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隨筆·雜記(5)

附:南山律典目錄

據現今流傳者,先后次第,依靈芝錄。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六冊,天津版(已下皆同)。

《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卷,二冊。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二卷,一冊。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卷。會入《羯磨》文十二卷,六冊。

《四分律含注戒本》三卷,二冊。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會入《戒本》文十二卷,六冊。

《四分律刪定僧戒本》一卷,一冊。

《四分律比丘尼鈔》六卷,三冊。

《量處輕重儀》二卷,一冊。

《釋門章服儀》一卷,與《釋門歸敬儀》合冊。

《釋門歸敬儀》一卷。

《律相感通傳》一卷,一冊。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一卷,一冊。

《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一卷,一冊。

《舍衛國祇洹寺圖經》二卷,與《戒壇圖經》合冊。

《凈心誡觀法》一卷,與《新學比丘行護律儀》合冊。

大藏經會謹案徐文霨居士輯錄南山文剩,三卷。一冊與上十六種合編為南山律要。

附:靈芝律典目錄(皆天津版)

《行事鈔資持記》四十二卷(與《鈔》合會),二十冊。

《羯磨疏濟緣記》二十二卷(與《疏》合會),十二冊。

《戒本疏行宗記》十六卷(與《疏》合會),十六冊。

《芝苑遺編》五卷,二冊(內附載他文)。

《刪定尼戒本》(今附刊《四分律比丘尼鈔》后)。

《章服儀應法記》一卷,一冊。

《道具賦》一卷,一冊。

《佛制比丘六物圖》一卷,一冊。

《遺教經論住法記》二卷,二冊。

五 此次講律之學程

《四分律含注戒本》:《含注》擇講。其不講者,於下學程講《隨機羯磨》時補講之。

《戒相表記》:全冊皆細講。唯警策語等略講之。

六 所用之講授法

參用新講授法,務期明了易解。

惟依文釋義,無有發揮。如“三寶”,“七佛”,乃至“涅槃”等義,講釋義略。難解之文言,及律學專門名詞,必不得已乃用之。用時隨即略為解釋。

教材極為簡單,罕有增加。惟增加下記數種:

講解之前,先略說律學派別等。

《靈峰宗論》及《毗尼事義集要》中,有警策之文及問答等,酌為選錄,隨時附講。

講廣教別序后,略說篇聚名義等。

盜戒依《戒疏》、《事鈔》增之。

消釋文義,皆宗南山靈芝之說。凡有新律家所釋,與舊說大異者,亦附及之。以備參考。(南山《鈔》《疏》有時所說不同。蓋《鈔》文猶宗昔解,《疏》文乃改易也。)

七 問答遣疑

問:常人皆謂學律者應偏重行持,未審然否?答: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若於律義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執非為是,謗是為非。他人不知,群起仿效。壞亂正法,其罪極大。古人謂“惡紫奪朱”,即此意也。若於律義果能十分了解,雖行不足,亦可對眾宣揚,續佛慧命,以正知正見,接引后學。彼雖不行,而其學者或能行也。昔鳩摩羅什法師,為姚主所逼,受女十人,不住僧房,別立廟舍。每至講說,常先自云:“譬如臭泥,中生蓮華,但采蓮華,勿取臭泥。”所謂依法不依人也。由是觀之,解義而行持不足,猶可弘護正法。雖行而解義未徹,不免誤入歧途,故曰解義為尤要也。

問:破四重戒仍可說法,出於何律?答:《十誦律》。眾中羯磨誦律無堪能者,學悔比丘開作說戒自恣羯磨,亦聽眾中誦律。此且約制教而言,雖聽秉法,猶名破戒。若約化教,如《涅槃經》云:“犯四重者,若披法服,猶未舍遠,常懷慚愧,恐怖自責。其心改悔,生護法心,建立正法,為人分別。我說是人,不為破戒。”

問:俗謂不知者無罪。今若不學戒律,愚無所知,雖或犯戒,以不知故,能無罪否?雖或有罪,能輕滅否?答:若約未受戒者,雖犯而無破戒之罪。若已發心受戒,即應依律修學,盡力行持。倘因不學而破戒者,於其應得正罪之外,更加不學無知諸罪。寧復有輕滅耶?若畏破戒而恐懼者,惟有退戒返為白衣耳。

