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章 讓他人欣然接受“拒絕”的心理操縱術

拖延、淡化,不傷其自尊地將其拒絕

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絕別人,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了避免多余的困擾,對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絕,但怎樣既不傷害對方自尊心又能達到拒絕的目的呢?當對方提出請求后,不必當場拒絕,你可以說:“讓我再考慮一下,明天答復你。”這樣,既使你贏得了考慮如何答復的時間,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是很認真對待這個請求的。

某單位一名職工找到上級要求調換工種。領導心里明白調不了,但他沒有馬上回答說“不可能”,而是說:“這個問題涉及好幾個人,我個人決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帶上去,讓廠部討論一下,過幾天答復你,好嗎?”

這樣回答可讓對方明白調工種不是件簡單的事,這其中存在著兩種可能,也使對方思想有所準備,比當場回絕效果要好得多。

一家汽車公司的銷售主管在跟一個大買主談生意時,這位買主突然要求看該汽車公司的成本分析數字,但這些數據是公司的絕密資料,是不能給外人看的。可如果不給這位大買主看,勢必會影響兩家和氣,甚至會失掉這位大買主。這位銷售主管并沒有說“不,這不可能”之類的話,但他的話中婉轉地說出了“不”。“這個……好吧,下次有機會我給你帶來吧。”知趣的買主聽過后便不會再來糾纏他了。

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到某大學演講,作家如此答復:“我非常高興你能想到我,我將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我會回電話給你的。”

這樣,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場的話,他也就有了充裕時間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內疚感,并使對方輕松、自在地接受。

陳濤夫妻倆下崗后,自謀職業,利用政府的優惠貸款開了一家日用品商店,兩人起早貪黑把這個商店辦得紅紅火火,收入頗豐,生活自然有了起色。

陳濤的舅舅是個游手好閑的賭棍,經常把錢扔在麻將桌上,這段時間,手氣不好又輸了,他不服氣,還想撈回本錢,又苦于沒錢了,就把眼睛瞄準了外甥的店鋪。一日,這位舅舅來到了店里對陳濤說:“我最近想買輛摩托車,手頭尚缺五千塊錢,想在你這借點周轉,過段時間就還。”——他也知道用模糊語言。

陳濤了解舅舅的嗜好,借給他錢,無疑是肉包子打狗。何況店里用錢也緊,就敷衍著說:“好!再過一段時間,等我有錢把銀行到期的貸款支付了,就給你,銀行的錢可是拖不起的。”

舅舅聽外甥這么說,沒有辦法,知趣地走了。

陳濤不說不借,也不說馬上就借,而是說過一段時間,等支付銀行貸款后再借。這話含多層意思:一是目前沒有,現在不能借;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過一段時間不是確指,到時借不借再說。舅舅聽后已經很明白了,但他并不心生怨恨,因為陳濤并沒有說不借給他,只是過一段時間再說而已,給了他希望。

因此,處理事情時,巧妙地一帶而過比正面拒絕有效,且不傷和氣。

先承后轉,讓對方在寬慰中接受拒絕

日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方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但因條件的限制無法予以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拒絕的言辭可采用“先承后轉”的形式,使其精神上得到一些寬慰,以減少因遭拒絕而產生的不愉快。

李剛和王靜是大學同學,李剛這幾年做生意雖說掙了些錢,但也有不少的外債。兩人畢業后一直沒有來往,一天,王靜突然向李剛提出借錢的請求,李剛很犯難,借吧,怕擔風險,不借吧,同學一場,又不好張口。思忖再三,最后李剛說:“你在困難時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剛剛買了房子,手頭一時沒有積蓄,你先等幾天,等我過幾天賬結回來,一定借給你。”

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因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確實又沒有時間,沒有辦法幫助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和他當時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對方惱羞成怒,以免造成誤會。

拒絕還可以從感情上先表示同情,然后再表明無能為力。

黃女士在民航售票處擔任售票工作,由于經濟的發展,乘坐飛機的旅客與日俱增,黃女士時常要拒絕很多旅客的訂票要求,黃女士每每總是帶著非常同情的心情對旅客說:“我知道你們非常需要坐飛機,從感情上說我也十分愿意為你們效勞,使你們如愿以償,但票已訂完了,實在無能為力。歡迎你們下次再來乘坐我們的飛機。”黃女士的一番話,叫旅客再也提不出意見來。

先揚后抑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先承后轉”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力求避免正面表述,而采用間接拒絕他人的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氣去贊賞別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來表達你需要拒絕的原因,這樣你就不會直接地去傷害對方的感情和積極性了,而且還能夠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一般情況來說,你還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話來表達你的意見:

“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們不能馬上采用它,等情況好了再說吧!”

