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言古詩】(2)
- 納蘭性德全集第三冊:詩集
- (清)納蘭性德
- 4922字
- 2016-11-02 22:06:11
曹子建七哀[1]
東園桃李姿,是妾嫁君時。
燕婉[2]為夫婦,相愛不相離。
良人忽遠征,妾獨守空帷。
憂來恒自嘆,冀死魂追隨。
又念妾死時,誰制萬里衣?
幸有雙鯉魚[3],擬為寄君辭。
終日不成章,含淚自封題。
君若得鯉魚,剖魚開素書。
但看書中字,一一與淚俱。
【注】
[1]曹植(一九二年至二三二年),字子建,曹操之子,曹魏著名文學家。生前被稱為陳王,死后謚號“思”,因此后世又稱其為陳思王。著有《七哀》詩。
[2]燕婉:漢·蘇武《詩》之二:“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比喻夫妻和愛。
[3]雙鯉魚:古代以雙鯉魚寄相思信,后以此泛指書信。
左太沖詠史[1]
吾聞趙公子,好客埒[2]三君。
能令千載后,買絲繡其真。
詎如燕昭王[3],金臺筑嶙峋。
迎騶既隆禮,師郭亦殊倫。
奕世[4]儲壯士,殉義忘厥身。
荊軻[5]去不返,漸離[6]踵入秦。
至今易水上,歌筑聲猶新。
何代無奇人,臺荒蔓荊榛。
【注】
[1]左思(約二五〇年至三〇五年),字太沖,西晉著名文學家,齊國臨淄人。左思出身貧寒,自幼便其貌不揚,好在自身發憤勤學,終有所成。著有《詠史八首》。
[2]埒:等同,相同。
[3]燕昭王(前三三五年至前二七九年),名職,又稱昭王或襄王。公元前三一二年至公元前二七九年在位,原為韓國人質。其在位期間派兵遣將打破東胡、齊國,成就了燕國之盛世。
[4]奕世:累世,一代接著一代。
[5]荊軻(?至前二二七年),字次非,戰國末期魏國人。為人慷慨仗義。后受燕太子丹委托入秦刺殺秦王,不中,被肢解而死。
[6]漸離:燕國著名琴師,容貌俊美,與荊軻是好友。荊軻刺秦出發前,他與太子丹將其送至易水,并彈奏一曲變徵之聲,為荊軻送行。后亦因刺殺秦王未中而被害。
陸士衡贈弟[1]
我形孑洛城,子影只華亭。
仰看鴻雁翔,能不念平生。
昔為同根樹,今若葉辭枝。
涼風起閶闔[2],各自東西飛。
鸰原[3]日以遠,棣萼日以晚。
終當復旋歸,勉子加餐飯。
【注】
[1]陸機(二六一年至三〇三年),字士衡,西晉著名文學家,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被譽為“太康之英”。吳郡吳縣人。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卻最終死于“八王之亂”。李白在《雜曲歌辭·行路難》中感慨道:“陸機才多豈自保”。著有《贈第士龍》一首。
[2]閶闔:典故名,出自《楚辭·離騷》。原意為傳說中的天門,此處指洛陽都門。
[3]鸰:《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即鹡鸰,原為水鳥,若失去居所,便飛鳴求類,比喻兄弟有難應互相幫助。現以“鸰原”代指兄弟。后句中之“棣萼”亦代指兄弟。
嵇叔夜言志[1]
楊朱[2]泣路岐,墨翟[3]悲素絲。
靈蔡甘曳尾,郊牛憚為犧。
處則尚其志,出則顛其頤。
子云自投閣,董生[4]常下帷。
瑯玕啄鳳鸞,腐鼠嚇鴟鳶。
寒蟬飲清露,蒼蠅集腥羶。
予生實懶慢,傲物性使然。
涉世違世用,矯俗迕俗歡。
金羈非鹿飾,豐草意所安。
琴彈《廣陵散》[5],嘯上蘇門巔。
采術服黃精,終期學長年。
【注】
[1]嵇康(二二四年至二六三年),字叔夜,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后因遭小人讒言,被司馬昭處死。
[2]楊朱:字子居,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反對儒墨思想,主張“貴生”“重己”。
[3]墨子(前四六八年至前三七六年),名翟,戰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軍事家。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著有《墨子》一書。
[4]董生:董仲舒(前一七九年至前一〇四年),西漢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5]《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古代大型琴曲。嵇康便以善談此曲而著稱。
阮嗣宗詠懷[1]
涼燠[2]遞推遷,今古迭朝暮。
出岫無還云,落花寧上樹。
朱顏瞬息改,鬒發[3]須臾素。
浮生匪金石,焉得常貞固。
途窮行轍返,慟哭畏迷誤。
青眼予何好?白眼予何惡?
