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五言古詩】(3)

范彥龍古意[1]

左掖繆補袞,西清翊垂旒。

祥風玉墀[2]度,麗日金掌浮。

簉羽鹓鷺序,接跡夔龍[3]儔。

岱畎有威鳳,千秋瑞虞周。

舜文正當陽,池上復來游。

雝喈葉笙磬,黼黻[4]宣皇猷。

文章貴綸囗,佩玉鏘琳球。

珠露飲帝梧,瑯霜啄昆丘。

飲啄得所止,砥志無外求。

嗤彼隨陽雁,但為稻粱謀。

【注】

[1]范云(四五一年至五〇三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人,南朝著名文學家。他自幼才思敏捷,八歲便能詩,善屬文。曾任侍中、吏部尚書等職。任職期間直言善諫,天監二年病故,梁武帝聞訊痛苦不已,死后追贈侍中、衛將軍,賜謚曰文。

[2]墀:宮殿前的臺階。

[3]夔龍:傳說中的單足爬行動物。

[4]黼黻:指文章寫得好;此處做名詞講,指華美的辭藻、詩文。

張景陽憶友[1]

濃陰晦郊墅,重云結巖岫[2]。

匣瑟鳴鹍弦,林花浥綺繡。

適適[3]響徑泉,淙淙瀉檐溜。

兔隱失弦望,烏潛昧昏晝。

原田稌黍浸,隴坂苞稂莠。

求友息嚶鳴,攜儔寡猿狖。

茅齋久岑寂,離索[4]常在疚。

郁陶[5]王貢冠,綿邈蕭朱綬。

一日為三秋,盍簪何時又?

【注】

[1]張協(生卒年不詳),字景陽,安平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官至河間內史,為官清廉。后至天下大亂之時,辭官隱居,吟詠為樂。永嘉初年,復征為黃門侍郎,終因病重逝于家中。

[2]巖岫:峰巒。

[3]適適:此處代指象聲詞。音讀kuò。

[4]離索:離群索居。

[5]郁陶:內心憂郁、郁悶之態。

和友人飲酒

君有飲酒詩,足繼柴桑翁[1]。

言得此中理,一醉等洪濛[2]。

我性雖不飲,勸客愁尊空。

遇我高陽徒,酣適頗能同。

自君貽此編,浩如沃心胸。

豈知古達者,半藉麴[3]糵功。

學道與識字,苦心終見窮。

未老習便宜,趨事舍勞躬。

愿君多釀黍,暇日來相從。

【注】

[1]柴桑翁:因陶淵明晚年隱居柴桑,故稱之。

[2]洪濛: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之態。

[3]麴:同“曲”,酒母。

我生如飛蓬,飄然落天際。

太虛[1]浩漠漠,生理偶然契。

神明本無方,耳目有拘系[2]。

循想起形跡,蘊積為身世。

窮神知化源,外物敢為厲。

我欲盡世人,夢夢[3]遇一切。

惟有飲者心,庶幾得所憩。

【注】

[1]太虛:天空。

[2]有拘系:有拘束,有限制。

[3]夢夢:昏暗不明。

秦皇作長橋,駕海跨煙雨。

三山苦相招,石重不可舉。

我不夢蝴蝶,醉后亦栩栩。

遐哉勾漏令[1],丹砂未堪許。

不如營一尊[2],遲我山中侶。

【注】

[1]勾漏令:官名,勾漏縣縣令。

[2]一尊:即一樽酒。

題畫寄友人

梁燕忽已去,颯然秋在堂。

澹澹東籬姿,疏花不成行。

閑窗展縑素[1],丹青破微茫。

咫尺煙霧生,隱映楓林蒼。

屈注天河水,倒掛千尺梁。

巖壑競噴薄,倏令心骨涼。

山川似剡中[2],扁舟興難忘。

因之寄遠道,矯首飛鴻翔。

【注】

[1]縑素:可作書畫的細絹;此處指畫卷。

[2]剡中:指剡縣一帶。乃山水勝地。

高樓望月

戚戚[1]復戚戚,高樓月如雪。

二八正嬋娟[2],月明翡翠鈿。

由來工織錦,生小倚朱弦。

朱弦豈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聲落天上,聞者皆淚流。

別郎已經年,望郎出樓前。

青天入海水,碧月如珠圓。

月圓已復缺,不見長安客[3]。

古道白于霜,沙滅行人跡。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當同心人,兩兩不相棄。

【注】

[1]戚戚:相親相近的樣子。

[2]嬋娟:指美女。

[3]長安客:泛指出門在外之人。

送梁汾[1]

西窗涼雨過,一燈乍明滅。

沉憂從中來,綿綿不可絕。

如何此際心,更當與君別。

南北三千里,同心不得說。

秋風吹蓼花[2],清淚忽成血!

