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艾灸熏一熏,治病又益壽

說起艾灸,大家都不會陌生,各種養生節目、網絡文章、健康圖書中,大多會提到艾灸。作為寶貴的中醫治病方法,有病可以用艾灸治病,無病可以用艾灸強身。艾灸使用簡單,不會的讀者看了下面的文章,我相信一定會茅塞頓開的。

說說艾灸這點事

《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濕、通筋活血的功效。“灸”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長時間用火烤的意思。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濕,還可以去除家里的異味和人體的異味。故而灸在道家養生里是一種特殊的養命方法,也是升騰陽氣最快的方法。

以往的艾灸治療,用的是“壯”這個詞來記錄治療的時間長短,經常在書里看到治療某種疾病需要灸多少壯。壯是什么意思呢?古時候艾灸治療,用的是艾絨做的圓錐形的艾炷,一壯就是指這種艾炷從點燃到燒完的時間。我們現在多是用的在藥店買的、加工規格很標準的艾灸條,因此現在治療所需要的時間也改成用分鐘來計算了。一般都是灸10?15分鐘。還可以在賣中醫治療器材的地方,買到用來艾灸的罐,它可以用于一些手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療,如背后膀胱經的穴位。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條弄成段,放進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不過灸治的時間就需要比艾灸條長了,一般需要20?30分鐘。

艾灸的具體方法,我首推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后,對準穴位熏灸。艾條距離皮膚2?3厘米,使局部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

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中記載“大風汗出,灸噫嘻”,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莊子》記載圣人孔子“無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養生保健。日本人須藤作等做過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杏林小典

灸法

灸是燒灼的意思。灸法是一種中醫的治病方法。點燃由艾葉等藥物制成的艾炷或艾絨,置于人體穴位上,利用灼熱的方式,熏熱人體的穴位表面,借由艾條所產生的氣味和溫度,刺激人體體表部位,以達到治療功效。

艾灸有多神奇呢?古書里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個叫王超的軍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了一個得道的異人,傳授給他一套“黃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這套方法修煉身體,在從軍隊退役后,因為當時退伍士兵的待遇太差了,這人索性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盜,無惡不作,官府也一直抓不住他,結果王超年過九十還精神飽滿,肌膚腴潤,還能作案,后來終究是夜路走多終遇鬼,被官府抓住了,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問他:你這么高的年齡,還有這么好的身體,有什么養生秘術嗎?王超回答說:秘術我沒有,只是年輕時師父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那樣溫暖。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處死后,刑官讓人將他的腹暖之處剖開,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用艾火灸出來的。可見灼艾對培固人體陽氣的力量有多強大!

學醫之初,我的老師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礙。老師沒給他開藥,就讓他用艾條灸關元穴,每天1次,每次灸15?30分鐘。一個月過后,患者的病就痊愈了。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體健康,無尿頻、前列腺肥大等癥狀。他現在每次見到我,還依然對老師當年的指導感激不已呢。

風箏飛得高,全靠仨要穴

我在之前的書里,給大家介紹過很多次艾灸這種簡單又好用的保健方法。我看到北京這些年路邊也開了很多艾灸保健館,很多女性患者來問診的時候也告訴我,她們在做美容的時候會順便做艾灸保健。看到大家對艾灸這么認可,我很高興,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自己學會艾灸方法,自己在家做艾灸——給自己做,健康己身;給家人做,帶去滿滿的關懷和愛意。傳遞家庭中的“正能量”,就是這么容易。

在家艾灸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定時、定期堅持用艾條灸關元、足三里、三陰交這幾個穴位就可以了。

前幾日,診室來了一位即將痊愈的患者。但他一進門就讓我大吃一驚,臉色晦暗,無精打采,完全不像要痊愈的樣子。我趕快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一場“股市危機”讓他受到巨大打擊,好長一段時間睡不好也吃不好,一下子感覺身體更糟糕了。看著患者這樣子,我也沒跟他過多說什么。我知道當務之急是要激發他身體的陽氣,趕快把陽氣這個小調皮找出來。于是我讓學生取來一支艾條,給他灸了一下關元穴。關元過去也叫玄關,就像人體腹部的一個閥門,主人的先天之氣,有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不泄漏的意思,歷來為修煉家所重視。灸關元就是利用艾條燃燒發出的溫陽之氣,通過關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復體力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大約灸了10分鐘,患者就伸了個懶腰,大喊舒服極了。我微笑不語,知道他體內的陽氣已經升發上來了。