“這個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只從眼下的這些條件來看,我們必須要放棄它,我想我們以后肯定是能夠用到它的。”

“我知道你是一個體諒朋友的人,你如果對我不十分信任,認為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么你是不會找我的,但是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來支持你。”

…… ……

友善地說“不”,和和氣氣將其拒絕

業務員的銷售技巧里有這么一招:從一開始就讓顧客回答“是”,在回答幾個肯定的問題之后,你再提出購買要求就比較容易成功。同理,當你一開始對自己說“我做不到”或“我不行”的時候,自己就陷入了否定自我的危機,然后就會因拒絕任何的挑戰而失去信心。

當然,我們必須努力去做一個絕不說“不”的人,可是,當遇到別人不合理的請求時,我們是否也要委曲求全答應對方呢?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因為不能說“不”而輕易地答應任何事情,而應該視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盡可能不要明明做不到,卻不說,結果既造成了對方的困擾,又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

30歲出頭就當上了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董事長的雪莉·茜,是好萊塢第一位主持一家大制片公司的女士。為什么她有如此能耐呢?主要原因是,她言出必行,辦事果斷,經常是在握手言談之間就拍板定案了。

好萊塢經理人歐文·保羅·拉札談到雪莉時,認為與她一起工作過的人,都非常地敬佩她。歐文表示,每當他請雪莉看一個電影腳本時,她總是馬上就看,很快就給答復。不過好萊塢有很多人,給他看個腳本就不這樣了,若是他不喜歡的話,根本就不回話,而讓你傻等。

通常一般人十之八九都是以沉默來回答,但是雪莉看了給她送去的腳本,都會有一個明確的回答,即使是她說“不”的時候,也還是把你當成朋友來對待。這么多年以來,好萊塢作家最喜歡的人就是她。

拒絕別人不是一件什么罪大惡極的事情,也不要把說“不”當成是要與人決裂。是否把“不”說出口,應該是在衡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做出的明確回應。雖然說“不”難免會讓對方生氣,但與其答應了對方卻做不到,還不如表明自己拒絕的原因,相信對方也會體諒你的立場。

不過,當你拒絕對方的請求時,切記不要咬牙切齒、繃著一張臉,而應該帶著友善的表情來說“不”,才不會傷了彼此的和氣。除了對別人該說“不”時就說“不”,同時對自己也要勇敢地說“不”。

很典型的就是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的創辦者塞奧德·維爾,他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之后,才學會了說“不”。

年輕時的他,無論做什么事都缺乏計劃,一事無成地虛晃日子,連他的父母也對他感到失望,而他自己也陷入了絕望之中。

20歲那年,他離家獨自謀生時,給自己寫了一封信:“夜晚遲遲不睡,而撞球或者喝酒,這些事是年輕人不該做的,所以我決定戒除。但是對這決定我應該說什么呢?是不是還照舊說‘只這一次,下不為例’呢?還是‘從此絕不’了呢?以前已經反復過好幾次了。”

維爾最大的野心是買皮毛衣及瑪瑙戒指,雖然在當時不能說是太大的奢望,但對他來說是很難買的。于是他無時不克制自己,以求事事三思而后行。這種堅決的克制態度,使得他由默默無聞的員工調升到鐵路公司的總經理。

他向別人說“不”的同時,也要向自己說“不”,尤其是創立電話電報這樣巨大組織的時候,他時時刻刻地說“不”。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避免因采用一時沖動的手段而誤了大事。

說“不”沒什么開不了口的,只要站得住立場和對自己有益的,就請勇敢地向別人和自己說“不”吧。

通過暗示,巧妙說“不”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拒絕別人,但是怎樣將這個難說的“不”說出口呢?暗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美國出版家赫斯托在舊金山辦第一張報紙時,著名漫畫大師納斯特為該報創作了一幅漫畫,內容是喚起公眾來迫使電車公司在電車前面裝上保險欄桿,防止意外傷人。然而,納斯特的這幅漫畫完全是失敗之作。發表這幅漫畫,有損報紙質量,但不刊這幅畫,怎么向納斯特開口呢?

