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你的公司需要激勵哪種人(3)

3.說到就要做到,展現領導的執行力

領導是員工的榜樣,因此,你希望員工能果斷行動,首先自己就要說到做到,在員工面前表現出果斷堅決的執行力。不管是獎賞還是處罰,只要在員工面前承諾過,就應該付諸實踐。言行一致,不僅是一名領導應該具備的素質,更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在一個企業中,領導對員工的影響力不可小覷。通常來說,領導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言行。如果領導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口號喊得響亮,行動上卻不執行,那么員工必然也會紙上談兵,不干實事。長此以往,這種劣習無論對于個人的工作前途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來說,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會利用制度來管理人,而且要能用自身的魅力和領導力讓人信服;也只有一個能以身作則的優秀管理者,才可能培養出一個敢說敢做、拒絕拖延、果斷行動的優秀團隊。

◎激勵化繁為簡的人

日本企業的員工是出了名的愛崗敬業,日本人堪稱世界上最愛加班的民族。但事實上,如果你有過在日本企業工作的經歷,你會發現,日本企業中有些員工在工作中有意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甚至在一些毫無意義的文書工作和不相關的流程上浪費時間,然后在下班后疲憊地加班,將時間消磨在公司,工作效率很低,無法為企業帶來切實的效益。

日本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民族,在外國人看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似乎除了工作之外,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更奇特的是,對于這種工作現狀,似乎從來沒有人感到不滿,并表示抗議。我曾在日本一家企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在這家企業,員工幾乎都有一個共識:不能比老板先離開公司。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敬業”精神。于是,無意義的加班幾乎成了企業的常態。但事實上,很多時候,老板不回家并非是因為沉迷工作,也許僅僅是因為回家也沒事干,于是就在公司上上網,看看報紙,以打發時間。

日本人效率低的工作狀況和化簡為繁的工作過程,在歐洲國家的員工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曾經有一個澳大利亞人說,他認為在工作上,澳大利亞企業的員工比起日本企業的員工來要努力得多,因為澳大利亞企業的員工總會盡力在五點下班之前干完所有工作,然后準時回家,從不會浪費工作時間,而是想盡辦法將工作化繁為簡,提高工作效率,爭取用最簡單的方式和最快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務。

比較日本人與澳大利亞人對“努力工作”的評定標準,我們會發現,他們之間的不同在于,日本人更注重的是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過程,以員工為工作付出的時間來衡量員工的工作情況;而澳大利亞人更注重的是工作結果,以工作結果的優劣以及工作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員工的工作能力。這兩種評定標準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人們常說很多事情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比如登山,在沿途看到的風景或許并不遜色于“一覽眾山小”的痛快;比如人生中的喜怒哀樂才是生活的真諦。但工作與這些不同,工作是講究效益的,所以工作的最大意義不在于過程,而在于結果。工作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構成生活的物質基礎,從現實角度來說,我們工作,除了實現理想、實現價值之外,從中獲取報酬,獲得利益,用以作為生活物質層面的支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利益,無疑才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

一名員工對企業的貢獻,最直觀的體現在于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而非他在工作上所付出的時間。如果一名員工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那么即使他將生命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對于企業來說,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在任何一家企業,老板真正欣賞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將工作化繁為簡、快速達成工作目標的人,而非那些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付出大量時間卻干不出成績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把握效率、敢于創新的人才能率先抵達終點,收獲勝利的果實,獲得他人的認可。

有一位部落首領曾率領人馬出行,在行軍途中,看到一棵古樹上系著一根繩子,繩子打了一個很復雜的結,很難解開。當時民間有一種說法:誰只要能解開這個繩結,誰就會統一所有部落。很多人都嘗試解過這個繩結,但沒有一個人能解開。

這位首領自信滿滿地到了樹下,想試一試。圍著樹轉了幾圈之后,他發現,自己連繩結的頭也找不到。想了一會兒之后,他猛然拔出劍,揮劍一砍,繩結立即就開了,眾人頓時目瞪口呆,沒想到他居然這樣解開繩結。這位首領告訴將士們:“這就是我解開繩結的方式!”

