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6章 在簡單的時刻看到幸福
- 第35章 其實,我們可以活得再慢一些
- 第34章 愿你此心光明,向暖而生
- 第33章 日子慢一點,陽光暖一些
- 第32章 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美好
- 第31章 《請一定要善待自己啊!》:你終將好起來,即便沒人安慰你
第1章 請盡可能地善待自己啊
蔣瞰
知道馬超是2015年5月,我和她在同一家出版社出了一本書,編輯把處在同一營銷期的書都寄了一本給我,估計她也收到了我的書。
我沒有第一時間拆開書,反倒是互相加了微信。起初只是觀望,直到七夕那晚,我百無聊賴,發了個狀態:還沒人表白我就睡咯。馬超跟了句“我我我”,一個帶著人間煙火的女子躍然屏幕——這就是反差萌,筆頭寫著冥想、心靜,不代表日子也非得清心寡欲;教人正確使用呼吸法不代表自己就得不茍言笑。只有看透生活本質的人才有資格調侃生活。
我改口用她微信名稱呼:妖精。在我的意識里,妖精的重點不是妖,而是智慧。
再去翻她的書,是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居然,有如神跡般,心真的靜了。
我至今不知道是不是妖精這個人的先入為主。
我們彼此關照,但算不上很熱絡的那種。她每天一句無主情話,用貓的體態表情代替自己說話。她有個讓人羨慕的白發奶奶一我一直有種感覺,和奶奶外婆們一起生活的人自帶福氣,可能是生活無慮以及隔代寵愛。
然而,相比故作矜持不發朋友圈的我,妖精居然還能做到一邊朋友圈,一邊保持高產,然后把自己的書組合成各種套餐,有個叫“慢慢做慢慢愛”,還有個叫“綠你沒商量”。笑過后,她說,又有個新書稿。
閨蜜、餐館老板、朋友的朋友,不見了的壽司店,開甜品店的小心思,苻花弄草的調子,說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人,常見的事,常見的慨嘆,記錄下它們不是什么難事,誰還沒點日常素材和內心戲呢?然而妖精的高超之處是在提出問題后還能解決問題。她引用《瑜伽經》:如果帶著一顆禪心去愛人,那么便會活在自在之中,當然,也會活在愛之中——那是她的強項好嗎,我很早就知道她畢業于西藏民族學院藏傳佛教哲學專業,佛學研究生。學歷代表一個人的走向,出身論者就是這點固執。
她寫離別,恰好是我近期的關注重點。
“愛人離開后,確實需要一個適應期,每一個人皆是如此,除非他當初不曾投入地去愛,否則即便再有智慧,再有覺知,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一個人的生活。”
她很誠實,承認傷痛的存在感。
“但是,”話鋒一轉,“帶著禪心與覺知去愛人的人,他們起初就明白萬物皆在變化的道理,或許也會與伴侶規劃美好的未來,卻并不因此而深深地陷入到這虛幻的構想之中。這類人,他們并非不去愛人,更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異類存在,只是他們愛得更有智慧了,也更有力量了。相比于那些在相愛又分手之后便失去愛的能力的人來說,帶著禪心去愛人,那簡直是利己又利人。”
通通透透。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離別是為了回歸,而有些人的離別卻是為了再次去尋找。其實我們早就明白:你要通過失去來抵達。
你肯定會說這是一本雞湯,可是,雞湯和反雞湯都是一種定義,太沒想象力。糾結于一個概念,快,慢,好,壞,但人生不只是非黑即白的啊。
這本書的好,在于誠實。她寫了那么多,不是教你如何預防傷痛——因為無法預防,傷痛是生命的底色;不是教你怎樣做到十全十美,因為十全十美就像一塊肥肉,被油膩蒙住了口感。妖精把重心落在人身上,人的厲害之處就在于自帶一套過濾系統,洞悉了世間的種種丑惡、見識了人心的復雜,把最明媚的畫景記在心上。
請一定要善待自己啊,因為日子終將是自己跟自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