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
- 待我相思放下,許你浪跡天涯
- 柳如眉
- 4590字
- 2016-05-03 16:42:31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這一首詩情深意長。彼時,民國才女張愛玲對胡蘭成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并且在那里開出一朵花來?!?
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至愛,所以她的一顆心才低到了塵埃里。
阡陌紅塵,無論多么曼妙與孤傲的女子,倘若遇見了自己傾心的愛人,她的心里便會開出世間最嬌艷的花朵,不管她的生命與靈魂有多么卑微。
張愛玲是,大唐的薛濤也是。
在沒有遇見她心愛的男子以前,作為天府之國的頭牌名媛,她出入有車輿,一直抱著“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的生活態(tài)度,優(yōu)哉游哉地過著她詩酒流連的生活。雖然得韋皋的寵愛,雖然無數(shù)的才子顯貴都向她獻殷勤,可是終究這些男子都不是她生命中的最愛。
直到她和大唐第一風流才子元稹致命邂逅。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拜監(jiān)察御史,奉使按察兩川。
元稹早就聽說過薛濤的才名,仰慕已久。此次來到東川,他急于和薛濤相識。他本想單獨去拜會薛濤。司空嚴綬充當了月老的角色,他驅(qū)遣薛濤前去和元稹會面。當然,這位月老在薛濤面前自然是添油加醋把元稹又給美化包裝了一番。
于是,在嚴綬的撮合下,元、薛二人在梓州相識。
這一年薛濤四十歲,徐娘半老卻是遮掩不住風韻猶存,元稹三十一歲,亦是倜儻風流,正處于一個男人最好的年華,青蔥般的歲月里。
二人一見傾心。人生若只如初見,薛濤聽見了自己破碎般的心動,大有相見恨晚的感慨。
那偶然手指相觸的溫度里不能呼吸的悸動,讓薛濤奮不顧身飛蛾撲火。他的年輕,他的風流,他的才華,磁石般吸引著她。
任憑身邊有弱水三千,她也只取他這一瓢飲。
當愛情到來的時候,她像十七八歲的少女一樣陷入了一種致命的輪回里。
過去的日子縱使也被高官顯貴追逐與寵愛,可她都不是現(xiàn)在的感覺。
天是那么澄澈透明,連云端上都綻放出五顏六色的鮮花。她從來都不曾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與美好。陽光變得那么溫柔,細雨變得那么清爽。愛情里最美好的事,就是自己傾心愛著的人恰好也愛著自己。
深情凝眸,多少柔情,多少愛戀。
她莫非早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所以上蒼才恩賜她和他結(jié)一段塵緣。
墜入愛情迷霧里的女人,被這樣的小幸福沖昏了頭腦,薛濤很快便與元稹公開同居,兩人如膠似漆,這是兩個人之間最甜蜜幸福的日子。
元稹早把家里的韋叢拋諸腦后,于薛濤,除卻元稹,別的男人都成了糞土?!半p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是這段時間他們感情生活的寫照。
說實在話,元稹不是她的唯一,人到中年的薛濤已有過很多次戀愛??墒撬齾s從來都不曾像現(xiàn)在這樣瘋狂過。
元稹年輕,自然是儀表堂堂,瀟灑風流,又加上他確有真才實學(xué),他的才華深深把薛濤折服了。
愛情里開著的最絢麗、最嬌艷的花往往花期很短。他們的相識注定就是一個錯誤。而在愛情里全身心淪陷的女人,智商往往是零。再聰明的女子也逃不過這樣的愛之劫難。
這個世界上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齒,還有愛情。
薛濤便是如此。
和彼時的張愛玲一樣,癡嗔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卑微,因為愛,才會心甘情愿地去受委屈。此時的薛濤在元稹面前,真的是低到塵埃里去了。
因為這是她生命中最傾力、最無私、最純白、最撲火的愛戀。
激情燃燒的歲月好景不長。這一年七月,元稹接到調(diào)令要離蜀返京城。
恰在此時,薛濤和元稹之間也鬧了些小小的不愉快,戀愛里的女子喜歡患得患失,像薛濤這樣多情的女人,感情一定是細膩的,要求完美的。所以在他們的感情出現(xiàn)裂痕時,薛濤像小女人一樣耍脾氣,負氣離開了元稹。
面對離別,兩個人都有些后悔,臨行時,二人在停泊于錦江的船只上飲酒餞別。
元稹仕途多變幻,他本有嬌妻在堂,又加之前程未卜,縱使心中真愛,也無法給薛濤一個承諾。
而薛濤,這些年對于自己詩妓的生活已經(jīng)厭倦,面對元稹她真的有以身相許之意,可是她本是多么驕矜的才女,她本是元稹圍城外的女子,在元稹工作調(diào)動的時候,她又怎好開口,說自己愿意隨他相伴天涯,她愛他,她不愿意因為愛拖了他的后腿。
船,揚帆起航。元稹走了。
岸邊的薛濤淚如雨下。
元稹走后,薛濤便陷入了深深的思念里。
他的書信到了——《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
任她才華超越文君多少,都是一江煙水隔斷了兩地的人兒,手捧錦書,她又能說些什么,人都離開了,說啥都是枉然。
生命中的人和事,包括愛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愛情,在最開始的時候,都不是錯誤。
所有的愛情在揭開浪漫序幕的時候,都令身陷其中的男女充滿著希望。可是如今時過境遷,有情人分隔遙遠的兩地。這份愛,是不是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推敲呢?
