!這是肅慎(古代東北民族)人的箭。從前周武王滅了商紂,命各少數民族供奉各自的特產,肅慎人就獻上了這種木箭,長一尺八寸。周武王為表彰其美德,就把這箭賜給了長女太姬。太姬后來嫁給了虞胡公,封地就是陳。當初,武王把珍寶分給同姓諸侯.是為了使親族關系密切;分給異姓王珍寶,則是為了讓他們臣服。這也是把肅慎箭分給陳國的原因?!标惞扇巳ヅf府查找,果真找到了這種箭。
孔子在陳國居住了三年,由于陳國常被周邊國家欺負,孔子就對弟子們說:“咱們還是回家吧!”于是,孔子和弟子們便離開了陳國。
離開陳國后經過蒲地,蒲人把孔子扣留了??鬃佑幸粋€名叫公良儒的弟子,勇猛過人,他和蒲人打得異常激烈,蒲人害怕了。他們對孔子說:“你如果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了你?!笨鬃哟饝怂麄兊囊?,他們便放了孔子??煽鬃舆€是去了衛國。子貢問孔子:“君子能違背諾言嗎?”孔子說:“被威逼之下說出的諾言,鬼神是不會聽的?!?
孔子雖然到了衛國,可衛靈公已經老了,政事懈怠,不重用孔子??鬃余叭婚L嘆:“若是用我,一年就可見成效,三年就可以使衛國興盛??!”無奈之下,孔子只好離開了衛國。
孔子不被衛君重用,便想到晉國去見趙簡子。在黃河邊上,孔子聽說晉國的兩個賢人被趙簡子殺死,估計自己到了晉國也不會被趙簡子重用,就又返回了衛國。
一天,衛靈公向孔子詢問用兵布陣之法。孔子說:“祭祀之類的事情,我多少還懂一些;要說行軍打仗,我可從未學過?!钡诙?,衛靈公又邀孔子談話,恰好天上飛過一行大雁。衛靈公只顧抬頭看天上的大雁,不再搭理孔子。孔子感到十分失望,就又去了陳國。
魯哀公⑩三年的秋天,季桓子得了重病,臨終前他對他的長子康子說:“過去魯國也曾幾度興盛,后來由于我得罪了孔子,就不再興旺了。我死后,你將成為魯國的宰相,那時,你要把孔子召回來,和你一起輔佐國君。”
過了幾天,季桓子就死了,康子繼宰相之位。他想召孔子回魯國,可公之魚卻對他說:“過去我們對孔子沒有一用到底,遭到了諸侯的恥笑;如今又要召他回國,如果仍舊不能一直重用他,我們還會被恥笑的?!笨底訂枺骸澳俏覀冇谜l呢?”公之魚就向他推薦了孔子的弟子冉求。康子派使者請冉求回國,孔子對冉求說:“魯國召你回去,恐怕是要重用你啊!”
冉求走后,第二年孔子就從陳國去了蔡國。又過一年,孔子又從蔡國去了葉(shè)國。一天,葉公向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告訴他??鬃勇犝f后對子路說:“由啊,你為何不告訴他孔子是一個刻苦用功、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道自己已經年老了的人??!”
此后不久,孔子又離開葉國去了蔡國。長沮(jù)、桀溺(jiénì)二人正在耕田,孔子看出他們是隱居之人,就派子路去向他們打聽渡口的位置。長沮問子路:“車上坐著的那個手拉韁繩的人是誰呀?”子路說:“他是孔丘?!遍L沮又問:“是魯國的那個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遍L沮聽后便說:“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呀!”桀溺又問:“你是孔子的徒弟吧?”子路說:“是的?!辫钅缇驼f:“如今天下動蕩,誰也無法改變這種局面。與其四處逃避亂臣昏君,還不如當個隱居之人?!闭f完就不再搭理子路,埋下頭去繼續耕田。子路回去后,把長沮、桀溺說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惆悵地說:“人怎么能成天和鳥獸生活在一起,如果天下國泰民安,我也犯不著去改變它呀!”
