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菩提千年,你是我紅塵中最美的緣(1)
- 待我相思放下,許你浪跡天涯
- 柳如眉
- 4866字
- 2016-05-03 16:42:31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有許多古典詩詞被改編成現代歌曲,被現代歌星演唱得別有一番風味,比如李清照的《月滿西樓》,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等。鄧麗君曾把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唱得婉轉纏綿,而王菲卻唱得涼薄清冷。
再比如,86版《西游記》第16集《趣經女兒國》,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無奈分手時,吳靜演唱的插曲《相見難別亦難》:
相見難,別亦難,怎訴這胸中語萬千。
我柔情萬種,他去志更堅,只怨今生無緣。
道不盡聲聲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
人間事常難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遠去矣,遠去矣,從今后夢縈魂牽。
這一首歌唱出了女兒國國王多少無奈、多少不舍、多少柔情、多少遺憾,她和路過的唐僧真的是有緣分的,只是唐僧有他的事業、有他的追求,他肩負著唐王的使命。這一次,他真的是動心了,可是他卻不能和她牽手。
一場愛情悲劇被朱琳和徐少華演繹得動人心弦、回味無窮,一段有頭無尾的愛情,讓人唏噓感嘆。命運誰都無法抗拒,古人今人都一樣。
她,美麗多情、溫柔、識大體,在她的心里愛情只是一種追求,為了自己心中傾心愛戀的他,她愿意把這份愛深藏在心里,送別。
她含情脈脈,淚水盈眶,依依難舍,她和他肩并肩一起走在送行的紅毯上,他眼神慌亂地不敢觸碰她深情的眸,他一直微低著頭,他在努力壓抑著自己心中洶涌而至的情感。
她把通關文牒捧給他,他雙手接過時,他的眸凝視著她的臉,他吞咽下胸中滾滾的情淚,猛然轉身……他騎上馬,掉頭而去。
她深情呼喚,他驀然回首,他再不敢作一絲停留,他怕他真的遲疑,真的走不了了。他終于策馬而去……
他,重任在肩,他知道他的人生不由他自己選擇,自從那天在故國喝過唐王的餞行酒,他知道他這一生都注定在路上了。他的理想、他的人生,甚至他的生命都是屬于他的大唐的。
每一句對白都堪稱經典,每一個表情都令人回味悠長。
相見不容易,別離亦艱難。
一見鐘情是那樣的蕩人心弦,可是那注定只是一朵開在雨中的花,往往經不起世俗和流年的風吹雨打。
只因為鐘情的短暫,只因為心與心的相逢是那樣的讓人流連。
可這世間的情事,宛如這歌里唱的那樣,人間事常難遂人愿。
雖然他走了,可這一生他都會記得她的深情回眸,他都會記得她的濃濃深情。
更喜歡這一曲《相見時難別亦難》,古箏悠悠,徐小鳳用她那特有的音調把這一首古風現代歌曲演唱得別有一番韻味。美中不足的是她沒有把李商隱的這首《無題》唱完整,讓人心中略生憾意。
盛唐,被大風掀起華美的羽衣,向厚地高天祼露出它曾經熾熱的情懷。詩壇的命運緊緊地跟隨著國運的步伐,已經到了夕陽西下、薄霧冥冥的時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從唐文宗大和年間一直到唐末,文學史上的晚唐時期悄無聲息地就來臨了。
杜牧、李商隱這兩顆奪目的詩壇新星,沐浴著晚唐的余暉,緩緩地走向唯獨屬于他們的文學舞臺。當大唐這個偉大又詩才輩出的朝代終于沒下地平線的那一刻,畢竟還有他們這樣的詩人,依然濃墨重彩地為這個特殊的時代潑下最后一抹絢爛與輝煌。
宛如李商隱的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大唐,已黃昏。
橙色的云朵鋪滿了大唐大半個天空,看,長衫飄飄的李義山,踩碎一地夕陽,翩翩走來。
李商隱(813—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今河南省沁陽縣人。和杜牧齊名,為區別于李白、杜甫,人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李”,亦和李白、李賀并稱為“三李”。是一位朦朧詩的高手。