一如傳說,這位首領最終真的統一了所有部落。

老實說,這位首領解開繩結的方式確實存在一定的投機取巧成分。從過程上來說,他并非一個合格的挑戰者;但從結果來看,他確實解開了繩結,并且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花費最短的時間,所以他才能出類拔萃,卓爾不群。

人生短暫,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有限,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如果要想盡可能地創造價值,實現人生理想,就應該努力提高效率,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懂得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去達成目的。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發現,很多員工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忙得不可開交,但做不出什么突出的成績,導致最終被辭退;而有一些員工,表面上看似乎不怎么努力,按時上下班,但總能成為公司的業績先鋒,得到老板重用。這實際上就是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的差異造成的結果。當你感覺自己整天都在忙碌,卻始終干不出任何實質性的成績時,就該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讓自己醒一醒,想想究竟是工作真的過于忙碌,時間實在過于有限,還是沒有合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沒有將繁復的工作簡單化,導致無法抓到事情的關鍵,窮忙瞎忙。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做事之前,我們首先應該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將要做的這件事情是否確實有必要做,如果取消會不會造成什么影響?如果可做可不做,就盡量不要去做。

第二,假如這件事非做不可,但會對之后的工作造成影響,那么,這件事能不能跟別的事情合并起來做?如果這件事可以跟別的事合并一起來做,就能節省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在做這件事情時,能不能用簡單的方式去做?比如解繩結,解開繩結是最終的目標,常規的方式是尋找繩結的頭,慢慢解開它,但那位首領的方式是簡單直接地將其砍開,達到同樣目的的同時,節省了大量時間。

任何表象實際上都遵循著簡單直接的一般規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利益,我們就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的規律,從中找出最簡單的處理方式。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并且大膽去做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工作的大環境有“海納百川”的度量,能接納突破傳統思維的創新方式,并能以結果和成績而非過程來對員工進行中肯的評價。可見,企業需要懂得化繁為簡的員工,而這樣的員工則需要目光長遠、思想開放活躍的領導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和工作中,實現化繁為簡并非易事,企業上下必須達成共識,進行一場徹底的心理革命。

更重要的是,作為企業領導,必須要準確捕捉到問題的關鍵,把握管理的本質和規律,集中高效地領導員工,實現從“管人做工作”到“提高貢獻率”的轉變。

◎激勵默默無聞、有效行動的人

在職場中,有的人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干實事,卻由于默默無聞不能引起領導注意,得不到領導賞識;有的人憑借夸夸其談、嘩眾取寵,總能搶走別人的功勞,獲得領導重用。職場的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不公,似乎做得多永遠不如說得多,做得好永遠不如說得好。

一件事情計劃得再周詳、再完美,如果不付諸行動,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無論任何事情,做永遠比說更重要。只有去做,才可能成功;只有付諸行動,才可能創造收益。

然而,在職場之中,我們又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會說的人似乎總比會做的人更加如魚得水。

企業需要會干實事的人,但往往那些默默無聞、踏實做事的人,卻難以得到重用,反而那些玩弄嘴上功夫、光說不練的人卻可能獲得領導青睞,從而步步高升,身居要職。這種矛盾的現象比比皆是。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主要在于,領導總是習慣高高在上、俯視一切,不能深入員工中間了解員工工作情況,只單純地依據表象來對員工做出評價。如此一來,那些能有效行動,為企業創造效益,卻不懂表現、默默無聞的員工自然難以引起領導注意,反而那些嘩眾取寵的人,更容易吸引領導的視線,從而搶占別人的功勞,得到與其貢獻不相配的獎賞。

這種情況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很不利:一方面,踏實干事的員工在付出努力后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其工作積極性勢必會受到打擊,從而影響其今后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嘩眾取寵的人得到升遷和提拔,就會成為錯誤的榜樣,導致其他員工認為這就是升職的真理而相繼效仿,說大話,爭功勞,反而將踏踏實實做事的精神拋諸腦后;更為惡劣的后果是,這種情況將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逼走真正做事的人,留下那些巧舌如簧卻不能做出實際貢獻的人。長期下去,企業勢必江河日下。

真正能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的,是那些默默無聞卻能有效行動的人。嘴上功夫再強,也不過是空中樓閣,說得再漂亮,不能落到實處,最終只能一事無成。