后來,有一天子路在路上遇見一個背草筐的老人,就問他:“你看見我的老師了嗎?”老人問子路:“一個手腳從不勞動,連五谷⑾都分不清的人還配叫先生嗎?”說完,便再也不理會子路了。子路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又是一個隱居的高士啊!”再去尋找那位老人,老人卻早就不見了。
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派兵去陳國救援。聽說孔子正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楚國就派人去聘請孔子。陳、蔡兩國的大夫們聽說了這件事,就聚在一起商量對策。他們認為,孔子雖然停留在陳、蔡兩國之間,但兩國大夫們的所作所為都不合孔子的意。如今楚國來聘請他,若是他去輔佐楚國這個大國,那么,陳、蔡兩國主政的大夫們可就危險了。于是,他們就派人把孔子一行人包圍在了曠野之中。后來,孔子派子貢到楚國,楚昭王派大軍來接孔子,才為孔子解了圍。
楚昭王想賜地七百里給孔子,楚國的令尹子西不同意。他問:“大王派去各國的使臣有跟子貢差不多的嗎?”
“沒有。”
“輔佐您的宰相有跟顏回差不多的嗎?”
“沒有?!?
“您有像子路這樣的將帥嗎?”
“沒有?!?
“您的地方官有像宰予的嗎?”
“沒有。”
子西接著說:“楚國的祖先是周朝分封的,爵位不過子男,封地也不過五十里。孔子這個人講授三皇、五帝的治國之道,提倡建立周公、召公那樣的業績,您若是任用了他,那楚國還能世世代代擁有方圓幾千里的土地嗎?再說,當初文王在豐、武王在鎬,封地都不過百里,可最終卻一統天下。如果孔子得到這么大一塊封地,又有賢明的弟子輔佐,恐怕這不是楚國的福氣??!”昭王聽后,便打消了原來的念頭。
楚國有一個裝瘋隱居的高人名叫接輿。一天,接輿唱著歌從孔子身邊經過,他在歌中唱道:
“鳳啊!鳳啊,你品行為何這樣低下!
過去的已無法挽回,未來的卻要做好準備。
沒希望了,算了!
當今從政的人都很危險呀!”
孔子下了車,想和接輿搭話,接輿卻飛也似地走掉了,把孔子晾在了一邊。
孔子生活的時代,周朝已經很衰落了。禮崩樂壞,《詩》《書》典籍也殘缺不少??鬃颖阕裱闹螄Y儀,作《書傳》,上起唐堯、虞舜,下至秦穆公,按歷史過程編排史事。
孔子考察了夏、商兩代典章制度的增刪情況,然后深有體會地說:“這些制度雖說已隔百代,但仍舊是或文采華麗,或質樸無華。周朝參照兩代制定的典章真可謂是包羅萬象、光彩照人??!我遵從周代的典章法禮?!?
孔子還對《詩經》進行了重新整理。古代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孔子從中選擇了適合禮義教化的那部分,然后把這部分入樂歌唱,力求能合乎韶樂、武樂或是朝廷高雅的音樂。
孔子晚年很喜歡研究《易經》,他翻來覆去地研讀,把系書的牛皮繩都磨斷了三回。他說:“要是我還能多活幾年,那我就能體會到《易》的精髓了?!?
孔子教授詩書禮樂,弟子有三千人,能夠精通六藝⑿的有七十二人。像顏濁鄒那樣受過孔子教導,卻沒有正式入學的人還有很多。
孔子吃飯時也很講究,如果魚不新鮮,肉已變味或是切得不合規矩,他都不吃。就座時,一定先把座位擺正才坐下。跟戴孝的人同桌吃飯,孔子從不吃飽,只是稍吃一點,以示哀悼之情。
孔子說:“有三個人一同走路,那里面一定有一個人可以當我的老師?!?
