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心態決定命運
  • 邢群麟 王非庶
  • 8311字
  • 2019-01-02 22:22:19

第一章 解讀心態,破譯成功密碼

潛意識:人生巨大的能量庫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指人在清醒狀態時對自己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所能察覺的內容;潛意識指潛隱在意識層面之下的感情、欲望等復雜體驗,因為受到意識的控制和壓抑,個體不能覺察。

與意識一樣,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也包括思維、記憶、情緒等,但不同的是這些心理活動不像意識中所進行的活動那樣有條不紊和具有邏輯性,它模糊而不能為人所察覺,只能通過夢、口誤以及其他一些方式間接地表現出來。盡管如此,這部分心理活動還是影響著人的行為。

現在我們對于潛意識的研究還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據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屬于顯意識的范圍,約占意識的5%,換句話說,95%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識都屬于潛意識的范圍。

潛意識會依照我們心中所想的畫面,構成真實事物。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是真還是假,只要有明確畫面進入潛意識,潛意識立即就想盡辦法把這個畫面轉為事實。即只要我們給予潛意識一個畫面,它就會努力將它實質化。

如果你的潛意識里充滿悲觀和絕望,它就會影響到你自身的行動,帶給你消極失敗的結果。

有一個名叫杰瑞的男子,一天下班后,他不小心被關在一個待修的冰柜里。杰瑞在冰柜里拼命敲打著、喊著,但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沒有人聽得到。杰瑞的手掌敲得紅腫,喉嚨叫得沙啞,也沒人理睬,最后只能頹然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愈想愈害怕,心想:冰柜的溫度只有華氏零度,如果再不出去,一定會被凍死。

他只好用發抖的手,找來了筆紙,寫下遺書。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職員陸續來上班。他們打開冰柜,赫然發現杰瑞倒在地上,他們將杰瑞送去醫院,杰瑞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但是大家都很驚訝,因為冰柜的冷凍開關并沒有啟動,這巨大的冰柜也有足夠的氧氣,更令人納悶的是,冰柜的溫度一直是華氏61度,而杰瑞竟然“凍”死了!

我們當然可以肯定杰瑞并不是死于冰柜的寒冷,而是死于他內心的冰點,他在潛意識里給自己判了死刑。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影響一個人成敗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外界的環境,而在于自己的潛意識。

如果能夠積極地運用潛意識,人們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創造出奇跡來。

耶茨太太由于心臟不好,一年多來都躺在床上不能動,一天得在床上度過22個小時,她最長的旅程是由房間走到花園去進行日光浴。即使那樣,她也還得靠著女傭的扶持才能走動。

但是后來她卻重新恢復了健康,她說:

“我當年以為自己的后半輩子就只能這樣臥床了。如果不是日軍來轟炸珍珠港,我永遠都不能再真正生活了。

“發生轟炸時,一切都陷入了混亂。一顆炸彈掉在我家附近,震得我跌下了床。陸軍派出卡車去接海、陸軍軍人的妻兒到學校避難。紅十字會的人打電話給那些有多余房間的人。他們知道我床旁有個電話,問我是否愿意幫助聯絡中心。于是我記錄下那些海、陸軍軍人的妻兒現在留在哪里,以及紅十字會的人會叫哪些先生們打電話來我這里找他們的眷屬。

“很快我發現我先生是安全的。于是,我努力為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們打氣,也安慰那些寡婦們——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這一次陣亡的官兵共計2117人,另有960人失蹤。

“開始的時候,我還躺在床上接聽電話,后來我坐在床上。最后,我越來越忙,又很亢奮,忘了自己的毛病,我開始下床坐到桌邊。因為幫助那些比我情況還慘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我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除了每晚睡覺的8個小時。我發現如果不是日本空襲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輩子都是個廢人。我躺在床上覺得很舒服,我總是在消極地等待,現在我才知道,那時潛意識里我已失去了復原的意志。”

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潛意識引發出耶茨太太強烈的求生欲和愛心,這種積極的動力使她最終戰勝了病魔,又重新站了起來。由此可見,潛意識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但即使在科學和心理學有很大發展的現在,我們對于潛意識的開發也僅僅是冰山一角,就算是像愛因斯坦、達·芬奇、愛迪生這樣卓越的天才人物,一生中也只不過運用了他們潛意識力量的不到2%。