當天晚上,赫斯托邀請納斯特共進晚餐,先對這幅漫畫大加贊賞,然后一邊喝酒,一邊嘮叨不休地自言自語:“唉,這里的電車已經傷了好多孩子,多可憐的孩子,這些電車,這些司機簡直不像話……這些司機真像魔鬼,瞪著大眼睛,專門搜索著在街上玩的孩子,一見到孩子們就不顧一切地沖上去……”聽到這里,納斯特從坐椅上彈跳起來,大聲喊道:“我的上帝,赫斯托先生,這才是一幅出色的漫畫!我原來寄給你的那幅漫畫,請扔入紙簍。”

赫斯托就是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暗示納斯特的漫畫不能發表,讓納斯特欣然地接受了意見。

另外,通過身體動作也可以把自己拒絕的意圖傳遞給對方。當一個人想拒絕對方繼續交談時,可以做轉動脖子、用手帕拭眼睛、按太陽穴以及按眉毛下部等漫不經心的小動作。這些動作意味著一種信號:我較為疲勞、身體不適,希望早一點停止談話。顯然,這是一種暗示拒絕的方法。此外,微笑的中斷、較長時間的沉默、目光旁視等也可表示對談話不感興趣、內心為難等心理。

例如,一天,為了配合下午的訪問行程,小王想把甲公司的訪問在中午以前結束,然后依計劃,下午第一個目標要到乙公司拜訪。但是,甲公司的科長提出了邀請:

“你看,到中午了,一起吃中午飯吧?”

小王與甲公司這位科長平常交情不錯,又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不能輕易地拒絕。但是,和這位愛聊天的科長一起吃中午飯,最快也要磨蹭到下午一點才能走。小王怎樣才能不傷和氣地拒絕呢?

答案就是在對方表示“要不要一起吃飯”之前,小王就不經意地用身體語言表示出匆忙的樣子,如說話語速加快或自然地看看表等。但記住:這種時候千萬不要提早露出坐立不安的神情,急得讓人懷疑你合作的誠心。

巧妙地學會用暗示的方法拒絕別人,讓對方明白你在說“不”,不僅能把事情辦妥,而且不傷和氣。

先說讓對方高興的話題,再過渡到拒絕

對于他人的話,人們總是會表現出情感反應。如果先說讓人高興的話,即使馬上接著說些使人生氣的話,對方也能以欣然的表情繼續聽。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拒絕不受喜歡的對象。

有一個樂師,被熟人邀請到某夜總會樂隊工作。樂師嫌薪水低,打算立即拒絕。但想起以往受過對方照顧,他不便斷然拒絕。他心生一計,先說些笑話,然后一本正經地說:“如果能使夜總會生意興隆,即使奉獻生命,在下也在所不辭。”

此時夜總會老板自然還是一副笑臉,樂師抓住機會立刻板起面孔說:“你覺得什么地方好笑?我知道你笑我。你看扁我,不尊重我,這次協議不用再提,再見!”

這樣,樂師假裝生氣,轉身便走。老板卻不知該如何待他,雖生悔意,但為時已晚。

因此,面對不喜歡的對象,要出其不意地敲他一下,以便拒絕對方。若缺乏機會,不妨參照上例,制造機會,先使對方興高采烈,然后趁對方缺乏心理準備,臉上仍在笑嘻嘻時,找到借口及時退出,達到拒絕的目的。

一位名叫金六郎的青年去拜訪本田宗一郎,想將一塊地產賣給他。

本田宗一郎很認真地聽著金六郎的講話,只是暫時沒有發言。

本田宗一郎聽完金六郎的陳述后,并沒有做出“買”或者“不買”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類似纖維的東西給金六郎看,并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

“不知道。”金六郎回答。

“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材料,我想用它來做本田宗一郎汽車的外殼。”本田宗一郎詳詳細細地向金六郎講述了一遍。

本田宗一郎共講了15分鐘之多。談論了這種新型汽車制造材料的來歷和好處,又誠誠懇懇地講了他明年擬采取何種新的計劃。這些內容使得金六郎摸不著頭腦,但感到十分愉快。在本田宗一郎送走金六郎時,才順便說了一句,他不想買他的那塊地。

如果本田宗一郎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金六郎,金六郎一定會問個究竟,并想方設法勸說本田宗一郎,讓他買下這塊地。本田宗一郎不直接言明的理由正是如此,他不想與金六郎為此爭辯什么。