他還說:“不修養德性,不鉆研學問;見到正義的事不馬上做,有了缺點和錯誤不知道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擔心的啊!”
孔子從不談論有關怪事、暴力、叛亂、鬼神這類事情。
孔子的弟子們都很欽佩孔子。子貢說:“先生的文章,我欣賞過的不算少了,要是能聽先生講講有關天道和性命的道理,那該有多好??!”顏淵也曾深有感慨地說:“先生的形象真是越看越高大,先生的學問真是越鉆研越深奧,我永遠也無法趕上他啊!”住在達巷里的人們都稱贊孔子說:“孔子真了不起!他學問廣博,樣樣精通,只不過還沒有成名罷了?!?
魯哀公十四年春天,王公貴族在大野狩獵。叔孫氏的車夫捕獲了一只怪獸,以為不吉利,去問孔子怪獸是什么??鬃涌春笳f:“是麒麟(qílín)??!”又說:“黃河里再也不會有龍馬馱著八卦圖出現了,洛水里也不會再有神龜背著洛書浮出水面了,我人生的路也要走完了。”
第二年,子路在衛國死了,孔子也生了重病。一天,子貢來看望孔子,孔子正拄著拐杖在門口散步。一見子貢,孔子就說:“子貢??!你怎么來得這么晚呀!”說著,他嘆了口氣,接著唱道:“泰山就要崩塌了!梁柱也要斷折了!有聰明才智的人要死了!”伴隨著凄楚的歌聲,孔子淚流滿面。他又對子貢說:“天下亂了很久了,但世人都不采納我的治國主張。夏朝人死后葬在東階,周朝人死后葬在西階,殷朝人死后葬在門前的兩個門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被人祭奠,我大概算是殷人吧?”
七天后,孔子真地死了,享年七十三歲??鬃铀篮蟊话苍嵩隰敵潜泵娴你羲吷稀?鬃拥牡茏觽兌紴榭鬃邮匦⑷?,三年期滿才灑淚而別。只有子貢哀思難盡,又留下來為孔子守了三年孝。
后來,孔子弟子和魯國人有一百多家先后遷到孔子墓附近居住,人們因此把這個地方稱為孔里。孔子生前住過的房子后來被改建成了孔廟,陳列著孔子坐過的馬車、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書籍等物品。魯國人每年按時去孔子墓祭祀,讀書人也前去講授儒家禮儀,世世代代,至今從未間斷。
【詳細注釋】
①魯昭公:名姬(chóu,也作“稠”),魯襄公之子,母齊歸。魯國之二十四代君主。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魯昭公伐季孫氏,但大敗,逃到齊國,后輾轉至晉,晉欲使昭公返魯,魯不納。前510年,昭公死于晉地乾侯,終年51歲。
②齊景公:姜姓,名杵臼。春秋后期的齊國君主,齊靈公之子,是齊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大臣中有相國晏嬰、司馬穰苴以及梁邱據等人。齊景公既有治國的壯懷激烈,又貪圖享樂。
③晏嬰:字仲,謚平,又稱平仲、晏子,夷維(今山東萊州)人,春秋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④秦穆公:一作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一前621年)。謚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
⑤季桓子:即季孫斯,春秋時魯國卿大夫。姬姓,季氏,名斯。謚桓,史稱“季桓子”。
⑥魯定公:即姬宋,春秋諸侯國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他為魯昭公兒子,承襲魯昭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5年。
⑦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淳樸,人們品行高尚。
⑧春祭:《禮記·祭統》:“凡祭有四時:春祭曰(yuè),夏祭曰(dì),秋祭曰嘗,冬祭曰(zhēng)?!?