潛意識大師摩菲博士說過:“我們要不斷地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這樣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

所以,不論聰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壞,也不論理想多么的高不可攀,只要懂得善用這股潛在的能力,任何人都一定可以將自己的愿望在現實的生活中實現。

潛意識如同一部萬能的機器,任何愿望都可以通過它而實現,但需要有人來駕馭它,而這個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讓好的印象或暗示進入你的潛意識,你就能成功。

只要我們不被負面的事物所支配,而選擇有積極性、正面性、建設性的想法,我們就可以左右自己的命運。

其實,我們現在生活的一切,都是我們潛意識的真實反映。是你潛意識中各種思想和觀念,造就了現在的你。如果你想要擺脫平凡,走向卓越,就要改變自己的潛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內心這股潛在的巨大能量。

自我暗示:成功旅程的開始

心理暗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它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作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愿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于主觀上已經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于結果的內容。

暗示有著令人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心理學家普拉諾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暗示的結果使人的心境、興趣、情緒、愛好、心愿等方面發生變化,從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狀況、工作能力發生變化。暗示是影響潛意識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們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導著人們的心理、行為。暗示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見和信念。

暗示有正面暗示與反面暗示兩種。

人因悲傷而哭泣,但往往也因哭泣而悲傷,世界上有許多被不安、自卑感所苦惱的人,他們總以為自己對任何事都無能為力。這顯然是陷入了副作用的自我暗示的陷阱中。自我暗示的正作用,乃訓練我們如何增進自信心,如何從失敗中體驗成功,又如何克服惡劣的情緒,等等。自我暗示能使人把面粉當藥劑治好了病,也能使人把藥水當毒液喝下而送了命。正確使用自我暗示如何,乃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須弄透徹的一門學問。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為了證實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選擇了一所小學的一個班級,幫全班的小學生作了一次測驗,并于隔日批改試卷后,公布了該班5位天才兒童的姓名。

20年后,追蹤研究的學者專家發現,這5名天才兒童長大后,在社會上都有極為卓越的成就。這項發現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視,他們請求那兩位心理學家公布當年測驗的試卷,弄清其中的奧秘所在。

那兩位已是滿頭白發的心理學家,在眾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滿塵埃、封條完整的箱子,打開箱蓋后,告訴在場的專家及記者:“當年的試卷就在這里,我們完全沒有批改,只不過是隨便抽出了5個名字,將名字公布。不是我們的測驗準確,而是這5個孩子的心意正確,再加上父母、師長、社會大眾給予他們的協助,他們才得以成為真正的天才。”

如果有人曾經告訴過你,你是一位天才,你會怎么樣?

如果你在幼年時,也像那5名幸運的兒童一樣,被告知自己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兒童。那么,你今天的成就會有什么不同?

或許你對自己的期望與要求會更高;或許你每天愿意多花一個鐘頭去看書,而不是看電視;或許你會更賣力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以獲得更佳的成果。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因為你是一位天才。而你的父母、老師又將如何看待你呢?或許他們會更用心、更努力地來教導你;而你周圍的朋友、同學、同事們,也將提供給你更多協助,充分地幫助你。這一切也是他們自愿的,因為你是一位天才;而他們也有這份使命感來協助你,幫你完成天才與生俱來的責任。

當你知道自己是天才人物之后,自己、父母、老師、親友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非得將你推上天才的巔峰不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或許在過去的歲月中,你并未被告知是一位天才,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何在。但就在此刻,在看完這個故事之后,相信你已清楚地明了,自己將是一位大師,一位頂尖的大師,你已被確切地通知了。

你是否曾經仔細地思考過,上天賦予你的重大使命是什么?而你是否已經在這一使命的激勵下勇敢地前行?任何時候,每個人都別忘記對自己說一聲:“我天生就是奇跡。”本著上天所賜予我們的最偉大的饋贈,積極暗示自己,你便能開始成功的旅程。

