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繁忙碌的人世間,追求快樂仿佛成了人生的課題。當你行色匆匆地奔跑在城市的鋼筋水泥叢林中時,收獲的往往是滿心的疲憊,快樂似乎遙不可及。這時候,不妨讓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適當?shù)胤潘赡憔o繃的神經(jīng),做一個人生的“悠客”,做一個像植物一樣生活的人,不牽強附會,不矯揉造作,不世俗追風(fēng),不顯山露水,讓生活呈現(xiàn)出細致、從容、優(yōu)雅、智慧、練達、樸素、大氣的品性……當你以一種悠緩、恬靜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時,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原來如此簡單,幸福原來這么近。
1.慢一點,別讓忙碌綁架了你的生命
即使做個“獵人”,也要悠閑從容地“捕獵”。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匆匆”成了我們生活中最濃重的底色。在這一抹底色上,我們或許背離了生活的初衷,或許與內(nèi)心曾經(jīng)追求的寧靜淡然背道而馳,更或許無奈于昨日的凌亂到底緣于何故,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機器上的一個個小珠子,從有棱有角到被打磨得渾圓剔透,一刻不停地轉(zhuǎn)動著。偶爾落入屬于自己的格子里,才能獲得片刻的喘息,但很快又被投入無盡的旋轉(zhuǎn)之中。在這瘋狂的轉(zhuǎn)動中,如果你試圖停下來,那么必然會被離心力遠遠地甩到外面,脫離生活的軌跡。
所以,我們必須不停地忙碌著,著急地邁著步伐,踉踉蹌蹌地奔走,就像一個剛剛學(xué)步的孩子,還沒完全學(xué)會走,就已經(jīng)忙著要奔跑了。
還記得童年嗎?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希望快點長大,因為那樣我們就能痛快地玩耍,痛快地做一切渴望做的事情了。我們急著吃飯,好去看一場早就期待的電影;我們急著下課,好去看一眼鄰班那個心儀的女孩;我們急著完成作業(yè),好去看那部追了很久的電視劇;我們急著畢業(yè),急著工作,急著賺錢,急著戀愛……我們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以至于忙得沒有空閑看一眼窗外的風(fēng)景,沒有耐心聽一聽戀人的情話,沒有閑暇讀一本早就想讀的好書,沒有時間解決身體出現(xiàn)的小毛病……我們的生活只剩下兩樣?xùn)|西:要么奔跑,要么哭泣。
漸漸地,我們迷失了在匆忙的生活中,丟掉了健康,失去了理想,唯一剩下的只有麻木的表情和沒完沒了的忙碌。“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約翰·列儂這句話,對疲于生活的我們而言是最好的詮釋。
所有的老話,雖然已經(jīng)被說爛了,可卻都是真理。比如“平平淡淡才是真”,比如“欲速則不達”。這每一句老話都在平淡中講述著一段段深刻的至理。只是我們一味地忙著趕路,而忽略了欣賞生命沿途的風(fēng)景罷了。
閑適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如今卻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因為忙碌,因為不能停下腳步,我們就像地鐵門口那些猶豫著是否上車的人一樣,被人潮裹挾著,不由自主地向前奔走。到底該何去何從?該怎樣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呢?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慢下來,慢一點。
慢,并不等于懶惰、放縱,也不等于停滯不前、得過且過,而是讓自己在生活中找到一種平衡,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生命節(jié)奏,用舒適自在的步伐,體驗高效、高品質(zhì)的人生,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我們經(jīng)常說“忙中出錯”,忙碌,并不意味著收獲更多。我們還說“忙里偷閑”,只有懂得一張一弛、動靜相宜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快”。
有一次,周潤發(fā)接受央視《藝術(shù)人生》欄目的采訪,主持人朱軍問他成功的秘訣。周潤發(fā)從容地回答:“與太陽保持一樣的作息時間。”他說的意思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覺,從不透支體力與時間。他過的就是一種慢生活。
金庸先生也是一個生活中慢條斯理的人。他平時說話總是慢悠悠的,有人甚至認為他有口吃;他走路也慢悠悠的,看起來就像大象的腳步。然而,金庸先生自己卻說:“我是個慢性子,做什么都不著急,喜歡徐徐緩緩的,最后也都做好了,樂觀豁達養(yǎng)天年。”這位武俠小說宗師還說:“武俠小說并不是天天都要刀光劍影呀,打一會兒也要吃飯、睡覺、休息、喝茶,要像如歌的行板那樣,張弛有度。”所謂韜光養(yǎng)晦,大抵如此。
慢下來,缺少的絕對不是機會,而是勇氣和智慧。有勇氣在無盡的“快”中讓自己慢一點,放松自己的神經(jīng),有智慧地在雜亂無章的“快”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慢”。最大限度地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滿足自己對閑適的需求,達成相對的“自由”,尋找生活中丟失的健康與樂趣。可以說,“慢生活”就是讓我們學(xué)會做一個負責(zé)任的“懶人”。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也想慢下來,輕松一下呀,可是工作做不完呀,業(yè)務(wù)沒談下來呀,怎么能放松呢?”