⑨衛靈公:春秋時期衛國第28代國君,著名的昏君之一;但衛靈公也有雙面性,他擅長識人,知人善任,提拔的三個大臣仲叔圉、祝、王孫賈的合作,才使衛國運行正常。
⑩魯哀公:名蔣,魯定公之子,春秋諸侯國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共在位27年。
⑩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shǔ,黃米)、稷、麥、菽(shū,豆類的總稱);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知識擴展】
孔子簡介
本書節選了《史記》與《資治通鑒》中的著名歷史小故事,并結合事件背景娓娓道來,讓讀者的領略兩本史學巨著風韻的同時,可以以史為鑒,在人生中有所啟迪,真正做到讀來即用,有益于生活。
本書節選了《史記》與《資治通鑒》中的著名歷史小故事,并結合事件背景娓娓道來,讓讀者的領略兩本史學巨著風韻的同時,可以以史為鑒,在人生中有所啟迪,真正做到讀來即用,有益于生活。
名丘,字仲尼,古代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人,據《史記·孔子世家》所載,孔子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而《谷梁傳》、《公羊傳》則記為魯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相傳,孔子的先祖為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曾為宋國大司馬,死于內亂。其后代避難奔魯,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一男,名孟皮,跛足。復與顏徵在結婚,生孔子??鬃尤龤q時,父親去世,葬于防山。顏氏攜子離開陬邑,遷居于魯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即都城曲阜。
孔子的“教育之道”是以培養“君子”為主要目的,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十分有價值和意義的教育思想??鬃拥脑S多學說至今仍是教育學發展的重要思想資源??鬃拥摹盀槿酥馈睆募彝ァ⑴笥押途既齻€層面,逐步擴展到社會關系的主干,是一種封建主義的倫理規范。雖然有著其歷史的局限性,但是其中有許多思想仍然是有價值的??鬃诱撜f的忠孝之道,不主張“愚忠”,而是強調一種雙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詩書禮樂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对娊洝饭卜诛L(一百六十篇)、雅(一百零五篇)、頌(四十篇)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于音樂?!帮L”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陜西調、山西調、河南調?!把拧笔钦囊馑肌V艽税颜暯凶餮艠罚q如清代人把昆腔叫作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后而分的。“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
《書經》:《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渡袝分斜4媪舜罅繌涀阏滟F的先秦政治、思想、歷史、文化諸多方面的內容,成為研究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的一部重要典籍?!稌洝肥怯涊d上自堯、舜,下迄東周的史書,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其基本內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對策記錄。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這部古籍內容博大精深,因流傳過程中幾多劫難,自然或人為地造成缺失,特別是今古文《尚書》的版本、真偽問題錯綜復雜,許多問題爭論不休,難以定論。
《禮記》:是一部儒家經典,是西漢武宣時代禮學家戴圣編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學術論文匯編,非一人一時所著。它包含了從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論著,其中皆為孔子七十二門徒及弟子所記,內容相當龐雜。文中反映的基本內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錄有一些孔子言論或其弟子對孔子思想真諦的發揮,即使有個別篇章是秦漢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內容也都是對先秦古制的追記。《禮記》在儒家學術史上占有相當突出的位置。《禮記》為研究先秦儒學史提供了充分的資料,尤其是蘊含的禮學思想最為豐富。儒家的禮學思想博大精深,從孔子首創禮學思想,經孟荀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體系大備。其間《札記》對禮學的闡述最為精彩完備。如書中探討禮之源,從人情、人欲、人類自身發展以及從天地神等抽象信念中,提出種種猜測,反映當時學者對知識的孜孜以求?!抖Y記》還結集了如《中庸》《大學》《禮運》等蘊含深邃思想內容的學術論文,它們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名作,影響極其深遠。
《易經》:《易經》被喻為群經之首,是帝王之術,是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讀之作?!兑捉洝肥俏覈糯F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學專著,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通過“卜筮”之說,煥發出恍惚神奇的象征色彩之書。《易經》是總結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蘊含著豐富的變化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