拿破侖·希爾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自我暗示公式,他提醒渴望成功的人們,要不斷地對自己說:“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面,我都有進步。”暗示是在無對抗的情況下,通過議論、行動、表情、服飾或環境氣氛,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其接受有暗示作用的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方向去行動。

對此,拿破侖·希爾補充道:“自我暗示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互相溝通的橋梁。”通過自我暗示,可以使意識中最具力量的意念轉化到潛意識里,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自我暗示,將有益于成功的積極思想和感覺灑到潛意識的土壤里,并在成功過程中減少因考慮不周和疏忽大意等招致的破壞性后果,全力拼搏,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如果你能夠通過想象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就可能會成為一個杰出者。

潛能,存在于內心的巨大能量

潛能是生命的自然資源,有無形的一面,也有有形的一面;有整體性的,也有局部性的。無形的,如第六感、遙感等;有形的,如手捏、腳踢等;整體性的,如心的感知和情感能力、機體的整體反應;局部性的,如耳朵的特別聽力、眼睛的特別視力等。

人身上有很多未被把握的東西,有大片的未知領域,人身上這種潛在的“鉆石寶藏”,應該更廣泛地引起人的注意和興趣。潛能無處不在,渾然一體,我們對潛能的這種硬性區分只是對生命能量的某種把握罷了。籠統地看,諸如潛意識、特異功能、深度的心靈感知、生命直覺等都是生命潛能。人們亟待對人的常用器官進行潛能再開發,進一步發掘人的手腳身心和耳目頭腦的天賦能力,讓手伸得更長,腳跑得更快,心的感悟更靈敏,身體的反應更直覺,耳朵聽得更清,眼睛看得更遠,大腦的思維更接近天體的復雜,等等。

人的潛能是生命機體的超常部分,它們有神秘、卓越和可怕的能量。人需要持續不斷地向未知潛能進發,以發現人類機體更多的功能器官和相關器官的綜合功能。誰掌握了這些潛能或其中之一,誰的生命就能率先地進入超常境地,獲得釋放的感覺,也就充分地發掘了他的“鉆石寶藏”。

人類的大腦是世界上最復雜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處理系統。別看它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其中卻包含著100多億個神經元,在這些神經元的周圍還有1000多億個膠質細胞。人腦的存儲量大得驚人,在從出生到終老的漫長歲月中,我們的大腦能以每秒鐘1000個信息單位的速率儲存信息。

人腦不像機器那樣使用久了會有磨損,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有的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另外一門外語就會容易許多。人的一生中,僅僅運用了大腦能力的1/10;也就是說,還有9/10的大腦潛能白白浪費了。而最新研究更進一步指出,以前人們對大腦的潛能估計太低,我們實際上根本沒有運用大腦能力的1/10,甚至連1/100也不到。因而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毫不夸張地說,人腦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

人的潛能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來。

有這樣一個實驗,足以證明潛能的巨大力量:將一個體力平常的人催眠,然后把他的頭和腳擱在兩只椅子的邊上,而身體懸空,這時讓六七個人站在他身上,他竟然能支持得住。后來實驗者在他的身上擱了一塊木板,讓一匹馬站上去,他竟然也能支持得住。按照一個人常態下的體力水平,他絕不能支持1000多磅的重量,但是在催眠狀態下,他竟然毫無困難地做到了。

那么,他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力量來自于哪里呢?當然不是來自于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僅在于把被催眠者的力量從身體里激發出來。這力量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于他的身體內部,這便是潛伏在他身體里面的巨大潛能。

在你內心深處,有著無限的智慧、力量,以及你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供應品”,這些都等著你去發掘、培養、發揮。

催發我們心中巨大潛能的鑰匙是心態。如果我們懷有積極的心態,我們存在于內心的巨大潛能就會在任何時間、空間,提供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使我們產生新的思想和觀念,能夠有新的發明、新的發現,或寫出新書和劇本,甚至可以把各種奇妙的知識,原原本本地傳授給我們。潛能還可以指引我們,為我們打開道路,使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完美地發展自己,并達到我們真正應該達到的水平。

