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獲得健康的心理策略(4)

(8)用行動代替疑慮,寧愿做了再后悔,也不要因不做而后悔。遇到事情就表現得前怕狼、后怕虎,不僅于事無補,而且會使問題更加嚴重和復雜;而行動起來則能夠快速地解決一切,使自己的心理免受憂慮的摧殘。

(9)停止抱怨。抱怨不僅招別人討厭,而且本身就是一種消極心態(tài),會給我們的心理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相反,“包容”既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也不會讓那些瑣事壞了心情。

(10)在一天結束的時候,一定要用樂觀幽默的眼光分析一下這一天的生活工作,別把委屈和疑慮丟在過去,而攜帶著那些積極的心理體驗去走未完的路。

一個人的心靈是最需要呵護的,我們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9.心理四部曲,快不快樂你說了算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很有感觸地講述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報攤的時候,朋友停下來,非常禮貌地對報販說要買一份晚報,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拿起一份報紙就丟給了那位朋友。不過朋友仍然微笑著彬彬有禮地付錢,并很真誠地說了聲“謝謝”。

“這家伙態(tài)度真差!”他們繼續(xù)前行時,哈理斯憤憤地說。

誰知,朋友卻笑著說道:“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

哈里斯看著朋友那一副看上去似乎心情很好的樣子,問道:“難道你不覺得他的態(tài)度實在讓人很生氣嗎?你怎么還高興得起來?”

朋友答道:“你難道不覺得那報販每天定時的消極態(tài)度很有趣嗎?再說,我為什么要讓他決定我的心情和行為呢?”

一個懂得操縱心理的人是不會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心情的,他堅信,自己的快樂和幸福除了自己即使是上帝也不能決定。然而,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推銷員抱怨說:“工作給我的除了失望就是絕望,它總讓我碰到糟糕的客戶。”而公司職員則說:“我太生氣了,那苛刻的老板總是挑剔我的工作?!苯浝砣藭f:“我真命苦,遇到了那么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女會說:“真愁人,工作壓力讓我開始變老了?!薄@然,他們都是不會控制自己心理的人,有高興的事就樂,有傷心事就哭。面對自己的心理健康,他們顯得很無助,他們認為,自己心情的好壞不是自己決定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著名心理學家、情緒ABC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愛利斯認為,讓我們產生心理困擾和障礙的關鍵是我們心里的那些不合理的信念,而對于這些信念我們是有能力進行控制的。

他在情緒ABC理論中闡述說:如果A表示誘發(fā)性事件,B表示個體對A事件的信念(即看法、態(tài)度和解釋),C表示個體對A事件做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那么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B的存在和影響,因而不具有控制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合理地調適自己的信念,就能夠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

人與人之間信念的不同,導致了面對同一件事情,往往會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體驗。比如,兩個人同樣面對雖然自己付出了努力但仍然沒做好的工作,一個人認為:雖然沒有成功,但自己獲得了經驗,同時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客觀而清楚的認識,于是他開始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并堅信自己下次一定能夠成功。而另一個人卻認為:我精心準備了這么長時間,這么努力都沒有成功,看來我的確是太笨了,太沒有用了!由于彼此信念不同,前者滿懷希望、信心,依然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而后者自卑、絕望、傷心,內心痛苦不堪,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問題。

也就是說,真正決定我們快樂與否的,并不是誘發(fā)性事件,而是我們對于誘發(fā)性事件的信念。愛利斯用A表示誘發(fā)性事件,用B表示個體對誘發(fā)性事件的信念,用C表示其心理感受或行為結果。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信念來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給自己快樂。這就是著名的情緒ABC理論的內容。

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部曲來改變自我信念,并且從此快樂起來。

1.停止給自己不快樂的理由

生活中,我們想要擁有好心情,要么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理由,要么是不給自己不快樂的理由。然而不給自己不快樂的理由顯然要比找到快樂的理由容易很多。當我們停止給自己找不快樂的理由時,即使在逆境中,我們也不會不快樂。比如享有“宇宙之父”之稱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高位截癱,被禁錮在輪椅上40年之久,他卻從不認為自己不快樂。他認為自己的大腦還能思考,雖然不方便,但仍然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完全找不到不快樂的理由。

只要停止給自己不快樂的理由,我們就能越來越接近快樂。

2.告訴自己,我要快樂

心理學家指出,只有當一個人積極主動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能夠做好這件事。對于快樂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當你決定了要快樂的時候,快樂才更有可能降臨。千萬不要抱有“誰說的人非要快樂不可?”的想法,這是非常消極的,是不主動的。根據心理學中的不值得定律,如果你覺得快樂是可有可無的,那么你往往無法快樂。

3.告訴自己,我很快樂

運動員比賽前或演講者上臺前,即使自己很緊張,他們也會在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緊張”,以此來緩解緊張感。我們在心里樹立自己很快樂的信念,表面上是自欺欺人,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激勵的方式。雖然,不能說自己很快樂,自己就真的很快樂了,但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降低不穩(wěn)定系數,使快樂變得更加容易和更具可能性。

