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致李晉章
- 李叔同全集之書信(05)
- 弘一法師
- 807字
- 2016-11-02 21:38:32
(一九三一年五月八日,慈溪)
晉章居士:
寄上寫經(jīng)一包,乞收入。其中《梵網(wǎng)經(jīng)》多二冊,乞轉(zhuǎn)贈幼樵、品侯二居士為禱。今年六月初五日為令祖百二十歲冥誕,仁者應(yīng)寫經(jīng)回向,如何。謹(jǐn)達(dá),不具。
演音啟
五月八日
(一九三二年舊十一月十日,廈門)
晉章居士慧鑒:
到廈門已旬日。前屬為姚仲矩居士哲嗣書佛號,乞示其名字。附一紙乞交徐居士。廈門榴花盛開,結(jié)實(shí)甚大,猶著單衣。以后惠書,寄廈門中山公園東門內(nèi)妙釋寺轉(zhuǎn)交為宜。
演音疏
舊十一月十日
(一九三二年舊十一月廿八日,廈門)
晉章居土:
惠書,誦悉。屬寫各件,俟稍遲書就,一并寄奉。數(shù)年前上海報(bào)已載余圓寂之事,今為第二次。記載失實(shí),報(bào)中常常有之,無足異也。廈門天氣甚暖,余唯著一件布小衫,一件夏布大衫,出門須執(zhí)傘,與津地八月底天氣相似。榴花、桂花、白蘭花、菊花、山茶花、水仙花,同時(shí)盛開。星命家言,余之壽命與尊公相似,亦在六十歲或六十一歲之?dāng)?shù)。壽命修短,本不足道,姑妄言之可耳。“洗心人讀經(jīng)室”額紙后方,擬留空白尺余,由仁者自跋一段,說明此事之因緣。
演音啟
舊十一月廿八日
(一九三四年冬,廈門)
晉章居士:
前奉明片,想已收到。茲有奉托者二事:
一、乞仁者為余刻印二三方,寄下以為紀(jì)念。大小大約如□或□(略大)或〇或〇,其文字,乞于下列數(shù)名中隨意選之。“亡言、無得、吉目、勝音、無畏、大慈、大方廣、音、弘一。”
二、四十年前津人習(xí)白折小楷,恒用“昨非錄”,系翰林分寫小楷石印精本,共二冊。其文字皆嘉言懿行,頗可流傳。乞向舊書鋪或親友處覓求一部,惠施寄下至感。
演音啟
寄圖章時(shí),甚費(fèi)周折,乞向郵局詢問,為要。
(一九三五年三月十日,泉州)
雄河居士:
惠書誦悉。承惠施佛像、《昨非錄》,至用感謝。在此講律將畢,即擬往百里外山中度夏。郵政不通,以后乞暫勿通訊。俟秋涼時(shí),返廈門再奉告也。
演音疏
三月十日
(一九三五年舊二月八日,廈門)
雄河居士:
惠書誦悉。印石已收到,篆刻甚佳。所屬各事,稍暇制就郵奉,先此奉答。
演音啟
舊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