拒絕對方的提議時,必須采用毫不觸及話題具體內容的抽象說法。

日本成功學大師多湖輝說的這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某大學的教室里正在上課時,一群學生運動積極分子闖了進來,使上課的教授手足無措。當著班上學生的面,教授想顯示一點寬容和善解人意的風度,就決定先聽一下學生講些什么之后再去說服他們。

結果與他的善良想法完全相反,學生們乘勢向他提出許許多多的問題,把課堂攪得一團糟,再也上不成課了。并且這之后只要他上課就有激進派的學生出現在課堂上,就這樣毫無寧日地持續了一年。

從這一教訓中,教授悟到一條法則,即若無意接受對方,最好別想去說服他,對方一開口就應該阻止他:“你們這是妨礙教學,趕快從教室里出去,與課堂無關的事,讓我們課后再說!”

假如再發生一次同樣的事,教授能否應付?就算他顯示出了拒絕的態度,學生也會毫不理會地攻擊他吧!如果一點也不去聽學生的質問,一開始就踩住話頭,至少不會給對方可乘之機,也不致弄得一年時間都上不好課!

可見,拒絕之前先說點與拒絕無關的話,這種欲抑先揚的方式,可以給人心里一個緩沖和鋪墊,不至于讓拒絕進行得很直接、僵硬。

藝術地下逐客令,讓其自動退門而歸

有朋來訪,促膝長談,交流思想,增進友情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著名詞人張孝祥在跟友人夜談后,忍不住發出了“誰知對床語,勝讀十年書”的感嘆。然而,現實中也會有與此截然相反的情形。下班后吃過飯,你希望靜下心來讀點書或做點事,那些不請自來的“好聊”分子又要擾得你心煩意亂了。他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一再重復你毫無興趣的話題,還越說越來勁。你勉強敷衍,焦急萬分,極想對其下逐客令但又怕傷了感情,故而難以啟齒。

但是,若你“舍命陪君子”,就將一事無成,因為你最寶貴的時間,正在白白地被別人占有著。魯迅先生說:“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于謀財害命。”任何一個珍惜時間的人都不甘任人“謀財害命”。

那要怎樣對付這種說起來沒完沒了的常客呢?最好的對付辦法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把“逐客令”說得美妙動聽,做到兩全其美;既不挫傷好話者的自尊心,又使其變得知趣。要將“逐客令”下得有人情味,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以婉代直

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滔滔不絕的客人:主人并沒有多余的時間跟他閑聊胡扯。與冷酷無情的逐客令相比,這種方法容易被對方接受。

例一:“今天晚上我有空,咱們可以好好暢談一番。不過,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寫職評小結,爭取這次能評上工程師了。”這句話的含意是:請您從明天起就別再打擾我了。

例二:“最近我妻子身體不好,吃過晚飯后就想睡覺。咱們是不是說話時輕一點?”這句話用商量的口氣,卻傳遞著十分明確的信息:你的高談闊論有礙女主人的休息,還是請你少來光臨為妙吧。

2.以寫代說

有些“嘴貧”(北京方言,指愛亂侃)的人對婉轉的逐客令可能會意識不到。對這種人,可以用張貼字樣的方法代替語言,讓人一看就明白。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自家客廳里的墻上貼上了“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字樣,以提醒來客:主人正在爭分奪秒搞科研,請閑聊者自重。看到這張字樣,純屬“閑談”的人,誰還會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說下去呢?

根據具體實際情況,我們可以貼一些諸如“我家孩子即將參加高考,請勿大聲喧嘩”、“主人正在自學英語,請客人多加關照”等字樣,制造出一種惜時如金的氛圍,使愛閑聊者理解和注意。一般,字樣是寫給所有來客看的,并非針對某一位,所以不會令某位來客有多少難堪。

3.以熱代冷

用熱情的語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好閑聊者在“非常熱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今后不好意思多登門。愛閑聊者一到,你就笑臉相迎,沏好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很有可能把他嚇得下次不敢貿然再來。你要用接待貴賓的高規格,他一般也不敢老是以“貴客”自居。

過分熱情的實質無異于冷待,這就是生活辯證法。但以熱代冷,既不失禮貌,又能達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不言自明。

