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快樂心態看世界(1)
- 破解快樂密碼: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讀本
- 亦辛
- 4795字
- 2016-04-20 14:23:58
幸福就在不遠處
生活中的快樂去哪里了?是因你的忙碌,對它冷漠視之,使它銷聲匿跡,還是你的心中有太多的羈絆無法釋懷呢?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并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布雷默說: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現。保持快樂的心態來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或許你就會發現幸福就在距離你不遠的地方,甚至觸手可及……
在平平淡淡中,營造快樂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互聯網早已在普通家庭中普及開來,在它們的陪伴下長大的人們,心中對世界的概念如同電影、電視劇中那般的撲朔迷離、跌宕起伏。但是,電影、電視里通過鏡頭極力渲染出的那些槍戰、雪崩、諜戰、冤獄和綁架等戲劇人生,也僅僅是戲劇而已。普通人的生活中,遇上這些事情的概率能有多大呢?這些事情雖然可以為生活帶來浪花,但也會帶來苦難。所謂生活,所謂真正的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生老病死,就是這樣的平淡無奇。
有許多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個性都很強,其中更是有少數的人越來越自閉、越來越孤單,麻木和冷漠成為他們進行自我防衛的本能反應。同時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平淡得猶如空氣中的微塵,不斷地疊加在人們的心靈上,最終會將其完全覆蓋。那究竟應該如何來穿越這“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呢?宗教文化向世人傳揚一顆平常心,詩人會告訴自己和愛詩的人“保持幾分童真”,而大千世界中,男人呼吁情趣,女人渴望浪漫。
任誰都無法否認生活是平淡的這個事實,但是聰明的人會意識到生活中的快樂是可以自己營造的。培養自己營造幽默的心情,或許你就能從最平常不過的環境中發現一些頗有意思的事物,也能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帶來歡聲笑語。
在人類眾多的智慧財富中,幽默被公認為是無價之寶。只因幽默可以讓你的話語柔中帶剛,即使是批評的話語,運用幽默的方式來表達,對方聽后也會覺得很舒服。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滿了幽默,自己和別人都可以不時地笑逐顏開,你的生活當然會變得更加快樂,人生當然會更加幸福。
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尷尬的時刻,在那個尷尬的瞬間,你的尊嚴遭到了有意或無意的冒犯,也有可能會被喜歡搞惡作劇的人當眾奚落一番。這樣的時候,有的人就會感覺自己丟了面子,無地自容,恨不得趕緊找個地縫鉆進去。但是聰明的人卻不會這樣,他們通常會以幽默的態度從容處之。即便不是自己陷入了這樣尷尬的境遇,有修養的人也會以幽默的話語來為大家營造快樂的氛圍,化解當事人的尷尬。
蕭伯納作為英國杰出的戲劇家,他的幽默已被眾人所熟知。
有一次,已經年邁的蕭伯納獨自在街頭行走,被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不小心撞倒了,雖然蕭伯納沒有受傷,但是這樣的驚嚇也非同小可。那年輕人立即下車扶起了戲劇家,并向他誠懇地道歉,祈求他原諒。蕭伯納看見他驚恐的樣子,打斷了他,對他說:“不,年輕人,或許你比我更不幸。因為你剛才如果再加點勁兒,那就可以作為撞死蕭伯納的人而永遠名垂史冊啦!”
