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功立業(1)
- 中華語典(權威珍藏版)
- 余鴻主編
- 4264字
- 2016-04-21 11:08:06
豪言壯志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出自《論語·子罕》。意為:軍隊可以喪失掉自己的元帥,而一個普通人卻不能喪失自己的志向。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出自《道德經》。意為:有與無是相互對立才產生的,難和易是相互對立才形成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出自《道德經》。意為:狂風不會刮一個早晨,驟雨也不會下一整天。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出自《韓非子·喻老》。意為:立志的難處,不在于戰勝別人,而在于戰勝自己。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出自《淮南子·主述訓》。意為: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志向,即便勇敢,也必定會遭受傷害。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出自《尚書·旅獒》。意為:喜歡玩弄別人,會有損于自己的道德;只顧迷戀喜歡的器物,會讓人喪失掉進取的心志。
【功崇唯志,業廣唯勤】出自《尚書·周官》。意為:立下大的功勞,是由于有了遠大的志向;取得大的業績,是由于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出自《左傳·莊公十年》。意為:那些飽食終日的高官厚祿者見識淺陋,沒有什么深謀遠慮。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出自《國語·越語下》。意為:得到了時機就不要懈怠,時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度重來。上天給予的良機,如果不能利用,反而會遭受災禍。
【大行不拘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意為:做大事情不要計較細枝末節,講大禮不必在意繁文縟節。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意為:開始有毫厘的差錯,到后來就可能相去千里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出自《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意為:應該作出決斷的時候而不作出決斷,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意為: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難,但失敗卻非常容易;時機要得到很難,但失去卻十分容易。
【小材雖累日,不離于小官;賢材雖未久,不害為輔佐】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意為:才華不出眾的人,不管任職多久,還是只能做個小官;才華卓越的人,即使任職的時間不長,一樣可以作為輔佐之臣。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出自《后漢書·馬授傳》。意為:好男兒應當為國家而戰死沙場,用戰馬的皮包裹著自己的尸體回來安葬啊!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出自《后漢書·馬授傳》。意為:大丈夫立志,越是處境困難時越是堅定不移,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壯。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出自《后漢書·虞詡傳》。意為:立志向不求輕而易舉就能完成,但做事絕不要回避困難。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毀】出自戰國屈原《離騷》。意為:只要是我心中所贊賞的事物,就是為它死上多次,也不會后悔。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戰國屈原《離騷》。意為:人生的道路艱難而漫長,為了實現理想,我將升天入地去追尋和探索。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出自戰國屈原《離騷》。意為:鷙鳥不與燕雀之類的小鳥一起居住,自古就是這樣的。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出自戰國屈原《九歌·國殤》。意為:肉體雖然死去了,但精神不死,堅毅的靈魂仍然要做群鬼中的豪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意為: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但它仍然想要馳騁千里;有志之人雖然到了暮年,但其建功立業的雄心依然不會改變。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意為:雖然刑天被砍掉了頭顱,但他仍然揮舞著盾牌和大斧,他勇猛的斗志是永遠存在的。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意為:人老了,志氣應更加旺盛,怎能因為頭發變白就改變自己的雄心壯志呢?處境艱難而意志更加堅定,決不會喪失自己的凌云壯志。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出自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意為: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難》。意為:總有一天會揚起高高的風帆,乘風破浪,在滄海上自由航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出自唐代李白《上李邕》。意為:有朝一日,大鵬鳥隨風飛起,乘著旋風直飛上九萬里的高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出自唐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意為:仰天大笑出門進京,我怎么可能是那種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的鄉野之人呢?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出自唐代韋應物《長安遇馮著》。意為:去年一別后,如今已是新春。你雙鬢的白發并沒有增添幾縷,因此還不算老啊!還大有可為啊!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出自唐代張籍《別離曲》。意為:好男兒一生下來就是要干一番事業的,怎么能夠虛度自己的青春呢?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無休】出自唐代李商隱《安定城樓》。意為:鹓雛從來就不把腐臭的老鼠當做美味,不料,那貓頭鷹卻對其百般猜疑,以為它要爭奪自己的食物。
【少年心事當拏云,睡念幽寒坐嗚呃】出自唐代李賀《致酒行》。意為:年輕人應當有凌云的壯志,而不應老是顧念著暫時的困苦而空自哀嘆。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出自南宋文天祥《南海》。意為:好男兒有著遠大的志向,就算奮斗一輩子也不算完。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能局促甘囚山】出自南宋文天祥《生日和謝愛山長句》。意為:男兒的桑弧之志還尚未完成,怎么能夠甘心就這樣像囚禁似的隱居在狹小的山里呢?