4.以攻代守

用主動出擊的姿態堵住好閑聊者登門來訪之路。先了解對方一般每天幾點到你家,然后你不妨在他來訪前的一刻鐘先“殺”上他家門去。于是,你由主人變成了客人,他則由客人變成了主人。你從而掌握交談時間的主動權,想何時回家,都由你自己安排了。你殺上門去的次數一多,他就會讓你給黏在自己家里,原先每晚必上你家的習慣很快會改變。一段時間后,他很可能不再“重蹈舊轍”。以攻代守,先發制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5.以疏代堵

閑聊者用如此無聊的嚼舌消磨時間,原因是他們既無大志又無高雅的興趣愛好。如果改用疏導之法,使他有計劃要完成,有感興趣的事可做,他就無暇光顧你家了。顯然,以疏代堵能從根本上解除閑聊者上門干擾之苦。

那么,我們該怎樣進行疏導呢?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激勵他:“人生一世,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有真才實學更能過上好生活,我們可以多學習學習,充實充實自己。”如果他是中老年,可以根據他的具體條件,誘導他培養某種興趣愛好,或種花,或讀書,或練書法,或跳迪斯科。“老張,您的毛筆字可真有功底,如果再上一層樓,完全可以在全縣書法大獎賽中獲獎!”這話一定會令他欣喜萬分,躍躍欲試。一旦有了興趣愛好,你請他來做客也不一定能請到呢!

巧踢“回旋球”,利用對方的話來拒絕他

拒絕不一定非要表明自己的意思,許多時候,利用對方的話來拒絕他,是更聰明的選擇。只要合理地從對方的話語里引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相同問題,巧踢“回旋球”,讓對方“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小李從旅游局一個朋友那里借了一架照相機,他一邊走一邊擺弄著,這時剛好小趙迎面走來了。他也知道小趙有個毛病:見了熟人有好玩的東西,非得借去玩幾天不可。這次看見了他手中的照相機又非借不可了。盡管小李百般說明情況,小趙依然不肯放過。

小李靈機一動,故作姿態地說:“好吧,我可以借給你,不過我要你不要借給別人,你做得到嗎?”

小趙一聽,正合自己的意思。他連忙說:“當然,當然。我一定做到的。”

“絕不失信。”小李還追加一句說。

“絕不失信,失信還能叫做人?”

小李斬釘截鐵地說:“我也不能失信,因為我也答應過別人,這個照相機絕不外借。”

聽到這,小趙也目瞪口呆了,這件事也只有這樣算了。

有一大部分人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難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非要拒絕別人不可嗎?我們在拒絕他人時都要采用這些委婉的方法嗎?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恰到好處。

在現實生活中,關于拒絕他人,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真誠地對待朋友和同學,積極地幫助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平時幫人,拒人才不難”,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那些的確違背我們意愿的事情。

第二,如果是由于自己能力或客觀原因,我們應該坦誠相對,說明自己的實際情況,同時,要積極幫對方想辦法。

第三,對于某些情況,直接說“不”的效果更好,特別是對于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應持堅決的態度來拒絕。對于那些可能引起誤解的事情,也應該明確自己的態度,否則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外,由于拒絕不明可能會影響對方,也影響事情發展方向,也應該直截了當地拒絕它。

第四,即使我們掌握了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在一般的拒絕中,我們也應該語氣委婉,最好還能面帶微笑,這樣既達到自己拒絕他人的目的,又消除由于拒絕給對方帶來的不快。

顧及對方尊嚴,讓他有面子地被拒絕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拒絕別人時,要顧及對方的尊嚴。人們一旦投入社交,無論他的地位、職務多高,成就多大,他們無一例外地都關心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由于來自外界評價的性質、強度和方式不同,人們會相應的作出不同反應,并對交際過程及其結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通常的規律是:尊之則悅,不尊則哀。也就是說,當得到肯定的評價時,人們的自尊心理得到滿足,便會產生一種成功的情緒體驗,表現出歡愉樂觀和興奮激動的心情,進而“投桃報李”,對滿足自己自尊欲望的人產生好感和親近力,采取積極的合作態度,交際隨之向成功的方向發展。反之,當人們不受尊重、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時,便會產生失落感、不滿和憤怒情緒,進而出現對抗姿態,使交際陷入危機。

顧及對方的尊嚴是拒絕別人時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項,有這樣一個例子:

某校在評定職稱時,由于高級職稱的名額有限,一位年齡較大的教師未能評上。他聽說了這一消息后就向一位負責職稱評定的副校長打聽情況。副校長考慮到工作遲早要做,便和這位老教師促膝交談:

校長:“喲:老×,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

老師:“校長,我想知道這次評高職我有希望嗎?”