問:戒相繁多,具持非易。值茲末法,最低持戒者,以何而為標準?答:《律藏五百結集法》云:佛涅槃后,諸阿羅漢集法之時,阿難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舍雜碎戒。’”當時阿難愁悲忘失,未問何者是雜碎戒,制限莫定。詢諸比丘,言各不同。迦葉乃命仍依佛世舊制,而具學之,不復棄舍。當今之時,末法鈍根,人畏其繁,具持非易,幸有舍微細戒遺教猶可依行。制限多寡,人各隨力。且約最低標準而言:止持之中,四葉,十三僧殘,二不定法,悉應精持。作持之中,結僧界、受戒、懺罪、說戒、安居、自恣等,亦易行耳。

八 未來之希望

余於初出家受戒之時,未能如法,準以律義,實未得戒,本不能弘揚比丘戒律。但因昔時既虛承受戒之名,其后又隨力修學,粗知大意。欲以一隙之明,與諸師互相研習,甚愿得有精通律儀之比丘五人出現,能令正法住於世間,則余之弘律責任即竟。故余於講律時,不欲聚集多眾,但欲得數人發弘律之大愿,肩荷南山之道統,以此為畢生之事業者。余將盡其綿力,誓舍身命而啟導之。

學者約分數學程:

第一學程:《四分含注戒本》、《戒相表記》,如前所述,共二冊余。

第二學程:《隨機羯磨》一冊。

於以上二學程學畢,即能了知律學大綱。《戒本》、《羯磨》皆須讀誦。

第三學程:《行事鈔》擇講《資持記》。自閱《比丘尼鈔》及其他。

第四學程:略講《戒本疏》。自閱《義鈔》及其他。

第五學程:略講《羯磨疏》。

中人之資若能盡力研習,約四五年即可學畢。但須有恒心,決不間斷。又須心思精細,決不粗浮者,乃可能圓滿成就也。

余於前年二月,既發弘律愿后,五月居某寺,即由寺主發起欲辦律學院。惟與余意見稍有未同,其后寺主亦即退居,此事遂罷。以后有他寺數處,皆約余往辦律學院,因據以前之經驗知其困難,故未承諾。惟於寧波白衣寺門前存一“南山律學院籌備處”之牌,余則允為造就教員二三人耳。

以后即決定弘律辦法:不立名目,不收經費,不集多眾,不固定地址等。

去年春間在某寺,有數人愿學律。余為講四重,十三僧殘,后以他故中止。

夏間居某寺,有數人來愿學律,道心堅固,行持甚嚴。乃不久彼等即與寺主有故,遂往他處。以后在此寺舊住者有數人,諄囑余講律。本擬於八月開講,而學者於七月即就職他方。故此次在本寺講律,實可謂余弘律第一步也。

以上略述余發心弘律后所經過諸事。余業重福輕,斷不敢再希望大規模之事業,惟冀諸師奮力興起,肩荷南山一宗,廣傳世間,高樹律幢,此則為余所祝禱者矣!

九 此次講解之程度

簡要顯明,每周二小時,一學年講畢,約八十小時,即可了知律學大要。

所以今講義立酌中標準。若在他處預定所講時間更多者,即可再增加教材。若在戒期內講,預定時間僅四十小時左右者,即可減少。

筆記簿子三冊:

Ⅰ余所編之講義草稿,將來即可依此轉授初學。

Ⅱ聽時寫錄。

Ⅲ問答:筆問筆答,有四利益。

(一)問詞與答詞皆能詳細說明。

(二)問者與答者皆起鄭重之心,決不潦草,各負責任。

(三)所問之義隨時記錄,以備教授法上參考。

(四)於問答文中,選擇精要者列入書中流傳。

以后口問恕不答覆。不合處乞正。氣弱講中暫停。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癸酉五月十五日在泉州大開元寺講

今日與諸君相見。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古今來,關於放生能延壽等之果報事跡甚多。今每門各舉一事,為諸君言之。

一、延壽

張從善,幼年,嘗持活魚,刺指痛甚。自念我傷一指,痛楚如是。群魚剔腮剖腹,斷尾剖鱗,其病如何?特不能言耳。遂盡放之溪中,自此不復傷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二、愈病