李商隱出生于低層官僚之家,十歲左右的時候,他的父親逝于浙江幕府任上,他跟隨母親回到河南老家。在故鄉那個對于年少的他來說是那樣陌生的環境中,李商隱僅憑自己的才華就如雨后青茶,綻放出淡淡的綠。
那時李商隱不過是一個花季少年,年方十六歲。他結交了本地的一些知識分子,把自己的作品分發給他們,很快他便聲名四揚。
身為長子的他要幫母親支撐起門戶,他和當時滿天下每一個心懷遠大理想的男子一樣,都渴望盡其才步入仕途,更想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他曾作過兩篇名作《才論》和《圣論》。
他是一匹志存高遠的千里馬,他一直在努力等待著賞識他的伯樂出現。
不久,年少的李商隱走入了令狐楚的視線。令狐楚是晚唐政界的名流,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駢文家,也是“牛黨之爭”牛僧儒一黨的要員,他和兒子令狐绹都是活躍在晚唐政治舞臺上的風云人物,令狐绹則是牛黨后期的杰出領袖,唐宣宗時期的宰相。
在唐代,科舉和幕府是知識分子步入仕途的兩條路,這對于并無顯赫官家背景的李商隱來說,無疑是于霧色迷蒙中看到了一縷陽光。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年僅十九歲的李商隱被太平軍任上的令狐楚引入幕府,謀得幕僚的職位。令狐楚還把自己的駢文技巧相傳,一時成為文壇佳話。
李商隱一直和令狐楚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系,人生有得就有失,李商隱不費吹灰之力就步入了士大夫階層,并在令狐楚的提攜下,于公元837年,文宗年間高中進士。
李商隱希望能追隨在令狐楚的麾下,有一番作為,實現自己的官場夢。可是天不遂人愿,他的青春才綻放異彩,仕途才初見光明,令狐楚便于公元837年逝于山南西道節度使任上。
李商隱生命中的伯樂和恩人駕鶴而去,仕途上才看到一絲光亮的李商隱,事業和人生再一次一路滑行,跌入谷底。
李商隱遠離了令狐家,投到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麾下。王茂元愛惜和欣賞李商隱的才華,并把自己的女兒許配于他。而李商隱的這位岳父卻素來和李黨的領袖李德裕親厚,被視為李黨的成員。
這一樁一開始就被蒙上功利色彩的政治婚姻,讓李商隱陷入了不義的境地,被卷入了黨爭的激流。他本無意弄政治,卻偏偏被卷入其中。
牛李兩黨本就水火不容,李商隱的處境也因此變得尷尬萬分,是兩頭不落好,于令狐家他是忘恩負義的叛徒,于李黨這邊他又是門外客,畢竟他是令狐楚的門生,難免讓李黨這派的人認為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李商隱和他的結發妻子感情甚篤,本是天造地設的好姻緣,卻因為黨爭,把他再一次推到了牛李黨爭的風口浪尖上。
造化弄人,李商隱真的是生不逢時,命運垂青于他,賜予他絕世的才華,但卻安排他出生在晚唐這樣充斥著朋黨之爭的年代。
我想,如若李商隱生在李白那樣的大唐盛世,他一定和李白一樣,過一份更灑脫不羈的生活,雖然日子顛簸清苦些,可是炫彩的青春總是閃著金光的。如若真的是這樣,他還會寫出讓人愁斷柔腸的詩篇么?
想那些百花吐芳的詩人,哪一個的仕途都不是一馬平川的。聲名一時、才高八斗的李白,耗盡青春年華,人到中年才輾轉被召進皇宮做了三年的御用詩人,末了還落了個賜金放還的下場。
一代詩圣杜甫,風雨人生路潦倒大半生,晚年落魄西南高唱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代詞人蘇軾,一生輾轉屢遭流放,天涯流落。
公元837年中的進士,公元838年李商隱去參加進士授官考試卻被除名,這之后,他屢屢遭貶。而他不過一介書生,本是不堪政治的。
這段政治婚姻直接導致李商隱獲得朝廷委派的官職晚了一年之久。開成四年(839年),李商隱才通過授官考試,被授秘書省校書郎。
他的仕途從一開始就被抹上了晚唐落日的余暉,也涂上了黨爭的政治色彩,低微的官職,霧色迷離的前途也就罷了,偏巧這門婚姻又讓他進退維谷,一輩子掙扎在兩黨之間的夾縫中,步履維艱。
仕途在風雨中飄搖,他長期客居他鄉,馬不停蹄地折騰在路上,本是多愁善感的文人,自然比普通的男子更加渴望來自女性的溫暖與關愛。愛情之花的絢爛蓋住了他仕途的痛,他一路走來不改初衷。
逃不掉的宿命讓他的仕途人生一路起起落落、千折百回,宛如他的愛情一樣。人,這一生如流星閃過一樣短暫,可是命運有時真的是自己無法選擇的。