人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這個時代最缺少的并不是人才,而是發掘人才的慧眼。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千里馬如果不能得到伯樂的賞識,只能庸碌一生,與一般的馬并無區別。企業是否能讓“千里馬”人盡其才,其重點在于,是否有知人識馬的“伯樂”做領導。

作為企業領導,必須具有發現人才的慧眼,能透過員工所表現出的表象,發現那些真正在干實事的人。這就要求領導不僅要從高處俯視全局,而且要懂得深入員工中間,以員工切實的工作成績和工作表現,對員工進行評定,最終發掘出那些真正有用的人才,委以重任。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深受啟發,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家以經營制造業為主的企業聘用了一名管理學碩士當廠長,但這名碩士對制造業并不了解,廠里大多數員工都對他很不服,認為他不了解業務,沒資格當廠長,因此處處跟他作對。

工人們的抵觸情緒讓這位新廠長很難開展工作,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離開辦公室,走近工人們,拉近他們與自己的距離。

于是每天一下班,新廠長就找兩位主管聊天,跟他們談天說地,從工作談到生活,談到彼此的興趣。經過幾個月的相處之后,這兩位主管和新廠長成了朋友,每次都推心置腹地向他報告廠里的情況。

上班時,新廠長不再坐在辦公室里,而是在廠里四處走動,熱情地和工人們打招呼,并根據從主管那里獲得的“情報”,重點留心觀察一些技術好的老工人,并跟他們親切交談。

一段時間之后,工人們逐漸接納了新廠長,新廠長也在與工人們的交流中逐漸了解了工廠的情況,并提拔了幾名技術一流但始終沒能得到重用的老工人,他的這種作為讓工廠的員工們刮目相看。

這位新廠長是一個十分明智的管理者,當遭遇員工抵觸情緒時,他并沒有采用強硬手段迫使他們屈服,而是放低自己的身段,跟他們展開交流,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對于制造業,這位新廠長可以說一竅不通,但他能深入底層,發掘出優秀人才,并委以重任。可見,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是某方面的專家,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識人的眼光,充分挖掘手底下的人才。正如一位偉大的帝王并不一定要全知全能,重要的是他是否能識別人才,選賢任能,知人善任,讓他們各司其職,共同締造太平盛世。

很多領導都習慣把自己關在狹小的辦公室里,坐等下屬來向自己匯報工作。但這樣不僅拉開了自己與員工之間的距離,而且錯過了發現那些默默無聞卻兢兢業業、有效做事的人才。正如美國學者湯姆·彼得斯說的那樣:“如果你將超過1/3的時間花在辦公室里,你便與時代格格不入。”

不管你管理的是一家大公司還是一家小公司,請走出辦公室吧,與你的員工進行交流,這絕對是實現高效管理、發掘人才的最佳方法。

◎激勵高質量工作的人

追求一個女孩時,安排一場高質量的約會,往往比安排多次平淡乏味的約會更能打動人心。一場高質量的約會,會大幅度提升她對你的好感,甚至約會結束都能讓對方意猶未盡。而平淡乏味的約會越多,你自己的缺點就會暴露得越多,女孩對你的好感度也會越發下降。

在工作方面也是如此,與其數量多,不如質量好。完成一件高質量的工作,往往可能帶來比完成數件低質量工作更多的利益。比如賣保險,一個月賣出去四五單幾千元的保險,不如一個月只賣出去一單數十萬元的保險。

對于工作,企業看重的不是你做出了多少數量,而是你做的工作能為企業帶來多少價值和利益。而最終決定你能為企業帶來多少價值和利益的,除了你完成工作的數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所完成的工作的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新营市| 张家口市| 芜湖市| 特克斯县| 福州市| 韶山市| 平罗县| 定兴县| 阜阳市| 南乐县| 盐边县| 通榆县| 奉新县| 济源市| 天全县| 东城区| 土默特右旗| 彰化市| 玉门市| 楚雄市| 尼玛县| 平凉市| 玉龙| 通化市| 忻州市| 承德县| 山东| 班玛县| 嘉黎县| 竹溪县| 同江市| 玛多县| 深泽县| 晴隆县| 锦州市| 乐山市| 庆元县| 裕民县| 绿春县| 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