那么關元穴到底在哪兒呢?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如果采用仰臥的姿勢,將手四指并攏,置于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灸關元的最好時機在夏秋之交,相當于北京地區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冬春兩季除去特殊原因,盡量不要去灸關元穴,因為冬主收藏,春主升發,灸多了反而會泄精氣。

接下來我又給他灸了足三里,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大穴,此穴多氣多血,主人后天之氣。學醫的時候,聽老一輩的人講過一個長壽灸法。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江戶,有一個習俗,每建成一座新橋都要邀請當地年齡最高的長者第一個踏橋渡河。有一年一座橋建成之后,邀請到一位174歲高齡的老人“初渡”。在舉行“初渡”的儀式上,主持儀式的將軍問這位老人有什么長壽之術。老人回答道:“這事不難,我家祖傳一個方法,每個月的月初,連續8天用艾灸足三里穴,堅持不斷,就能長壽了。我現在174歲,妻子173歲,兒孫皆已過百歲。”那位將軍聽了不勝感慨。灸足三里能長壽也隨之廣為人知,后來形成了日本的一個習俗。其實日本人灸足三里保健的方法來自中國,早在隋唐朝時期的醫學著作里就有灸足三里治病養生的記載了。

最后我又給他灸了三陰交。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相交會的一個聚合點,艾灸此穴有從陰引陽之意,補益陰精,長期灸這個穴位對肝脾腎都有補益固攝的作用,可祛濕濁,降血脂,還可以用來治療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治療。

最后,我并沒給患者開什么藥方,因為他的身體已經基本痊愈了,就是告訴他,回家也要堅持艾灸,不要停,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好心態,股市損失的錢還可以賺回來,陽氣要是提升不起來,身體可就糟糕嘍。

這樣灸就錯大了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患者,以為艾灸的時間越長越好,結果灸出了水皰,也就是灸的火候太過,正所謂過猶不及。

火候,是中國傳統文化里面最難把握的,古人常說,傳功不傳火,火,就是火候。在烹調中,同樣一門手藝,火候掌握不當,做出來的食物可能就大相徑庭。火候其實是靈性與智慧的體現,不是不傳,這是需要用心體悟的。艾灸的火候也是同樣的道理。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既有效又安全的手法。灸的過程中,用持艾條之手的小拇指,不時地輕輕擦一下所灸的穴位,當小指感覺到此穴位的皮膚發燙時,就要調整艾條火頭的高度,使皮膚始終處于一種溫和安全的狀態。這是我多年的行醫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手法,類似于翹著蘭花指,女性朋友使用這個手法時尤其優雅漂亮,賞心悅目,還不用擔心損傷皮膚。

不管是灸療保健也好,穴位按摩也罷,都有一個火候問題。把握火候的最大秘訣就是,要以身體的輕松舒適為度。不要指望一次或幾次就把身體調理好。在身體最舒適得力的時候就停止,留有余興,直至慢慢養成一種好習慣。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其實就是養生。萬萬不要陷入盲目追求效果的誤區之中。

比如有的患者之前看過一些養生文章,就照著文章說的敲經打穴,把經絡穴位視為無所不能無所不治的靈丹妙藥,天天按天天揉,結果用力過度,身體上甚至出現了瘀痕。過多地在一處穴位上調動人體能量,反而會使身體系統失去內在平衡,這種方法不可取。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事物都有兩面性,按摩穴位可以滋養元氣,但若按摩過度,反而損傷身體。《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還有一句指出:“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也叫武火,少火也叫文火。就是在告誡我們,治病時不要武火猛攻急于求成,要用文火慢慢溫補,喚醒人體的自愈能力。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優美的詩句里也蘊含著養生的至高境界呢。

杏林釋義

久而境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久積的五臟之氣是五味入胃后所起氣化作用的一般規律。如果五臟之氣增長日久而形成過勝,則反而會損傷身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凤翔县| 城固县| 菏泽市| 福贡县| 平利县| 唐山市| 鄂托克旗| 友谊县| 湘潭县| 汉川市| 大足县| 洪雅县| 略阳县| 噶尔县| 栾川县| 安达市| 应城市| 肃宁县| 融水| 永新县| 包头市| 兰州市| 安康市| 普兰店市| 拜城县| 六安市| 石景山区| 柳州市| 腾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合肥市| 华容县| 宜川县| 明水县| 丰原市| 朝阳市| 绥宁县| 凭祥市| 泸西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