4.把快樂放大,把憂傷縮小

試問,如果有滿滿一大碗毒藥和半小杯美酒,你會如何選擇呢?相信,每個人都會選擇倒掉毒藥,好好地、慢慢地品嘗美酒。生活中,不如意的事不僅讓人傷心難過,而且時常發(fā)生。如意的事雖然讓人快樂卻總是難逢。憂傷和快樂不正像滿滿一大碗毒藥和半小杯美酒嗎?既然痛苦難過何不放棄,既然快樂自然要好好品嘗、慢慢回味;忘記憂傷,牢記快樂;把憂傷縮小,把快樂放大,當你具有這樣的信念的時候,怎么還會覺得自己不快樂呢?

快樂與否是由自己決定的,只要你想快樂,并且建立起自己對于快樂的正面信念,你就會發(fā)現快樂原來那么簡單。

10.讓你擁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加減乘除”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醫(yī)學專家不斷向人們發(fā)出警告,人類面臨的心理危機越來越多,而由心理問題引起的生理疾病也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各界人士也開始越來越關注心理狀態(tài)問題。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幫我們應對多種多樣的心理問題,從而使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常伴左右呢?專家的建議是:給人生做“加減乘除”。

1.加法:人要有所追求

著名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指出:人類具有五個層次的本能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它們都是屬于潛意識層面的,人們本能地追求它們,先追求生理上的滿足,接著追求安全感,然后再追求感情……如果這些人類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心理就會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甚至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相反,當它們得到滿足的時候,心理則會產生愉悅體驗,尤其是自我實現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馬斯洛說:“人在自我實現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會有一種‘高峰體驗’,讓人欣喜若狂、如癡如醉,這個狀態(tài)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tài)?!?

2.減法:不要過多地追求名利

生活中,不少人不但有所追求,而且無止境地追求;然而他們卻不懂得引導自己去追求高層次的需求,而始終停留在低級層面上。馬斯洛認為,當人的某一低級的需求得到適當的滿足后,就應該去追求高一級的需求。因為越高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帶給人的心理影響越積極;而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一定滿足后,對它的追求帶給人的心理滿足會越來越少,呈邊際遞減趨勢,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甚至會成為人生的一種負累,給我們的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對于低層次的需求,我們要學會用減法,不要無限地追求,提醒自己保持低限度的滿足就可以了,然后去追求高一級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負擔、讓心理狀態(tài)更加和諧美好。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就深諳這個道理。他原名叫高仕,但是他將“仕”的單人旁去掉以提醒自己不要過多追求“官”,將“”的金字旁去掉以告誡自己不要過多貪圖“錢”;而將人生的追求放在自我實現上,終于在50年里完成了500萬字的科普作品的創(chuàng)作,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

降低對名利的標準,追求那些真正讓自己愉悅的東西,我們才能輕松、滿足、快樂、自信地去生活。

3.乘法:留一些時間來休息、自省、學習、思考和愛別人

要學會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一個人如果總是不閑著,往往會不知不覺地在周圍制造出緊張的氛圍,進而累垮了身體,也壓垮了心靈。要知道,留出一些時間給自己休息、自省、思考和學習,才能事半功倍,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在關鍵時刻抓住機遇、乘風破浪,才不會讓挫折和失敗摧殘我們的身心。留出一些時間來愛親人、愛妻子(丈夫)、愛朋友,我們才不會感到孤獨,即使當處于困境的時候,也有他們的支持,這是我們人生大廈的堅實基礎,是人生乘法的基礎。

4.除法:獲得幸福的簡易法則

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有一個關于幸福的公式:幸福程度=目標實現值/目標期望值。也就是說,目標實現值越大,目標期望值越小,那么心理幸福感越強。

生活中,我們不要試圖讓自己達到高出自己能力太多的目標,因為這會造成人生的目標期望值和實現值反差太大,使人產生自卑、失落等不幸福感。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不能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不過要學會將它細小化、階段化,一步一步地、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去完成它。這樣我們才能獲得高幸福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心理狀態(tài)是人對生活的體驗,找到正確生活的方式,我們就可以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而人生的“加減乘除”法就是找到正確生活方式的好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花莲县| 肥西县| 淳化县| 海宁市| 密云县| 布尔津县| 阜新市| 来宾市| 阿巴嘎旗| 河源市| 沙田区| 福鼎市| 九江县| 长治县| 贵港市| 长岛县| 额尔古纳市| 牟定县| 汕尾市| 新乐市| 彩票| 河池市| 台中市| 崇文区| 宜春市| 沅江市| 江孜县| 英超| 武隆县| 泸定县| 信宜市| 四会市| 葵青区| 镇远县| 富民县| 安陆市| 平顶山市| 衡南县| 长汀县|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