在我的心里,李商隱和杜牧、容若、小晏一樣都是多情多愁的才子。只是他沒有容若和小晏那樣顯赫的家世,卻有著和他們一樣的才情。
他的一生注定是悲劇的一生,他的一生和晚唐的牛李黨爭幾乎同步,所以他的命運注定是自己無法掌控的。
他的詩自然與他不平的仕途息息相關,充滿了傷感與失意,充滿了孤獨與彷徨。他尤擅七言律絕。著有《李義山詩集》,他的詩留傳后世的有五百九十六首。
唐詩中,李商隱的七律別有風采,聲律之美無與倫比。他的愛情詩,寫盡男女之間愛的悲歌,跳動著凄凄的旋律。他的詩構思巧妙奇特,有時幽深有時晦澀,卻又纏綿輾轉。
以“無題”命名,是李商隱的獨創,更是幽深曼妙,婉轉承情。這類詩多半為愛情而作,卻又一時間找不到一個更恰當的題目來詮釋,因此為“無題”。中國古典詩詞的內容最高深莫測、云里霧里的唯李商隱莫屬。
有很多被改編為古風的現代歌曲,被后世的讀者爭相吟誦。李商隱名曰“無題”的詩作便給后世的我們留下了這些謎一樣的詩句,讓我們在爭議和猜測中更有興趣去探討關于他的故事。
這一首《無題》,究竟是感遇人生之作還是寓政治背景于其中,亦或是寫愛情還是別有寄托,權威的學者一直為此爭論不休。
而我是一個喜愛古典詩詞至深的俗氣女子,寧愿執著地相信這只是一首李商隱書寫愛情的詩。
因為我一廂情愿地相信李商隱如容若和小晏般敏感、細膩與多情。柔情萬種的男子一般都是長于婦人之手的,李煜是,李商隱亦是。
他亦是一顆埋藏在晚唐貧瘠土壤里的癡情的種子,用盡畢生的力量一直在掙扎著破土而出。
年輕,哪個男子不多情,特別是像李商隱這樣才情飛濺的男子。
初戀,是一個男子一生銘刻于心的記憶。
他用整個生命一直在仕途疲憊行走,他用一顆多愁的心寫詩,謳歌愛情。
初戀的情人,是一生一世的最愛,一任時光冉冉流逝多年,她依然在靈魂深處。宛若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美麗邂逅,想那唐僧這一生一世屢屢被各路美女妖怪的柔情包圍,而他唯獨對女兒國國王動了心,當生命中的人兒悄然而至時,連命運都變得靈動起來。
所以這一首《無題》,李商隱巧妙地把標題隱去,并把整首詩的詩旨也妙筆潑墨,變得隱微曲折。因為在他萬馬奔騰的青春里,初戀只有一次。
那個隨公主入道的女子名叫宋華陽。她便是李商隱用盡全身力氣去愛的女子,雖然這是一個現世的我們費盡心力去研究、去追尋依然無法考證的故事,但它卻真的是不摻俗事,愛得轟轟烈烈。
在最美的青春,邂逅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這本身就是一場最絢爛的花事。
我想到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戀愛中的女子,感覺整個世界都帶著笑意。她的腳步是輕盈的,她的心思是靈動的,她的詩是有著鮮活生命的。
被愛的女子,她的整個生命都是閃亮的,她的人生每一天都是四月天。
暮春的玉陽山,百花綻放,風景怡人。
玉陽山西峰的靈都觀,便住著入道的公主和隨行的宮女。宋華陽便是其中一個。李商隱恰巧也在玉陽山修道。
近水樓臺。愛情,便成了天時地利的迷信,他們于千山萬水人海中相遇,嘆一聲原來你也在這里。
李商隱和宋華陽在某一個不經意的時刻邂逅。這時李商隱不過二十三歲,宋華陽也正值妙齡。宋華陽本就是一個俗世中的女子,她并不想在這深山道觀里孤獨終老,她也有她的愛情夢,她期盼著她生命中的白馬王子會駕著五彩祥云來娶她。
我在佛前等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或許只是那擦肩的一回眸,他和她便開始了電光火石般的愛。感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一經碰撞便讓兩個互相鐘情的男女徹底淪陷。
雖然宋華陽不是李商隱的初戀,但愛情卻是出人意料的不可思議。
有時候你愛上一個人,不是因為這一生見了多少面,認識了多少年。有時只需一眼,一個瞬間心與心的碰撞,真的,有時只需要一秒鐘就夠了。
茫茫人海中,邂逅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彌足珍貴。
自從李商隱的初戀情人柳枝遁出他的世界,嫁作王侯婦后,李商隱的感情世界便陷入了黑暗之中。
他以為他的心死了,再也不會為第二個女人心動,他只想在這深山里排解失戀的痛,醫好自己破碎的心。他本以為自己已經看破紅塵,可是天生多情的他卻是凡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