在人的身體和心靈里面,有一種永不墜落、永不衰敗、永不腐蝕的東西,它的力量一旦被喚醒,即便在最卑微的生命中,也能像酵母一樣,對身心起發酵、凈化作用,增強人的工作力量,這就是潛能。

潛能雖然無法看見,但是它的力量卻極為廣大。正確地運用潛能,你會找到每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每一結果的原因。由于你可以吸取這些隱藏在你內心深處的力量,因此你完全可以在豐富、安全、愉悅和自主之中向前行進。

但許多人并不知道深入自己的意識內層,去開發那些供給身體力量的源泉,因此,他們的生命往往是枯燥而毫無生氣的。如果你能深入到自己內心,就可以尋得生命的源泉。一旦飲得這生命的泉水,你就不會再感到口渴,生命從此也就有了活力,而這口生命之泉是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由此可見,一個人一旦能對其內在的潛能加以有效地運用,他的生命便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描繪自己的心靈地圖

“思維”這個詞來自希臘文,最初是一個科學名詞,目前多半用來指某種理論、典范或假說。不過廣義而言,它是指我們看待外在世界的觀點。我們的所見所聞并非直接來自感官,而是透過主觀的了解、感受與詮釋。

無論是面對自我,還是面對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思維方式。例如說,在人類的思想行為中,有“五大基本問題”:

1.我是誰?

2.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

3.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思考、感受和行動?

4.我能改變嗎?

5.最重要的問題是——怎么做?

延續這五大問題,我們的心靈告訴我們該怎么去認識世界、進行自我行動。所以說思維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了我們對待自我、對待世界的態度。思維可以說是對于我們所能感知的世界的一個認知縮寫——無論這個認知正確與否。

我們可以把思維比作地圖。地圖并不代表一個實際的地點,只是告訴我們有關地點的一些信息。思維也是這樣,它不是實際的事物,而是對事物的詮釋或理論。

很多人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到了一處陌生的地方,卻發現帶錯了地圖,結果寸步難行,感覺非常尷尬與無助。同樣的道理,若想改進缺點,但著力點不對,你將徒然白費工夫,與初衷背道而馳。或許你并不在乎,因為你奉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人生哲學。但問題在于方向錯誤,“地圖”不對,因此努力便等于浪費。唯有方向(地圖)正確,努力才有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也才有可取之處。我們常常嘲笑“南轅北轍”的人,卻不知自己也會在錯誤的心靈地圖的帶領下犯著同樣的錯誤。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思維不僅面對世界,還面對自我,那么心靈地圖大致上也可分為兩大類:一個是關于現實世界的,這是我們的世界觀;另一個是有關個人價值判斷的,這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以這些心靈的地圖詮釋所有的經驗,但從不懷疑地圖是否正確,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個人的所見所聞就是感官傳來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實情況。我們的態度與行為又從我們的認知中衍生而來,所以說,世界觀和價值觀決定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

自我是在不斷發展的,世界也是在不斷進步的,所以我們行動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應該不斷地完善與進步,要隨時隨地來完善我們的心靈地圖。

打個比方,現在無數的城市舊貌換新顏,尤其是近幾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有人使用三年前的地圖,恐怕已經找不到原來的道路,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目標了。地理如此,時空如此,何況人心呢?許多人,他們之所以感到困惑、挫折,甚至感到迷失了自我,就在于他們仍然使用著過去的“心靈地圖”,仍然按照舊有的生活軌道在向前走,他們不知道這幅地圖其實早已需要修改了。

其實,我們的思維從童年就已開始發展,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形成了一個認識自我和世界的自我思維方式,形成了一幅表面上看來十分有用的心靈地圖。我們要按這幅地圖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坎坷,尋找自己前進的道路。

但是未必有了心靈地圖,我們就保證會有正確的行動。如果這幅地圖畫得很正確、也很準確,我們就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上;如果我們打算去某個地方,就知道該怎么走。如果這幅圖畫得不對、不準確,我們就無法判斷怎么做才正確,怎樣決定才明智,我們的頭腦就會被假象所蒙蔽,因為這幅圖是虛假的、錯誤的,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