次年二月,元稹因得罪宦官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
薛濤因思念他,寫下了《贈遠二首》:
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發(fā)塞前溪。
知君未轉(zhuǎn)秦關(guān)騎,月照千門掩袖啼。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
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記得昔日分別的時候,他也曾和她依依話別,他曾對她說,等他辦完了公務(wù)就回來看她。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一去,元稹再也沒有回頭。
可憐薛濤,一直徘徊在和元稹的愛情里,每每遙望長安,也只是掩袖悲啼。她一直都記著他的好,記著他和她說過的情話,記著他和她一起度過的時光。
她像天下每一個妻子一樣,在月缺月圓的時候,都會登樓寄托愁思。
她一直幻想著元稹有一天會回來看她。
愛情里求而不得的,終在執(zhí)著。都說命運就像一把銼刀,而薛濤的文字,薛濤的詩又何嘗不是。
古代傳情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剪下青絲一縷傳情,借樂曲傳情,而薛濤卻別具一格。
在無邊的思念里,薛濤為了給遠在長安的他一個驚喜,別出心裁地發(fā)明了歷史上流傳廣泛的藝林珍品“浣花箋”,我想一定是類似于今天鐫刻著精美圖案和花邊的彩色信紙。是經(jīng)特殊工藝研制而成的,紙張光潔美麗,顏色緋紅,薛濤又一次美名揚天下。愛情的力量真是偉大,當元稹收到薛濤題在彩箋上的詩,立刻寫了《寄舊詩與薛濤因成長句》回贈予她。
詩篇調(diào)態(tài)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
月下詠花憐暗澹,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
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開似教男兒。
這首詩的意思很明顯,她給他的愛情他會一直記在心里,她寫給他的彩箋他也會時時刻刻帶在身上。
聰明的薛濤怎會聽不出元稹詩里的言外之意,你是我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美夢,那不摻俗事、飛蛾撲火的愛情,這一生一世我都鐫刻在心里,我能執(zhí)子之手,與子瘋狂,可我卻不能與子偕老。
編織著愛情夢無法醒來的薛濤,真的不在乎什么名分不名分的,只要他心里牽著她念著他愛著她,就心滿意足了。
那邊,元稹已入翰林,仕途一片光明。
心愛的男子已經(jīng)遠走,除了望穿秋水,除了日日夜夜熬盡相思,日日等,夜夜盼,薛濤真的無以遣悲懷,她只能傾心制作一張張彩箋,只能通過寫詩這種方式來寄托自己的一腔愁思。
她一門心思眼巴巴地期盼著她的才子會如期踐約,會來四川與她重聚。于是她賦詩一首,就是這首《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這一首七言詩,構(gòu)思精巧別致。薛濤不愧是蕙質(zhì)蘭心、芳華絕代的女子,一首詠牡丹都寫得這樣纖巧。
多少夢都隨風而去,他一去便杳無消息??v使鴻雁傳書,也是漸行漸遠漸渺茫,任憑多少愛情都零落成泥。又是一年春將至,期盼著你帶來花的消息。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世界那么大,追逐她的男子有那么多,她偏偏就和他相愛了。電光火石的撞擊,一生一世的沉迷。
園中的牡丹初吐芬芳,陣陣撲面而來。去年別離,幾度淚濕紅箋,今日別后重逢,亦有說不出來的欣喜若狂。自己真的患得患失,總是擔心這牡丹花開會像當年楚襄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私會一樣,轉(zhuǎn)眼就分散。
薛濤的心是苦澀的,是無助的,她真的擔心她和元稹之間的愛情就如這牡丹的花期般短暫。
這一別,便是海角天涯。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那不過是自己黃粱一夢,如今夢醒樓空。當初自己掏心掏肺愛的男子早已遠離,再也不會回來和她續(xù)約。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當年楊玉環(huán)雖然被賜死在馬嵬坡,可她畢竟也是無憾的。她和她愛的男子畢竟沖破了世俗深深地愛了一場,也曾兩相依依終成眷屬過。