誕矣魯陽戈,荒哉夸父[4]步。
長嘯復銜杯,松喬安可睹。
【注】
[1]阮籍(二一〇年至二六三年),字嗣宗,三國魏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竹林七賢”之一。阮籍在政治上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常以醉酒來躲避司馬昭對時事的詢問。后因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寫過“勸進文”,才使得司馬昭對其違背禮法的行為采取容忍態度,最終得以終其天年。
[2]燠:《爾雅》:“燠,煖也。”暖、熱之意。
[3]鬒發:黑發。
[4]夸父:古神話傳說人物。有“夸父逐日”之說。
許玄度寓居[1]
巢父[2]遜箕潁,善卷遁淮甸。
家世本高陽,于越愛蔥蒨[3]。
云興秀巖壑,霞蔚美金箭。
鏡水碧芙蕖,銅溪紅菡萏。
石匱屢冥搜,丹梯愜凌緬。
漾舟樵風灣,筑室蘭渚岸。
澗清纓斯濯,蓴滑羹可薦。
玄從王子談,理同謝公[4]辨。
欲祛義常勝,內朗胸無戰。
風月偶行游,萍蹤何足羨?
【注】
[1]許詢(生卒年不詳),字玄度,才華橫溢,善屬文。他終身不仕,常與友人游山玩水,吟詠作對。且善析玄理,與孫綽同為東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
[2]巢父:因其筑巢而居,故得名“巢父”。唐堯時的隱士。
[3]蔥蒨:草木茂盛秀美之貌。
[4]謝公:指謝安。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郭景純游仙[1]
蒙莊主養生,苦李[2]貴道德。
為善無近名[3],知白守其黑。
夢蝶豈寓言,猶龍信難測。
漆園春秋久,柱下商周易。
大道生之根,背福即罹極。
昔人求神仙,嗜欲戕其直。
浩乎鯤鵬[4]飛,去矣六月息。
無為自清靜,葆光常不匿。
何必從山癯[5],餐霞服瓊液。
【注】
[1]郭璞(二七六年至三二四年),字景純,東晉著名文學家和訓詁學家。三二四年,王郭命他占卜造反勝算多大,璞言必敗,被殺之。
[2]苦李:指老子。因其生于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故得名。
[3]出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4]鯤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鯤”為一種大魚;“鵬”為一種鳥。常用來比喻一些宏偉之事。
[5]山癯:即山脊。
陶淵明田家[1]
結廬柴桑村,避喧非避人。
當春務東作,植杖躬耔耘。
秋場登早秫,酒熟漉葛巾[2]。
采罷東籬菊,還坐彈鳴琴。
磬折辱我志,形役悲我心。
歸華[3]托陳荄,倦鳥棲故林。
壺觴[4]取自酌,吟嘯披予襟。
【注】
[1]陶淵明(約三六五年至四二七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等小職,后辭官歸隱,過起了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