【壯懷不逐秋容變,一任瀟瀟雨滿簾】出自明代于謙《清秋述懷倒前韻》。意為:我的壯志不會隨著秋色的漸漸老去而衰減,任憑那瀟瀟的細雨打濕我的窗簾。
【豈無懷土心,所羨千里途】出自清代顧炎武《丈夫》。意為:哪里是我不懷戀故鄉呢?但大丈夫更向往的是在千里征途中有所建樹。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出自南宋陸游《漢宮春》。意為:請你記住,只要立功封侯的事業還在,就不信一個人的功名完全是由上天安排。
【名垂竹帛,功標青史】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意為:名字與功勛都記入史冊之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意為:滾滾長江向東流去,這滔滔江水淘盡了千古的英雄。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意為:所謂的英雄,就是要胸懷大志,心中藏有好的計謀,能掌握天地自然的規律,具有吞天吐地的遠大抱負。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意為:男兒丈夫生于天下戰亂之中,就應該手拿利劍建立屬于自己的豐功偉業!
【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出自明代吳承恩《西游記》。意為:皇帝的寶座應該大家輪流去坐,明年就該輪到我來坐了。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意為:借著東風的力量,登上碧藍的云天。
【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意為:拼著被千刀萬剮的危險,也敢把皇帝拉下馬來。
埋頭苦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易·乾》。意為:自然運行剛健有力,君子應像它一樣自強不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道德經》。意為:一抱粗的大樹是從幼小的樹苗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用泥土慢慢壘成的;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意為:堅持做下去的人常常能取得成功,不斷行走的人就常常能達到目的地。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出自《莊子·逍遙游》。意為:如果水積蓄得不夠深厚,那么它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將大船浮起來。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出自《韓非子·功名》。意為:只用一只手拍,速度再快,也沒有聲響。
【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出自《韓非子·觀行》。意為:即使具有和堯一樣的智慧,如果沒有眾人的幫助,也不能建立大功勛。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出自《呂氏春秋·盡數》。意為:流動的水不會變得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出自《呂氏春秋·誠廉》。意為:石頭可以被擊得粉碎,但并不能改變它的堅硬;朱砂可以被磨成細末,但并不能改變它的顏色。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出自秦商鞅《商君子·更法》。意為:行動遲疑的人決不會有什么成就,辦事優柔寡斷就不會有什么功效。
【割而舍之,鏌铘不斷肉】出自《淮南子·說山訓》。意為:割一下就停下來,即使像鏌铘那樣的寶劍也無法將肉割斷。
【決千金之貨者不爭銖兩之價】出自《淮南子·說林訓》。意為:決定買賣千金價值貨物的人,不會計較極其微小的價錢。
【不可怙者天,不可畫者人】出自南宋楊萬里《庸言》。意為:不可以依賴的是自己的天分,不可限量的是后天的努力。
【唯日孜孜,無敢逸豫】出自《尚書·君陳》。意為:每天都努力不怠,不敢貪圖安逸和享樂。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蕩》。意為:沒有人一開始就不做的,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
【至誠則金石為開】出自西漢劉歆《西京雜記》。意為:如果一個人能真誠至極地去做一件事,那么就是如金石般堅硬的東西也能被開裂。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意為:北海雖然遙遠,但只要乘著盤旋而上的暴風,仍然可以到達。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意為:要想看到更遠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出自唐代李白《贈韋侍御黃裳》。意為:受到挫折和打擊后仍然能夠不改變自己的志向,這樣的人才是大丈夫。
【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茍營】出自唐代張籍《西州》。意為:好馬不會貪戀馬廝中的飼料,有抱負的志士也不會貪圖眼前的利益。
【不須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出自唐代李賀《浩歌》。意為:不要在哀傷的樂曲中狂飲作樂,世界上的英雄本來就不屬于特定的人。
【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出自金代元好問《論詩》。意為:每個人都可以手握自己的凌云大筆縱橫揮灑,如果只是跟在別人身后亦步亦趨,那就實在太可憐了。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出自清代顧炎武《精衛》。意為:只要東海填不平,我的心志就永遠不會終止。
【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出自清代顧炎武《五十初度時在昌平》。意為:路途遙遠,也不必為天色將晚而犯愁;老年人還在每天企盼著哪一天能看到黃河之水變得澄清。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劉禹錫《浪淘沙》。意為:雖然上千遍地淘洗、上萬遍地過濾十分辛苦,但只要泥沙除盡,就會得到金子。
【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出自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意為:將無邊的春色帶到人間,等到江山垂老,看看我們依然是鬢發烏黑。