校長:“老×,先喝杯茶,抽支煙。我們慢慢聊,最近身體怎么樣?”

老師:“身體還說得過去。”

校長:“老教師可是我們學校的寶貴財富,年輕教師還要靠你們帶呢!”

老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會盡力的。可這次評定職稱,你看我能否……”

校長:“不管這次評上評不上,我們都要依靠像你這樣的老教師。你經驗豐富,教學也比較得法,學生反應也挺好。我想,對于一名教師來說,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你說呢?”

老師:“是啊!”

校長:“這次評職稱是第一次進行,歷史遺留的問題較多,可僧多粥少,有些教師這次暫時還很難如愿,要等到下一次。這只是個時間問題。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諒解。但不管怎樣,我們會尊重并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尤其是你們這些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

老教師在告辭時,心里感覺熱乎乎的,他知道自己這次評上高職的希望不大,但由于自身得到了別人的尊重,成績受到了別人的肯定,他能接受那樣的結果。用他對校長的話講:“只要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即使評不上我也不會有情緒的,請放心。”

這位校長可謂是顧及別人尊嚴的典范,如果開始他就給這位老教師潑一桶冷水,那么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在社交場合上,無論是舉止或是言語都應尊重他人,即使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也要顧及對方的尊嚴。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貶低自己,降低對方期望值順勢將其拒絕

用自我貶低的方法或者在玩笑的氛圍中拒絕他人,不僅維護了別人的面子,也使自己全身而退。

比如朋友想邀你一起去玩電游,你就可以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了,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我學了幾年一直玩得不像樣,你們看了都會覺得掃興,為了不影響你們的興致,我還是不去為好。”又比如說,在同學聚會的時候,你確實不會喝酒,你可以說:“我是爸媽的乖兒子,在家里面又沒有什么地位,要是喝了酒,那回去后肯定會被我爸揍死的,甚至還會被我媽罵死,你們就饒了我吧。”同時,你還可以說一些其他的事例進行說明,或者找一些比較好的借口來增強這種自我貶低的效果。

在貶低自己的策略中,“裝瘋賣傻法”是一種特殊形式,即“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不愿做不想做的事”,也就是說:“我辦不到!所以不想做!”

根據心理學的調查發現,人們的確有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裝傻的現象。例如在上班族中,有20%的人曾對上司裝過傻,而14%的人對同事裝過傻。雖然這會導致評價降低,但令人驚訝的是,仍有一成以上的人是在自己有意識的情況下用了這個辦法。

上班族會用到“裝瘋賣傻法”的場合有以下三種:

第一,不愿做不想做的事。

例如像是打雜般的工作、很花時間的工作,或單調的工作等。還有像公司運動會之類,公司內部活動的籌辦委員也是其中之一。像這種情形便有不少人會用“我不會呀”或“我對這方面不擅長”等理由,來把不想做的事巧妙地推掉。

第二,拒絕他人的請求。

當別人找上你,希望你能幫他的忙時,你很難直接說“不”吧!因此便以“我很想幫你,可是我自己也沒有那個能力”的態度來婉轉拒絕。拒絕別人這種事,很難直接以“我不愿意”這種態度來拒絕,而且還可能會讓對方懷恨在心。因此,若是用能力,也就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原因來拒絕(想幫你,可是幫不了)的話,拒絕起來便容易多了。

第三,想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一個人若能得到他人的高度期待,固然值得高興,但壓力也會隨之而來。因為萬一失敗,受到高度期待的人,所帶給其他人的沖擊性會更大。

因此,借由表現出自己的無能,來降低期望值,萬一將來失敗,自己的評價也不會下降得太多;相反的,如果成功,反而會得到預期之外的肯定。

“裝瘋賣傻法”有以下兩種實行技巧:

1.表明自己無能為力

就像前面所說,這招便是表明“我沒有能力做那件事,因此我不愿意做”的一種方法。根據工作的內容,“無能”的內容也有所不同。例如:

(別人要求你處理電腦文書資料時)

“電腦我用不好,光一頁我就要打一個小時,而且說不定還會把重要的資料弄不見!”