而此時的自己,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守望,守望著那負情而去的男子無語淚空垂。
無論現(xiàn)實怎樣,她都是面對這物是人非的結(jié)局。
薛濤這一首關(guān)于花的七言詩,以牡丹為線索串起全詩。
春色滿園,唯有牡丹的盛開嬌艷欲滴,那氤氳著的花香,是那樣沁人心脾,讓人心醉。可是,她生命中的愛情之花早已錯過了最絢爛的花期,曾經(jīng)那樣竭盡全力綻放過了,而今唯留下斷紅殘綠,片片凋零的花瓣里孤獨搖曳著她曾經(jīng)絢爛的心事。
薛濤便是這花中人,她和花融為一體,花語就是她的心語。
落紅不是無情物,枝枝葉葉總關(guān)情。恐怕只有薛濤這樣的才女才會有這樣奇巧的思維,獨具匠心地用真情譜寫出這樣動人心弦的詩行。
詩的第二句,她巧妙地運用典故,以《高唐賦》里楚襄王的故事,聯(lián)想到自己與元稹的情事。
詩人的感情從首句自然過渡,過渡得自然又不著痕跡。
緊接著詩人再一次用典,引用陶淵明《桃花源記》里武陵漁人于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了桃花源的世外仙境,傳說中劉晨與阮肇奇遇仙女的故事,給自己這一場暮春花人相逢的故事蒙上一層仙人奇遇的面紗,于詩人是展現(xiàn)了她對元稹那種愛到極致的相思與傷痛。于讀者,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與驚喜。
“馨香”與“不語”是牡丹花的特點,詩人以“傳情”對“彼此知”。無形之中,花與人息息相通,正所謂“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牡丹的花語,片片綻放都是愛,每一縷馨香都是情。在這里,花與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片片彩箋,凝聚著她多少相思的淚水,靈動跳躍的詩行,寄托著詩人多少百轉(zhuǎn)千回的才女柔腸。六句詩,四十二個字,字字都是精華,牡丹朵朵開,片片都是情淚,詩人與牡丹花的戀情便象征詩人與元稹的戀情。最末一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如此近距離與牡丹接觸,宛若她與她愛的男子抵足而眠,是那樣最繾綣、最濃烈的相思,伴著花香彌散開來。
這兩句描寫之新奇,滲入感情之透徹,唯有薛濤這樣的奇女子才有此奇思妙想。
這首詩寫得再醉人,這份情演繹得再纏綿,可是,這份相思,這份惆悵,元稹會懂嗎?
也許他能懂,可是他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便是自古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憂傷結(jié)局。
想必那樣冰雪聰明的薛濤內(nèi)心深處早就洞悉,在和元稹分別的那一剎那,只是她陷入相思的輪回里,她一直在自欺欺人,不愿意承認和面對這樣的結(jié)局吧。
緋紅的箋,癡癡的愛,殷殷的情,曾帶給他那樣的悸動與激情,如今卻不能溫暖自己的心。
一如她在《春望詞四首》里的詩句,“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她終于在漫長的等待里心如死水,她退卻浣花溪,除卻制作彩箋,拒絕詩酒花事,孤獨終老。
高安的《一生無悔》:
好久沒聯(lián)絡(luò),
現(xiàn)在你過得怎么樣。
忘不掉昨日的時光,
就算各一方,
依然把你放心上。
這段情怎能說忘就忘。
相逢的淚水,
忍不住流淌。
多情的話語,
已變得凄涼。
無怨無悔愛一場,
不哭不散說離殤。
……
薛濤和元稹的故事,從開始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留下一個無言的結(jié)局。他們之間的愛情,終究沒有敵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墒?,愛可以無悔,愛可以無怨,愛過,便可以無憾。雖然離人天各一方,但曾經(jīng)的愛已成永恒。飽蘸著心血寫下詩行來緬懷,許一生的歲月去祭奠,這世間的愛情或許就是因為殘缺才讓人回味無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