這多半是由于我們多年來朝九晚五地忙碌、上班而產(chǎn)生了錯覺,以為自己不可或缺,對公司、老板、客戶、同事很重要,但事實上,地球離開了誰都照樣轉(zhuǎn)。
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很久以前,有個皇帝對他的御馬侍衛(wèi)說:“如果你騎著馬奔跑在我廣袤的國土上,隨你喜歡,你可以跑多遠,我就把你跑過的區(qū)域劃出來分給你。”御馬侍衛(wèi)一聽,立刻跳上坐騎,拼命地驅(qū)使著馬奔跑起來。他不停地驅(qū)趕著馬,不停地奔跑,生怕慢下來,獲得的土地不夠多。跑著跑著,御馬侍衛(wèi)感到又餓又累,可是他一想到自己要獲得更多的土地,就不想停下手中驅(qū)趕馬匹的馬鞭。又過了很長時間,御馬侍衛(wèi)已經(jīng)筋疲力盡,沒有力氣奔跑,就要死掉了。臨死前他問自己:“為什么我這么拼命地想要更多的土地?現(xiàn)在我要死了,需要的僅僅是一小塊埋葬自己的地方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這個御馬侍衛(wèi)一樣,慢不下來是因為我們什么都想要,但很多欲望往往與我們的真正需求無關(guān)。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提醒我們:“不知饜足的物欲才是生活慢不下來、心態(tài)難以從容的真正原因。”
人生中許多的失去和得到都難以言明,許多所謂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也都實難判斷。很多所謂的忙碌,也許并沒有那么重要,可它卻牢牢地綁架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忽略了身邊許多美麗的風(fēng)景。如果我們真的能慢下來,就不必趕著去解決工作中某個無關(guān)痛癢的細枝末節(jié);如果我們真的能慢下來,生活也會將最燦爛溫暖的陽光灑向我們,來自內(nèi)心深處對欲望的要求也會逐漸淡去。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生活將無依無靠,相反,你還會發(fā)現(xiàn),那一刻的你,對生活充滿了新的希望,對生命也有了新的解讀。
2.放緩腳步,看看風(fēng)景再趕路
最美的風(fēng)景盡在追夢的路上,千萬別因忙于趕路,而忽略了路邊的美景。
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也意境悠遠、如詩如畫。在我們記憶的深處,也曾有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靜淡雅,有過“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的閑適清幽,有過“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的悠閑自在。
只是漸漸地,這份閑情逸致開始被每日的奔波忙碌代替。我們每天都匆匆地行走在上下班的路上,為工作、理想、愛情以及人生打拼,仿佛停下來就會被生活拋棄一般。每天天一亮,我們就會被鬧鐘叫醒,然后匆忙上路;到了公司,又匆忙周旋于大大小小的會議、項目及應(yīng)酬之間,下班后還要匆忙地趕回家做飯、照顧孩子或與朋友聚會……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忙碌,成了我們?nèi)松闹餍伞?
在這種沒完沒了的忙碌中,我們也漸漸變得麻木,麻木到不曾去想,或者不愿去想,這樣的自己,是否真的快樂?
當然,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都是不同的,我們也許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定義別人的快樂,但別忘了,任何人跑多了都會累,扛多了也會垮。就算你把生命當成一場比賽、一場戰(zhàn)爭,比賽還有中場休息,戰(zhàn)爭還有短暫的休戰(zhàn),你,難道真的不需要給自己也留一點這樣的時間嗎?
有人可能會說:“你以為我不想慢下來,不想休息嗎?可大家都在忙,我怎么能閑下來呢?”