(別人要求你做賬簿時)

“我最怕計算了,看到數字我就頭痛!”用于與自己平日業務無關的業務上。

不過,所表明的“無能”的理由不具真實性,那可就行不通。例如剛才電腦處理的例子,如果是在電腦公司,說這種話誰信?后面那個例子,如果發生在銀行,也絕對會顯得很突兀。平常愈少接觸到的工作,說這種話時,所獲得的可信度也就愈大。所以要說“我沒做過”、“我做得不好”這些話的時候,這些話一定要具有可信度才行。

2.將矛頭指向他人

這招是接著“表示無能”的用法之后,以“我辦不到,你去拜托某某比較好”的說法,來將矛頭指向他人的做法。

“我電腦沒辦法,不過小王對電腦很熟,你去拜托他看看怎么樣?”

“我對計算工作最頭大了,小蕓應該做得來!”

像這樣搬出一位在這方面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然后要對方去拜托他就行了。

不只能力的問題,像下面這個例子中的場合也能適用。

“我如果要做這件事,恐怕要花掉不少時間。小范好像說他今天工作分量不怎么多!”

只有在大家都知道那個人的確比較勝任時才能用這招。

這個辦法有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會招致那個被你“轉嫁”的人怨恨。想拜托人的人一定會說:“是某某說請你幫忙比較好!”對方也就會知道是你干的好事。這么一來,那個人心里一定會想:“可惡的家伙,竟然把討厭的事推給我!”

尤其當需要幫忙的工作內容,是人人都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這種惹來怨恨的可能性就愈高。所以,最好在多數人都知道“某某事情是某某最擅長的”這樣的場合才用此招。

找個人替你說“不”,不傷大家感情

在拒絕他人的諸多妙法中,有一種比較藝術的方法就是推諉法。

所謂推諉法,就是以別人的身份表示拒絕。這種方法看似推卸責任,但卻很容易被人理解:既然愛莫能助,也就不便勉強。

有個女孩子是個集郵愛好者,她的幾個好朋友也是集郵迷。一天,有個小朋友向她提出要換郵票,她不同意換,但又怕小朋友不高興,便對小朋友說:“我也非常喜歡你的郵票,但我媽不同意我換。”其實她媽媽從沒干涉過她換郵票的事,她只不過是以此為借口,但小朋友聽她這樣一說,也就作罷了。

有時為了拒絕別人,可以含糊其辭地推托:“對不起,這件事情我實在不能決定,我必須去問問我的父母。”或者是:“讓我和孩子商量商量,決定了再答復你吧。”

這是拒絕的好辦法,假裝請出一個“后臺老板”,表示能起作用的不是本人,既不傷害朋友的感情,又可以使朋友體諒你的難處。

人處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中,互相制約的因素很多,為什么不選擇一個盾牌來擋一擋呢?如:有人求你辦事,假如你是領導成員之一,你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像剛才的事,需要大家討論才能決定。不過,這件事恐怕很難通過,最好還是別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實在要堅持的話,待大家討論后再說,我個人說了不算數。這就是推托其辭,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給你辦,而是我決定不了。請托者聽到這樣的話,一般都要打退堂鼓。

一個年輕的物資銷售員經常與客戶在酒桌上打交道,長此以往,他覺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喝太多的酒了。可應酬中又是免不了要喝酒的,怎么辦呢?后來他想到一個妙計。每當客戶勸他多喝點的時候,他便詼諧地說:“諸位仁兄還不知道吧,我家里那位可是一個母老虎,我這么酒氣熏天地回去,萬一她河東獅吼起來,我還不得跪搓衣板啊!”

他這么一說,客戶覺得他既誠懇又可愛,自然就不再多勸了。

所以,如果難以開口的話,不妨采取這里所講的方法,找一個人“替”你說“不”,這樣所有的責任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凈,別人也不會對你有所抱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韶关市| 九寨沟县| 巫溪县| 三穗县| 象山县| 永嘉县| 修水县| 拉萨市| 延安市| 县级市| 涿州市| 合阳县| 太谷县| 洛川县| 沁源县| 上犹县| 武陟县| 罗山县| 河东区| 时尚| 澎湖县| 社会| 石景山区| 沙雅县| 夏邑县| 鄂托克旗| 蕉岭县| 罗定市| 堆龙德庆县| 曲靖市| 迁西县| 房产| 深泽县| 攀枝花市| 建宁县| 石泉县| 延寿县| 珠海市| 黄平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