[2]漉葛巾:陶淵明嗜酒,曾取頭巾過濾酒喝。
[3]歸華:落花。
[4]壺觴:飲酒之器具。
鮑明遠玩月[1]
娟娟秋月輝,皎皎明鏡飛[2]。
清如積水光,瑩若凝冰霜。
窈窕女墻東,徘徊綺戶中。
晃驚梁上燕,微見網中蟲。
天香生桂樹,玉露泣芙蓉。
佳人坐空房,金波映高張。
烏啼既含怨,孀娥更懷傷[3]。
牛女隔銀渚,終歲猶相望。
自妾嫁征夫,關山路何長。
安得為清影,夜夜在君旁。
【注】
[1]鮑照(約四一五年至四六六年),字明遠,南朝宋著名文學家。任臨海王劉子頊的前軍參軍時被亂軍所殺。著有《玩月城西門解中》一首。
[2]該句中的“娟娟”“皎皎”皆形容月光明亮美好之貌。
[3]以該句中的“烏”“孀娥”的怨來襯托佳人與丈夫的分別之苦。
謝康樂游山[1]
會稽[2]東南美,渟淵[3]環峙岳。
繡嶂郁盤紆,金峰聳嶄削。
非由巨靈[4]劈,無假五丁鑿。
芙蓉敭秀萼,列壁展丹雘[5]。
虬松偃蒼蓋,蟠藤森翠幕。
鮮葩耀陽崖,芳蘭媚幽薄。
披榛出風磴,援葛度煙壑。
見叱初平羊,看飛道林鶴。
弦歌禽鳥哢,琴筑澗泉落。
云霞爛錦緌,薇蕨[6]傲珍錯。
世慕簪組貴,寧知考盤樂。
永懷園綺蹤,將尋晨肇藥。
【注】
[1]謝康樂:即謝靈運(三八五年至四三三年),東晉陽夏人。因其小名為“客兒”,故又稱謝客。因曾任臨川內史一職,又稱謝臨川。他兼通史學,工書法。江淹著有《謝臨川游山》。
[2]會稽:因浙江紹興的會稽山而得名。謝康樂曾于此處游山玩水。
[3]渟淵:聚水深潭。
[4]巨靈:古時傳說洪水泛濫,人間疾苦不堪,天帝便命巨靈神下凡解救萬民。后人便以巨靈神為河神。
[5]丹雘:可供涂飾的紅色顏料。
[6]薇蕨:指薇和蕨兩種植物。窮困之人常食之。
顏延年侍宴[1]
楓陛[2]葉紫微,桂宮御黃屋。
閣道馳鳳輦,芳苑騁鸞轂。
乘陽布春令,稅駕[3]鐘山麓。
卿云[4]冠絕巘,復旦光浚谷。
風飏綿羽囀,煙染荑絲綠。
依阜列瓊筵,臨湖張黼幄。
宮懸金奏闋,鼓吹笳簫[5]續。
圣德弘誕被,皇情暢遐矚。
江清馮夷俯,海靜陽侯伏。
潮隨獻琛舫,汐送輸贐舶。
寶氣蜃樓幻,冰輪玭珠[6]浴。
龍瓚和睿容,羽爵醉揆牧。
方聆燕鎬詠,旋聽橫汾曲。
拜手[7]進賡揚,微才慚樸樕[8]。
【注】
[1]顏延之(三八四年至四五六年),字延年,南朝宋著名文學家,瑯琊臨沂人。博覽群書,文章烜赫一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有文集三十卷。江淹著有《顏特進侍宴》。
[2]楓陛:指朝廷。
[3]稅駕:“稅”通“脫”,解駕、停車之意。
[4]卿云:彩云,祥瑞之兆。
[5]笳簫:即笳管。
[6]玭珠:即蚌珠,珍珠。
[7]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又叫“空手”“拜首”。
[8]樸樕:小樹。
謝惠連搗衣[1]
火正辭炎轡,金行御商鑣[2]。
摵摵[3]風驚葉,湛湛露盈條。
月遲素砧冷,霜早青林凋。
蟋蟀怨空墀,鴻雁哀層霄。
秋容脆纖葛,雪色嫌輕綃[4]。
深閨懷藁砧,萬里邊城遙。