我們不能一輩子就帶著永遠不變的“地圖”,我們應該不斷地描繪它、修改它,力求準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前人詩云:“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我們必須要下工夫去觀察客觀現實,這樣畫出來的“地圖”才能盡可能準確。但是,很多人過早地停止了描繪“地圖”的工作,他們不再汲取新的信息,而自以為自己的“心靈地圖”完美無缺。這些人是不幸的,而且是可憐的,所以他們多半有心理問題。只有幸運的少數人能自覺地探索現實,永遠擴展、冶煉、篩選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他們的精神生活也因此而豐富多彩。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修改這幅反映現實世界的“心靈地圖”,要不斷地獲取世界的新信息。如果新信息表明,原先的“地圖”已經過時,需要重畫,我們就要不畏修改“地圖”的艱難,勇敢地進行自我更新。

心情的顏色會影響世界的顏色

有人把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這兩種人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只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擁有的心情不同,準確地說,是他們自己控制心情的能力有所不同。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是多么的一帆風順,也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有多么的超群,而只是因為他們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狂風暴雨中看到美麗的彩虹,甚至能在一敗涂地中看到美好的將來,并時刻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不為暫時的失敗而沮喪。

相反,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也并不是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缺少機會,或者是因為資歷淺薄,甚至像某些人說的老天無眼,給自己的保佑不夠多,原因僅僅是這種人不會控制自己的心情,任自己的情緒由著面前所發生的事情隨意放縱。

總而言之,成敗得失都在于兩個字——心情。心情好,則事成;心情壞,則事敗。

生活中的非理性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我們常常會因為這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導致發生了一些原本不該發生的事情。

經過分析,這些困擾人類多年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如下幾種:嫉妒、憤怒、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狂躁和猜疑。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心理因素,但看似極其平常的心理因素,卻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這些心理因素的總和也被稱為心態。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心態是一個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良好的心態可以實現更多的自我價值,相反,消極的心態則會妨礙自我價值的實現。

一個陽光的人,樂觀開朗,那么他做事的態度就是很積極的,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這類人在一定的時間里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就相對比較多。自我價值實現得越多,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也就越多,這使得他能擁有好的心情,他的生活中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相反,一個消沉的人,只知道悲觀、抑郁,整天愁眉苦臉地面對生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積極,甚至錯誤百出,那么他的自我價值就會實現得越來越少。自我否定的因素逐漸增加,就使他的心情更加消極抑郁,在他的生活中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有人說,積極的心態會創造陽光的人生,而消極的心態則讓人生充滿陰霾;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源泉,是生命的陽光和指路燈,而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開始,是生命的無形殺手。

曾經有兩個人一起在沙漠的黑夜中行走,水壺中的水早就喝完了,兩人又累又餓,體力漸漸不支了。在休息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問另一個人:“現在你能看到什么?”

被問的那個人回答道:“我現在似乎看到了死亡,似乎看到死神在一步一步地靠近。”

不過發問的這個人卻微微一笑說:“我現在看到的是滿天的星星和我的妻子、兒女等待我回家的臉龐。”

最后,那個說看到死亡的人真的死了,就在快要走出沙漠的時候,他用刀子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另一個說看見星星和自己妻子、兒女臉龐的人,靠著星星的方位指示成功地走出了沙漠,并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其實這兩個人并沒有根本的區別,僅僅是當時各自的心態有所不同,但他們最后卻演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因此一個人的心情往往會關系到一個人的命運,要想時刻都過得愉快,你就得讓自己的心情永遠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要知道,你擁有什么樣的心情,世界就會向你呈現什么樣的顏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省| 荔波县| 祁东县| 青阳县| 青铜峡市| 扬中市| 南岸区| 宣化县| 平度市| 广元市| 乐都县| 旅游| 新竹市| 齐齐哈尔市| 嵊泗县| 红原县| 桂阳县| 鲁甸县| 玛曲县| 鸡东县| 宜都市| 婺源县| 祥云县| 昌都县| 沾益县| 南乐县| 威海市| 弋阳县| 五峰| 洛南县| 三明市| 佛坪县| 胶州市| 察哈| 大竹县| 辛集市| 漳州市| 贡嘎县| 莆田市| 汉源县|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