【注】

[1]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秋,顧貞觀返鄉奔母喪,性德作此詩送行。

[2]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小,呈白色或淺紅色,可用以調味或入藥。后代指對亡親的哀悼。

唆龍與經巖叔夜話[1]

絕域[2]當長宵,欲言冰在齒。

生不赴邊庭,苦寒寧識此?

草白霜氣空,沙黃月色死。

哀鴻失其群,凍翮[3]飛不起。

誰持《花間集》[4],一燈氈帳里。

【注】

[1]唆龍,即梭龍,康熙二十一年秋,性德奉命偵查梭龍的動態,而巖叔亦參加其中。

[2]絕域:極邊遠之地。

[3]翮:鳥的翅膀。

[4]《花間集》:由后蜀人趙崇祚所編。其內容大都描寫美人妝容及日常生活之貌,又以花喻女人嬌媚之姿態,故得名。被認為是最早的詞選集。

效齊梁樂府十首[1]

朱鷺[2]

整翮辭炎服[3],乘春向帝畿。

沉浮茄下[4]食,容與藻中依。

瑞日明丹羽,恩波浣赤衣。

醉頌于胥樂,鳴珂踏月歸。

【注】

[1]南朝齊、梁時代有一種詩體稱為“齊梁體”。其內容多吟詠風月,形式講求音律精美。

[2]朱鷺:又名朱鹮,全身羽毛以白色為主,摻雜紅色,面頰皮膚呈鮮紅色,嘴細長而末端彎曲。古時以在鼓上裝飾朱鷺叼魚之形象為美。

[3]炎服:代指南方。

[4]茄下:此處代指魚。

巫山高

江聲送客帆,巫峽望巉巖[1]。

秋夜猿啼樹,霜朝鶴唳巖。

花紅神女頰,草綠美人衫。

陽臺[2]不可見,風雨暗松杉。

【注】

[1]巉巖:高峻陡峭的山巖。

[2]陽臺:指楚·宋玉《高唐賦》中所云巫山神女一事;后指男女相會之處。

芳樹

連理無分影,同心豈獨芳?

傍檐巢翡翠[1],臨水宿鴛鴦。

葉葉含春思,枝枝向畫廊。

君情若比樹,妾意復何傷!

【注】

[1]翡翠:一種水鳥,羽毛顏色鮮艷。

有所思

雁帛[1]音塵絕,河橋草色青。

愁凝遠山黛,夢斷隔花鈴。

并語紅襟燕,雙移碧漢星[2]。

夫君在何處,顧影惜娉娉。

【注】

[1]雁帛:古代將帛系在雁足上傳信,又稱“雁足書”,此處代指書信。

[2]碧漢星:“碧漢”即銀河;“碧漢星”即指牛郎和織女二星。

折楊柳

陌上[1]誰攀折?閨中思忽侵。

眼凝清露重,眉斂翠煙深。

羌笛臨風曲,悲笳[2]出塞音。

縱垂千萬縷,那系別離心!