在文學領域中似乎永遠不乏機智幽默者,無獨有偶,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馬克·吐溫的機智幽默,一同他的小說,也享有盛名。
有一天,馬克·吐溫準備去某座小城,臨行前好心的朋友告訴他,那座城里面的蚊子特別多。馬克·吐溫到了那座小城,他在旅店進行住房登記時,一只蚊子總在他眼前飛來飛去。旅店的服務人員面露尷尬之色,連忙驅趕蚊子。馬克·吐溫卻滿不在乎地對服務人員說:“這個地方的蚊子要比其他地方的蚊子聰明很多啊,它竟然可以想到預先來看我的房間號碼,以便夜晚光顧,好飽餐一頓啊。”大家聽了他的話不禁哈哈大笑。沒想到這個夜晚,馬克·吐溫卻睡得十分香甜。原來,旅館全體服務人員一齊出動,想方設法消滅旅店里的蚊子,就是為了不讓這位深得大家喜愛的作家被“聰明的蚊子”飽餐一頓。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說過:“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適應的人。”幽默可以給人以順利前行的臺階,幽默可以緩和尷尬的氣氛,可以排解生活的苦悶,對生活保持有一分幽默,日子才會過得更有味道。生活中的幽默看似難,其實很簡單,好的心態是必須具備的,遇到事情的時候要冷靜、豁達。然后就是用語言把你的幽默表達出來。比如約會的時候,朋友遲到了,你就可以這樣說:幸虧你來了,那邊報刊亭的大媽以為我是小偷,一直緊盯著我不放呢,就怕我對誰下手。一個人說的話,可以是一曲優美的樂曲,婉轉動聽;也可以是鋒利的刀劍,傷人內心。機智幽默的話語能給人喜悅滿足的感受,令人久久難忘。因此,還可以這樣說,幽默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令人在對現處境況無法滿意的情況下產生滿足感,保證情緒的穩定,從而避免說出傷人的言語或做出過激的行為。
做一個對生活有心的人,用心的人,即使生活在很多時候都是平淡、寂寥的,只要你懷有一顆幽默的心,快樂生活就可以被輕松地營造出來,平淡和寂寥的感覺也會隨之消失。
畫一條幸福的底線
我國著名作家史鐵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常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是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
等又生出褥瘡,一連幾天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疾病”讓史鐵生吃盡了苦頭,正是因為疾病帶來的一重一重的痛苦,讓他感悟出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健康就是快樂!正是因為這一道理,他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線定得這么低。然而,現實生活中,依舊有很多人在盲目追求中生活著,等到有一天終于意識到快樂和幸福的真實含義時,卻猛然發現生命留給自己用來享受幸福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里有一段妙解:“天下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前一種人永遠快樂,他吃的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后一種人永遠悲哀,他吃的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壞的。”“熙熙攘攘為名利”,或許在過去的生活中,你一直在紛亂的世間不停地奔走著,結果迷失在了名與利的泥潭中,深深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當悟出你出發的原點就是真正的幸福之時,往往為時已晚。
在人們的印象中,說起關于那些對人生的慨嘆,似乎總是老年人比較多。他們在經歷了人生歲月之后,開始回味自己過去的人生,萬般感言便由此而發。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慨和抱怨反而比起老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在年輕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的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許多坎坷,直至接近而立之年的時候,可能才會逐漸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生不可能只有蜜糖,五味交替的人生才更加精彩。只有在遇到坎坷時看開點,人生的美好才會多一點!否則,只能在自己的怨氣中度過一生。一位百歲高齡的老人曾這樣向大家傳授他的長壽秘訣,他說:“長壽沒有什么秘訣,最重要的就是凡事看開點。”
兩位旅客因為游輪失事而流落到了一個荒島上,一位是商人,一位是政客。
政客從上岸開始就愁眉苦臉,先是擔心荒島上沒有可以充饑的食物,然后又擔心沒有落腳休息的地方。而商人一上岸就為自己能活下來,并為即將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慶幸。
經過兩人的共同努力,他們終于在荒島上找到了一個洞口,商人為今晚可以睡一個好覺而開心,政客卻整晚擔心會有怪獸跑進來。于是商人安然入睡,政客輾轉難眠,為明天將怎么度過而焦慮無比。或許是上帝可憐這兩個人,在這個沒有人煙的小島上竟然讓他們發現了一袋糧食。商人高興得手舞足蹈,而政客卻又開始擔心如何把生米煮成熟飯,煮出來的飯是否能吃。
