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 貌
1.地形復雜多樣
中國地形十分復雜,山地和高原面積占有很大比重。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西部,高原上聳立著多條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中國西北為高山與巨大盆地相間分布的干旱區(qū),有低于海平面154.31米的吐魯番盆地,也有世界大沙漠之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東部有寬廣的沖擊大平原,散布著許多中山、低山和丘陵。不同水平地帶內的山地各具不同的景觀垂直帶結構,從而加深了中國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特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1/4,它的存在明顯地干擾了通常的水平地帶結構,使中國自然地理分異具有世界罕見的獨特性。
中國地貌的基本類型,按形態(tài)可分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類型。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山,有永久積雪覆蓋,并有現(xiàn)代冰川發(fā)育。海拔高度在5000~3500米間的高山,大都沒有永久積雪和冰川,但凍裂作用強烈,并有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山的海拔高度為3500米以下,在中國東部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化學風化作用顯著,并在強烈的流水侵蝕作用下,河谷漸寬,山坡變緩,地形破碎,山體受構造走向的影響已不甚明顯。丘陵的地勢起伏較小,相對高度一般不到500米。山地垂直作用帶的幅度在中國不同地區(qū)有所不同,西北地區(qū)的高山干燥剝蝕作用帶可上升到3000米以上;東北大興安嶺海拔2000米左右就出現(xiàn)寒凍風化作用;西南地區(qū)的山地化學風化作用特別強烈,可到達海拔2500~3000米的高度。
四大高原
四大高原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面積遼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形態(tài)特征各異。
青藏高原位于中國西部及西南部,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山區(qū),在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青藏高原地勢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面積大,占全國面積的1/4。
內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陰山山脈的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向西延伸到祁連山,北接蒙古國。內蒙古高原地勢起伏緩和,山脈少,南高北低,西部多戈壁、沙漠,東部多草原。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是由大面積黃土覆蓋的高原,位于秦嶺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太行山以西、祁連山以東,包括山西、陜西北部、甘肅中東部及寧夏東南部和河南西部。黃土高原因地面覆蓋厚厚的黃土層而得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qū)。黃土高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800~2500米,由于黃土質地疏松和干旱導致的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嚴重,高原上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云貴高原位于中國的西南部。包括云南東部、貴州省大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北部、四川和重慶南部地區(qū)。云貴高原西高東低,地勢崎嶇不平,海拔1000~2000米。高原上峰嶺眾多,峽谷和小型山間盆地(即壩子)是高原上主要耕作區(qū)。高原上石灰?guī)r分布廣,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中國東部地勢低平,眾多東流入海的河流攜帶著的泥沙在這里沉積,形成平原。中國的三大平原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同造成地形上各具特色。
東北平原又稱松遼平原。位于中國東北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環(huán)繞西北和東部,南臨渤海??偯娣e約35萬平方千米,主要由遼河、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東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地表廣泛分布著肥沃的黑土。地勢坦蕩,沃野千里。低平的地表常年積水,形成沼澤。
華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黃河下游以北,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東臨黃海、渤海。主要由黃河、淮河、海河、灤河沖擊而成。華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表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fā)達,首都北京就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

長江中下游平原風光
長江中下游平原,在淮陽山地和黃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以北、湖北宜昌以東的長江中下游沿岸,由長江及其支流的泥沙沖擊而成,東西延長呈狹長形。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東部大部分地區(qū)海拔10米以下,地勢低平,河網縱橫,湖蕩密布,向有“水鄉(xiāng)澤國”之稱,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基本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由于所處位置不同,其特點也不同。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侖山之間。塔里木盆地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甘、新邊境,面積50多萬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環(huán)抱,是大型的封閉形山間盆地,盆地內比較平坦,沙漠廣布,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盆地的邊緣有綠洲。
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南與塔里木盆地被天山相隔,北止于阿爾泰山??偯娣e約38萬平方千米,為中國第二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呈三角形,盆地內多風蝕地形,沙漠面積較小。西側山間有缺口。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環(huán)列其西北部、北部和南部,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地勢高,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2600~3100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盆地內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南多鹽湖、沼澤。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慶市境內,盆地四周被巫山、大婁山、秦嶺、大巴山以及川西高原環(huán)繞,盆地內部低凹,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紅層盆地,是中國各大盆地中形態(tài)最典型、緯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