【注】

[1]陌上:“陌”即東西走向的小路;指路上。

[2]笳:即“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類似于笛子的吹奏樂器。

梅花落

春色鳳城來,寒梅逼歲開。

條風[1]初入樹,縹雪漸侵苔。

粉逐鶯衣散,香黏蝶翅回。

隴頭[2]人未返,急管莫頻催。

【注】

[1]條風:《山海經·南山經》:“(令邱之山)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郭璞注:“東北風為條風。”指東北風。

[2]隴頭:借指邊塞。

洛陽道

九重開帝闕[1],八達[2]控天街。

金馬蛾眉柳,銅駝兔目槐[3]。

歌鐘[4]傳甲第,棨戟列臺階。

何事揚雄宅,春風草徑埋。

【注】

[1]帝闕:皇城宮門。

[2]八達:又作“八闥”。作八窗解。

[3]“金馬”指金馬門,“銅駝”指銅駝門。

[4]歌鐘:古代的一種銅制的編鐘。

長安道

井干[1]通帝座,太液起蓬萊。

銜壁金釭列,懸藜[2]甲帳開。

仙盤承曉露,鳳軫[3]殷春雷。

偏令路旁客[4],日暮走黃埃。

【注】

[1]井干:原為井上面的圍欄,后泛指樓臺。

[2]懸藜:即縣藜,一種美玉的名字。

[3]鳳軫:華美之車;此處為天子之車。

[4]路旁客:路旁流離顛沛的窮苦人民。

雨雪[1]

朔地寒威至,征人未寄衣。

龍城風早勁,蔥嶺雪初飛[2]。

已聽謠《黃竹》,復聞歌《采薇》。

那禁望鄉淚,不及雁南歸。

【注】

[1]漢《橫吹曲》之名。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秋奉命到東北邊疆“覘梭龍”,此詩當于其時所作。

[2]“龍城”“蔥嶺”皆指偏遠之地。

王明君[1]

椒庭充選后,玉輦[2]未曾迎。

圖畫君偏棄,和親妾請行。

不辭邊徼[3]遠,只受漢恩輕。

顏色黃塵老,空留青冢名。

【注】

[1]王明君:即王昭君,名嬙,晉時為避司馬昭名諱而改為“明君”或“明妃”。

[2]玉輦:皇帝所乘之車。

[3]邊徼:邊塞。

擬古四十首

煌煌古京洛[1],昭代盛文治。

曰予餐霞人[2],簪紱忽如寄。

微尚竟莫宣[3],修名期自致。

榮華及三春,常恐秋節至。

學仙既蹉跎,風雅[4]亦吾事。

【注】

[1]京洛:原指京城洛陽;后代指都城。

[2]餐霞人:《文選·顏延之》:“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李周翰注:“餐霞,仙者之流。”指得道成仙之人。

[3]莫宣:未曾向外人提及。

[4]風雅:《詩經》中包括《國風》《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以“風雅”泛指文學。

相彼東田麥,春風吹裊裊[1]。

過時若不治,瓜蔓同枯槁。

天道本杳冥[2],人謀苦不早。

荒廬日旰[3]坐,百慮依春草。

四顧何茫然,凝思失昏曉。

【注】

[1]裊裊:柔軟纖長、隨風搖曳的樣子。

[2]杳冥:幽暗看不清的樣子。

[3]日旰:日暮。

乘險嘆王陽,叱馭來王尊。

委身置岐路,忠孝難并論。

有客赍[1]黃金,誤投關西門。

凜然四知言,清白貽[2]子孫。

【注】

[1]赍:送東西給別人。

[2]貽:遺留。

客從東方來,叩之非常流。

自云發扶桑[1],期到海西頭。

白日當中天,浩蕩三山秋。

回風[2]忽不見,去逐靈光[3]游。

燭龍莫掩照,使我心中愁。

【注】

[1]扶桑:傳說日出于扶桑之下,故代指日出之處。

[2]回風:回旋的風。

[3]靈光:神異的光輝。

天門詄蕩蕩[1],翕赩[2]羅星躔。

白日矚微躬[3],假翼令飛騫。

平生紫霞心,翻然向凌煙。

雙吹鳳笙歇,宛轉辭群仙。

越影籋[4]浮云,橫出天駟前。

玉繩耿中夜,斗杓何時旋?

【注】

[1]詄蕩蕩:開朗明亮的樣子。

[2]翕赩:茂盛狀。

[3]微躬:自謙詞,卑賤的身軀。

[4]籋:通“躡”。踩、踏。

曠然成獨立,片月相古今。

眷[1]茲西北樓,斜暉明玉琴。

清影[2]忽以去,悵惘予何心。

【注】

[1]眷:亦作“睠”,回顧,思慕。

[2]清影:原為月光,此處代指所愛之人。

竹生本孤高,翛然[1]自植立。

矯矯云中鶴,翱翔何所集。

丈夫故豁達,身世何汲汲[2]!