在這個荒島上找不到淡水,兩人不得不喝海水。商人說:“平時喝淡水喝慣了,喝海水就當做換換口味吧!”而政客則滿臉不情愿地咽著海水。
每吃完一頓飯,商人總會很滿足地說:“又過了一天。”而政客總是嘆氣:“唉,這樣一天天下去,如果糧食吃完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糧食當然像政客說的那樣在一天天地減少,沒過多長時間就被他們吃完了。在這個荒島上還生長著一些野果,他們把它們摘回來,當做食物來充饑。商人說:“我們的運氣真好啊,沒有了食物竟然還有水果可以吃。”政客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他哭喪著臉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這么倒霉過。上帝簡直是不想讓我活了,竟然要我吃這樣的野果。”
終于,小島上為數不多的野果也被他們吃完了,他們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了,無奈只得挨餓。為了保持僅存的體力,他們只能減少活動,整日躺在洞里休息。商人說:“想不到我現在竟然可以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睡覺就好了。”政客卻絕望地說:“死亡正在一步步地靠近我們。”
就這樣餓了兩天,他們終于都堅持不住了。商人說:“終于可以拋開世間的一切煩惱,奔向天國了。”政客卻說:“我還不想這么快就下地獄。”
商人死了,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
政客死了,勝上充滿了恐懼和悲傷。
死亡是任何人都無法擺脫的最終結局,但在死亡來臨之前看到的風景,卻因個人的心態不同而有了萬千差異。故事中商人的表現并非是不尊重生命,他只是懂得享受人生最后過程中的樂趣,明知死亡是最后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所以一切對他來說顯得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正因為如此,他在死的時候都是滿足的、快樂的,仿佛在他的生命中是沒有遺憾存在的。而政客與商人的心態則截然相反,明知道死亡的來臨是無法避免的,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依舊處處在乎,無時無刻不處在憂慮、惶恐之中,即便如此,最終仍無法擺脫死亡的命運。但是看完上面的故事之后,大家一定都會覺得,政客最后的人生歷程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快樂可言,即便是他在死的時候也充滿了哀傷,相信天堂不會接納一個悲觀的人,所以他只能如自己所言一般,走向了地獄。
在平常的生活中,實在很少有人會面臨這樣的絕境,但是人們獲得快樂的方式、處理事情的方法是大同小異的。俗話說得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凡事看開一點,這是一種可以幫助人們感受到快樂的最簡單的哲學。面對已經發生的,而又無法改變的事實,你就應該坦然地接受和面對。當有不可預料的打擊降臨到你的生命中,當你的能力無法改變現在的情況時,那么,你能做的就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來好好地欣賞悲劇了。在你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至少還有心態是可以選擇的,你應該懂得去把握自己的心情。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渴望自己平平安安、一帆風順、事事如意,但是最終都無可避免地會有種種意外來襲。面對這些意外,人們有時會手足無措,有時會郁郁寡歡,有時會歡聲笑語,有時會暴跳如雷。人生路總是坎坎坷坷,又難以掌控的,但是伴隨其中的心情在千變萬化中卻是可以自我掌控的。
不管你正在經歷的是怎樣的人生,值得肯定的是一切都會成為過去的。再好的事情也只是暫時的,不應該一直沉迷在好事帶來的喜悅當中,也不要過分陶醉在成功的興奮之中,人生需要的是再接再厲,需要的是自我鼓舞,切不可驕傲自滿,故步自封。而再不幸的事情也會成為過去的,不要一直停留在往事的陰影中,要相信悲傷總會過去,總有一天會風平浪靜、海闊天空。人生的痛苦只是暫時的,所以何必總是那么郁郁寡歡?
能否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只有自己可以決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這種心態,不論生活中遇到悲傷、痛苦還是不幸,快樂的感覺都會常伴左右。所以,要想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樂,就把自己幸福和快樂的底線定得低一些吧!
快樂是心的選擇
快樂不只是生活的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心情。人生的精彩由快樂來創造,駕馭好快樂,就可以把我們平淡的生活構筑成美好的樂園。
讓陽光的心態始終照亮你的心底,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其實就像你選擇開哪扇窗戶是一樣的道理,有的窗戶面對的可能是陽光和歡笑,而有的在打開之后則不可避免地會使你對著不幸與傷痛。在人的一生中,隨著陽光的照射,你就如同處于陰面或陽面中一般,這個世界存在丑惡也存在美麗,會有快樂也會有悲傷,你想看到什么,你看到的會是什么,你將擁有怎樣的心情,完全取決于你為自己打開了怎樣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