周作人說:“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在這個快節(jié)奏、重壓力的世界里,我們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事業(yè)、應(yīng)酬以及永遠也忙不完的工作上,偶爾得半日之閑,放慢腳步,理一理被風(fēng)吹亂的裙角,似乎都是奢侈的。可是,你想過嗎?在你生命的旅途中,始終只有你自己。賽跑,應(yīng)該是站在同樣的起點、奔向同樣的終點,可沒有人與你的起點相同,未來的終點更是不可預(yù)知。人生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競賽,你穿著布鞋,他開著跑車;你奔向山峰,他開向平原。只在某一段同行的路上你追我趕,讓自己筋疲力盡,到底能證明什么?與其如此,何不放緩自己的腳步,看看風(fēng)景再趕路。
曾經(jīng)有一個木制的車輪,被人砍下了一個角。從此,它就成了廢物,再也不能使用了。車輪很傷心,它決定尋找一塊合適的木塊填補自己,讓自己重新變得完整起來。于是,它開始了長途跋涉。
車輪走得很慢,一路上,它看到了美麗的草原、盛開的花朵、巍峨的山峰、碧藍的湖泊,還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累了,它就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休息,看著鳥兒輕輕地從頭頂飛過,聽著微風(fēng)悠然地吹拂著樹葉,心中感到十分安寧。
終于有一天,車輪找到了合適的木塊,它又變成了一個完整的車輪。當它再被裝上車時,它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只顧著向前滾動,再也看不到美麗的風(fēng)景了,再也聽不到動人的歌聲了。它感到很痛苦,也終于領(lǐng)悟到:一旦走得太快,就會錯失很多東西。
人們常常感覺活得累,其實并不是因為生活本身累,而是因為我們就像那個完整的車輪一樣,日夜奔跑,不肯停下腳步,讓自己休息一下,更不會靜下心去看看自己周圍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試想一下,上次你靜靜地欣賞花開花落是什么時候?上次你與朋友一起到郊外縱情山水是什么時候?上次你在午后的陽光下讀書喝茶是什么時候?上次你呼朋喚友踏雪尋梅是什么時候?而你又有多久不曾抬起頭望一望頭頂上的那片藍天白云?……
很喜歡這樣一句廣告語:“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fēng)景,以及看風(fēng)景的心情。”是的,美麗繽紛的風(fēng)景,就像人生的快樂音符,能夠?qū)⑸c亮,豐富人生的美好記憶。如果我們能讓自己放緩腳步,停留片刻,看看風(fēng)景,也許原本煩亂的心境很快就能改變,變得不再浮躁、不再焦慮,內(nèi)心逐漸安然、寧靜、美好,不快樂也會隨著風(fēng)景進入眼簾的那一刻而煙消云散……相反,總是匆忙趕路,那些原本美麗的風(fēng)景,那些原本應(yīng)該有的看風(fēng)景的閑適心情,也會被每日的奔波煩瑣所取代、所占有,這將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
人生一路上本就應(yīng)該是走走停停的,所以,我們不要忙于到達目的地而錯過了身邊的風(fēng)景;更不要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的人生磕磕絆絆、不盡如人意。要知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心境。生活不一定要一直往前看,適時地放慢腳步,把目光分散到你的周圍,也許你拼命想要追尋的東西,恰恰就在你的身邊呢!
放緩腳步吧,路上匆匆行走的朋友。你看門口的那棵大樹下,一抹新綠已經(jīng)悄悄萌發(fā);你看那路邊的小花,正在輕輕地展露出一簇淡黃;你看馬路上那坐在自行車后座的女孩,正在與她的男友微笑低吟,歡笑與青春一起飛揚,慢慢駛向幸福的前方;你看那大橋下的流浪歌手,正在為夢想執(zhí)著地歌唱,雖然生活貧苦,眼睛里卻依然閃爍著快樂的光芒……慢下來,看看眼前這些簡單而美好的風(fēng)景,以一種慢的心態(tài)去品味、去感受,或許,這才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過程。
慢下來,放緩腳步,讓自己保持一份心靈的平和與清醒,可以讓身居鬧市的我們自辟寧靜,固守自我而品嘗喧囂,在人生無論長或短的旅程中,全然切斷時間的概念,享受悠閑,享受過程,欣賞歲月的沉淀和時間的幽深,不辜負我們不期而遇的各種光景。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路上邁著溫和而剛健的步伐,在漸進中積累回憶和紀念,在沒有追悔的期待中完成行程。也唯有如此,才算不虛此生,不虛此行!
3.凡事有度,你要學(xué)會停下來
無論工作多忙、事情幾多,都要懂計劃、善調(diào)節(jié)。記住,別忙丟了自己的心。
快!快!快!我們整天就在為身邊所有的一切像風(fēng)車一樣快速運轉(zhuǎn),每天清晨像戰(zhàn)士聽到集結(jié)號躍出戰(zhàn)壕一樣沖出家門,然后沖向自己的工作崗位。而面對工作,你是不是會經(jīng)常有這樣的感慨:工作仿佛永遠做不完,不論你做得多么快、效率多么高,都會有更多的任務(wù)在前方等著你。當工作像大軍一樣向你開進,你真的要一分鐘不停歇地應(yīng)付它們,并準備為你的老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嗎?
有人把“忙碌”和“上進”畫上等號,認為社會發(fā)展太快,一不小心就被別人甩在后面了;而且認為工作是證明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只有每天不停地奔波、不停地工作,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真的是這樣嗎?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工作每天都是在機械地重復(fù)?而這些機械的工作,又能給你帶來多少價值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