羅帷怯涼飔,況乃朔地飆。
柔荑[5]運雙杵,清響發嚴宵。
金釭焰稀微,珠斗橫寂寥。
搗此八蠶綺,將為御寒袍。
量以金粟尺,裁用并州刀。
長短記君身,肥瘦昧君腰。
同心綰繡帶,合歡藏翠翹[6]。
帶表相思切,翹明企望勞。
應知著衣時,淚點當未消。
【注】
[1]謝惠連(四〇七年至四三三年),南朝宋著名文學家。其十歲便能文,十分聰慧。因謝惠連舉止輕薄,有違當時世論,故不得仕進。后人把他和謝靈運、謝朓合稱為“三謝”。
[2]商鑣:秋風。
[3]摵摵:象聲詞,落葉聲。
[4]輕綃:一種透明帶花紋的輕紗。
[5]柔荑:出自《詩經·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柔荑”本指初生的茅草,后常用來比喻女子之手。
[6]翠翹:古代婦女首飾的一種,因狀似翠鳥尾部翹起的長羽而得名。
盧子諒時興[1]
代謝感時序,迭微嘆日月。
憝彼囗囗[2]鳴,忍此眾芳歇。
林園無鮮蕊,原野飛隕葉。
王孫傷歲暮,志士勵窮節。
勁莛矗驚飆,貞松翠霜雪。
昂昂澤中雉,矯矯韝上囗。
物性不可渝,人寧不如物。
努力崇明義,豈為威武屈!
【注】
[1]盧諶(二八四年至三五〇年),字子諒,范陽涿人。有才華,善屬文。諶與姨夫劉琨關系密切,屢有贈答。后琨被殺,朝廷不敢吊祭,諶為其上表審理,言辭十分懇切。后在襄國遇害。
[2]囗囗:即杜鵑鳥。
謝玄暉觀雨[1]
冉冉敬亭云,泠泠北崎風。
仰見城西隅,崇朝[2]隮蝃蝀。
霡霂[3]散帷幔,霏微入簾櫳。
訟庭滋草碧,鈴閣泫花紅。
之子期未至,琴尊誰與同?
登樓一以望,山城如畫中。
青笠巖際叟,綠蓑溪上翁。
白鳥詎有營,飛飛西復東。
嗟予徇[4]微祿,潤物慚無功。
【注】
[1]謝朓(四六四年至四九九年),字玄暉,陳郡陽夏人,南朝齊著名山水詩人,與謝靈運對稱為“小謝”。東昏侯永元初,遭人誣陷,下獄,并死于獄中。謝玄暉著有《觀朝雨一首》。
[2]崇朝:一個早晨;比喻時間短暫。崇,通"終"。
[3]霡霂:《爾雅·釋天》:“小雨謂之霡霂。”小雨之意。
[4]徇:追求,謀求。
沈休文東園[1]
暮出石城東,青郊行迤邐。
縱橫阡復陌,村舍炊煙起。
落日隱遠峰,霞雯蔚成綺。
骎骎[2]驟歸騎,林鴉鳴未已。
折柳舊樊圃,蔬藥種靃靡[3]。
荊扉臨曲碕,淮水綠彌彌[4]。
蘿徑足幽尋,茅亭可延佇。
清風為我客,皓月為我主。
信宿[5]即吾廬,乾坤皆逆旅。
【注】
[1]沈約(四四一年至五一三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人,南朝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善于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著作頗多,明人張溥輯有《沈隱侯集》。沈著有《宿東園》一首。
[2]骎骎:形容馬快跑的樣子。
[3]靃靡:形容草木柔弱,隨風飄浮狀。
[4]彌彌:水滿,水盛之貌。
[5]信宿:連住兩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