外物信非意,潦倒翻成泣。

瞻彼嶺頭云,扶疏[3]被原隰。

延佇當重陰,西風吹衣急。

【注】

[1]翛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2]汲汲:形容急切的樣子。

[3]扶疏:大樹枝葉繁盛之貌。

寒沙連云起,遙空白雁落。

之子[1]方從軍,深閨竟寂寞。

天遠豈知返,路阻長河[2]絡。

北風吹瘦馬,鐵衣不堪著。

從軍日未久,朱顏鏡中削。

悠悠復悠悠,人生胡不樂?

【注】

[1]之子:這個人。

[2]長河:特指黃河。唐·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妾如三春花,君如二月風。

澹澹從東來,吹作夭桃紅[1]。

一朝從軍行,令人嘆飛蓬。

何似云間月,清輝千里同。

【注】

[1]夭桃紅:以艷麗的桃花比喻少女美麗的容貌。

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

何如但飲酒,邈然[1]懷古人。

南山有閑田,不治委荊榛。

今年適種豆,枝葉何莘莘[2]。

豆實既可采,豆秸亦可薪。

【注】

[1]邈然:遙遠、久遠的樣子。

[2]莘莘:眾多的樣子。

宇宙何蕩蕩,彼蒼亦安知?

屈平放江潭,子胥乃鴟夷[1]。

升沉本偶然,遇合寧有時。

千古恨如此,徒為吊者悲。

微生一何幸,勖[2]哉遘昌期[3]。

【注】

[1]鴟夷:革囊。

[2]勖:勉勵。

[3]昌期:昌盛興隆的時期。

三月燕已來,清陰[1]杏子落。

春風在青草,吹我度城郭。

道逢貴公子,銀鞍紫絲絡。

藉草展華茵,相邀共杯酌。

為言相見歡,殷勤費酬酢[2]。

久之語漸洽,禮數少脫略[3]。

初夸身手好,漫敘及勛爵。

惜哉君卿才,何事失宦學?

予笑但飲酒,日暮風沙惡。

走馬東西別,歸路煙漠漠。

【注】

[1]清陰:天氣陰涼。

[2]酬酢:亦作“酧酢”。相互敬酒。

[3]脫略:放任不拘。

予生未三十,憂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風吹已斷。

行當適遠道,作計殊汗漫[1]。

寒食青草多,薄暮煙冥冥。

山桃一夜雨,茵箔[2]隨飄零。

愿餐玉紅草[3],一醉不復醒。

【注】

[1]汗漫:漫無邊際,渺茫無際。

[2]茵箔:用來養蠶的竹簾和竹席。

[3]玉紅草:傳說中的一種草,長于昆侖山,有“食其一實則醉臥三百年”之說。

松生知何年,崎崯[1]倚天碧。

其上無女蘿[2],其下遠荊棘。

何用托孤根,蒼崖多白石。

亦有青蘭花,吐芬在其側。

【注】

[1]崎崯:險峻崎嶇之山。

[2]女蘿:《詩·小雅·囗弁》:“蔦與女蘿,施于松柏。”毛傳:“女蘿,菟絲,松蘿也。”即松蘿。

美人臨殘月,無言若有思。

含顰但斜睇[1],吁嗟憐者誰。

予本多情人,寸心聊自持。

浩歌幽蘭曲,援琴終不怡[2]。

私恨托遠夢,初日照簾帷。

【注】

[1]睇:斜眼看,比喻女子多情之態。

[2]怡:心情美好、愉悅之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民乐县| 阿图什市| 名山县| 吴川市| 尼玛县| 西藏| 双鸭山市| 繁昌县| 日照市| 田东县| 临潭县| 乳源| 南部县| 广宁县| 东至县| 颍上县| 闻喜县| 柯坪县| 江安县| 兴文县| 宁城县| 景宁| 德格县| 榆树市| 黄平县| 法库县| 洛宁县| 丁青县| 乐东| 香格里拉县| 班戈县| 扎囊县| 日土县| 姚安县| 珲春市| 当阳市| 舟曲县| 庆城县| 张家口市|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