杭州葉洪五,九歲時,得惡夢,驚寤,嘔血滿床,久治不愈。先是彼甚聰穎,家人皆愛之,多與之錢,已積數千緡。至是,其祖母指錢曰,病至不起,欲此何為?盡其所有,買物放生,及錢盡,病遂全愈矣。

三、免難

嘉興孔某,至一親戚家。留午餐,將殺雞供饌。孔力止之,繼以誓,遂止。是夕宿其家,正搗米,懸石杵於朽梁之上,孔臥其下。更余,已眠。忽有雞來啄其頭,驅去復來,如是者三。孔不勝其擾,遂起覓火逐之。甫離席,而杵墜,正在其首臥處。孔遂悟雞報恩也。每舉以告人,勸勿殺生。

四、得子

杭州楊墅廟,甚有靈感。紹興人倪玉樹,赴廟求子。愿得子日,殺豬羊雞鵝等謝神。夜夢神告曰:汝欲生子,乃立殺愿何耶?倪叩首乞示。神曰:爾欲有子,物亦欲有子也。物之多子者莫如魚蝦螺等,爾盍放之!倪自是見魚蝦螺等,即買而投之江。后果連產五子。

五、生西

湖南張居士,舊業屠,每早宰豬,聽鄰寺曉鐘聲為準。一日忽無聲。張問之,僧云:夜夢十一人乞命,謂不鳴鐘可免也。張念所欲宰之豬,適有十一子。遂乃感悟。棄屠業,歸依佛法。勤修十余年,已得神通,知去來事。預告命終之日,端坐而逝。經謂上品往生,須慈心不殺,張居士因戒殺而得往生西方,決無疑矣。

以上所言,且據放生之人今生所得之果報。若據究竟而言,當來決定成佛。因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能放生,即具慈悲之心,能植成佛之因也。

放生之功德如此。則殺生所應得之惡報,可想而知,無須再舉。因殺生之人,現生即短命、多病、多難、無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終之后,先墮地獄、餓鬼、畜生,經無量劫、備受眾苦。地獄、餓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於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報之事。昔日殺牛羊豬雞鴨魚蝦等之人,即自變為牛羊豬雞鴨魚蝦等。昔日被殺之牛羊豬雞鴨魚蝦等,或變為人,而返殺害之。此是因果報應之理,決定無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既經無量劫,生三惡道,受報漸畢。再生人中,依舊短命、多病、多難、無子及不得生西也。以后須再經過多劫,漸種善根,能行放生戒殺諸善事,又能勇猛精勤懺悔往業,乃能漸離一切苦難也。

抑余又有為諸君言者,上所述殺牛羊豬雞鴨魚蝦,乃舉其大者而言。下至極微細之蒼蠅蚊蟲臭蟲跳蚤蜈蚣壁虎蟻子等,亦決不可害損。倘故意殺一蚊蟲,亦決定獲得如上所述之種種苦報。斷不可以其物微細而輕忽之也。

今日與諸君相見,余已述放生與殺生之果報如此苦樂不同。唯愿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殺生之事。余嘗聞人云:泉州近來放生之法會甚多,但殺生之家猶復不少。或有一人茹素,而家中男女等仍買雞鴨魚蝦等之活物任意殺害也。愿諸君於此事多多注意。自己既不殺生,亦應勸一切人皆不殺生。況家中男女等,皆自己所親愛之人,豈忍見其故造殺業,行將備受大苦,而不加以勸告阻止耶?諸君勉旃,愿悉聽受余之忠言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绥芬河市| 滦南县| 伊通| 阿城市| 汉川市| 甘洛县| 长白| SHOW| 赤峰市| 通化市| 福清市| 阿拉善左旗| 普宁市| 怀仁县| 龙游县| 黄浦区| 嘉祥县| 万盛区| 阳东县| 宿州市| 唐海县| 云龙县| 资源县| 桦甸市| 板桥市| 景宁| 宁津县| 夏河县| 凌云县| 肇州县| 肃宁县| 宝丰县| 吉首市| 新晃| 太和县| 德阳市| 金平| 平乐县| 布尔津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