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本文是韓愈為溫處士前往河陽軍幕中赴任而寫的一篇臨別贈序。序中開篇借“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高度贊揚了烏大夫善于識別和選拔人才的美德,表達了作者為朝廷得人而欣幸之情,同時又為好友前往赴任,從此遠隔千里不能經常酬唱共勉而流露出惋惜和依依難舍之情,道明離別之意。

【原文】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 鉞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于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邪?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譯文】

伯樂一經過冀北的原野,馬群就空了。冀北的馬是天下最多的,伯樂雖然擅長識馬,但怎么能使那里的馬群空了呢?解釋這個問題的人說:“我說的空,并不是沒有馬,而是沒有良馬。伯樂識馬,只要一碰到良馬就把它挑去,因此馬群中沒有留下一匹良馬。如果已沒有了一匹良馬,即使說沒有馬,此話也不算過分。”

東都洛陽,當然可以看做是士大夫聚集的“冀北”。有真才實學卻隱居不肯出仕的人中,住在洛河北邊的叫做石生,住在洛河南邊的叫做溫生。御史大夫烏公以節度使的身分鎮守河陽的第三個月,認為石生是個人才,就以聘禮作為招聘的手段,把他招致幕府中。沒過幾個月,烏公又認為溫生是個人才,于是叫石生作介紹,用聘禮作為招聘的手段,又把他招聘到幕府中。東都雖然的確有不少有真才實學的人,可是早晨選拔一個突出的,晚上又選拔一個突出的。這樣一來,從東都留守、河南尹起,直到各部門的主管和我們兩縣的官吏,如果政事上碰到為難之處,或者案件上碰到可疑之點,到什么地方去商量從而得到解決呢?辭官居家的鄉紳們,同誰一起交游酬唱?年青的一代又到什么地方去考究德行、請教學業呢?東來西往經過這個地方的官員們,也沒有辦法到他們的住所去拜訪。像這樣,如果說:“御史大夫烏公一到河陽,東都處士的住屋中就再也沒有人了。”難道不行嗎?

皇帝處理天下的事情,他可以委托重任、依靠出力的人,不過是宰相和將軍罷了。宰相替皇帝訪求各種人才招致到朝堂上,將軍給皇帝選取能文能武的人到幕府中。這樣,即使想使內外不安定,都是不可能的了。我被牽制束縛在這里,不能引身而退,想依靠二生的幫助度過晚年。如今統統被有力的人奪走了,怎么能不耿耿于懷呢?溫生到后,在軍門拜見烏公的時候,希望把我前面所說的,替天下人祝賀;把我后面所說的,替我對選盡賢人這件事表示私人的抱怨。留守相公首先寫了一首四韻的詩來贊美這件事情,我就順著他的詩意推而廣之,寫下了這篇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县| 丁青县| 友谊县| 怀远县| 肇庆市| 大城县| 土默特左旗| 平定县| 砀山县| 穆棱市| 浏阳市| 静宁县| 繁峙县| 和硕县| 昆山市| 视频| 赤峰市| 和硕县| 平昌县| 万州区| 绿春县| 茶陵县| 博客| 福贡县| 湖南省| 宁蒗| 永登县| 衡阳市| 昭苏县| 福鼎市| 新巴尔虎右旗| 佳木斯市| 临高县| 宁河县| 随州市| 陇南市| 高青县| 横山县| 庄河市| 丹江口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