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趙氏孤兒
- 讀史讓你更聰明:輕松閱讀《史記》與《資治通鑒》
- 劉琦
- 1817字
- 2016-07-19 16:17:43
趙氏是晉國一個有權勢的大族。趙盾任朝廷的執政卿,死后其子趙朔①繼承了卿位,繼續管理朝政。這令許多大夫眼紅,其中屠岸賈②與趙氏家族有舊怨,他便一直尋求機會誅滅趙氏,想代替他們執掌朝政。恰巧,屠岸賈運氣不錯,到晉景公③時,他已官至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于是憑借著手中的大權,開始有計劃地誅滅趙氏。
屠岸賈煽動朝廷中所有的將軍,以趙盾當年未能制止趙穿殺死先君晉靈公為由,要求誅殺趙朔一家。將軍們聽信鼓動,聯合起來誅滅趙氏全家,殺死了包括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④在內的許多人,只留了一個尚在母腹中的趙氏后代——那就是趙朔妻子后來生的孩子。趙朔有兩個密友:公孫杵臼⑤和程嬰⑥,他們為了表達對朋友的思念,決心保住趙氏家族這個唯一的后代。
與此同時,聞訊而知真相的屠岸賈想斬草除根,下令立即殺死趙氏孤兒,但他不知道孩子的下落。程嬰與公孫杵臼雖明知屠岸賈不會善罷甘休,但還是千方百計地想保全趙氏孤兒的性命,無奈之下,想出了一條計策,兩人計議之后,決定施行此計。
第二天,公孫杵臼與程嬰設法從宮外百姓家里抱來一個嬰兒,由公孫杵臼親自抱著,藏到山洞里。然后程嬰來到宮廷,向屠岸賈報告“趙氏孤兒”的下落。屠岸賈與將軍們十分高興,率隊立即到山中搜索趙氏孤兒。來到山中一搜,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抱著孩子的公孫杵臼,于是下令誅殺公孫杵臼和趙氏孤兒,公孫杵臼懷抱“趙氏孤兒”,大罵道:“程嬰,你這個小人!趙氏孤兒與你有何仇怨,你和我一起藏匿孩子,今天又出賣了我,天哪!你們殺了我吧,饒了趙氏孤兒一條命吧……”屠岸賈哪里肯聽,當即殺了公孫杵臼和嬰兒,心滿意足地回宮去了。這邊程嬰連夜將真的趙氏孤兒帶到遙遠的外鄉去撫養。從此,誰也不知道世上還有一個趙氏孤兒,所有的人都認為趙氏家族已全部被殺凈了。
十五年后,趙氏孤兒長大成人。了解內幕的韓厥⑦大夫意欲將趙氏后代復立起來。他瞅準機會,向晉景公進言:“趙氏侍奉先君,對宮廷有過功勞,但我們卻偏偏滅了趙氏家族。百姓為之悲哀,恐怕會引起人們的非議。你看現在不是有卜人在說‘大業之后不遂者為祟’⑧,造成了你的重病嗎?而在晉國,完成大業后被滿門抄斬的不是趙家嗎?”晉景公急欲尋求解決辦法,韓厥便把趙氏孤兒的秘密詳細地向晉景公說了。晉景公想將功折過,當即決定恢復趙氏。于是,趙氏孤兒得以入宮。這一天,晉景公把文武百官召至宮中,正式當眾復立了趙氏,并為趙氏孤兒起名為趙武。當年參與誅殺趙氏家族的將軍們后悔不已,一起把罪行歸于屠岸賈。于是,晉景公、趙武、程嬰與將軍們一起滅掉了屠岸賈。
一切計劃都已實現,程嬰認為到了去見趙朔和公孫杵臼等老朋友的時候了。這本是當日趙氏家族被誅殺之時就應做的事,只是為了撫養趙氏后代,他才拖到了現在。于是他向趙武和眾大夫訣別,然后揮劍自盡。
【詳細注釋】
①趙朔(生卒年不詳):嬴姓,趙氏,名朔,謚莊,史稱“趙莊子”。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衰之孫,趙盾之子。
②屠岸賈:春秋時期晉國人,在晉靈公和晉景公時期都當過大夫的官職。他的家族曾經是一個貴族,祖父屠岸夷和父親屠岸擊都是晉惠公時期的大夫官職。屠岸賈也因此受益。
③晉景公:春秋時期晉國君主。其父為晉成公,晉成公即位后七年就死了,由其子繼位,是為晉景公。晉景公曾攻敗楚國,使楚莊王、楚共王霸業結束,晉景公亦曾攻敗齊國。前582年,晉景公死。
④趙同、趙括、趙嬰齊:晉國大夫趙衰跟公子重耳流亡時,在翟國娶叔隗,生趙盾。公子重耳即位為晉文公后,把女兒嫁給趙衰,稱趙姬,生趙同、趙括、趙嬰齊,后三人都進爵為大夫。
⑤公孫杵臼(chǔjiù):生卒年俱不詳,春秋時晉國人,趙盾、趙朔父子的門客。
⑥程嬰:春秋時晉國義士,千百年來為世人稱頌。相傳他是古少梁邑(今陜西韓城西少梁附近程莊)人,為晉卿趙盾及其子趙朔的友人。
⑦韓厥(jué):姬姓,韓氏,名厥,謚號獻,即韓獻子,韓輿之子。春秋中,期晉國卿大夫,始為趙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晉悼公時,升任晉國執政,戰國時期韓國的先祖。一生侍奉晉靈公、晉成公、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五朝,被稱為優秀穩健的政治家、公忠體國的賢臣、英勇善戰的驍將。
⑧大業之后不遂者為祟:完成功業后卻不順遂的人在作怪。
【知識擴展】
程嬰的死
另一種說法是:民間醫生程嬰為了救護晉國公主的兒子,用自己的獨生子代替公主的兒子去死。程嬰妻因過于思念兒子死去。程嬰忍辱負重十六年,終將公主兒子(趙氏孤兒)送還,送兒時誤遭公主等毒打。救主之事天下大白之后,程嬰卻遭奸臣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